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艳
“双减”政策的落实,让新时代的教育教学从“唯分数论英雄”的单一追求、单向发展中解放出来。在此背景下,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关注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遵从“双减”政策的要求,在教学中渗透“双减”政策的理念与思想,在为学生减负减压的同时,保证课堂提质增效,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让小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优化教学过程,减轻课堂压力
(一)营造氛围,快乐学习
教师要将“双减”政策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真正落实让小学生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小学生心智发育还不成熟,他们对学习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没有目标性和内在动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一味给学生灌输知识,设计纯任务式的学习内容,那么学生只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轻松学习的氛围,以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逐渐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轻松面对数学学习。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的相关内容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如篮球、足球、粉笔盒、一盒抽纸、魔方、一截小柱子等,让学生辨认其图形,具体引导如下。
教师:“请同学们认一认,它们都是一些什么体?”
学生1:“老师,篮球、足球是球体,抽纸是方体。”
学生2:“老师,不对,抽纸是长方体,方体有长方体和正方体之分。”
教师:“是的,篮球和足球是球体,但是抽纸是长方体,因为它的两条相对的边是相等的,而邻边不相等,所以是长方体。还有谁认识上面剩余的图形?”
学生3:“老师,魔方和粉笔盒是正方体的,小柱子是圆柱体。”
教师:“同学们的回答都很棒,都能通过观察、实际感受,准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
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仅能将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还能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互动,促进学习
小学生天性活泼,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能促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神思跟着教师的教学进度与节奏转动,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过程,采取互动式的教学组织课堂,让数学课堂“动”起来,以促进学生思考,为学生积极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相关内容时,为了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张有各种三角形的图,并采取提问的形式与学生互动,具体如下。
教师:“请同学们分辨一下图上的这些三角形,说说有哪些类型。”
学生1:“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
学生2:“还有钝角三角形。”
教师:“回答正确。那么我们来小结一下,如何判断这些三角形呢?”
学生:“在一个三角形当中,如果最大角大于90°,则它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在一个三角形当中,如果最大角小于90°,则它是一个锐角三角形;
在一个三角形当中,如果最大角等于90°,则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教师:“是的,同学们回答正确。可见只要我们掌握了课堂相关知识,认识三角形对于我们来说也不难。”
事实证明,加强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既能從心理上减轻学生的压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还能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加灵活、有意识地思考,从而达到深入学习、收获知识的目的。
(三)合作学习,共同成长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将“双减”教育政策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思考,并在思考、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之间互相促进、共同成长,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合作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互相帮助完成任务。例如,让学生依据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某一个确定的位置,并用语言描述出来,或者为学生设计“寻物”活动,把某个东西藏在学校的某个位置,以学校建筑物为标志与导引,让学生根据所学的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进行寻找。这样不仅能丰富教与学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还能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从而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二、优化作业设计,缓解学生压力
(一)作业分层,减轻压力
“双减”政策下,教师不仅要从课业上和课外辅导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还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让学生保持轻松的学习态度,融入和谐、自然、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中,并不断得到提升。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贯彻“双减”政策精神,深刻领悟“双减”政策思想,从学生入手,从分层教学、分层设计作业入手,为每名学生打造进步的阶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的主要方法与途径,如果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忽视了学生间的差距,统一难度、统一数量、统一类型地设计作业,只会满足一部分学生的需求,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这些作业不仅无法帮助他们进步,还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分层设计作业,减轻学生压力,促使学生进步。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的课后小练习设计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个性,为学生设计有层次的练习,具体如下。
第一关:钟面有( )个数字;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大格是( ),此时分针走了( )圈;分钟在钟面上走一大格是( ),走一小格是( ),走一圈是( )。
第二关:小明从家到学校需要15分钟时间,他7点20分出门,几点能到学校?
第三关:用自己掌握的时间知识,写一篇数学日记
在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后,教师要根据其完成情况,真诚地对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重视,也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进步,从而缩小学生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学好数学打好基础。
(二)结合实践,加强应用
实践出真知,只有把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使素质教育智能双向发展的目标落到实处。在“双减”背景下,为了让学生轻松学习数学,并体会数学在生活应用中的价值,发现数学的魅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作业设计把教与学、学与用结合起来,让理论结合实践,帮助学生消化知识。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的课堂小结练习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学用结合的作业,具体如下。
教师:“轩轩向妈妈要了12元,他想买一本单价为1.5元的数学本、一个单价为6.4元的笔袋、一沓单价为3元的稿纸,他带的钱够吗?”
学生1:“好像够。”
学生2:“是够的,1.5+6.4+3=10.9,轩轩花了10元9角钱。”
学生3:“12-10.9=1.1元,轩轩买完这些东西还剩1元1角,所以够。”
教师:“同学们不仅帮轩轩算出了需要花多少钱,还算出了他能剩下多少钱。看来大家在课堂上好好听讲了,也学懂了,真棒!”
这样把学与用结合起来,加上教师恰到好处、鼓励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丰富性与运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意识,从主观上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三、优化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一)组织活动,增强趣味性
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的方法很多,除了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堂小练习、布置适当的课下作业,教师还可以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通过另一种方式理解数学,从而在寓教于乐中实现教学目的。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数学采集与整理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去调查在校小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了解阅读小说、传记、散文、诗歌的学生的人数,绘制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并与同学分享。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调查班级学生的运动喜好,让学生了解班级同学参与跑步、跳绳、打篮球、踢足球等运动项目的情况,以掌握班级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特长与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教师结合数学教学组织有趣的数学活动,不仅能促进班级的和谐,还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二)组织竞赛,调动积极性
为了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式,把“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小学数学教师除了为学生设计精练的课堂内容、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还可以采用数学知识竞赛的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要结合“双减”理念,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组织数学竞赛活动,鼓励学生以团体、个人的形式参赛,并评出“数学小明星”“数学小天才”“计算大王”“最强大脑”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计算比赛,以速度、准确率、书写整洁度作为评判标准,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计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计算综合能力的发展。又如,教师可以采用综合试卷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竞赛,将学生的解题速度、准确率、卷面书写整洁度作为评判标准,从而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作出综合的评价,调动学生学习数學的积极性。
事实证明,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地结合教学内容组织数学竞赛活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结语
摆脱“唯分数”“唯升学”论的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课业与课外辅导压力,从主体入手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部颁布“双减”政策的目的。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解读、深刻理解“双减”政策,并把它始终贯穿、渗透于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与数学活动,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快乐学习、轻松学习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为课堂高效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西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