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春波
(广州市启明学校,广东 广州 510550)
阅读是一种获取信息、理解文本的过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技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可以增强记忆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增强学习兴趣以及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怎样表达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无论是对于教学本身还是学生身心发展都举足轻重。盲生通过手指触摸进行阅读,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所面临的阅读困难是大多正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而这些困难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盲生对文本的理解。《盲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对盲生摸读盲文的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训练。作为一名盲校的语文老师,使命在肩。本文就盲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必要性及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策略及初步成效进行了探索。
首先,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一个关键便是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不但是盲生字词句等基本功的外在显现,更是盲生思维、辨别和应变能力及人文知识、社会知识、科技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核心需求。
其次,它还是盲生日常获取信息、学习知识、自我娱乐的重要途径,是盲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和适应信息社会的必备技能。
最后,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阅读理解题作为语文考题的重要部分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盲生无法像明眼人那样通过视力来获取信息。因此与同龄明眼孩子相比,盲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相对偏低。
盲生由于视觉通道受阻不能使用汉字课本,因此便有了其独特的使用文字——盲文。盲文或称点字,是专为盲人设计且靠触感感知的文字,由6 个凸起的圆点为基本结构组成。盲生阅读时,首先手指触摸盲文产生感觉,这与躯体感觉中枢有关;然后根据盲文的刺激产生的感觉与言语中枢发生联系,从而能辨认出盲文中的文字及这些文字的含意[1]。这就导致了盲生和明眼人阅读过程的差异。明眼人阅读的过程是文字信息→视觉分析器→大脑;而盲生的阅读过程则是文字信息→手指尖触觉辨字→大脑。阅读时明眼人能一目十行,速度自然就快。而盲生阅读时则依靠触觉辨字后经由指尖传递到大脑,信息的感知自然比明眼人过程复杂且时间长,必然导致摸读速度慢[2]。
盲文根据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采用声、韵双拼制。因此,从本质上来讲盲文是一种拼音文字。现行盲文声调符号标注没有统一规则,只是在区分人名、地名、生僻词等时在音节之后再加一方使用声调符号。例如,标阴平代表“通知”,如若不标调就会和|“同志”“统治”混淆。为了减省篇幅,大约只有5%的音节加声调。而盲生在阅读时遇到不加声调的字词,也就增加了盲生的阅读理解难度[3]。近几年普及的通用盲文虽有明确的标调规则,可没有新增轻声符号,省写与轻声都是以表面无调的形式出现,这就造成了省写和轻声不标调的混淆,也在某种程度上为盲生的阅读增加了障碍。另一方面,盲生由于视觉通道受阻导而造成视觉经验缺失,进而致使抽象水平滞后。在阅读过程中一旦遇到“空间”“自由意志”等抽象性语言时就手足无措、甚至抵触放弃,继而影响通篇阅读甚至对文本的理解。
由于视觉通道受阻,盲生在阅读过程中只能依靠手指产生的触觉来感知文意,即摸到哪读到哪。这就造成了他们不可能和明眼人一样快速浏览、有全局观念甚至有针对性进行跳读。有时也会发生由于紧张、大意等原因造成摸错行现象,例如,原本手摸在第三行,在换行时并未继续摸读第四行,摸到其他位置。这些因素不但影响盲生对文本的理解而且使他们很难根据需要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阅读或者跳读,继而使盲生扑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大打折扣,甚至对阅读产生畏难心理。
(1)同样字数的阅读材料盲文所用篇幅大约是汉字的2~3 倍。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为例,汉字版本只是小小的一本(21cm×15cm×1cm);而盲文版本却是厚厚的两大本(29.5cm×21cm×3cm)。这样厚重的盲文资料自然为盲生阅读带来不便。
(2)天气状况也是影响盲生阅读的一大客观因素。在寒冷的天气,手对盲文的触摸敏感程度大幅降低,导致摸读速度慢、甚至摸错,进而影响阅读。
(3)盲文资料本身也是影响盲生阅读的又一客观因素。盲文资料在打印或者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外力挤压、摩擦会致使点位凹陷继而立体感降低甚至变得模糊不清,这给盲生的摸读带来了不可小觑的困难。
以上种种客观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盲生对文本的阅读及理解。
盲生在进行阅读理解时遇到这些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当然也不是不可解决的。作为在盲校工作的一名语文老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盲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就解决以上问题,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索和实践。
明眼人的阅读速度取决于眼停次数的多少、眼停时识别幅的大小和眼停持续时间的长短。小学中年段明眼学生大约可读200~400 字/min。而同龄盲生阅读速度为150~200 字/min,远远低于同龄明眼人。鉴于此,双手协作摸读则可以有效提高盲生阅读速度,降低与明眼人阅读速度差距。使用这种阅读方式时,先是用左手摸读,右手在行尾与左手对接,当右手在摸读行的剩余部分时,左手开始寻找下一行的行头,之后继续另一个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寻找行头的左手起到定位、提示的作用;另一方面,左手摸声母、右手摸韵母,在辨字的过程中,右手可以继续摸下文,使得盲生能精准快速判断出其字;再者双手协作,自然扩大了摸读的范围[4]。因此,双手协作摸读必然提高了盲生阅读速度。而与之对应的单手摸读,一方面是一个字一个字摸,速度明显慢于双手协作。另一方面,一行读完后,另起一行时,由于缺乏定行常常出现摸错行现象,致使盲生不得已又回到刚读的那一行重新摸读,这严重降低了阅读的速度、甚至影响阅读心情[5]。
当阅读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把话语在文本中还原并用有效使用上下文的内容信息和话语所处的客观环境来加以合理分析解读。
3.2.1 利用定义线索
定义是指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通常用于解释某个词汇或术语的意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该事物或概念。在文本中,为了便于读者更准确地理解词句的含义和应用范围,作者有时会直接在文中对这个词或句子进行定义或解释。定义线索因为其醒目,所以比较容易寻找。例如,《搭石》一文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搭石,作者就进行了生动的解释: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6]。
3.2.2 利用举例线索
举例线索是指作者在文章中为了解释某个词语或概念的含义和用法而举出的具体例子。通过举出例子,作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词语。例如,在《新型玻璃》一课中对“夹丝网防盗玻璃”的解释如下:这是一种特殊玻璃,里面有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接通电源,跟自动报警器相连。罪犯划破玻璃,碰着了金属丝网,报警器就响起来了。这种玻璃叫“夹丝网防盗玻璃”。
此外,还可以利用同义词或反义词、推理、书下注解、常识、生活经验等来理解词义或句子。扫除了不理解的字词障碍,盲生进行阅读自然会越来越顺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当然也有技巧可循。而且这些技巧有时候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语文教材中明确提出在进行阅读理解时可以巧借总起句、中心句等关键词句,进行答案定位等。不过,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的是先摸题后阅读的解题方法。
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阅读理解,先摸题后阅读的好处在于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既可以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增强记忆效果,又能做到有的放矢[7]。当然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4 点。
(1)注意题目的细节。在读题目时,要注意题目的细节和要求,确保对题目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2)注意题目的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是解题的关键,要注意把握关键词的含义和指向,从而更好地理解题目的要求。
(3)注意时间的分配。在阅读全文之前,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不要花费过多时间在题目上,以免影响后续的阅读和理解。
(4)带着问题读完短文之后,还要进行有意识地跳读。这是因为虽然盲生是带着问题去阅读短文的,但不可能在第一次阅读时就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这时就需要盲生带着这些疑题去跳读短文,到特定的段落、位置去寻找答案。
(1)主动思考。在阅读过程中,要主动思考和理解所读内容。通过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等方式,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深入理解阅读材料中的要点和本质。
(2)做好笔记。阅读时,要做好笔记,便于回顾和总结所读内容,加深记忆和理解。盲生由于不能在文本上做标记,做笔记尤为重要。
(3)多样化阅读。要注意阅读的多样化,涉猎不同类型的书籍和文章,不同学科的、不同风格的、不同主题的文本等,拓展知识面和视野,提高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8]。
(1)历时两年,通过上述策略,笔者前后任教4 个班级共51 名学生取得了如下成效:①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通过双手协作摸读等方法,盲生更快速地阅读和理解文本。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触觉敏感度和手指灵活度。②培养语境意识和文化意识。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盲生逐渐培养起对语境的敏感度和对不同文化的认识。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③增强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独立阅读和思考,盲生逐渐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他们学会了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何制订学习计划和目标,如何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④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阅读和理解文本,盲生逐渐提高自信心和积极性。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更加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
(2)对51 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前成绩(图1)、培养后成绩(图2)进行了统计、对比。从对比中,明显发现上述方法在提高阅读理解方面效果显著。
图1 阅读理解成绩(培养前)
图2 阅读理解成绩(培养后)
盲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势在必行。只要方法得当,坚持针对性、系统性练习,成果也十分显著。诚然,有些问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中才能解决,而笔者作为一名盲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一线战士,在三尺讲台上披荆斩棘,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