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英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转折期。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能帮助儿童掌握入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儿童建立与家庭、学校、同龄人之间的亲密合作关系,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儿童顺利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奠定基础。
幼小衔接的主体是儿童,但在以往的幼小衔接中,教师与家长大多忽视了儿童的主体地位,没有认真倾听儿童的想法,了解他们的感受与困惑。幼小衔接缺乏儿童视角,会导致儿童主体缺位。同时,幼儿园和小学、家长三方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会导致衔接不够深入。因此,幼小衔接应从儿童视角出发,倾听儿童的声音,观察儿童的行为,理解儿童的感受,顺应儿童的天性,满足儿童的需要。这有助于了解儿童在幼小衔接阶段的需求,检验幼小衔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有助于教师和家长转变教育观,使教育行为更契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一、基于儿童视角实施入学准备,使衔接课程更生动
(一)充分尊重,倾听理解
基于儿童视角实施入学准备,应先让儿童了解活动内容,并获得他们的认可。作为活动主体,儿童应有知晓活动目的、决定是否参与的权利。教师应采用儿童能理解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活动目的与活动内容,并鼓励他们参与制订计划,使儿童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以“入园签到”活动为例,“入园签到”是幼小衔接的常规活动,旨在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纠正他们的迟到行为。虽然教师会采用多种策略支持儿童的签到活动,但总有个别儿童因为各种原因迟到或出现漏签行为,导致最后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通过访谈,笔者发现儿童漏签的原因有很多。如有的儿童说:“就是不想签到,我不喜欢。”有的儿童说:“我急着去户外游戏,忘记了。”还有的儿童表示:“迟到了,不好意思签,我害怕被批评。”在了解儿童“未签到”的原因后,教师应针对原因逐一采取策略,以纠正漏签现象。例如,教师可以把打卡规则制定权交给儿童,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自主商讨打卡方式。当儿童有一定的自主权时,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教师还可以组织儿童自主制定按时打卡的奖励、惩罚和监督规则等,以培养儿童的自主能力。以儿童视角倾听、理解儿童,能让他们主动与学习建立链接,使儿童的自我意识始终处于觉醒状态。
(二)合作规划,厘清思路
在入学准备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师幼合作制订规划是必要的。儿童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在成人的引导下,儿童有能力制订规划。例如,在“上小学,我们还要做哪些准备?”谈话活动中,有的儿童围绕物质准备提出:“要准备一个大书包,一些写作业的本子。”有的儿童围绕知识准备说:“要认字、写字。”还有的儿童从习惯培养的角度提出:“必须早起,不然上小学会迟到。”不同的儿童对“准备”的内容看法不一致,教师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提出合适的问题,如“除了你认为的这些准备,你觉得同伴说的哪些内容你也需要做好准备?”“你觉得哪些准备比较难,需要提前计划好并坚持下去?你会用什么办法鼓励自己坚持?”通过上述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儿童梳理各种信息,厘清思路,引导儿童从自身出发,为自己制订合理规划。同时,教师要为儿童示范制订规划的方法,引导他们学习。例如,在引导儿童制订寒假计划时,教师可以向他们展示自己的寒假计划,激发儿童制定计划的兴趣,帮助儿童梳理思路。需要注意的是,成人的引导要有度,既不放任盲從,也不独断强制;既要面向全体,也要尊重个体,引导儿童在“计划—实施—反思—调整”的过程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三)充分表达,共构经验
儿童年龄小,受语言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难以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成人走近儿童、了解儿童,鼓励儿童用儿童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给予他们充足的表达机会。与儿童交谈应选择最直接、最简便的方式,在交谈过程中,成人需要“蹲下来”,用平等或“向你学习”的姿态与儿童交谈,打开儿童的心扉,探寻儿童的真实感受。
成人还可以引导儿童使用相机、录音机等设备记录儿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进一步了解儿童。以“参观小学”活动为例,以往都是教师拿着相机在旁记录,但实际上,教师可以把相机交给儿童,让他们拍一拍在小学里的发现。一些成人觉得习以为常的、被忽略的事物,在儿童的视角里却极为重要。成人应在尊重儿童的前提下找到更多深入了解儿童的方法,使学前教育达到理想效果。
只有给予儿童充分表达的机会,才能真正从“儿童视角”出发。正如某位学者所说,幼小衔接应是基于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和谐对话所构建出的一种共哺文化。只有确保儿童被倾听、被理解,才能有效保障学前教育质量,帮助儿童顺利渡过幼小衔接阶段。
二、以“儿童视角”驱动园校合作,使双向联合有意义
(一)园校衔接,支持教师了解儿童,研究“真问题”
当前各地都在开展幼小衔接的园校双向合作,笔者认为基于“儿童视角”的园校合作应紧紧围绕儿童,以儿童的问题为出发点,先基于问题找差异,再基于差异研究衔接方法。例如,在对大班幼儿的访谈中,笔者发现他们对小学生上课不能随便乱动、上厕所感到十分困惑。以儿童的这一问题为活动线索,笔者开展了“与小学老师对话”“观摩小学课堂”“采访小学生”等系列活动,引导儿童明白在小学课堂和活动中并不是完全不能动的,只是需要遵守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同时,小学教师应注意在儿童的适应期先适当缩短上课时长,再逐渐延长课堂时长。这种基于“儿童困惑”的双向交流,有助于教师了解儿童、研究“真问题”,使研究结果真正落地生效。
(二)班级结对,帮助儿童积累经验,做好入学准备
在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和大班幼儿的调查、访谈中,笔者发现,儿童在认识新伙伴和新教师时,既兴奋又担忧。因此,基于儿童需要,从人际交往入手,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是做好入学准备的重点之一。幼儿园可以与小学开展班级结对活动,让儿童学习交往方法,运用交往技巧,体验交往感受,积累交往经验。值得注意的是,在交往过程中,形式要丰富多样,如“一对一”或小组式结对,保证儿童收获丰富的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开展“小学生导游带你参观小学”“小小记者访问小学”等活动,让儿童在这些活动中积极互动,积累交往经验,做好入学准备。
(三)多形式合作,全面融合衔接课程
《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应加大合作力度,如组织双方教师轮岗观摩、同课异构、班级结对、联合教研等。只有真正走进对方的课堂,才能了解这一阶段的儿童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联合教研。双方教师互进课堂,既能让小学教师真切体验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学方式,又能让幼儿园教师看到一年级新生在入学适应过程中的真实表现,使双方真实地看见“差异”和“坡度”,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真正实现“减缓坡度,全面融合”。
三、以“儿童视角”定位家长角色,使家园互动有成效
家长作为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小衔接中应明确角色定位,从“儿童视角”出发,给予儿童最大的支持,帮助儿童顺利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
(一)做衔接过程的践行者
在幼小衔接中,家长通常存在两种错误行为:一种是过于重视知识准备,言行“越位”;另一种是过于依赖学校和机构,言行“缺位”。要想避免“越位”和“缺位”,家长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家长应理性看待儿童的学习,摒弃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幼儿园应与家长保持互通互融,通过“参与式研讨”“专家讲座”“家园论坛”等活动,引导家长认识幼小衔接是全方位的衔接,不仅需要知识准备,还要帮助儿童调整生活习惯、学习方式等。第二,家长应学习“儿童视角”,做到尊重儿童、相信儿童,言行合一。学习“儿童视角”不仅是教师的任务,也是家长的任务。只有了解“儿童视角”,才能基于“儿童视角”开展幼小衔接,保证衔接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让儿童在被尊重的、自由的环境中自主选择和自由表达,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做儿童情感的支持者
儿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经历着环境、同伴、教师、学习方式、学业要求等各方面的变化,他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家长应接纳孩子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的各种情绪,站在儿童的立场,理解并支持兒童,用温暖的鼓励和信任的言行让儿童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帮助儿童顺利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接纳”一词看似简单,但实施起来并不容易。例如,家长在生活中常常要面对儿童的“慢”,这与家长的“赶时间”经常产生强烈的冲突。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家长应学会接纳孩子的“慢”,思考“慢”背后的成因,并想办法帮助儿童改变它。
(三)做衔接环境的创设者
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能做好物质环境的准备,比如给孩子准备一个单独的学习空间,提供书桌、文具、各种书籍等,还能通过一同购买文具等行为,增强儿童对入学的期待感。但在部分家庭中,文化环境的创设有待加强。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儿童的学习状态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了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家长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以身作则,做好榜样示范。家长应创造更多的亲子互动机会,和孩子一起阅读、运动、游戏,在要求孩子少玩电子产品的同时,对自己同样严格要求,重视行为示范的作用。第二,和孩子一同制定合理的家庭行为准则。家长让孩子参与制定家庭行为准则,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执行力,也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第三,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资源。家长应充分利用家庭周边的环境资源,多带领儿童参观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这些蕴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场所。
结语
科学的幼小衔接应当是理念科学、尊重儿童、多方协作、课程和谐、家园校合作无间的状态。成人要坚持“儿童视角”,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出发实施幼小衔接,鼓励儿童自主生活、自主游戏、自主学习,让儿童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让幼小衔接更顺利、更自然。
(作者单位:罗源县第二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