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3-12-06 08:03路瑞娟
幸福家庭 2023年17期
关键词:挫折初中生情境

路瑞娟

挫折具有普遍性,人在成长的任何阶段都有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在校园生活中也是如此。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仅需要高智商、高情商的人才,还需要高耐挫力的人。因此,提高抗挫折能力对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立足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三个维度出发,逐一分析了现阶段初中生挫折耐受力低下的特点,并根据笔者近年的教学观察,归纳了现阶段我国部分初中生面临的主要挫折情境,分析了初中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提出了提高初中生抗挫折能力的教学建议。

一、初中生挫折问题的特点

(一)挫折情境日趋复杂化

挫折情境是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满足其需要的现实状况。当下,初中生会遇到多样化的挫折情境,这些情境大多与学业压力、人际交往障碍、情感受挫有关。一方面,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肯定,对自己期望过高,容易因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产生挫败感;另一方面,部分初中生的自我意识过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当自身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挫败感。

由于部分初中生的自我期待过高,加上校园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学业压力越来越大,初中生面临着很多挫折情境。笔者调查发现,初中生面临最多的挫折情境源于人际交往。部分学生表示与朋友、教师关系不和,部分学生表示与家长关系不融洽,这些伙伴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的交往障碍往往会给学生带来较强的挫折感。同时,少部分学生在学业方面遭受着较大的挫折,他们容易因学业成绩不理想产生情感挫败。

此外,由于对自己的相貌、家庭背景或个人能力等某个方面不满意,部分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容易出现情绪失落的情况。部分学生觉得自己的性格过于内向,不如性格外向的学生招人喜欢,在开展社交活动时容易产生心理挫败感。

(二)挫折反应具有反复性

挫折反应是指个体在挫折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包括消极反应和积极反应。初中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情绪容易大起大落、反反复复,挫折反应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笔者调查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会有消极的情绪,如焦虑、烦躁、愤怒等。只有少数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挫折,调整低迷情绪,坚定不移地追求个人目标。

从总体上看,很多学生面对挫折时的反应与成人是相似的,但受挫折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影响,初中生的情绪反应强度更高,且更容易在积极情绪与悲伤情绪中反复。如有学生在回忆自己的挫折经历时表示,刚开始自己会感到悲伤,产生退缩心理,之后自己会主动地调整心态,但这种好的状态不会保持太久,会不由自主地又陷入悲伤。这种无法完全从消极情绪中脱身、反复产生挫折感的情况,是一些初中生较为常见的挫折反应。

二、初中生抗挫折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课程体系中缺失挫折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容易忽视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同时,部分学校没有针对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设计专门的课程,抗挫折能力培养的强度和次数都不够,这使得部分学生在面对挫折情境时难以采取合理的手段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笔者调查发现,少数学生不了解挫折教育,不知道自己在面对挫折情境时应该如何克服挫折心理。

在现行的课程体系中,部分学校对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既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又没有一套完善的心理救助机制,无法给学生提供必要和及时的心理救助,使得学生在面对挫折时不知道应该从学校的哪些渠道获得帮助。

(二)挫折教育脫离实践,手段单一

人人都会遇到挫折,但有些人总是能够快速摆脱困境,而有些人会深陷其中难以自拔,这与不同个体所接受的挫折教育有关。目前,部分教师主要以课堂说教的方式开展挫折教育,很少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和分析挫折问题,对学生面临的困境也缺乏共情和理解,使得挫折教育脱离了实践。

人们对挫折的认知会深刻地影响个体面对挫折时的态度。为了让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有良好的心态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健康课、班会课、道德与法治课等多种途径开展挫折教育。同时,学生大多不喜欢“洗脑式”的理论讲授,他们更希望教师能够结合具体的案例或者心理演示来讲解挫折背后的原理和规律。但笔者发现部分教师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单一,教学手段不够丰富,仍以传统的说教方式为主,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容易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无法获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家长对孩子过于保护,剥夺孩子独立处事的机会

抗挫折能力反映了人对外部压力环境的适应性。当下,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家长身处竞争的社会大环境当中,在承担家庭责任的同时,生怕孩子受到外部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生怕孩子受到一点委屈,这在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独立处事的机会。

在校园这个小小的社会中,挫折是很好的教育资源,适应压力环境,独立摆脱眼前困境是个体成长的必修课。但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即使是学校生活当中的“小插曲”,他们也要横加干涉。同时,在孩子面对挫折时,少数家长不能理智地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认知,反而会出现愤怒、抱怨等消极情绪,在处事方式上给孩子做了错误的示范。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初中生挫折教育的三点建议

(一)科学整合教学资源,合理规划挫折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应在课程体系中适当地渗透挫折教育,以保证挫折教育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无论是在常规的教室中开展德育课程,还是在户外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教师都应该设计出满足不同特质学生需求的挫折教育内容,不仅要改变原有的课堂形式,还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深度,注意内容的启发性,兼顾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增强教育效果。

教师可以开展关于挫折教育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谈谈面对挫折情境时的想法,然后引导学生集思广益,一起找出在这个具体的案例中更好的做法。教师还可以利用心理素质拓展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更多知识,提高抗挫折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心理学小游戏,引导学生提高对挫折的认知,提高学生对挫折事件的免疫力。

同时,教师要充分挖掘所有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如经典案例、心理类电影、心理学理论知识等,并整合相关课程资源,开发挫折教育课程,积极推进心理课程建设,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心理疏导。

此外,学校要定期开展挫折教育主题活动,利用报纸、板报、微课、讲座等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挫折认知,纠正学生偏差的挫折心理和挫折行为,并构建顺畅的心理咨询渠道,保障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获得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二)认识挫折的两面性,改变原有挫折认知

挫折是人在成长过程中不能避免的,其具有两面性,既是一种磨难,给人带来困惑和压力,又会丰富个体的人生经历,增强个体对压力环境的适应性。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事件,主动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防御,正确面对挫折。

不同学生面对外界压力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承受力是不一样的,在压力面前所持有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改变学生的挫折认知要建立在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本身的基础上,只有了解挫败感的内在运行机制,学生才能理智地处理挫折事件。悲观的学生在面对挫折时容易放大挫折或過分解读,产生明显的心理内耗;积极乐观的学生在面对挫折事件时倾向于乐观地解读事件本身,即使遇到较大阻碍依然能够保持较好的心理弹性,在遇到挫折后也能放平自己的心态。

基于此,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改变学生对挫折已有的错误认知,促使学生逐步回归平稳的心理状态。值得说明的是,开展挫折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人麻木地面对挫折,而是让人在挫折面前不走极端、不选择逃避,坦然地面对挫折。

(三)接纳学生的消极情绪,正视其中的问题

所有人都有可能受困于挫折情绪,初中生也不例外。在面对挫折时,接纳消极情绪和接受积极的心理疏导尤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所有人都会面对挫折,经历一次次的磨难。同时,教师要接纳学生的负面情绪,抛开学生的对错,当一个安静的“情绪垃圾桶”。在学生情绪稳定后,教师可以回归理性,询问学生的想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开展师生沟通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表露或发泄负面情绪;二是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融入过多个人情绪使得自己无法作出正确判断,进而影响教育指导效果。

结语

学校开展挫折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理弹性,培养学生战胜困境的坚韧品格。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挫折教育对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性,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让学生有足够的底气和勇气面对挫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甘沟驿镇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挫折初中生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不同情境中的水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挫折使我更坚强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