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跨区域命题征集活动成果展示(一)

2023-12-06 12:07本刊编辑部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阿魏本题试题

本刊编辑部

【原创试题1】(2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蒙古国地区图。图中甲地是世界最大的矿区之一——塔本陶勒盖煤田,位于蒙古国达兰扎德嘎德市东南100千米,距中国边境的甘其毛都口岸约190千米,该矿区初步探明的优质焦煤储量约为64亿吨。2014年,在两国政府的推动下,塔本陶勒盖(甲地)至甘其毛都路段将修建与中国相同标准轨道的铁路。2020年蒙古对中国出口占其总额近72.5%,连续多年稳居第1位。图2为2016年蒙古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类型及其比重。

图1

图2

(注:材料数据统计于国家信息中心2017年3月发布的《 “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材料二甘其毛都是中蒙煤炭运输的重要口岸,以前这里是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如今在该地注册的中小型中国煤炭贸易企业有近百家。但从塔本陶勒盖(甲地)到甘其毛都口岸的煤炭运输仍长期以汽运为主,高峰期日均有上千辆运煤车辆经过该口岸进入中国(图3)。因沿途为较空旷的戈壁沙漠地带,大货车所到之处尘土飞扬。据当地居民说,在一些没有公路的地段,运煤车辆会在草原上肆意开路。

图3

(1)请结合材料一,简述蒙古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特点。(6分)

(2)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甘其毛都吸引中国煤炭贸易企业投资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二,说明塔本陶勒盖(甲地)至甘其毛都路段的煤炭运输长期以汽运为主,会存在哪些问题。(6分)

(4)结合材料分析塔本陶勒盖(甲地)至甘其毛都铁路建成后的意义。此外,提出一些对促进两国贸易“可持续发展”有利的建议。(8分)

【答案】(1)矿砂、矿物油等比重大,高达90%,羊毛、动物毛等比重较小;(2分)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2分)对中国出口量大,比例高,依赖性强。(2分)

(2)靠近塔本陶勒盖大型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且品质高,拥有稳定的原料;(2分)靠近中国市场,煤炭贸易市场需求量大;(2分)蒙古国地广人稀,地价较便宜,投资成本较低;(2分)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拥有政策优惠。(2分)

(3)给当地带来巨大的运输压力,不利于提高口岸的通达度;货车对草原的破坏,可能加剧荒漠化;大量货车尾气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扬起的沙尘影响人和牲畜的健康。(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4)意义: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缓解当地的煤炭运输压力;减轻货车对当地草原的破坏及货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有利于完善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扩大两国贸易往来。(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建议:完善沿线公路、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的交通通达度;注重矿区开采的生态保护,可开展联合整治;加强两国优势互补,提高蒙古的矿产资源开发能力和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加强中小型企业的规范化,共同建立口岸工业区;加强两国在文化、经济等各领域的合作,如旅游业等。(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

【命题意图】本题遵循“区域特征→区域条件与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构成了联系密切的结构化问题链。上述4道题可依次归为区域特征描述、区域条件分析、区域要素相互联系和区际影响的问题类型。这种“以小见大”的区域题命制思路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区域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及综合思维能力水平。

【解题思路】(1)读图分析,提高描述归纳总结能力。根据饼状图可以直接得出矿砂、矿物油等出口比重大,高达90%,羊毛、动物毛等比重较小,进一步得出出口产品结构单一,以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为主,同时总结发现,蒙古国对中国出口量大、比例高、依赖性强。

(2)本题考查区位因素,结合材料发现,位置上中国靠近塔本陶勒盖大型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且品质高,拥有稳定的原料;靠近中国市场,煤炭贸易市场需求量大;根据蒙古国自然与人文特征可知,蒙古国地广人稀,地价较便宜,投资成本较低,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拥有政策优惠。

(3)本题考查运输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图片中车辆众多给当地带来巨大的运输压力,不利于提高口岸的通达度,结合公路运输和当地自然环境,货车对草原的破坏,可能加剧荒漠化,大量货车尾气排放对空气造成污染;扬起的沙尘影响人和牲畜的健康。

(4)继续深化对交通运输影响的考查,意义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阐述。经济上降低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缓解当地的煤炭运输压力;环境上减轻货车对当地草原的破坏及货车尾气排放对空气的污染,社会影响上有利于完善当地交通等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扩大两国贸易往来。建议则应该针对具体问题而阐述,在交通方面完善沿线公路、铁路、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口岸的交通通达度;在开发上注重矿区开采的生态保护,可开展联合整治,结合两国优势,加强两国优势互补与协作,提高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开发能力和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加强中小型企业的规范化,共同建立口岸工业区;加强两国在文化、经济等各领域的合作,如旅游业等。

【试题评语】该题以中蒙两国经贸往来为背景,呈现了蒙古国地图、蒙古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类型及其比重饼状图、“甘其毛都口岸等待通关的运煤车”景观图和两段文字材料,围绕区域发展,设计了4个问题。试题的主要优点有: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图像类型多样,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情境鲜活,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问层层递进、尺度多变,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试题作者:龙武 江西省高安中学】

【原创试题2】(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伊犁河谷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角,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417.6 mm,山区达600 mm,年均气温10.4 ℃,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河谷内生长着一种药用植物阿魏,在其3年以上的阿魏根茎部土壤或经砍伐后剩余的腐烂根上,寄生着一种珍稀的食、药兼用的真菌——阿魏菇。阿魏菇一般集中在春末夏初出菇,每年只生长1次,目前市面上的阿魏菇以人工培育为主,近年来,野生的阿魏菇濒临灭绝。图4为伊犁河谷示意图,图5示意阿魏和阿魏菇。

图4

图5

(1)分析伊犁河谷成为新疆最湿润地区的原因。(4分)

(2)推测阿魏菇收购商收购阿魏菇的最佳时间及原因。(8分)

(3)近年来,野生阿魏菇濒临灭绝,试分析其原因。(6分)

(4)请为伊犁河谷阿魏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答案】(1)伊犁地区三面环山,地形东高西低,东窄西宽,由东向西呈逐渐敞开的喇叭状,利于气流进入;地处西风带,西风环流系统从大西洋上输送较多水汽到达此处,降水相对较多;水汽受山地抬升,形成较多的山前降水。(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

(2)时间:5—6月份期间上午时段。(2分)

原因:5—6月份是阿魏菇集中出菇的时间;(2分)当地居民上午寻找捡拾、售卖有利于保持阿魏菇新鲜程度;(2分)便于采购商分级、包装、运输将阿魏茹以最短的时间销往市场,节省运输时间。(2分)

(3)自然原因:由于降水和气温的时空变迁,适合阿魏菇生长的自然生境退化缩减。(2分)

人为原因:只采不护,破坏了阿魏菇的原生环境;(2分)过度放牧,牲畜践踏,毁坏阿魏及阿魏菇,阿魏菇失去生长条件。(2分)

(4)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保护法规,宣传动员民众积极参与保护;建立健全野生阿魏菇自然保护区,保护种源;加强阿魏菇良种选育研究,培育优良品种,提高质量和产量;结合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设计相关的阿魏菇产品,提高知名度,创立品牌,延长阿魏菇产业链;利用区位优势(临近霍尔果斯口岸;临近西北最大的城市乌鲁木齐),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命题意图】伊犁河谷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资源丰富多样、历史文化悠久,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美誉。地理环境较为脆弱,地理要素之间作用强烈而紧密联系,区域内“阿魏菇”区域特色突出,但知名度较弱,是良好的试题命制素材。试题命制素材来源于学术专业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该刊具有科学性、权威性、严谨性、独家性等。本组试题试图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构建真实地理情境,以考查学生从图文材料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加工、整理、分析、推断阐释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解答试题的训练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做到“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结合。本组题共四个小题,递进式设问,逻辑严谨,在整个解题过程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的地理核心素养。

【解题思路】(1)从河流的干流及支流主要流向可知河谷地势东高西低;从山脉分布可知伊犁河谷三面环山,东窄西宽,由东向西呈逐渐敞开的喇叭状;由经纬度可知伊犁河谷地处于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且其处于西风带系统之中。要求学生能够把这些地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梳理清楚,推导出背后的地理原理,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认识到理论和现实有较大的差异,只有走出课本,走进真实的生活情境,才能学到终生有用的地理知识技能。本题的分析思路如下:首先,阿魏菇作为真菌类食物保鲜期短,因此采摘者应当在早晨出发搜寻采摘阿魏菇,并做好相应的保鲜措施;其次,收购者希望收购到最新鲜的食材,同时还涉及分级、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因此时间安排极为重要;最后,要能抓住文字材料的关键句“阿魏菇一般集中于春末夏初出菇”。合理整合推理即可得出答案。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野生阿魏菇濒临灭绝,应当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方面分析。人为方面应该考虑区域背景知识,伊犁河谷牧业较为发达,同时关注“采育结合”方面;自然原因方面需注意阿魏菇作为真菌类,对生长环境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从图5和文字材料中的关键词“寄生”可以推断自然环境的变迁直接影响阿魏菇的生境之地是扩大还是退缩。

(4)本题是一个开放式问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观,应结合所学知识,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分析。阿魏菇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当从保护好种源地、选育高质优良品种、结合当地旅游业、利用区位优势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

【试题评语】该题以新疆伊犁河谷为区域背景,呈现了伊犁河谷示意图、阿魏菇图片和一段文字材料,围绕区域特征与区域发展,设计了4个问题。试题的主要优点有: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产业,渗透爱国情怀;素材源于学术论文,科学性强;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设问从区域特征、区域问题、区域发展逐级递进,且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建议:有3个问题都是“原因”类的,设问角度可更加多样化。

【试题作者:赵祖平

昆明呈贡长水实验中学】

【原创试题3】(2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广西来宾市忻城县遂意乡弄江村多峰林洼地,地表河流少。1997年夏天的一场大暴雨后,某个河谷洼地400亩的玉米地变成了湖泊,湖水量远大于降水量,并且其面积长期保持在400亩(1亩≈666.7 m2)左右,水质清澈,被命名为“沌湖”。沌湖没有长期性的河流,也没有渔民养鱼,但湖泊却长期有大量肉质鲜美的鱼虾,当地农民变身渔民。2007年3月的某个晴天地面一声巨响后,沌湖水一夜之间基本消失;5月一场暴雨后,刚种上玉米的洼地又变回湖泊,且沌湖面积扩大到600亩,变成有名的“升降湖”。如今,沿湖农民把沌湖打造成国家3A级“神秘湖景区”,发展旅游业及水产养殖业,迅速致富。图6示意沌湖的卫星图、景观图及周边交通图。

图6

(1)暴雨后洼地形成湖泊,且湖水量远大于降水量,请分析其过程。(6分)

(2)请指出沌湖鱼虾的来源,并分析渔业资源丰富、鱼类肉质鲜美的原因。(6分)

(3)一声巨响后,推测湖水一夜消失的原因。(6分)

(4)为保障神秘湖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你是否赞成人工堵塞地下河,形成永久性的高山平湖,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答案】(1)首先,暴雨加剧水土流失,乱石、淤泥、枯枝落叶流入地下河,堵塞地下河,地表水难以通过地下河排走;(2分)其次,暴雨时峰林地表汇水快,地表缺少河流排水,洼地积水多;(2分)最后,外来地下水无法流走,溢出地表,增加湖水来源。(2分)

(2)来源:地下河。(2分)

原因:湖泊面积大,湖底食物充足,天敌少,渔业资源丰富;(2分)污染少,水质清澈,自然生长,生长期长,鱼类肉质鲜美。(2分)

(3)湖水水位高,湖水对地下河的压力增大;地下河水冲刷,不断侵蚀堵塞体;枯枝落叶腐烂,堵塞体被冲垮;或地下地质活动,地下河错位恢复流动;湖水迅速通过地下河流走。(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4)赞成。理由:地下河易堵,工程量小;(2分)距离大城市近,交通便利,游客多;(2分)堵塞可保障湖泊水位,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带动乡村振兴。(2分)

或反对。理由:景区知名度、等级低,对远方游客吸引力小;(2分)山村基础设施差,配套设施不完善,接待能力低;(2分)堵住地下河,易诱发地质灾害。(2分)

【解题思路】(1)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活动、洪水的过程。暴雨后连地形成湖泊主要是因为地下河被堵,地表水汇集,外来地下水不通。

(2)本题主要考查渔业生产的区位条件。当地没有明显的地表河流,也没人放养鱼苗,故推知地下河有渔业资源;渔业资源丰富可从生存空间、食物、天敌少等角度思考;肉质鲜美,可考虑贫困山区,工业污染少,鱼类自然生长。

(3)本题主要考查流水的侵蚀作用。当时为晴天,排除下雨对其造成影响;地下巨响,考虑是地下河变通或地质活动。

(4)本题主要考查旅游业发展条件及人类活动对地质的影响。主要考虑人工干预对地下河的影响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潜力。

【试题评语】该题以广西弄江村“沌湖”为背景,呈现了沌湖卫星影像图、沌湖景观图、沌湖周边交通图和一段文字材料,围绕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农业区位、地质作用、区域发展等主干知识,设计了4个问题。试题的主要优点有:关注乡村脱贫致富,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情境真实鲜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考查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问题具有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建议:设问的表述再严谨一些。

【试题作者:蔡福金 广西天等县高级中学】

(本文试题评语专家:陈红 北京市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阿魏本题试题
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阿魏提取物对伞形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濒危野生新疆阿魏保护措施探索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中国伞形科阿魏属及相关类群的果实形态解剖特征及其分类学价值
摆放套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