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肝利水汤联合消胀方敷脐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

2023-12-13 01:12:40崔玉晖孔庆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2期
关键词:护肝利水腹水

崔玉晖,孔庆辉

(威海市中医院1.急诊科2.肝胆病科,山东 威海 264200)

乙肝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感染导致的肝脏慢性疾病,以乏力、头晕、食欲下降、厌油腻、肝区不适为主要表现,如未规范治疗,肝脏持续损伤,可逐渐变形、变硬,发展为肝硬化[1-2]。随着病程不断延长,肝硬化晚期可出现腹水,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对于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除需进行加强休息、控制饮食干预外,还需进行药物治疗,以保护肝脏,促进腹水吸收,加快康复进程[3-4]。本文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9 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82 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护肝利水汤联合消胀方敷脐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2 年9 月威海市中医院收治的82 例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依照随机信封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41 例/组。对照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43 岁~69 岁,平均年龄(56.32±4.15)岁;病程0.3 年~4 年,平均病程(2.18±0.67)年。试验组:男23 例,女18 例;年龄44 岁~68 岁,平均年龄(55.87±4.19)岁;病程0.5 年~4 年,平均病程(2.21±0.6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1)符合乙肝肝硬化的诊断标准;(2)出现腹水者;(3)经超声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者;(4)意识清醒者;(5)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肝脏疾病者;(2)合并肾功能损害者;(3)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4)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者;(5)合并肿瘤病变者;(6)随访期间失联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方法是:予40 mg 呋塞米片(生产厂家: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63,规格:20 mg×100 片)口服,1 次/ 天。予100 mg 螺内酯片(生产厂家: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416,规格:20 mg×100 片)清晨口服,1 次/ 天。将150 mg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0092,规格:10 mL:50 mg)加入250 mL 葡萄糖注射液中充分混匀,每日静脉滴注1 次。将10 mg 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生产厂家:SANOFI AVENTIS,S.A,国药准字为J20100167,规格:5 mL:232.5 mg×5 支)加入250 mL 葡萄糖注射液中充分混匀,每日静脉滴注1 次。共治疗2 周。

试验组给予护肝利水汤联合消胀方敷脐治疗,方法是:护肝利水汤组方药物包括生黄芪、丹参各30 g,茵陈25 g,云苓、地龙、大腹皮、泽泻、白术、猪苓各15 g,桂枝12 g,炙甘草10 g。消胀方包括冰片、芒硝各10 g,芫花9 g,甘遂6 g,细辛5 g。护肝利水汤组方药物需要放入500 mL 清水中熬煮,时长30 min,去渣获得药汁200 mL,每日用药1 剂,分早晚两次温服。进行消胀方敷脐治疗需要将药物研磨成粉,加入适当姜汁进行调和,放在胶贴上,于患者的肚脐处进行敷贴,每次敷贴8 h,每日敷贴1 次。共治疗2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 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1.3.2 比较两组疾病症状 症状包括腹胀、黄疸、乏力、肢体肿胀,根据其严重程度从无至重依次计0 ~3 分。

1.3.3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评价标准:(1)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腹胀、肢体肿胀等表现彻底消失;(2)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腹胀、肢体肿胀等表现有所缓解;(3)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腹胀、肢体肿胀等表现未见变化。临床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3.4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包括血钾异常、恶心、腹泻、视物模糊。

1.4 统计学分析

选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TBIL 水平〔(26.34±4.21)mmol/L〕、ALT 水平〔(68.91±10.07)U/L〕、AST 水平〔(68.47±9.25)U/L〕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肝功能指标比较(±s)

组别例数TBIL(mmol/L)ALT(U/L)AST(U/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试验组4142.15±4.3826.34±4.21121.39±32.6968.91±10.07146.33±31.1968.47±9.25对照组4141.86±4.4230.19±4.05120.43±31.5576.97±10.14144.72±30.2584.25±10.18 t 值0.29844.21990.13533.61130.23727.3458 P 值0.76620.00010.89270.00050.81310.0000

2.2 比较两组疾病症状评分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腹胀评分〔(1.11±0.25)分〕、 黄疸评分〔(1.09±0.19) 分〕、 乏力评分〔(1.01±0.12)分〕、肢体肿胀评分〔(1.07±0.15)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后两组疾病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2 治疗后两组疾病症状评分比较(分,±s)

组别例数腹胀黄疸乏力肢体肿胀试验组411.11±0.251.09±0.191.01±0.121.07±0.15对照组412.13±0.652.12±0.632.06±0.542.09±0.60 t 值9.378210.022712.154010.5603 P 值0.00000.00000.00000.0000

2.3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4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试验组出现恶心2 例,腹泻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 ;对照组出现血钾异常5 例,恶心3 例,腹泻2 例,视物模糊2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7%。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²=6.6090,P=0.0101 <0.05)。

3 讨论

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典型症状有腹胀、黄疸、乏力等,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5]。随着肝细胞不断变性、坏死、再生,促使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收缩,致使肝脏质地变硬形成肝硬化,可引起门静脉高压、肝功能损害,同时也会导致腹水形成[6]。呋塞米、螺内酯、异甘草酸镁、多烯磷脂酰胆碱均为临床上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常用药。呋塞米是一种高效利尿药,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对氯化钠的主动重吸收,使组织间渗透压梯度差降低,减弱肾小管浓缩功能,从而加快水钠排泄,减轻水肿情况;螺内酯是一种保钾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可阻断钠氢和钠钾交换,从而阻断醛固酮的保钠排钾作用,发挥一定的消退水肿作用;异甘草酸镁是一种肝细胞保护剂,具有抗炎、保护肝细胞膜、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也是一种保肝护肝药物,能够保护稳定肝细胞的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有利于肝细胞功能恢复,可促进肝组织再生[7-8]。使用上述药物治疗后,虽可起到治疗效果,但易出现血钾异常、恶心、腹泻等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性不高。在中医领域,乙肝肝硬化腹水属于“臌胀”“水臌”范畴。护肝利水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其中生黄芪发挥固表止汗、补气升阳的作用;丹参发挥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作用;茵陈发挥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作用;云苓发挥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作用;地龙发挥通经活络、清热定惊的作用;大腹皮发挥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的作用;泽泻发挥利水渗湿、泄热降脂的作用;白术发挥调理脾胃、燥湿利水的作用;猪苓发挥淡渗利湿、通淋泄浊的作用;桂枝发挥发汗解肌、温经通脉的作用;炙甘草发挥滋阴养血、健脾益气的作用。诸药合用可起到理气疏肝、利水消胀的功效[9-10]。消胀方敷脐治疗是一种中医理疗方式,借助姜汁调和多味药物(冰片可止痛防腐、清热生肌,芒硝可泻下通便、清火消肿,芫花可泄水逐饮、祛痰止咳,甘遂可破积通便、消肿散结,细辛可散寒祛风、止痛通窍)并于脐部敷贴,以此将药物成分渗入体内,促进气血流通,调理脏腑功能,加快腹胀腹水消失,有利于病情恢复[11-12]。使用上述中医治疗方式,可有效调节机体代谢,促进患者排尿,加快腹水消退,缓解疾病症状,同时还可减轻肝脏损害,有利于肝功能恢复,且仅少数患者出现恶心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治疗安全性较高[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TBIL 水平〔(26.34±4.21)mmol/L〕、ALT 水平〔(68.91±10.07)U/L〕、AST 水平〔(68.47±9.25)U/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腹胀评分〔(1.11±0.25)分〕、黄疸评分〔(1.09±0.19)分〕、乏力评分〔(1.01±0.12)分〕、肢体肿胀评分〔(1.07±0.15)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9.27%(P<0.05)。

综上所述,护肝利水汤联合消胀方敷脐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改善患者的肝功能,缓解疾病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护肝利水腹水
护肝布祖热颗粒通过抑制凋亡减轻小鼠免疫性肝损伤
何复东运用自拟益气活血利水方治疗虚损性疾病经验
玉米薏苡仁利水汤可改善小腿肿胀
基层中医药(2021年5期)2021-03-26 23:04:13
肉鸡腹水咋防治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一例黄颡鱼腹水病的处理案例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46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人大建设(2018年3期)2018-11-17 22:01:21
葶苈子、薏苡仁、车前子的利水功效比较
中成药(2018年1期)2018-02-02 07:19:46
春天护肝:记好三个“五”
海峡姐妹(2017年4期)2017-05-04 04:03:51
初春是养生护肝好时机
海峡姐妹(2016年3期)2016-02-27 15: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