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能力视角下老龄语言康养服务体系建设

2023-12-05 06:36郭印徐飞
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老龄化

郭印 徐飞

[摘 要] 老年人认知能力和生理变化会对语用能力产生影响,应该在对老年语用能力非正常衰老开展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构建老年语言康养体系。在贯彻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中国”战略过程中,需制定完善政策标准、与医养深度融合、加快产业布局、打造“高校引领+理论先导+区域试行”的语言康养服务发展的政校企研合作样板,以建立健全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稳步推进老年语言康养事业发展。

[关键词] 语用能力 语言康养 老龄化

[中图分类号] H10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23)05—0109—04

引言

黨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听取“十四五”时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汇报。会议强调,要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研究探讨老年分阶段语用能力表现、语言认知特征及蚀失过程、语言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看护标准等问题,有助于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需求和医养健康产业的发展[1]。

伴随增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生理变化会对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习惯带来影响,甚至会形成语用能力障碍。语用蚀失不同于一语、二语或多语习得中的语蚀,是由正常衰老或其他原因诱发的语损,是较为常见的语用能力偏离常态的现象[2-4]。语用蚀失现象包括词汇提取困难、谈话缺乏重点或较易偏题、音质及其他语音特征改变、词汇丰富度及句法复杂度下降、阅读及语篇理解能力变化、书写能力退化等[1]。研究上述老年语用能力特征,并针对性构建语言康养服务体系,有助于抑制语用能力的非正常衰老,提高老年语言康养质量。本研究拟结合老年语用能力研究现状以及青岛市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现状展开探讨。

一、老年语用能力与语言康养研究现状

(一)老龄语用能力蚀失研究

针对老龄语用能力蚀失,国内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老龄语蚀特征进行研究。崔刚[5]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汉语布洛卡氏和传导性失语症患者在口语表达过程中表现出的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障碍。刘红艳[6]针对老年性痴呆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的现场即席话语能力开展了对比研究。刘红艳[7]还指出当前有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语言障碍的实验研究多是针对音位、找词困难、句法、话语层面的语言障碍展开,或者利用眼动、脑电及脑成像等技术针对患者语言障碍认知神经机制展开。刘红艳认为,目前相关实验研究对于患者即席语言互动的复杂性和不同阶段语言障碍的关注度不够,因此,有必要从交际语用角度对患者的自然话语进行多模态语料研究。任虎林[8]针对老年人语言蚀失期的语用能力开展了实证研究,并从语境认知策略、语用功能对比策略、文化习得策略等方面提出延缓老年语用能力蚀失的策略。二是针对老年语言能力评估进行研究。董瑶等[9]基于模糊主成分,考察了老年人语言交流能力综合评估算法。黄立鹤等[10]探讨了阿尔茨海默病言语障碍表现及相关神经心理学量表编制问题。三是针对老年语言健康看护提供了对策性研究。白金等[11]从言语训练基础上的认知干预,考察老年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曾鸣晨[12]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语音识别与合成、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理解、通信导航等技术为老人群体提供语言护理服务。国外研究在老年语蚀与语常的相同点和差异化方面较为集中。如希格比等[13]探讨了语蚀和增龄带来的神经生理特征变化,及其对词库变化的影响。绍特洛茨基等[14]探讨了阿尔茨海默病的语言能力演变规律。史密斯[15]探讨了轻度认知障碍和语言蚀失现象。

(二)老年语言康养研究

关于老年语言康养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老年语言服务体系构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展开。卓翔、栗洁歆、王立非[16]提出适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老年语言服务体系,构建了六维度的老年语言服务体系,分别从国家政策举措、养老产业发展、政企协同服务、社区护工养老服务、老龄伦理关怀导向、老龄友好型服务等方面优化完善。郭亚东、沈骑[17]从物理空间中的语言景观、媒体报道中的话语建构、政策条例中的老年语言教育问题、医疗服务中的语言病理以及社交实践中的言语交际等五个维度,提出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语言规划方案。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于老龄语用蚀失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老龄语蚀特征、老年语言能力评估、老年语言健康护理的对策和老年语蚀的演变规律;老年语言康养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老年语言服务体系构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开展,缺乏对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构建较全面的阐释和探索。

二、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语用能力主要包括语法能力、语篇能力、修辞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语用能力缺失而产生老年语迟、语蚀、语障等失语现象,进而导致老年人语言交流障碍(包括语内交流障碍和语际交流障碍),这一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语言康养的重要性逐步凸显,需求日增。老年语言健康服务、理疗以及相关研究需求巨大。与老年语言健康相关的老年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临床语言学、语言病理学等学科发展迅速。针对上述问题,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已经确立了相应的研究方向和学科专业培养方向,培养语言障碍与神经语言学、语言治疗与康复、听力言语障碍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目前世界各国及科技公司巨头都在加紧研发智能医疗系统以服务老龄化社会,如IBM Watson 系统、Google DeepMind Health 团队研发的 Streams 移动端应用程序、国内科大讯飞公司开发的智能导诊导医系统等。更重要的是,国内不少城市也在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友好型智慧社会建设方案。其中,上海市在老年语言康养事业发展方面走在了前列,于2021年启动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工作,将全市所有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均纳入建设范围,截至2022年8月,上海已建成121家认知障碍友好社区。

青岛市在老年语言康养体系建设方面颇具代表性。青岛市是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也是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永久会址。目前,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正在建设当中,筹建中的康复大学,致力于构建以康复科学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大健康”学科专业体系,以上都为老龄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契机。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98个街道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585处,覆盖率达90%。截至2022年8月,全市共有290家养老机构、859家日间照料中心、110家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在青岛智慧养老平台注册登记,初步建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青岛市将语言训练作为15项功能维护康复训练项目之一,纳入了市长期护理保险范围;但毋庸讳言,青岛市的老年语言康养服务发展仍处于破冰期,老年语言康养体系构建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相关政策和标准缺失

青岛市近年来相继出台了《青岛市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推进健康青岛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全面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实施意见》等养老服务政策和规定,但语言康养服务方面的政策和标准仍然没有建立。

(二)缺乏专业化机构

国内语言康养专业服务一般归属于认知症照护。截至2022年,全国共有认知症照护机构59家,其中上海9家、西安3家、北京12家、深圳5家、三亚11家、广州3家、天津3家。青岛尚没有专门的认知症照护机构,仅有2家机构可以提供老年痴呆护理,2家机构可以提供语言训练和言语认知功能训练服务,1家机构可以提供语言能力评定,建成11个认知症友好社区。2020年全国公布的174家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山东省有9家,青岛无一上榜。

(三)相关研究及产业布局不够成熟

尚未建成行之有效的促进语言康养服务发展的政校企研合作机制,在青高校缺乏相关研究平台,未形成高水平引领性研究成果。建设中的青岛国际大健康产业化基地尚未展现效果,与“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建设定位还有差距。老年语言康养产业布局不够清晰,适老化知名品牌产品不多,适老化服务更新迭代不及时,适老化信息技术建设程度不高。

三.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近年来,有关老年语用能力的理论研究逐渐走向深入,老年语言学(Gerontolinguistics)学科建构渐成气候[2,18],但是理论研究与养老产业的结合速度和效果都还远远不够。国家统计局颁发的《养老产业统计分类(2020)》中,所列养老产业共有12个大类、51个中类、79个小类、238项养老活动,遗憾的是,没有一次提及“语言”“失语”“语言健康”“语言看护”“老年语言”等问题。笔者认为,要在青岛构建成熟的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工作。

(一)制定完善政策标准,引导产业事业发展

首先,建议民政、医疗、卫生、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出台语言康养支持政策,逐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保障,统筹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和运营管理。积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争取老龄事业重大政策性试点等扶持政策。

其次,应该探索制定语言陪护和语言训练标准,制定言语交际训练对健康老年人减缓语言能力衰退可行性方案,并纳入《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和养老护理员培训方案。

再次,要贯彻落实国家现行关于语言康养服务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养老院类服务机构提供的语言康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对各类非营利性语言康养服务机构免征自用房产和土地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二)加快产业布局,打造“高校引领+理论先导+区域试行”的语言康养服务发展的政校企研合作样板

青岛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应该在老龄事业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应当依托康复大学等在青高校,探索开设语言康养、语言病理学的跨专业方向,设置养老语言服务知识和技能相关课程,为养老语言服务培养和储备人才。要科学化探索老年语言在语音、词汇、句法、修辞、语用意义等方面的蚀失现象及发展规律,开展正常老龄化和非正常老龄化言语特征比较研究、老年人言语理解与产出的神经机制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脑疾病早期预警机制研究等,以期对老年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作出预判,并通过介入语言康养护理延缓病症。 以西海岸新区、崂山区等高校聚集区作为试点区域,搭建“高校+医院+社区机构”联合平台,加强老年语言服务市场开发、老年语言服务产品研发和老年语言服务产业链合作,促进语言康养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应该聚焦重点产业进行布局。加强老年医疗康复及健康照护产业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面向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老年语言康养照护服务,包括面向老年认知障碍预防保健和语言健康管理、老年人认知疾病诊疗、老年语言康复护理、安宁疗护行业在内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以及面向老年语言类文化娱乐和旅游、老年语言健康养生的老年健康促进与社会参与服务。其次,面向老年社会保障、养老语言教育培训和人力资源服务等的老年社会保障及教育产业。再次,面向适老科技和智慧养老服务、养老公共管理、养老传媒服务等的老年科技养老及咨询管理产业。最后,面向老年语言交流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包括老年人助听器、认知治疗辅助器具的制造、语言康复辅具制造)、老年用品及相关产品销售和租赁、适老设施建设等的老年用品及设施建设产业。应该依托中国老龄协会滨海智慧养老协同创新研究基地,联合在青高校老龄研究机构、在青医院康复理疗单位、国内知名康复理疗产品公司,建立老年语言康养“政产学研医用”合作平台,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共促转化。

(三)与医养深度融合,建立健全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

首先,打造老年人语言健康服务体系。积极建立集健康教育语言服务、预防保健语言服务、疾病诊治语言服务、康复护理语言服务、长期照护语言服务、安宁疗护语言服务“六位一体”的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16]。已有研究表明,利用蒙台梭利行为训练等方法,有利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改善认知功能,提升语言交流能力[19]。有必要针对老年人的沟通能力、吞咽功能、声带特征及话语表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估诊断、康养医疗,建立老年人个性化语言健康档案,实现老年人语言健康照护的生命周期全覆盖。其次,要建立和完善老年语言康養信息化管理平台。整合资源,依托城市社区信息平台,建设便捷有效的为老服务信息系统。再次,强化专业化与志愿者相结合的语言康养服务队伍建设。实施专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界定居家养老服务中职业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和职责,加快培养社会工作者,加强对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与培养,强化干预训练、照护培训等。

(四)贯彻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中国”战略,稳步推进城市老年语言康养事业发展

应充分意识到语言学习(包括外语学习)和语言类文艺及竞赛活动对于老年语言蚀失的有效遏制作用。研究表明,长期持续的双语经验有助于抵制老龄负面认知影响[20],学界已开始探讨如何优化老年外语教材来防止老年人语言能力退化。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必要在全民范围内加强科普宣传,并充分发挥家庭、邻里和社区的作用。应发挥社会组织在老年语言康养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开展老年人语言健康的筛查、评估工作,加强对重点人群非正常语言能力退化的良性干预。应将语言康养事业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生活、生活环境及配套设施、老龄服务、老龄产业有机结合。从社区建设的角度,应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构筑完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老龄事业体系,加快建设老年语言认知障碍友好社区;从城市建设的角度,应有效解决城市语言景观、媒体话语建构、老年语言教育、医疗语言病理、老年言语交际等方面的语言问题,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17]。

结语

老年语用能力蚀失研究通过增加语言智退症早期筛查的数据形式和检测维度,能够为高龄化城镇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性研究数据。构建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对于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业、面向失能高龄和患病老年人的康复护理业、面向社区居家养老的家政服务业、面向健康老年人的老年文化教育业、面向所有老年人的老年宜居服务业等具有应用价值。全面了解全国各地区语用康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准确把握包括青岛在内的城市康养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推进地方老年语言康养服务体系,提升老年语言康养质量和应对老龄化社会,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立鹤.研究语言蚀失服务老龄事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03-20.

[2] 顾曰国.老年语言学发端[J].语言战略研究,2019(5):12-33.

[3] KPKE B, SCHMID M S, KEIJZER M.Language Attrition: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C].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2007:1-10.

[4] SCHMID M S.Language Attri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1-11.

[5] 崔刚.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20.

[6] 刘红艳.老年性痴呆患者与正常老年人的现场即席话语能力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06:1-20.

[7] 刘红艳.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语言障碍研究现状和进展:基于病理语言学的实验研究综述[J].外语电化教学,2020(5):72-78.

[8] 任虎林.老年人语言蚀失期的语用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20:34-36.

[9] 董瑶,张雪琳,杨鹏,等.基于模糊主成分的老年人语言交流能力综合评估算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11):1346-1350.

[10] 黄立鹤,王晶,李云霞.阿尔茨海默病言语障碍表现及相关神经心理学量表编制问题[J].语言战略研究,2019(5):34-45.

[11] 白金,翟玲玲,苑家敏,等.言语训练基础上的认知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55-57.

[12] 曾鸣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养老服务机器人设计[J].电子制作,2018(24):21-22.

[13] HIGBY E, LERMAN A, KORYTKOWSKA M.Ageing as a confound in language attrition research: Lexical retrieval, language use, and cognitive and neural changes[A]//Schmid M S, Kopke B.The Oxford handbook of language attrition.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121-134.

[14] SZATLOCZKI G, HOFFMANN L, VINCZE V. Speaking in Alzheimers disease, is that an Early sigh? Importance of changes in language abilities in Alzheimers disease[J].Frontiers in Aging Neuroscience, 2015(7):1-7.

[15] SMITH G E, BONDI M W.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dementi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16] 卓翔,栗洁歆,王立非.中国老年语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22(6):200-206.

[17] 郭亚东,沈骑.老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中的语言规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2-100.

[18] 张艳,郭印. 研究老年语言学 发展老龄事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15(005).

[19] 范长瑞,闫倩茹,李田田.蒙台梭利行为训练对老年痴呆病人进食能力、认知功能及语言交流能力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2(33):4692-4694.

[20] 程凯文,邓颜蕙,尧德中. 双语(或多语)是否有利抵御老年痴呆症?[J].心理科学进展,2014(11):1723-1732.

责任编辑:顾迎新

*本文系青島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岛市老龄语用能力蚀失研究”(项目编号:QDSKL2101160)的部分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3-06-17

作者简介:郭印,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徐飞,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博士。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老龄化
做好老年健康全周期管理 助力健康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失误及其对策
英语教学中学生语用能力培养之我见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微信在高职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