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烨
为了增强中班户外活动效果,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发展水平,认真组织并实施户外活动,呈现不一样的亮点,提高各种活动的趣味性,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精彩的户外游戏中,中班幼儿能够释放自己的天性,在游戏中展现出真实的自我。因此,教师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及性格特点,通过指导和干预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好的体验,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生活教育,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活教育理念以生活为主要内容,注重对生活的认知和体验,让幼儿自主感知、自主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和规律,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笔者相信,教育的真正价值就体现在生活日常中的体验和实践,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身心特征、兴趣爱好、典型习惯和发展潜能,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户外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的生活体验,还能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活化户外活动是指在户外环境中运用生活技能的活动,如野外生存、野外烹饪、野营等,能够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野外露营,学习如何搭建帐篷、生篝火、烤食物等,了解如何保护和利用环境资源。再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手工活动,让幼儿在林间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小木船、桌椅等,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利用自然资源。
通过户外活动,幼儿能够认识自然、了解环境、增强体魄、提高团队合作能力。而游戏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需求和意愿,给予幼儿更多的选择权和决策权。同时,在户外活动中,安全必须得到足够的保障。外出时,教师要引导幼儿提前熟悉路线或者绘制相关地图,采取一些必要的紧急措施,如携带保温杯等。在游戏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行为细节,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创设环境,增强幼儿与环境的互动
中班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常规的户外活动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对幼儿来讲,广阔的活动空间是他们进行自我展示的平台。基于中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应创设良好的户外活动环境,增加幼儿和环境的互动。蒙特梭利提倡,让教育成为自然成长的过程。在户外开展活动时,教师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注重游戏与环境的相融性,营造和谐融洽的游戏氛围,以此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例如,许多幼儿喜欢雨后的户外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平整的石面上玩泥巴,让他们围绕泥巴展开探讨和交流。
户外环境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教师应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现环境的价值,并对环境进行重构。例如,教师可以让中班幼儿为户外种植园松土,为幼苗除草,通过亲身劳作锻炼身体和增长知识。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感受到劳动的快乐以及收获呵护植物生长的成就感。教师还可以设置综合性的户外游戏场,如在轮胎小路上,幼儿蹦蹦跳跳,锻炼体力和耐力;在攀爬架来回攀爬时,幼儿的四肢得到锻炼;在多功能斜坡上,幼儿享受天然滑滑梯的乐趣。在不同的环境中,幼儿参与不同的游戏,感受着不同环境带来的快乐。丰富的户外游戏场景对幼儿来说是必要的,教师创建丰富的户外活动场景,可以让幼儿有更多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
三、设计情境,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
幼儿性格各不相同,有的幼儿开朗活泼,有的幼儿文静内敛。但无论什么性格的幼儿,在户外活动中都比平时表现得更活跃。游戏活动符合中班幼儿的特点,他们更愿意在体育课程活动中探索环境,与同伴和教师互动。因此,户外锻炼活动是促进中班幼儿成长、互动的一种有效手段。
户外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类型,为了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在互动中成长,教师应立足中班幼儿的情况,设计适宜的游戏情境,促进幼儿之间的互动,让他们在户外空间享受无处不在的精彩与快乐。
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可以通过合作交流,自主选择户外区域、材料和资源,用游戏的方式获得活动经验。例如,基于春季的特点,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春光明媚,体会温度的变化,从赏春到探春再到识春。针对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开展“春天的故事”系列主题活动,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交流,如“春天里藏着什么?”“我们感受到的春天是怎样的呢?”“如何留住春天呢?”等。有学者提出,户外教育要顺时而为。在自然的空间中,幼儿和同伴一起使用自然材料和低结构资源,开发游戏,感受快乐,创造美好。教师应正确定位,精心准备,灵活调整,科学引导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自由自在地玩耍。
在户外活动时,自由活动必不可少,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丢手绢等。在游戏中,幼儿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感受,全身心投入其中,积极与同伴互动,能够有效锻炼专注力。同时,在合作游戏中,由于每个幼儿具有不同的表现,他们可能会出现争吵行为,对此,教师可以此为契機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懂得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俯下身去,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
在户外游戏中,教师应俯下身去,关注幼儿,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对于幼儿的提问,教师应及时予以解答,当幼儿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要给予提示和启发,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探究。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在和幼儿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俯下身去,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不但要真正了解幼儿,还要给予他们更好的引导。作为幼儿的观察者和引导者,教师除了要观察幼儿的行为是否安全,还要考虑幼儿的行为是否得当。
另外,在和幼儿的互动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自主解决问题,进行探索学习。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要帮助幼儿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一起探寻问题解决的方法。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让幼儿玩得安全、玩得尽兴。在笔者看来,幼儿喜欢户外游戏不仅仅是可以玩耍,还有同伴的陪伴、教师的关注和自身成就感的叠加。
五、尊重差异,让户外成为幼儿发展的平台
户外空间相对开放,教师需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让户外成为中班幼儿发展的平台。在开展户外活动时,教师要倾听幼儿的心声,了解不同幼儿的生活背景和活动需求,让幼儿自主选择伙伴、参与游戏。通过对幼儿的跟随观察和随机调整教学策略,教师要力求关注到每一个幼儿,将他们吸引到户外活动中。例如,在“落叶铺满小树林”户外游戏中,幼儿可以选择多种游戏方式,如弯下身子“搭建拱桥”,和同伴玩穿越和翻越游戏,锻炼运动能力。又如,幼儿可以尝试挑选各种形状、色彩的树叶,为自己做一顶帽子。幼儿还可以利用手边的工具,和同伴一起,提水和泥,制坯成型,制作一个《绿野仙踪》里面的“铜皮人”……只要符合幼儿实际能力和现有情况,教师就应为幼儿提供条件,鼓励他们进行自主活动。在真实的户外背景下,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够主动参与,发现属于自己的快乐。
六、让家长走进来,促使幼儿爱上户外活动
身心健康是幼儿快乐成长的基础。无论何种课程,都应激发幼儿的学习和探索兴趣。笔者发现,大部分中班幼儿对家长的依恋感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并寻求家长的支持。例如,部分幼儿不喜欢户外体育活动,教师的说教无法改变现状。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打开户外活动空间,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晨间活动,以激发幼儿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热情,让家长和幼儿一起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晨间活动,一起跳“梅花桩”、过“绳梯”、做早操等。另外,教师和家长应统一教育理念,共同提高幼儿参加户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家长要采取引导策略,经常带领幼儿参加户外亲子体育活动,以增强幼儿的体验感,让幼儿产生“体育活动也好玩”的想法。在家長的带动下,幼儿会逐渐对户外活动产生兴趣,体会到亲子户外体育活动的乐趣,进而增强体质,促进全面发展。
结语
户外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不仅能够帮助幼儿认识世界,让他们乐于参加,还能够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多种能力的发展。教师应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和幼儿的成长规律,注重安全保障,将户外活动融于生活,丰富幼儿的实践体验。通过户外游戏活动,幼儿能够在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幼儿天真烂漫,他们的很多游戏行为是习惯的延伸。教师要鼓励幼儿在更广阔的游戏环境中放松身心,和同伴进行互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潼江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