周 玲
(珠海市口腔医院正畸科,广东 珠海 519000)
正畸治疗作为错颌畸形的主要治疗方式,可以解除牙齿错位,治疗牙颌畸形。正畸治疗通常利用不同矫正装置调整牙齿、面部骨骼以及颌面部神经、肌肉之间的协调性[1]。直丝弓矫治技术是临床常用的固定正畸治疗方法,托槽的精确定位是获得理想正畸效果的必要条件[2]。传统正畸治疗中进行托槽粘接主要是采用直接粘接技术,但该技术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操作时间长、精确性差等[3]。近年来,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因其多项优势在临床中应用愈加广泛,为正畸治疗提供了可靠途径[4]。本研究择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珠海市口腔医院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60 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固定正畸治疗中应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择取2021 年1 月—2022 年1 月在珠海市口腔医院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60 例病例,以就诊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3 例,女17 例;年龄范围12 ~23 岁,均值(16.20±1.11)岁。研究组中,男14 例,女16 例;年龄范围12 ~24 岁,均值(16.38±1.20)岁。两组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存在轻中度的牙列拥挤;口腔卫生状况良好;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氟斑牙;存在牙釉质发育不全;存在牙齿缺失;存在精神疾病。
对照组采用直接粘接技术进行正畸治疗。方法是:对牙面进行清洁、隔湿、干燥、酸蚀处理,将粘接剂均匀涂抹在牙面上,光固化10 s。在托槽底板上均匀涂抹粘接树脂,通过托槽定位仪辅助确定托槽位置,去除牙面多余粘接剂,光固化20 s。
研究组采用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进行正畸治疗。方法是:采用口内扫描仪对患者上下牙列及咬合关系进行扫描,得到数字化三维牙列模型后,导入患者的CBCT 数据,进行三维重叠。加入托槽数据,得到数字化三维牙列间接粘接模型。通过三维数字化正畸软件数字化分离每颗牙齿,虚拟排牙,调整每颗牙齿的三维方向,包含排列、轴倾以及转矩。确定每颗牙齿上的托槽具体位置,利用三维空间视角对牙齿矫正预期效果进行评估。若预期效果不理想,微调整托槽位置,确保每颗牙齿均在理想位置。利用数字化快速成型技术(3D 打印)准确地进行间接粘接转移托盘成型操作。制作结束后,对患者的牙面进行清洁、隔湿、干燥、酸蚀处理,在牙面上涂抹粘接剂,光固化15 s。在间接粘接托槽底板上涂抹3M 流动树脂,在口内就位,轻压托盘,光固化20 s。将转移托盘上的硬膜和软膜依次取出,将牙面托槽周围多余的粘接剂磨除。
(1)对照分析两组治疗前后左右两侧边缘嵴的高度差,即前磨牙远中边缘嵴与第一磨牙近中边缘嵴的高度差。(2)对两组治疗后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即拔牙间隙相邻牙齿牙长轴所形成的锐角)进行对比。(3)记录托槽脱落情况。(4)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主观感受,从面部美观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方便度五个方面进行评估,每项评分0 ~5 分,评分越高表示主观感受越好。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左右两侧边缘嵴的高度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左右两侧边缘嵴的高度差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边缘嵴高度差分析(mm,±s)
表1 边缘嵴高度差分析(mm,±s)
组别左侧右侧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0)0.43±0.200.57±0.400.47±0.090.56±0.42研究组(n=30)0.45±0.220.31±0.190.49±0.080.22±0.12 t 值0.3683.2160.9104.263 P 值0.3570.0010.1830.000
治疗后,两组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分析(°,±s)
表2 拔牙间隙相邻牙根平行度分析(°,±s)
组别上颌左侧下颌左侧上颌右侧下颌右侧对照组(n=30)4.40±1.088.66±1.233.48±1.444.40±1.08研究组(n=30)4.82±1.239.02±1.504.06±1.664.82±1.26 t 值1.4051.0171.4461.386 P 值0.0830.1570.0770.086
研究组出现3 例托槽脱落现象,发生率为10%;对照组出现6 例托槽脱落现象,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托槽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面部美观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方便度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主观感受评分分析(分,±s)
表3 主观感受评分分析(分,±s)
组别面部美观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方便度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n=30)1.13±0.35 2.63±0.55 1.92±0.33 3.78±0.28 2.58±0.36 3.71±0.23 1.86±0.30 2.93±0.52 2.10±0.35 3.22±0.36研究组(n=30)1.12±0.36 4.23±0.41 1.93±0.36 4.39±0.26 2.59±0.41 4.23±0.49 1.87±0.31 3.43±0.55 2.11±0.32 3.63±0.44 t 值0.10912.7750.1128.7440.1005.2620.1273.6180.1163.950 P 值0.4570.0000.4560.0000.4600.0000.4500.0000.4540.000
正畸治疗通过矫治器对牙齿施加生物力的方式,改变牙齿及颌骨的生理性位置,使牙槽骨发生生理性改建,从而实现移动牙齿的目的[5]。直丝弓矫治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固定矫治技术,其托槽位置通常位于牙齿临床冠中心,托槽的精准定位是获得理想矫治效果的关键[6-7]。传统的直接粘接技术虽然操作方便,但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操作时间长、容易出现误差等。间接粘接技术可提高临床效率, 节省椅旁时间, 提高托槽粘接精确度, 缩短矫正时间, 提高患者舒适度[8]。
传统的间接粘接技术会取两副牙齿模型,一副作为工作模型,另一副作为研究模型。在工作模型上确定托槽的位置,制作托盘,通过托盘将托槽转移至口内,粘接在牙面上[9-10]。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临床应用愈加广泛。这一技术是利用数字化三维牙颌模型虚拟定位托槽,应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并3D 打印间接粘接转移托盘,然后行口内粘接处理[11]。相关研究指出,边缘嵴高度可以体现托槽位置的准确性。通过临床牙冠中心确定托槽位置,容易导致磨牙间边缘嵴出现明显的高度差异,影响牙列咬合[12]。而通过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可以保证托槽定位的准确性,减小边缘嵴的高度差异,提高口颌系统的美观性和稳定性[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左右两侧边缘嵴高度差均小于对照组,托槽脱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面部美观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方便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应用效果更佳,能提升固定正畸治疗的效果。
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操作,相比于传统托槽粘接技术,具备诸多优势,是未来托槽粘接技术的发展趋势。首先,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可以简化临床操作,牙齿虚拟排列、托槽定位、托盘设计与制作等操作均由技工中心进行,医生仅需远程指导和确定最终结果,可以减少临床操作时间,提升临床效率[14]。其次,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可以使托槽定位更加精准,缩短矫治时间;避免因托槽定位不准使牙齿三维方向排列不齐,需要行托槽重定位而延长矫治时间。此外,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方便托槽脱落后再次粘接;传统间接粘接操作后模板会损坏,无法在托槽脱落后进行准确的二次粘接。而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得到每颗牙齿的托槽粘接模板,方便在正畸治疗期间应对托槽脱落问题,可保证再次粘接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最后,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正畸治疗效果的可预测性,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及笑线,提升面部美观度。将三维牙根影像与数字化排牙系统相结合,可避免矫治后出现骨开裂、骨开窗的风险,为正畸牙齿的移动提供了安全保障,有助于实现精准正畸。
综上所述,在固定正畸治疗中,数字化间接粘接技术的应用效果确切,能够缩小边缘嵴高度差,降低托槽脱落发生率,改善患者主观感受,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