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地理原创试题设计
——以“长江武汉城区江段河流地貌演化”试题为例

2023-12-06 12:07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滨江城区河流

鲁 旺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中学)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也是一线教师研究高考试题、开展教学实践和命题实践的理论依据。其主要内容由“一核”“四层”“四翼”构成,并规定了试题的考查载体——情境,以此承载考查内容,实现考查要求。

一、试题呈现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长江武汉城区段两岸由滨江平原和一系列对峙矶头(龟山—蛇山,青山—湛家矶等)构成。由于矶头形成的“卡口”约束,河道平面形态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明清时期以来,长江武汉城区江段的河道形态有了较大变化:左岸变化较小,右岸经历河—洲—湖—陆的演化,形成武昌北滨江平原。图1示意长江武汉城区江段明清时期以来的演化。

图1

(1)从河流侵蚀的角度,分析长江武汉城区段河道平面形态呈“藕节状”的原因。(6分)

(2)分析汉口滨江平原的成因。(6分)

(3)说明明清时期以来,长江武汉城区江段右岸湖泊的形成、演化过程。(6分)

【参考答案】(1)矶头由基岩构成,不易被侵蚀(侧蚀),河道较窄;(2分)滨江平原由泥沙堆积形成,在侧蚀作用下,河道展宽;(2分)一系列对峙矶头和滨江平原相间分布使得长江武汉城区段河道平面形态呈“藕节状”。(2分)

(2)汉江汇入长江,受长江干流的顶托作用,泥沙大量淤积;(2分)位于长江干流开阔的河段(或干流流出矶头河段,河流展宽),泥沙易淤积;(2分)位于河流左岸(凸岸),流速较缓,泥沙易淤积。(2分)

(3)形成:泥沙淤积(或沙洲合并)使得河道由多分汊河道演化为单分汊河道,其中右汊道淤塞形成余家湖、沙湖、白家湖等多个“串珠状湖泊”。(3分)

演化:沙洲与陆地合并,湖泊补给减少(或湖泊继续淤积),余家湖、白洋湖消失。(3分)

二、命题意图

试题以长江武汉城区段河流地貌的演化为例,创设学习探索情境,旨在考查学生面对复杂地理事象、解决实际问题时体现的思维品质与素养水平,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发挥试题的育人价值。

(一)注重图文结合,启迪地理形象思维

试题设计提倡使用显隐有度、互为印证的图文信息创设情境。试题中使用了“对峙矶头”“卡口”“藕节状”“河—洲—湖—陆的演化”等学生较为陌生的用词概括性地描述了区域地貌特征和演化过程,旨在激发情境想象力,锻炼地理观察力,引导学生结合图像材料理解相关信息、深入试题情境完成探究,进而增强地理实践力这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关注空间差异,锤炼地理比较思维

地理学关注空间异质性,强调从空间—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事象,并用区域比较的思维方法解释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试题通过关注长江武汉城区段东西两岸平原形成和演变的差异,旨在引导学生结合学科必备知识进行区域比较和归因,进而强化区域认知这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聚焦空间格局,赋能地理过程思维

过程塑造格局,格局影响过程。“格局与过程耦合”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试题呈现了长江武汉城区段滨江平原、对峙矶头、沙洲、河流、湖泊等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旨在引导学生从空间格局的视角观察区域地貌特征和水系特征,为探究地貌格局的形成过程做铺垫;呈现不同阶段区域地貌格局的演变,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地、动态地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进而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设计思路

试题取材于学术文献《滨江平原的形成模式是江—湖、洲—陆转化——以长江武汉段武昌北部为例》,该文献采用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对明清时期以来长江武汉城区段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化进行分析,并归纳出了武汉市滨江平原的形成模式。试题设计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着眼原文献与高中地理教学实际之间的契合点进行情境创设和问题设计,并以师生反馈、试题分析等作为重要参照,打磨和完善试题。

(一)生熟相和,创设情境

试题设计提倡以生考熟,且生熟有度,用陌生的情境和问题考查熟悉的知识,体现创新但不盲目创新。试题的区域背景对学生来说并非完全陌生,区域范围内汉江、长江、龟山、蛇山、黄鹤楼、武汉长江大桥等(图2)都是在学习和生活中较为熟知的地理事物。例如,毛泽东主席的《菩萨蛮·黄鹤楼》就留有“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名句。试题将“以新视角看待旧事物,以旧事物引出新认知”作为情境创设的重要策略,通过关注区域内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和相互作用关系开辟问题视角,以期达成“生熟相和、练成则刚”的育人效果。

图2 长江武汉城区段景观图

(二)通宏洞微,优化设问

试题设计注重遵循学科逻辑与学习逻辑,通过优化设问凸显学科核心概念、渗透学科思想方法。遵循学科逻辑,试题关注区域地貌的整体特征和局部差异,以“总—分”的逻辑关系设计问题链,其中第(1)问关注整体地貌特征,第(2)(3)问分别关注河流左岸、右岸的局部特征(见图3),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时空尺度,选择合理的尺度视角和观察顺序探究地理事象。遵循学习逻辑,关注核心概念,试题以观察现象→探究原因→论证过程为线索组织情境与设问,引导学生通过学科典型的学习方法完成探究。

图3 试题设问的逻辑结构

(三)以终为始,反馈检验

试题设计崇尚精雕细琢,反复推敲,通过师生作答、团队研磨等方式检验、分析命题效果并以此改进。根据师生作答的反馈情况来看,试题初稿的整体难度较大,存在部分材料难以解读,部分问题指向宽泛的问题。由此,对试题图文信息和设问的诸多细节进行了多次修改。例如,文字材料中增加了“宽窄相间”以增加强学生对“藕节状”河道形态的理解,图片材料增加了箭头表达水流方向引导学生观察水系变化,第(3)问最初设计是“说明明清时期以来,长江武汉城区江段右岸的演化过程”,现缩小问题切口,改为对“右岸湖泊的形成过程、演化”进行设问以增强指向性。

四、试题解析

第(1)问:文字材料提示河道平面形态“藕节状”即为“宽窄相间”的特征,矶头的“卡口”约束作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根据图像材料进一步观察河道平面形态发现,矶头河段河道较窄,平原河段河道较宽;根据问题中提示性限定词“从河流侵蚀的角度”,调动学科知识“河流侵蚀(下蚀、侧蚀、溯源侵蚀)对河流地貌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河段河岸侵蚀(侧蚀)的差异。

第(2)问:汉口滨江平原为河流堆积地貌,为河流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导致泥沙堆积所致。通过观察图像材料可知汉口滨江平原位于长江干流的左岸(凸岸)、干流从矶头河段流出的冲积平原河段以及汉江汇入长江的河口附近,由此可从地转偏向力、河道展宽、干流顶托作用等角度作答。

第(3)问:文字材料说明河流右岸经历了“河—洲—湖—陆”的演化,图片材料显示a阶段长江干流右侧分布有多个小型沙洲,河道有多个分汊;b阶段小型沙洲合为大沙洲,部分分汊河道消失,最右(东)侧分汊由多个湖泊串联形成;c阶段大型沙洲南部与陆地合并,部分湖泊消失,仅留有沙湖,沙湖北部与干流相通。由此,长江武汉城区江段右岸湖泊为河道淤塞形成,并随着泥沙持续淤积,部分湖泊消失。

五、试题评价

根据《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一核、四层、四翼”的主要内容和《课程标准》对试题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可知,试题落实了两条《课程标准》内容,考查内容丰富合理,符合“知识为基、能力为重、素养导向、价值引领”的命题理念,较好地体现了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凸显了试题的考查功能和育人功能。

表1 试题的情境、考查内容、考查要求与对应《课程标准》内容要求

猜你喜欢
滨江城区河流
福州滨江私宅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芜湖滨江天际线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福田要建健康城区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
当河流遇见海
对淮安市城区河道生态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