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现代化”战略的地理试题情境分析与微专题复习示例
——以2023年部分高考地理试题为例

2023-12-06 12:07黄湖南董丽琴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红牛农业现代化窑洞

黄湖南 董丽琴

(1.泉州惠南中学;2.泉州第十一中学)

一、融入时代特征的“三农”问题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其中,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高考地理试题中,经常以三农热点为切入点,选取把小产品做出大产业,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涉及“产业区位因素分析”“农业生产特征”“区域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等主要内容,旨在展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新貌,坚定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增强学生对国家、对家乡未来发展的自信心。因此,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引导学生关注并对与“三农”问题有关的真实情境进行深入探究,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问题,也是帮助学生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二、高考地理角度的“农业现代化”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有哪些?现代农业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以第一产业为基础,建立面向市场的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社会化农业。相比传统农业,实现现代化农业的过程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技术以及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其具有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等特点(图1)。

从产业区位因素变化的角度来看(图2),依靠技术进步,现代化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各种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利用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手段,实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等全流程信息化,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价值;重视基因改良、智能农业、精准化施肥等技术的应用,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依托电商平台,农产品可以直接销售到城市,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简而言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核心就是技术进步。

图2 产业区位因素变化角度下的现代农业

三、2023年部分高考卷中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情境分析

试卷题型情境选取题号设问方向情境分析情境材料的共性湖北省选考选择题“产村景”一体化融合的发展模式1原因探究2条件分析3判断推测以依托于特定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及农业农村资源禀赋,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的“产村景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作为情境,虽然没有直接点明“农业现代化”,但隐藏着“打造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供应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之一,引导学生从图文中获取和解读有关地理信息,考查“产村景一体化”模式发展的基础、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以及该模式的特色,使学生关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农业现代化、特色小镇等乡村发展路径或模式全国甲卷选择题沙田种植胡萝卜1原因探究2影响意义3措施建议从地理现象的时间演化过程的角度,以泉州胡萝卜出口基地的发展为情境,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素养,同时基于对比思维,高昂的种子价格让国外种子公司赚得盆满钵满,却让我们的种植农户承担着巨大的种植成本和种植风险。展现我国近年来在面对国外种子“卡脖子”的情况下,加强育种技术攻关,实现“科研+海关助力”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上的新成就全国乙卷选择题“飞”出大山的豌豆尖45原因探究针对贵州龙里豌豆尖的产品特点,巧妙地从时空视角———市场销售范围的空间变化、产品价格的时间变化,充分体现了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冷链物流的发展对传统农业以及区域发展差异等的影响。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素养。试题的设计展现了全面实施乡村产业提升的行动,在立足本地区资源特色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通过科技种植提升农产品品质,扶持“一县一业”,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试题情境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可持续发展观,密切关注国家与社会层面发展成就,注重主题与材料的选择,渗透家国情怀与自豪感,融入了思政教育,凸显了立德树人的目标。选取的情境材料聚焦于中小尺度区域,关注农业的区位选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四、“农业现代化”微专题复习示例

微专题教学是指将教学中的重难点、易错点、高频考点、热点问题等整合起来, 精选案例,采取“小切口,深挖掘”的方式,从细微处入手对知识进行分析与拓展,建构思维导图,然后在此基础上,与实际情况相联系进行迁移应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达成教学目标 。高考人文地理试题常依托新颖的情境,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小切口、深挖掘”地考查学生基于对真实生活中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理解与灵活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摒弃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习惯。

其次,考查“农业现代化”相关专题知识时,一般选取的情境材料主要是当前我国典型的扶贫地区或乡村发展模式,常常涉及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资源禀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等,因此,真实情境就是一个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锚点。面对高考命题的新要求,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要注重对地理情境案例素材的有效运用,笔者以“农业现代化”为主线,以“产业‘链’起来,平凉红牛‘犇’起来”为探究主题,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查阅相关资料,在2023年全国甲卷第43题选做题“窑洞养牛”情境基础上,架构主干知识的思维导图,拓展新的情境,以问题链的形式把握该微专题复习课堂的核心主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讨。

(一)原题展示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甘肃省平凉市养牛历史悠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当地将迁入新居农户腾退的窑洞改造成牛舍,专门养殖地方优良品种平凉红牛。窑洞养牛(图3)不仅实现了废弃窑洞的资源化利用和农户增收,而且具有旅游开发前景。某地理研学小组为设计与窑洞养牛相关的旅游产品,计划开展调研活动。

图3

简述该小组需要调查的内容。

【情境分析】该题以甘肃省平凉市“窑洞养牛”为研学情境,考查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围绕“牛”,从交通条件、住宿设施、客源市场、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等方面进行旅游规划调查的地理实践。

【参考答案】调查客源市场;旅游偏好;旅游资源;相关项目经验;饲养过程、加工工艺或土特产品或接待能力;养牛历史或习俗或传说或文化内涵;与周边景点的合作或竞争关系。

(二)思维导图

1.课程要求呈现

(1)必修地理2

①2.5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②2.6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③2.10 运用资料,描述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解释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

①2.2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②2.4以某产业转型地区为例,分析该类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及原因。

2.思维导图(图4)

图4(1) 微专题“农业现代化”思维导图

图4(2) 微专题“农业现代化”思维导图

(三)情境材料示例

1.探究主题及知识应用

探究主题产业“链”起来,平凉红牛“犇”起来序号情境思考方向核心素养1窑洞与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或自然环境对民居取材、布局、朝向、结构的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平凉肉牛品质优良从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角度探讨平凉肉牛品质优良的原因综合思维3“窑洞养牛”的优点采用对比思维,从社会经济利润与成本的角度,比较传统的牛舍养殖与“窑洞养牛”的优点综合思维4平凉红牛产业现代化结合“农业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指出平凉市红牛产业现代化主要表现及其作用综合思维5平凉红牛循环发展产业链从生态可持续的角度简述平凉红牛循环发展产业链的循环过程,并分析该生产模式的生态意义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6平凉红牛产业发展模式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角度简述平凉红牛产业发展模式的意义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2.情境材料展示

材料一黄土具有湿陷性(即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黄土,在干燥状态下,钙质可以使土粒固结,但遇到雨水浸湿后会产生较大的沉陷)、直立性、不易传热等特点。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窑洞(图5)是黄土高原上传统的建筑形式,有“冬暖夏凉、遮风避雨”的特性,承载着浓郁的地域文化、丰富的生活哲理。

图5 陕北窑洞

问题1:分析窑洞能较好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原因。

【参考答案】当地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再加上长期的人类破坏,地面植被稀疏,建筑和取暖用材缺乏;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黄土土层深厚,隔热、蓄热能力强;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偏少,气温年变化剧烈,土层深厚,直立性强,使黄土层不易遇水松散。

材料二平凉市(图6)横跨陇山东西两麓,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重镇,也是西北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畜产品交易集散地。平凉红牛根底源远,承载着厚重的农耕文化,曾有“农民唯养牛”的历史记载。这里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纵横交错的川原沟壑到处覆盖着茂盛的林草,堪称畜牧养殖的一块宝地。为发展以养牛为主的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图6 平凉在甘肃的位置

问题2:说明平凉肉牛品质优良的原因。

【参考答案】悠久的饲养传统;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昼夜温差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草类品质好;地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林草茂盛;空气清新,水质优良,环境优美。

材料三随着经济发展,黄土高原用于居住的窑洞多已闲置。当地政府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打造了以牛文化为主题的“农耕部落”,将靠崖而建的一孔孔废旧窑洞加以改造,并在窑洞外建成围栏、草料棚、牛体刷等配套设施,积极发展“平凉红牛”养殖产业,既利用了闲置窑洞,避免了重复投资新建牛舍,又提供了良好的养牛环境,牛群发病率大幅下降,形成了“窑洞养牛”的独特景观(图7)。

图7 窑洞养牛

问题3:与传统的牛舍养殖相比,从增收的角度说明“窑洞养牛”的优点。

【参考答案】节约土地资源。将原本废旧闲置的窑洞改建为“托牛所”,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有利于扩大养殖规模,降低土地成本;避免了重复投资新建牛舍,窑洞冬暖夏凉,遮风避雨,有利于增强红牛的抵抗力,减少牛群发病率,降低了养殖成本;独特的“窑洞养牛”景观会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带动农户增收。

材料四平凉以当地黄牛为基础,先后引进红安格斯等品种,经过长期选育形成我国独特的地方优质肉牛种质资源;配套清粪车、撒料车、搅拌机、装载机、清扫车、恒温饮水机、按摩刷、音乐定时播放器、运动场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为所有育种群基础母牛佩戴了电子耳标,并接入平凉红牛信息平台,通过育种牛只生产档案建立、体征监测、实时动态监控、数据上传等,为育种群管理提供现代信息化支撑;并探索推行养、加、贸一体化全产业链开发。

问题4:根据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指出平凉市红牛产业现代化主要表现及其作用。

【参考答案】技术化——培育优质品种,保障产品质量;机械化—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信息化——精准监控,提高有效防治肉牛疾病的能力,保障经济效益;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使农民在养、加、贸等各环节中获得收入。

材料五过去,秸秆、水果渣、牛粪等农业废料,常被丢弃,如今,平凉红牛产业把这些废物变成了“宝贝疙瘩”,依托大型红牛养殖,形成了“肉牛饲养+蔬果种植+有机肥生产”的畜牧业循环发展产业链(图8)。

图8 畜牧业循环发展产业链

问题5:据图简述“肉牛饲养+蔬果种植+有机肥生产”发展模式的循环过程,并分析该生产模式的生态意义。

【参考答案】循环过程:蔬菜的秸秆、水果渣为肉牛提供饲料;肉牛粪便制成有机肥,用来种植蔬果,提高土壤肥力,肥沃的土壤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

生态意义:改善土壤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材料六平凉红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平凉市引进肉牛屠宰及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收购屠宰以平凉红牛为主的优质肉牛,推行“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模式,建立联农带农的发展机制,带动周边村社群众扩大养殖规模,提升饲喂水平,增加养殖收入。

问题6:简述“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户”对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提高肉牛产量和质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增加农民的收入。

五、总结与反思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在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中,不要盲目追求热点,以高考地理真题作为情境材料,在主干知识的支撑下,对其进行“小切口、深挖掘”式适当的加工,参考高考试题的设问,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进行递进式、开放式问题的驱动,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的辩证,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内核训练是高三地理深度复习的“正道”之一,因此作为高三地理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及《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提高对高考地理试题的感悟能力,理解命题意图,找到素养的立意点,厘清问题提出的进阶关系,在高考地理试题的选题、改编或创题上下功夫,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备考。

猜你喜欢
红牛农业现代化窑洞
俞泖全、齐菁禹、蒋萌珂、高盈盈作品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红牛垫了赔偿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论窑洞的建筑艺术
红牛、黑牛和黄牛
习近平谈《平凡的世界》我和路遥住过同一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