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水涛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的美学观点。修辞,建立言辞;诚,思想诚正。意为建立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
《乾卦·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業。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进德”与“修辞”相较,应首先“进德修业”,然后才是“修辞立其诚”。“修辞”是为了“立诚”,“立诚”乃是“修辞”好坏的标准。
通过修辞手法,人们可以用优美的辞藻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这不仅可以提升表达者的修养和文化素养,还可以激发读者或听众的共鸣和思考。
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作品例如《诗经》和《论语》都注重修辞的运用,使得其中蕴含的真诚的思想情感更加深入人心。
中国儒家贬斥巧言令色,主张“修辞立其诚”。“诚”是儒家的重要概念,也是儒学伦理的核心价值。在儒家的观念中,“诚”指内心的真实和坦诚,及思想的纯粹和为人的正直。诚意正心、光明磊落,是正人君子的基本人格。心底无私天地宽,无须费心献媚讨好,而能增进人际理解和信任,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巧言令色是一种表面的技巧,而真正的美德在于内心的仁爱之心。
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话语的价值不在动听,而在于切实践行。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事中磨炼的实践,才能成为真正的仁人。《传习录》记载:“(徐)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先生(阳明)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巧言令色的弊端在口是心非,是言行不一的双重人格。王阳明说:“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这件事。”即知行合一,实实在在地做事,而非说得天花乱坠。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立德”重于“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句话意味着“立德”是不朽的,而“立言”则要受到“立德”的影响。换句话说,言辞的表现受到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的影响,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素养,才能通过言辞来传达出真诚和善良的思想与感情。
“修辞立其诚”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也见诸学者的学术风范。
历史学家严耕望做学问之认真严谨细致,有如集腋成裘,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巨制《唐代交通图考》,他整整做了四十年。严先生的学问是有迹可循的,他也有先入为主的框架,但不是先做论文,而是先做资料长编。有这样的功夫,后人就这个课题而言,想超越他不容易,最多是拾遗补阙。他做《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把所有能找到的佛教庙宇、高僧等,逐一编排。他做《两汉太守刺史表》,排比资料,考订异同。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研究这一个课题,整整做了四十多年,一字一句写了三十本书。
从严耕望到李吉林有一个学术共性,即认真细致和踏实笃行,因而能在寻常材料中发明新见解,在新见资料中发现新问题,在发明、发现中开辟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