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设计策略

2023-12-06 10:17潘浩燕
幸福家庭 2023年17期
关键词:区角教室美术

潘浩燕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以幼儿美术能力、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为基础的教育活动。在开展具体的美术活动工作时,教师既要引导幼儿绘画,又要带领幼儿完成美术创作任务。目前,幼儿园中的美术活动包括区域活动和集体教学活动两种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区域活动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发展空间和创作空间。在日常的教育与引导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和知识水平进行引导,发展幼儿的美术能力。笔者尝试分析了幼儿园美术区域活动的设计策略,以供参考。

一、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创作环境

(一)设计美术教室

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是设计美术区域活动的第一步。受年龄的限制,幼儿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创设适合幼儿的创作环境显得至关重要。在设计美术教室时,教师可以利用名家画作、主题壁画、自然景物等进行装饰,创设良好的教室环境,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灯光设计、分区、色彩、墙面等角度优化美术教室的环境。比如,在灯光设计方面,大多数美术室的灯光是冷白色的,当室外阳光不足或遇到阴雨天时,冷白色的灯光显得较为刺眼。对此,教师可以将灯光调整为暖白色,让幼儿在温暖、舒适的氛围中进行创作;在墙面的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发起投票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投票选出美术教室的墙面颜色。当设计好教室的灯光、墙面后,教师应重点关注分区设计,将美术教室划分为材料摆放区、作画区、作品展览区等。

(二)制定区角规则

通常而言,美术区角的材料比较丰富,除了要规定进入区域的人数,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制订规则。通过具体的流程和规则,让幼儿明晰“如何取用美术教室中的材料”,形成分享、合作意识。目前,区角规则的制定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要制定安全规则。美术区角中存放有大量的刻刀、剪刀等尖锐物品,如果不加以管理、归纳,幼儿就可能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因此,教师要制定安全规则并监督幼儿严格遵守规定。第二,要规定进入区域的人数。在以往的美术区域活动中,幼儿容易发生扎堆现象。为了提高美术区域活动的教学效率,教师应根据材料数量和空间大小规定进入美术区域的幼儿人数。

为了让幼儿产生“主人翁”意识,每逢新学期开始之前,笔者都会征集幼儿的意见,设计完整的材料使用规则,如“每个小组每次只能拿一把剪刀”“每个人在用过材料之后,都要把没用完的部分放到指定的材料區”等。考虑到区角挂牌的美观性,笔者根据各区域的特点规划了5个挂牌,其中1个挂牌悬挂于教室门口,其他4个挂牌分别悬挂于材料摆放区、作画区、作品展览区和废品回收区。区别于以往的区角挂牌,笔者将设计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将幼儿分成5个小组,分别对应不同的挂牌制作。通过互动,幼儿合作完成了初稿和终稿,明确了大致的图样和使用的材料,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落实于具体的作品。

二、以幼儿为主体,优化引导方式

(一)激发艺术创作力

在开展美术区域活动时,教师要以幼儿为主体,采用丰富的引导策略,提高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从艺术创作的动机来看,情感与直观感受是幼儿“才思泉涌”的前提。如果教师直接输出大量的知识点,可能会让幼儿产生倦怠感和畏难情绪。对于各种绘画要求,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幼儿尝试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授幼儿画自画像时,笔者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对班级中的哪一个小朋友印象最深刻?”根据要求,幼儿可以描述自己好朋友的五官。有的幼儿表示,朋友的鼻子很高,对于他的描述,笔者追问:“比较高的鼻子应该怎么画呢?”由于幼儿尚未接受过系统的训练,他们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基于幼儿的认知冲突,笔者播放了一则与自画像有关的视频,通过生动、有趣的视听资源,引导幼儿尝试总结具体的绘画方法。比如,有的幼儿认为,可以先画出大致的脸部轮廓和五官,再进行相应调整。

(二)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

如果幼儿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那么他们积极参与、自主探索的概率就会明显增加。当幼儿面对一些较为抽象的作品时,他们可能会产生疑问,如“作品里画的是什么?”“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等。结合上述问题,教师应从幼儿的生活经历出发,为幼儿讲解作者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路历程,引导幼儿和作者产生共鸣,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他们的艺术审美能力。

以活动“动物的房子”为例,在活动开始,笔者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故事,即“有一只小狐狸在森林里走丢了,它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老虎就住在这里。然而,它找了一圈都没有找到老虎的家,你能帮它分析一下,哪个才是老虎的家吗?”。基于上述问题,幼儿根据多媒体上的图片展开分析。有的幼儿认为,其中一幢黄色的且带有斑点图案的房子是老虎的家,因为它的图案与老虎的皮毛很像;有的幼儿认为,其中一幢带有两只耳朵的房子是老虎的家,因为老虎也有一对竖着的耳朵。在公布了“哪一个才是老虎的家”后,笔者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老虎的家,想象狐狸进到老虎的家之后,可能会见到哪些物品。在此过程中,笔者没有干预各小组的创作,而是利用丰富的语言及有趣的视听资源,让幼儿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形成自己的思考。由此可见,教师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创作出生动、有趣的作品,还能够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

三、重构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模式

(一)遵循因材施教,展开分层评价

幼儿的爱好、思维方式都是不同的,在设计美术区域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第一,不再以结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因为美术作品的创作具有极大的主观性,所以教师要秉承因材施教的原则,展开有针对性的点评。第二,不再将批评作为点评的唯一方法。在日常的引导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以活动“我最喜欢的恐龙”为例,笔者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组建一支恐龙战队。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前在材料区发放了几份“恐龙制作指南”,让各个小组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恐龙形象。然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大部分幼儿被黏土等材料所吸引,并花费大量的时间捏黏土,而非塑造恐龙形象。这时,笔者及时介入并了解了幼儿的真实情况,引导幼儿将恐龙形象的设计分为头、身体、躯干三个部分。在此过程中,各小组幼儿完成相应的部分,借助讨论、互评的方式完善作品内容。与以往的小组合作不同,笔者在前期分配小组成员时就采取了“能力者+非能力者”的组合,针对“能力者”,笔者鼓励他们担任小组长并在后续的合作中辅助组员完成设计;针对“非能力者”,笔者引导他们了解大致的设计流程,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总之,为了确保评价、引导方式的准确性,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性,并归纳出幼儿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及相应的等级。需要注意的是,幼儿的实际情况处于不断变动和发展的状态,因此,教师应定期重构幼儿的等级划分。

(二)优化成品展示,实现多元评价

随着幼儿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多元评价的重要性。所谓的多元评价包括主体的多元化、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元化。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应引入多元的评价主体。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借助“成品展示活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进行自评;接着,教师可以让其他幼儿基于自己的理解和审美展开互评;最后,教师要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幼儿修改自己的美术作品,而是基于肯定的、鼓励的评语引导幼儿感受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幼儿的年龄尚小,如果教师采用批评式的语言,很容易让他们丧失探索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对幼儿进行积极的引导。

例如,幼儿在阅读绘本《小兔汤姆》后,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比如,有的幼儿表示,绘本中描绘的情形与自己第一次走进幼儿园的感受是一样的。针对幼儿的反馈,笔者设计了相应的绘画任务。根据任务要求,幼儿需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及绘本的画风绘制“进园第一天”。当所有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后,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其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再让对应的幼儿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随后,其他幼儿从生动、真实两个维度进行互评。由于幼儿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有限,笔者没有要求幼儿进行专业点评。最后,笔者紧扣作品内容,并指出了相应的问题。

结语

美术区域活动的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活动的效用,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从活动开始前、活动开始中、活动开始后三个部分进行优化。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教室环境、制订区角规则。在活动开始时,教师应采用丰富的教育方式,开展多元的探索活动,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艺术审美能力。在活动开始后,教师要重视最终的评价并运用丰富的评价方式,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使幼儿成为美术区域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龙信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区角教室美术
幼儿园户外自主区角游戏的探索与实践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指导
区角活动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