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文倩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基于学生认知基础与学习需求开展教学活动,将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影响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因素一般包括分析能力、审题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学习解题技巧.本文主要对苏教版初中数学的换元法解题方式进行深入解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换元法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相对较低,并未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且审题能力较差,学生很难合理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1].尽管大部分初中学生了解数学基础知识和所求解问题之间的关系,但是他们却很难建立完整的数学模型[2].
3 利用换元法比较大小
通过合理应用换元法能够有效减轻学生的解题难度,帮助学生提升解题效率.学生们可以利用换元法将原本难以理解的题干进行简化,在计算和比较大小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他们的解题准确率[3].
解析 在这一题目的计算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数字较为复杂,因此会选择利用计算器解答该题.但是,此时若利用换元法解题将能够大幅减轻学生的解题难度.
假设1998=x,原式子则可以转化为:x10000x+2+x+2-(x+2)(10000x+x)=10001x(x+2)-10001x(x+2)=0.
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大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数字十分复杂而退缩,但是在深入分析之后能够发现这些数字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数字之间的联系解题能够大幅提升解题效率.
因此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34.
5 利用换元法解决方程问题
在解决方程问题时,换元法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解题技巧,尤其是在解决一些思路复杂的方程问题时,利用换元法能够大大降低解题难度,帮助学生快速得出问题答案.
这是一道十分经典的方程问题,学生在解此方程时,如果应用传统的解题思路,通过括号相乘会得到一个新的一元四次方程,显然这不在初中学生的能力范畴之内.因此,可以利用换元法解决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整个方程的结构进行分析,假设x2+5x+4=y ,那么原方程式就可以转化为y(y+2)=1 ,在经过换元之后,原本的方程式得到了简化,y2+2y=1,也就是y2+2y+1=1+1,(y+1)2=2.可以得出这一方程的解是y=-1±2,之后再将所得出的解代入到x2+5x+4=y中,能够得出x2+5x+4=-1±2,進一步可得x的值.利用换元法大大减轻了学生解题时的复杂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率.
6 结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技巧教学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技巧,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晨晨.以“隐”入手,挖掘内涵——隐含条件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重要作用[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7):33-35.
[2]赖智勇.初中数学解题中常见错误成因及应对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05):74-76.
[3]李梅.初中数学解题思维模式的培养策略探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第八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1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