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良
(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各种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主要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2022年,东营黄河口国家公园成为全国正式启动创建的第一家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图1),同时东营市也成为黄河流域首个获批GEP实现机制试点城市。
图1 黄河口国家公园管控分区图
材料二胜利油田具有资源量大、埋藏深、采油率低的特点。传统开发采用注水入油藏驱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技术是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油分离、提纯,再注入地下油藏永久封存,以此增加原油流动性,驱替油藏微孔中的原油。2022年1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的CCUS项目“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全面建成。
材料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性质影响较大。表1为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其中棉田和梨园多年深耕管理精细,前者每年排水压盐、施用化肥,后者施有机肥。苜蓿地管理粗放、不施肥料。
(1)甲、乙、丙三区中,推测核心保护区应位于何处并说明理由。
(2)相比水驱采油,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胜利油田采用CCUS技术的意义。
(3)从海洋权益看,图示海域属于我国的________。从产业发展角度,举例说明东营市GEP市场化实现的可能路径。
(4)运用表1,谈谈“改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这一举措带给你的启发。
【答案】(1)乙。理由:靠近河口、海岸线,陆海兼备,生物多样性更丰富;远离城镇、交通线、港区、油田,人类活动少,减少外界的干扰。
(2)提高石油采收率,提高原油产量,降低对外依存度,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减少水资源消耗,减少地下水开采,减缓海水入侵,提高水环境质量,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利于二氧化碳封存,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减缓地面沉降,保障我国环境安全。
(3)内水。可从物质产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可发展生态农业、海洋牧场、食品、医药、清洁能源等产业;发挥生态调节和固碳优势,扩大碳交易市场,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科普教育、海滨康疗等生态旅游产业。
(4)须结合表格数据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说出一点启发且观点正确、逻辑合理、论据对应即可得分。下面给出四条启发示例及测评等级表(表2)。
表2 示例4学生作答水平测评等级
示例1:表中棉田、梨园和苜蓿地的孔隙度均大于撂荒地,全盐均低于撂荒地,这说明合理的农牧业开荒通过田间管理,比撂荒更利于改善土壤孔隙度和降低盐碱化。
示例2:表中棉田、梨园0~20 cm土层的孔隙度大于苜蓿地,20~40 cm的孔隙度小于苜蓿地,全盐均高于苜蓿地,通过深耕,破坏了土壤的机械结构,导致表层土壤孔隙度增加,次表层土壤孔隙度变差,深耕将下层土壤盐分上泛,增加了表层土壤的盐碱化,这说明免耕比深耕更利于改善下层土壤孔隙度和降低盐碱化。
示例3:表中0~20 cm的有机质苜蓿地<棉田<梨园,20~40 cm土层的孔隙度棉田<梨园<苜蓿地,全盐棉田>梨园>苜蓿地,施化肥虽增加了矿物养分,但补充有机质效果不明显,反而破坏了土壤的机械结构,会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治理盐碱化,这说明施用有机肥和不施肥比施化肥治理盐碱化效果好。
示例4:表中全盐棉田均大于梨园但小于撂荒地,棉田实施排水压盐虽能暂时降低土壤表层盐分,但在无很好的导盐措施的情况下,在地下水位较高、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极易返盐,这说明实施排水压盐治理盐碱化虽见效快但易返盐,治理盐碱化效果差。
2023年度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3)》指出了高考试题的命制原则和未来的基本方向:有价值、有思维、有情境。本题素材主要来自《黄河口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1—2035年)》意见征求稿。试题以“国家安全和绿色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重大战略和成就,深入体会资源、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维护海洋权益,增强海洋意识,自觉践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入耕地保护和“双碳”行动,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试题命制时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大概念,寻找其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契合点,从“国土安全”“资源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三个学科子概念进行纵横拓展,帮助学生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这一大观念,为实现国家安全教育顺利落地提供重要途径。试题加强了师生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引导围绕“国家安全”大概念将选择性必修三课程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开展大单元教学,强化了“引导教学”的功能,引领了高三复习的方向。
试题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关键能力的基础上,前两问以“基础性”和“综合性”为考查导向,要求学生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后两问以“应用性”和“创新性”为考查导向,要求学生能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并将结果准确地文字化组织与表达。四个设问层层递进,逐步加深了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从“分析原因→评价优势→设计路径→论证问题”实现对高阶思维的培养。
试题以黄河口东营市创设情境,引入“GEP”“CCUS”等学科前沿领域,邀请学生深度参与国家公园规划、石油开采过程、未来产业发展、盐碱地的改良,再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和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材料一为生活情境,材料二为生产情境,材料三为学术情境,情境多元新颖,从熟悉到陌生,设问灵活开放,注重综合性、应用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循,在观点表达中凸显人地协调观,在证据获取中凸显地理实践力,在逻辑阐述中凸显思维品质,在深度学习中凸显关键能力。组题时遵循“认识现状→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归纳启示”的思维链,将“国家安全”大概念聚焦至“黄河口”小区域,宏观视角立意,微观视角入题,从解释过去、服务现在到引发启示、预测未来这一时间线串联四小问,整题隐含时空线索,最终指向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题以生态安全为落脚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这两大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理解“核心保护区”概念,理解核心区内以保护种源和“本底”(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主,严禁一切人为干扰,再结合图例信息判断甲、乙、丙分别为缓冲区、核心区和外围区。
第(2)题以资源安全、环境安全为落脚点,重点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这两大核心素养。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油藏特点作答,“资源量大”说明水驱采油需水量大、二氧化碳排放多,“埋藏深”利于二氧化碳地下封存,“采油率低”突出了CCUS的经济效益,并调用华北平原“原油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沿海海水入侵导致水质变差”等区域资源环境问题从“石油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对两种采油技术进行全面的比较和评价。
第(3)题以国土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为落脚点,重点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这两大核心素养。从海洋权益看,黄河流入的渤海为我国的内水。GEP市场化实现路径是当下研究的热点,目前尚无普遍性结论,学生可以在试题给出的“产业发展”“GEP组成”“陆海统筹”等限定词下表达自己的观点举例作答,并归纳产业发展方向,言之有理即可。
第(4)题以资源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为落脚点,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这三大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能比较表格中“有机质”“孔隙度”“全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利用表格数据作为论据进行严谨、准确的逻辑分析、推理,最终转化为规范化的书面表达。试题探索了基于学生作答进行水平分级的设计,通过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表达看法和观点的机会,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符合高考选拔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并基于观点、逻辑、论据三方面对学生的作答水平进行多角度评价,以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过程和学业真实水平外显,便于教师准确掌握学生的真实水平后开展后续阶段的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