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琢钰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快捷、更个性化。而随着网络交际被大众广泛接受,人们需要描述新事物、表达新感受,更需要创造出新的词汇,于是网络语言随之出现。
网络语言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它给传统语言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使语言表达更加自由,扩展了传统词汇的情感语义。人们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网络语言,学生也会在习作中运用网络语言,这给学生的写作带来了新的变化。
笔者从相关文献中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国内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学者从网络语言的概念、类型、特点、与教学实践的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有学者认为网络语言是指出现在网络上的、网络上常用的语言,以及与互联网应用有关的术语和词汇。《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收录了大部分网络新词,并对网络语言做了定义,即网民为了加快输入速度,对部分汉语、英语词汇进行改造或加工,随意链接和镶嵌汉字、英文、数字、图片和符号等。
一、网络语言自身的特点
(一)发展性
网络语言源于网络,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会随着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更新。在网络上,一些具有创造力的人不断地创造新兴词汇,并将这些词汇传播给其他人,而其他人又将这些词汇加以扩散,最终这些词汇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跟不上时代步伐和无法生动表达人们思想的网络词匯会被遗忘。
(二)简洁性
网络语言不像书面语言一样正式,它更注重表达方式的简洁性,追求以少量的字数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将“再见”说成“886”,将“不好的结局”说成“BE(bad end)”,将“双方对决”说成“VS”,把“我的青春又回来了”简化成“爷青回”等,这些都反映了网络语言的简洁性。
(三)不规范性
正如上文所说,网络语言有发展性和简洁性的特点,但也正因为这两点,网络语言存在一定的不规范性。在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部分人偏向于自由自在地表述,更喜欢使用流行、简单、容易理解的词汇,甚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不遵守语言规范,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思维,甚至对社会所提倡的正确使用语言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网络语言对小学生写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学生的表达更真实、形象。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的环境中,他们中有不少人在日常生活里使用网络语言进行交际。学生在生活中会经常接触网络语言,那么将自己所见所闻的网络语言应用在写作中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中,笔者就发现一些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用语。例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猜猜他是谁”时,有学生写出了如下句子:“她的头发又长又黑,眼睛又大又亮,皮肤白白净净的。在学习方面,她也十分刻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虽然有很多同学想超过她,但没有一个人能做到。可以说,她是我们班公认的女神。”“女神”一词属于网络语言,但这一词语出现在这个语境中,没有任何违和感,还能够让人从侧面感受到文章描写对象的特点。又如,在教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时,有学生使用网络语言写出了如下句子:“无语,今天明明没做错什么,妈妈还是朝我发火了。”光是“无语”两个字,便反映了这名学生的郁闷、无奈、毫无头绪,能让阅读这篇文章的人感受到他强烈的情绪。因此,如果学生能正确使用网络用语,是可以让自己的表达更加真实、形象的。
2.开拓学生创新性思维。学生如果能够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就可以开拓自身的创新性思维。随着手机的普及,“低头族”成了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网络语言,它是指那些依赖手机、边走路边看手机的人。有学生从“低头族”这一网络语言中得到灵感,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爸爸每天上班要拿着手机,下班回家了也要拿着手机!我多希望爸爸能每天少花点时间在手机上,每天吃完晚饭能抽出时间和我一起看看书,和我一起体验阅读的乐趣。要是爸爸能从‘低头族变成‘阅读族就好了!”从“低头族”到“阅读族”,这个学生不仅正确使用了网络语言,还运用了创新性思维,更真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实属难能可贵。还有学生从“月光族”中得到了灵感在习作中写到,自己每次领到妈妈给的零花钱,总是在当天飞速把钱花完,是个名副其实的“日光族”。他将自己“捉襟见肘”的经济情况用幽默、乐观的说法表达了出来。还有学生将“追梦人”写进了自己的习作中,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为自己不仅是追求梦想的“追梦人”,更是能使自己梦想实现的“圆梦人”。由此可见,有些网络词语能够开拓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二)消极影响
1.学生表达不规范,写作过于随意。网络语言泛滥对学生写作的消极影响显而易见。某些网络语言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定,甚至造词格调、品位低下,同时,网络语言本身具有随意性。学生写作时如果运用过多或较粗俗的网络语言,会导致学生的作文出现表达不规范、行文过于随意的问题。在网络上,部分学生经常会用到“呵呵”“哈哈”“萌萌哒”“么么哒”等词语,它们可以用来表达敷衍、高兴、可爱、亲昵等感情,但在书面作文中频繁使用这些词语并不合适,会带给人敷衍、随意的感觉。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可塑性强,因此,教师要注重规范学生的语言。如笔者翻看部分学生的习作,文中满是“老六”“修勾”等不规范词语,更有部分学生用“碎觉”代替“睡觉”,“886”代替“拜拜”,“好滴”代替“好的”,“行8”代替“行吧”。如果教师不重视这些现象,放任学生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将不利于学生正确地进行写作,也不利于学生理解汉语字、词文化。
2.学生写作立意低俗化,不利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小学生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会经常看见一些粗俗的语言,他们的思维能力不强、辨别能力不高,但记忆力尚佳,再加上出于个性表现、从众心理、发泄情绪等各种原因,他们会更加倾向于使用这种粗俗的语言。这不仅使学生的写作立意低俗化,更严重影响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笔者翻看了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文,发现部分学生在习作中写自己不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认为他们是“书呆子”,很多网络热点都不知道。这说明负面的网络语言对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不良的影响。
3.学生审美能力下降。部分网络语言过于粗俗,学生长期接触这些词语,会导致审美能力明显下降。目前,部分学生无法准确辨别哪些词语较为正式可用于文章,他们难以使用积极的、健康的词汇,这导致他们难以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相较于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网络语言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审美方面的影响尤其明显。部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不仅在书面表达中大量使用较粗俗的网络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也频繁使用,甚至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也使用网络语言,他们一旦离开了网络语言就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应对策略
(一)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尝试每周或者每半个月在班级开展一次阅读分享会。在开展阅读分享会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较为喜欢的书籍,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本书吸引自己的地方和读完后有什么收获,并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阐述自己喜欢的书籍中角色的特点或有趣的情节,在班上朗诵书中的部分章节。与此同时,学生分享的书籍要在分享会开始前经过教师的评估,防止情节低俗或者缺乏良性导向的书籍出现在分享会上;接着,教师可以简洁地总结不同学生的分享,并将每名学生的分享记录下来,在学期结束时让学生针对当时的分享进行思考,看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变化,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阅读经典名著或科学书籍,在班级中营造热爱读书的氛围,让学生体会句子的美妙,陶冶学生的情操。长期坚持之后,部分学生能够将书中积累的句子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当教师发现有学生可以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句子时,要在班级中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表扬,以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另外,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精美插图,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并结合插图更好地感受课文的魅力。
(二)引导学生在不同场合规范使用语言
小学生年纪较小,辩证思维能力还处在发展阶段,如果在写作时运用过多粗俗的网络语言,会导致他们的作文无法达到标准。当学生将一些不规范的网络语言运用在写作中,就违背了写作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在不同场合规范使用不同的语言。
一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网络语言可以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并逐渐走向规范化,而与主流价值观相悖的低俗网络语言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过滤,这不仅是网络语言自身具有的发展性,更侧面反映了社会对网络语言的需求。因此,在进行习作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少用网络语言,自觉抵制不良的网络语言,并及时纠正学生不适时的网络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思考网络语言和書面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遇到无法辨别的情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词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含义。另外,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开口,体会两种语言的不同,让学生自觉树立区分语言使用场合的意识。
(三)明确写作要求,提供多次练习机会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写作要求,让学生牢记文章中不能使用低俗的网络语言,不能出现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式。在写作完成后,教师可以提供优美的例文供学生阅读,帮助学生树立规范写作的意识,让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换词法”,并将其运用到写作练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个运用了网络语言的句子,让学生积极思考“该将这一网络语言换成哪些合适的书面词语,而不改变句子的总体意思”等问题。比如,教师可以展示“我觉得这里的风景真是太哇噻了!”这一句子,让学生想一想“哇噻”应该换成哪些词语。教师运用“换词法”,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还能为学生提供多次练习的机会。
在学生熟练“换词法”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不断比较句子的不同之处,使学生思考出最合适进行写作的语言,帮助学生明白“怎样才能使文章变得流畅”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同题多写”比赛,让学生针对同一个题目展开多次写作练习,并在一次次的练习中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语
网络语言是网络发展的产物,作为新生事物,它仍然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教师要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对学生写作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的习作更加规范,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