抔文化之土 蕴传承之花

2023-12-06 23:03张玉洁
幸福家庭 2023年17期
关键词:活动课同学文化

张玉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柢与灵魂。只有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滋润补养,才能唤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传统手工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校园人文类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源与途径。近几年,非遗人文类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如何突出非遗人文类课程的价值,却是一线综合实践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部分一线教师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忽视了技能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基于此,笔者以《瓯绣艺术》教学为例,提出了引导学生在体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充分感悟文化内涵,感悟匠心之美,坚定文化传承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创设真实场景,感受文化氛围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依赖性较强的课程,真实场景的创设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教师要精心布置瓯绣功能室,尽量让功能室呈现瓯绣坊的真实场景,使学生感受到瓯绣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同时,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最大程度地突出功能室的教育功能。因此,在瓯绣艺术活动课开始前,笔者会这样组织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一。

教师:“请同学们先自由参观功能室,欣赏作品、查询资料、自由交流,也可动手去试试,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迫不及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教师:“看来大家的兴致很浓,现在能谈谈你们的发

现吗?”

学生1:“我看到墙壁上挂了几幅画,刚开始以为是油画,结果发现是用针线绣出来的,真让我吃惊。”

学生2:“我发现柜子上的那把扇子,正反两面图案是一样的,不知道是怎么绣出来的。”

学生3:“我刚才查了一下资料,原来瓯绣是温州地方名绣,还有‘瓯绣外交之说。”

中小学生对瓯绣了解不多,有一定的陌生感。为了拉近学生与瓯绣之间的距离,笔者精心布置了整个功能室,在里面摆放了名家作品、师生习作、特制的绣架与针线、可供学生查询资料的触摸屏等,同时,功能室的墙壁上装有滚动屏,轮番播放着瓯绣的历史与文化,仿佛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每一处环境都能育人。进入功能室,学生心中的瓯绣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够触摸的艺术品,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瓯绣之间的距离。教师的适时引导能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观察、欣赏、思考、尝试。浓厚的瓯绣文化氛围激起了学生对瓯绣的好奇心,使文化传承植入学生的心中。

二、了解历史脉络,感知文化魅力

人文传承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体现着民族精神。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瓯绣这种传统技艺淡出了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让学生了解瓯绣的历史,构建瓯绣历史体系,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情感基石。在构建历史文化体系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瓯绣的文化魅力,产生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在瓯绣活动课开始时,笔者会这样引导学生。以下是教学片段二。

教师:“同学们,如果衣服上出现破洞,你该怎么办?”

学生1:“直接不要了。”

学生2:“我可以让妈妈帮忙把洞补好,这样不浪费。”

教师:“对,我们可以像长辈那样,用针线去缝补,为了美观,还可以绣些小花、小草等物品作为装饰,这就是刺绣。你们知道流传在温州一带的刺绣叫什么吗?”

学生3:“瓯绣。”

教师:“对,就叫瓯绣,亦名‘温绣,又称‘画帘。大家想完整地了解瓯绣的历史吗?请大家观看视频资料,自主学习,待会共同分享瓯绣的历史文化。”

(学生观看视频,自主探究、交流。)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学生4:“温州古称‘瓯,所以“温绣”又名‘瓯绣。”

教师:“对,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带‘瓯的词吗?”

学生5:“瓯越、瓯海、瓯北。”

学生6:“还有瓯柑。”

教师:“瓯柑可是温州有名的地方特产,温州民间工艺有四瓯,你们知道是哪四瓯吗?”

学生7:“瓯绣、瓯塑、瓯剧、瓯柑,这是我课前查询资料所了解到的。”

教师:“查询资料是获得信息的一种好方法,希望同学们好好运用。”

学生8:“瓯绣是以彩色线(桑蚕丝)穿绣针,在织物(布帛)上运针绘就的纹样。”

学生9:“瓯绣始于唐代锦衣,兴盛于明清时期,古时温州少女有‘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刺绣传统,足见当时瓯绣的普遍与兴盛。”

学生10:“瓯绣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构图精练,绣理分明,可与苏绣、湘绣、蜀绣、粤绣相媲美。”

教师:“瓯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因此,2008年,瓯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部分教師只进行口头讲解,无法激发学生对瓯绣文化的探究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视频资料,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探究瓯绣历史文化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文化长河中深度学习,体验文化魅力。视频中的场景再现,能够还原历史真实情境,让学生穿越千年,全方位地感受瓯绣魅力,重构对瓯绣的认知,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亲自动手实践,感悟文化内涵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动手中实践,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呈现,使学生感悟到瓯绣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惊叹于匠人们的辛勤与付出。在瓯绣活动课中,笔者是这样教学的。以下是教学片段三。

教师:“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想绣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呢?如果想绣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那就要先学会瓯绣的基本操作步骤。”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

教师:“谁来说说瓯绣的操作步骤?”

学生1:“先穿针、打结,接着设计图案,并描到绣布上,再把绣布放到绣绷上,最后握着绣绷开始绣。”

教师:“回答得很完整,大家了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吗?”

(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讨论。)

教师:“接下来,请每名同学完成前三步的操作,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直接请求帮助。”

(学生操作。)

教师:“同学们完成的效率很高,现在我们要开始绣图案了。绣图案前,得先学会几种基本的绣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回针绣、直线绣、打籽绣三种绣法,谁先学会,就可以当小老师来教大家,请看视频中老师的操作。”

(学生认真观看,积极上台演示,集体讨论。)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灵活运用这三种绣法完成自己的作品。”

(学生积极完成作品。)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在刺绣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该如何解决呢?”

学生2:“线总会从针眼里掉出,我真的没办法了。”

教师:“对,这是大部分同学都会遇到的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3:“可以在针眼处打个活结,就不容易掉出来了。”

学生4:“线总是在背面结成一团,拉不动。”

学生5:“我每拉一针时,都会看看背面的线,这样就不容易打结了。”

教师:“这就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希望接下来,同学们有更多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学生继续完成作品。)

教师:“同学们在绣制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我看到有些同学都气馁了,下面让我们看看老艺人是怎样完成自己的作品的。”

(教师播放老艺人完成一幅作品的视频。)

教师:“看了这段视频,大家有什么感想?”

学生6:“这一幅作品整整用了3年时间才完成,一般人是坚持不下来的,我们遇到一点困难就想放弃,真不应该。”

学生7:“为了完成这幅作品,老艺人不辞辛劳,不断改进,精益求精,而我们总想快点完成,态度敷衍,我觉得有点惭愧。”

教师:“同学们,老艺人的这种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精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传承并发扬光大。”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利梭曾说:“我听到了,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记得了;我做到了,也就理解了。”因此,在活动体验中,教师不应只靠自己的讲解示范让学生学会操作,而应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技巧。教师要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帮助学生在不断的尝试改进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不断的反思总结中,激发对探究瓯绣、弘扬瓯绣的热情,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让抽象的工匠精神慢慢地具体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让学生感悟匠心之美。

四、借助评价交流,坚定文化传承

评价交流是综合实践活动课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师生不仅能提高认知能力,还能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内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对待评价这一环节,不能敷衍。在展示交流、评价总结时,笔者是这样进行的。以下是教学片段四。

教师:“每名同学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先在组内展示,进行交流评价,可从完整、美观、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再推选出小组内最棒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到了班级展示、交流的时间,请每组代表谈谈作品的优缺点及自己的收获。”

(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其他组的学生发表建议。)

教师:“我们在展示交流中,要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优点,现在,你们知道该怎样改进自己的作品了吧。”

(学生认真改进作品。)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学习评价单,自我反思总结,看看经过这次活动,发现自己存在哪些不足,还有什么收获或

体会。”

(学生对照评价单进行自评和互评,从价值体现、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1:“我感受到绣一幅作品比读书难多了。我以后要认真学习,不能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学生2:“瓯绣艺术真是太有魅力了,我会继续学习。”

学生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感到自豪。”

教师:“大家都很有感触,活动课即将结束,请看看老艺人对大家的期望。”

(教师播放采访瓯绣传承人的视频。)

教师:“看了视频,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学生4:“我感受到老艺人的担忧,瓯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他们希望年轻一代能将瓯绣继续传承下去。”

学生5:“我们作为年轻人,尤其是温州人,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

学生6:“我们要把瓯绣融入日常生活,宣传它,让更多的人去传承。”

教師:“瓯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同学们作为温州人,有义务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当然,温州不止有瓯绣,还有瓯剧、瓯塑等,这些都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待同学们去传承、发扬,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一名传承路上的有心人。”

在评价交流中,学生畅所欲言,笔者仔细倾听,适时点拨。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不断总结反思,取长补短,这是学生知识内化、重新建构的过程,也是学生情感升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尤其是在播放采访瓯绣传承人视频的时候,老艺人语重心长的话语引发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感,使文化传承的花朵散发出馥郁的芳香。

结语

在人文传承类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创设场景、历史感悟、动手实践、评价交流等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感受深厚文化内涵,感受匠心之美,从而坚定学生传承文化的信心,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让我们捧起文化之土,让传承之花永葆青春,永葆魅力。

(作者单位:永嘉县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猜你喜欢
活动课同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
谁远谁近?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让语文活动课“动”起来
高中生物活动课的实践探索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