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视角下的家园校合作

2023-12-06 01:32伍卫琴
幸福家庭 2023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幼小入学

伍卫琴

幼小衔接阶段作为幼儿接受系统性教育的转折期,对幼儿升入小学后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与生活环境有着重要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不能仅依靠幼儿园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长与小学教师的共同努力。幼儿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本职作用,与小学教师共同探讨、创新幼小衔接教育模式,开发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升入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此外,教师与家长要通力协作,缓解与消除幼儿的心理压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好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引导。笔者所在幼儿园深入探索幼儿园与小学互动衔接模式,转变家长观念,努力形成教育合力,以家园校合作为突破点,形成园本、家园、园校、家园校四个实践发力点,初步构建家园校联合共同体,以期帮助幼儿循序渐进地做好小学入学准备。

一、幼小衔接中幼儿园的方向与重点

(一)全阶段衔接,各有重点

入学准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来,笔者所在幼儿园始终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的要求,以“遵发展规律,循适应需求,赋生活之慧,能平稳持续”为原则,做好幼儿园全阶段衔接准备,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做好重点工作,将小学入学准备自然地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同时,在结合幼儿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幼儿园确立了各年段的发展目标,如小班——会做人,中班——乐做事,大班——助他人,实现全阶段衔接,各有重点。

(二)打造有温度、有广度的交往环境

结合园所实际情况,笔者所在幼儿园积极开展跨班级、跨年级的多形式活动,如“入园大带小”“我和哥哥姐姐做朋友”“串班互动”等,增加幼儿自由交往机会,丰富幼儿交往经验,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这有利于幼儿结交新朋友,为他们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奠定基础。

(三)完善课程设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科学完善的幼儿园课程体系,能全方位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教师通过设计场景化课程,能了解幼儿内心深处的需求,与幼儿进行零距离的沟通,促进幼儿心理适应能力的提高。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教师组织幼儿利用幼儿园中的废旧材料搭建“生活树洞”,让幼儿将生活与学习中的烦恼,以小纸条或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再将纸条或图画埋藏在指定位置,既保护了幼儿的隐私,又能了解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幼儿要想更加快速地适应小学生活,除了要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还应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生活规划能力等。因此,幼儿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规范幼儿的坐姿与学习习惯,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在课间休息环节,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这能够让幼儿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增强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幼小衔接中如何发挥家长与家庭的作用

(一)创新家委会模式,发挥家委中坚力量

笔者所在幼儿园建立了家园校成长共同体,开展家长学习沙龙,创新家委会模式,由职业为小学教师的幼儿家长担任家委会主任一职,各班增设家长顾问一名,发挥幼小衔接宣传的主要力量,组成幼小衔接家园小组,以资源整合、专家引领、人人参与为关键,促进家、园、校共同发展。另外,集结幼儿园所有教师和不同职业的家长建立学习资源库,充分发挥所有人的专长,让一名家长影响更多家长。

(二)建立家园幼小衔接学习专群,树立正确衔接观

为了有针对性地帮助幼儿解决幼小衔接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引导家长为幼儿步入小学做准备,笔者所在幼儿园建立了家园幼小衔接学习专群,通过“博娃讲堂”平台,帮助家长科学地认识幼小衔接的核心问题,引导家长走出“超前教育”的误区,为他们提供科学衔接的指导方法和策略。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邀请小学教师、毕业生家长、专家等登录平台,通过互动交流,围绕“升入小学需要重点培养幼儿哪些方面的能力?”“家长需要怎样的心理准备?”等问题展开讨论,为家长答疑解惑,从而使家长重视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除此之外,在运用“博娃讲堂”平台的基础上,笔者所在幼儿园增设体验式家长课堂,讲师围绕不同主题开设专题小课堂,分享具体可行的办法,帮助家长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以缓解家长对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的焦虑情绪。

(三)持续跟踪往届毕业生,了解需求调整方案

笔者所在幼儿园通过问卷调查、线上互动、个别家访等方式,跟踪了解小学一年级新生的適应情况,通过对比往届,总结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新一轮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在调查中发现,往届幼儿能保持长久的专注力,喜爱看书,并能保持较好的阅读习惯,但握笔姿势不正确且不易纠正。这为下一届幼儿的小学入学准备调整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反馈,教师应更加重视对幼儿握笔姿势的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书写姿势。

三、加强幼小联合教研共同体互动,创新活动形式

笔者所在幼儿园与小学合作,从师师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三个层面,构建多维度的双向互动模式,共同建立丰富多样的体验平台,通过形式多样的线下、线上教研,强化幼小联合教研共同体的功能,共同为幼儿的小学入学准备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出谋划策。

(一)丰富教研模式

笔者所在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以儿童为中心,围绕儿童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通过互入课堂观摩、主题教研、联合备课、教学展示、课题合作等方式,实地观摩并总结两个学段的教学特点,直观了解幼儿园与小学儿童的发展水平与学习能力,以选择更加适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方法。

(二)创新教学模式

笔者所在幼儿园探索幼小衔接融合课“主教+助教”的上课模式,充分利用小学多功能场地,如足球场、篮球场等,邀请小学体育教师担任助教,开展体验式兴趣小组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体验小学校园生活的丰富性,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同时,幼儿园开放书社、棋社、画社等多功能室,邀请小学生、小学教师参与场馆体验日,增进幼儿与小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幼儿的小学入学适应性。

(三)开展幼小衔接系列专题活动

幼儿对升入小学难免会产生一些困惑,对此,教师应了解幼儿的想法,为幼儿解答疑惑。基于此,笔者所在幼儿园邀请小学教师和小学生到园互动答疑、分享经验,帮助幼儿缓解心中焦虑,解答疑惑。同时,开展“小学你好”系列活动,组织大班幼儿参观小学校园、亲身体验小学课堂、探秘小学社团等,激发幼儿的升学期待与向往。

(四)联合拓展“大手牵小手”双向体验活动

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样的双向互动体验活动,如元旦迎新邀请小学生返园共同参与迎新表演、组织大班幼儿参与小学运动会等,通过“幼小”间的亲密互动,让小学生回到幼儿园,感受“回家”的温暖,让幼儿在观看哥哥姐姐们的表演中,对小学生活产生向往。

(五)形成育人合力,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构建幼小共育机制能为幼、小教师之间的教学沟通与教研工作开展提供稳定的平台,同时为园校育人合力的形成与课程资源共享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渠道。首先,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可以就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观点进行探讨,制定科学可行的幼小衔接工作制度,形成理念上的统一。其次,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要分别展现教学特色,总结利于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内容,将提高儿童学习兴趣作为研讨核心,为后续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幼儿园与小学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幼小衔接教育资源库,整合网络中优秀的教学案例与先进的教学经验,为开发幼小衔接课程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同时,将幼儿园与小学一、二年级的教学视频统一收入资源库中,供各阶段教师学习研讨。

四、构建三方对话平台,助力幼小衔接

(一)构建三方对话平台,助力幼儿成长

只有围绕儿童之本、聚关键问题、解家园校之思、探索三方协同发力点,才能助力幼小科学衔接。因此,应构建幼儿园教师、家长、一年级教师的三方对话平台,通过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困惑与需求,深入了解幼儿园、小学的教育教学内容和特点。幼儿园可以联合小学开展“家长课堂体验日”,邀请家长当学生,体验小学课堂,真实感受小学课堂教學氛围。同时,结合二、三年级的学生家长、教师、学生的反馈,为普及幼小衔接的科学知识提供有力依据。从长远上,家长应树立儿童终身发展的科学衔接理念。

(二)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要想提高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使幼儿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将三方的资源进行整合,并借助多样化手段开发教育资源,包括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网络资源等。例如,教师与家长可将幼小衔接的目标融入各种教育活动中,整合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学习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以阅读学习活动为例,幼儿园可适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通力协作,根据幼儿的阅读能力与学习特征,在公众号中为家长推荐更多优质的幼儿绘本和相关书籍。家长则在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指导下开展阅读教育活动,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创新并丰富阅读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笔者所在幼儿园开展丰富多趣的读书节活动,区别于传统的读书节,除让幼儿分享、阅读书籍以外,还要让幼儿以班级为单位,在家长的帮助下创作一本能展现班级特色与幼儿想象力的书籍。

结语

在家、园、校合作的衔接实践中,必须整合家、园、校的教育资源,结合幼儿小学入学前适应性学习的需要,以幼儿园为主阵地构建多维联动体系,以小学为实践场景实现双向衔接,以家庭为合作依托做好家园共育,有效整合三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进而帮助幼儿做好科学、充分的小学入学准备。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幼小入学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推广
无纸化入学报名值得提倡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从养成教育入手 促幼小平稳衔接
入学面试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