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
医学指导/武国忠(北京孔医堂坐馆专家)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食饮有节”是活到百岁的法门之一。那是否只要做到定时定量吃饭就可以了呢?
武国忠养生经
武国忠,被称为“北京最贵的医生”。其医学主张融仙学养生、丹道养生与武术养生三大流派精髓于一炉,形成了独具特点的中国传统养生学主张。
吃时令菜,忌暴饮暴食
●本刊记者:“食饮有节”微言大义,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践行呢?
○武医师:古人说:“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意思是觉得饿了你就吃,觉得差不多了你就别再吃了。大家都知道,小孩子的很多疾病是源于吃多了。其实,现在成年人因为吃多了产生食积的情况也不在少数,久而久之,疾病就出来了,所以,要做到“食饮有节”,首先忌暴饮暴食。
其次,我们要按照节令、按照大自然的节律来饮食。中医对人的饮食结构是按照五行、五色、五味来调配的,在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的时间季节进食不同的蔬菜和肉食。但是,大自然的节律也不是死的,有的年份,该冷的时候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这时,饮食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所以,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灵活变化,才是“食饮有节”的最高境界。
少吃肉,多吃菜
●本刊记者:现在已经进入冬月,那以冬季养生为例,如何做到“食饮有节”呢?
○武医师:严格来讲,应该少进肉食、多吃青菜、多喝粥。冬天的蔬菜,主要以大白菜、萝卜为主,这叫时令菜,在过去,只有冬天才有这种菜,在别的季节它就长不出来。但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大棚,无论什么蔬菜,任何季节都有。所以我们到了菜市场上,一年四季见到的蔬菜都差不多,根本不知道哪个是时令菜,哪个是反时令的菜,如果不用心的话,那就只能乱买乱吃了。最终,是把自己与大自然相应的那种节律感吃没了。
所以,要尽量少吃那些反时令的菜,比如像红颜色的西红柿。红色属火,是夏天的颜色,西红柿也正好是夏天的时令菜,用过去的技术是不能保存到冬天的,除非做成罐头。但现在不同了,冬天照样有西红柿,虽然有,建议大家还是少吃为妙。
藏精气,多喝谷物粥
●本刊记者:为什么您提倡要多喝粥呢?
○武医师:因为冬天是一个藏精气的季节,那如何在饮食上才能把这个“精气”藏住呢?我首推喝粥,就是用谷物来熬粥喝。谷物是植物的种子,每一颗谷物都能长出一颗植物,其中的生机是无限的,这就是大自然的“精气”所在,也正是人所需要的。在喝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根据当年的气候特点,在里面加点“料”。比如,冬季偏暖,熬粥的原料里可以多加一些山药、赤小豆。山药是长在土里的,它也相当于种子,足以繁殖新一代的山药,其中同样蕴含着生命的精气。在冬日里,喝上這样一碗养生粥来闭藏精气,效果比大鱼大肉要好得多。
●本刊记者:感谢您的精彩讲解,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