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晓燕 段昊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全国各地探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进程中,青岛莱西市先行先试,坚持依靠村集体开展农村工作,村集体在新时代农村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把握“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总结莱西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成绩,剖析反思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各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和美乡村 实践路径 莱西模式
[中图分类号] F3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642(2023)05—0061—05
引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进方向。“和美乡村”将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外化为“和”与“美”两个维度,这既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也是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的迫切需要,更是煥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的内在要求[1]。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丰富内涵,“和”与“美”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映射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建设新实践中,由表及里,塑形铸魂,体现了乡村建设从形到神的更高要求,体现了生产、生态、生活、人文的高度统一[2]。美丽乡村强调的是“美”,和美乡村则更加突出“和”,从“美丽乡村”到“和美乡村”的转变,更加强调和谐,即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互利共生。
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载体,关乎社会稳定和民族复兴大局。作为基层治理单位,乡村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看:在经济建设方面,和美乡村建设中突出“宜业”功能,以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推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在政治建设方面,党始终把为广大农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利益主体多元、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只有党组织的引领与保障才能破解“三农”难题;在文化建设方面,和美乡村建设中要突出“宜居”功能,强调新时代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基础环节,更加突出“和”的作用,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共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强调了“和”与“美”,除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更强调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互利互惠,进一步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在理论研究上,针对乡村振兴主题的文献自2017年之后显著增长,其中,大量专家学者对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进行了理论分析。王春光对乡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逻辑进行了研究,认为制度和政策改革、村民主体性自觉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者之间应达成良性循环,才能实现乡村振兴[3]。潘家恩和温铁军则高度概括了中国乡村建设的发展脉络,对百年来的三波乡村建设进行了初步勾勒与比较分析[4]。此外,还有学者基于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进行了理论分析,例如:卞素萍针对江浙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探索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创新举措[5];沈费伟和叶温馨则对数字乡村建设进行研究,提出了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6];张琦和杨铭宇从空间治理的角度出发,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路径进行了案例分析[7]。李南枢和何荣山对社会组织嵌入韧性乡村建设的逻辑与路径进行分析,从乡村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出发,认为应调动最广泛社会资源参与韧性乡村建设[8]。从文献研究来看,对和美乡村的研究呈现出以理论研究为主、案例经验研究为辅的特点,尤其是对典型经验的总结归纳仍显薄弱,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涌现的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经验的总结与推广不多。
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治理与乡村建设面临新挑战:农民增收、人才队伍建设、村民自治权力异质化、村民法治意识薄弱、应急处突能力不足等。因此,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一方面,总结先进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经验,进行理论归纳并推广,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另一方面,针对基层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之策。
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村工作,从政策上看,2000年以来,党中央对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愈加重视。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环节。总体来看,在实践探索中,各地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升级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自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以来,现代化乡村建设呈现出新面貌,乡村治理更加有力。以青岛市为例,青岛市以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为抓手,以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服务美、人文美“五美”为内核,走出了一条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建设路径。打造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00个,有230多个村庄获评省级以上荣誉称号,青岛市也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典范地区”。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各地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仍有较多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乡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仍是乡村薄弱环节
乡村振兴战略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但是在发展阶段上,不同于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乡村经济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整体来看仍需提高,农业生产发展不充分,生产效率与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較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亿万农民对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把乡村建设好,让亿万农民有更多获得感。“钱袋子”是乡村发展的基础,只有农民增收,缩小收入差距,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
此外,发展的不平衡还体现在人才上,尤其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当前,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权力小、责任大。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职责是依法组织居民群众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村委会工作人员包括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副书记、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村后备干部、临聘人员、社区工作者、基层项目人员(如“三支一扶”、选调生村干部等),驻村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等。在日常乡村治理过程中,尤其是村民管理服务工作中,“依法协助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已经成为众多村委会的主要任务,考核名目繁多,工作日志、档案材料、各类表格数据库等,都给基层工作人员带来更严格的考验,潜在性、碎片化和随机性强的工作现实不利于乡村振兴的成效。
(二)乡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亟须加强
一是乡村产业发展不充分,特色化发展不足。一方面,品牌农业宣传推广渠道单一,影响品牌的区域认知度。优质农产品仍采取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不利于名优农产品区域认知度的传播。另一方面,很多地方未将农产品自身特色与同类竞品进行比较优势分析,缺乏总结归纳。优质农产品能够进行品牌推广的前提是对自身特色和优势的清晰了解,在此基础之上,讲好优质农产品的故事,把农产品的优势和特色用可信的数据表述清楚。二是“物”的现代化发展不充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数据平台缺失、信息传导割裂,这都进一步拉大了城乡社会治理的差距,不利于实现乡村振兴。三是“人”的现代化发展不充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村民主体意识不足。乡村治理进程中,村民主体角色缺位已经成为共性难题,自治水平低下,村民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过多依靠政府帮助。
(三)优秀传统乡土文化逐渐衰落凋零,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升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乡村的边界不断缩小,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乡村优秀人才呈现出单向“向上”流动的趋势。“空心村”的出现不仅仅意味着乡村人口总量上的减少,更意味着乡村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基本素质的降低。因此,近年来乡村问题频发,如农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亟待纠正治理。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具有复杂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具有多主体、多层级和多领域的复杂内容,在理论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之一,在现实中,又与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以发展效果好的青岛莱西市为例进行案例剖析,总结经验,根据新时代新形势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提出针对性建议,这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路径进行探索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莱西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践
莱西市地处胶东半岛,是全国百强县,既有发达的工业项目,又有欣欣向荣的现代农业产业。改革开放初期,在全国全面推广家庭联产承包制的背景之下,各地曾经就村集体的地位和作用进行过热烈讨论。莱西市坚持依靠村集体开展农村工作,村集体在新时代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受到历届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肯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莱西经验可以说是莱西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延续。
(一)以组织为引领,时序开发,分级推进
莱西市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以组织融合为引导,推动多个村级组织先行融合为新村党委。新村书记从新村优秀党员中选拔,做到优中选优;部分新村书记从镇政府的干部中选拔有能力、有威信的党员担任。同时,在实践中将组织融合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将原有的各村村委委员转化为网格负责人,并且发挥党员的专业技能,成立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等多个专业支部,发挥乡村发展的“议事会”的作用。莱西市既实现了组织高度融合,又激发了乡村人才的潜能,尽可能地避免了合村后权利分配的矛盾。
在组织融合的基础上,莱西市部分新村推动“三资融合”,将组织已合并的村庄的资产、资源、资金进行融合。具体实践中,新村党委采取召开村民大会的方式共同讨论资源、土地、集体资产折股的方式,使新村村民都成为村集体的股东,村民满意度高,为新村进一步发展合作经济以及土地规模化经营奠定物质基础。
除了推动村级组织融合,莱西市还进一步推动镇域土地融合。村民以自家承包地入股入村集体土地合作社。镇政府成立土地平台公司,与各村集体签订协议进行规模化流转。打破村级耕地的界限实行规模化流转,可以为大型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提供连片土地。莱西市对镇级平台公司土地流转工作进行财政补贴,鼓励镇域耕地融合。跨越村庄界限的土地整理,将田间道路、边角土地等复耕,提升了可利用耕地的数量,实现国土空间优化。
在土地融合的基础之上,莱西市进一步推动了部分社区的集中居住。通过大型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腾出建设用地发展工业项目和产业融合项目,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又为大量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图1)。
(二)以土地市场需求为基础进行连片流转
土地分散经营的模式已经严重制约莱西市的产业发展,为此,莱西市依托村党支部自下而上地探索土地规模流转与农村集中居住方式,农民满意度高,社会效益好。莱西市集中居住的项目大都有土地利用项目的支撑。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或工业企业提出用地需求,各乡镇根据自身的区位和承载能力进行供地核算,实现产业项目与集中居住同步建设。采取这一模式,一方面,可以保障农民的后续就业,大多数村庄集中居住的农民已经摆脱了农业生产,但部分五六十岁的农民仍然有劳动意愿,可以受雇于农业龙头项目或工业项目,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有项目支撑可以保障集中居住区建设资金的来源,土地使用方购买建设用地或流转耕地的资金可以用来支持集中居住区的建设。
(三)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
通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莱西市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第一,莱西乡村建设以生产空间优化为引领,通过项目导向的方式,根据项目需求优化生产空间的安排。第二,莱西市乡村建设以生态空间的改善为支撑。莱西市境内有大片湿地,有青岛市的水源地莱西湖,生态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莱西市农村集中居住项目的实施经过了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等多部门共同参与规划选址,通过集中居住与宅基地复耕以及库区生态红线内整治,实现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第三,莱西市乡村建设以生活空间的融合为目标。在生态改善、生产空间的优化的基础上,推动村庄集中居住,实现了村民生活空间的融合,为农村基础设施高效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集约化发展奠定基础。
(四)以农民满意为根本
农民满意是莱西市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根本标准。为提升农民的满意度,莱西市采取了以下举措。第一,高标准建设集中居住的农村社区,配套建设车位、电梯等设施,社区规模合理,密度适当。建设的新居不仅仅对农村原有的居住环境是巨大改善,甚至总体环境好于部分城市社区。高标准建设新社区也为将来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居住,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第二,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降低农民后续入住后的支出。例如,通过拓展村集体所属商业用房租金收入、小区房屋屋顶太阳能发电售电收入、库区移民补贴等多种收入来源,保障农民入住之后不需要缴纳物业费、电梯费等费用,同时产生的额外收益一部分用于补贴社区的冬季取暖支出。第三,考虑并妥善安排集中居住之后农民的就业。以农业龙头项目和工业项目为引领,可以解决当地大多数有意愿工作的农民的就业。同时,对于不愿搬迁的农民,莱西市允许其在原址继续居住和耕种,保障其劳动权力。
三、探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莱西模式”
莱西市经验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并总结归纳成可推广的“莱西模式”。
(一)继续完善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模式
莱西市已经推动了多个集中居住区的建设,调研发现群众满意度较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新社区的选址、后续运营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具体说来,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探索集中居住区的区位选择问题
集中居住区的区位选择要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生活便利原则,要做到农民集中居住后交通、购物、就学、就医便利。二是生产便利原则,要保障农民到附近企業或农场就业的通勤距离和时间均较短,对于仍然耕种土地的农民,要想办法控制其往返于其承包地的距离。三是生态优美原则,集中居住区要建成城乡融合的生态型社区,要充分利用农村空间较大的优势,选取景观好、空气好、环境噪音小的区域进行社区建设。
2.探索集中居住区的适宜规模
集中居住区的规模不宜过小。要以建设小城镇的人口标准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社区。要把握商业发展原则,小区建设密度要适中。莱西市目前集中居住区的人口规划规模在5万人左右,这一人口数量比较适合发展社区的生活服务业,同时,要把握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成本优化原则。集中居住区规模提升降低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基础设施成本。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社区应当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校和卫生医疗机构,从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水平。但是,社区规模太大也会产生村民到其承包地的距离过远等一系列问题,集中居住区的适宜规模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
(二)要继续探索完善以村集体为基础的土地流转模式
莱西市大多数区域采取村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村集体土地合作社。这一方式有助于形成村民与村集体共进退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模式。相比按约定每年付给村民土地流转费,这一模式减少直接将土地大规模流转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近年来农业企业亏损倒闭较多。一旦农业企业亏损倒闭,农民无法获得土地流转的收益。土地入股合作社,一旦发生风险,村民和村集体需要共担,并协商善后事宜,增强了村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性。未来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模式是莱西应当重点探索的。特别是一旦流转土地的合作社或龙头企业经营不善,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村民利益,这一机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镇级土地平台公司目前在村集体与产业项目之间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这种模式已经展示出在跨村庄的土地空间优化中的重要作用。未来,莱西市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进一步探索这一模式,需要解决这几个问题。一是在不损害农民流转收益的前提下,平台公司如何实现盈利?二是一旦产业项目经营不善,平台公司如何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
(三)要继续完善多方参与的合作建设模式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所需资金数量巨大,需要协调用地、搬迁安置、资金、后续保障等一系列事务,需要多方共同参与。莱西市鼓励多方参与的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深化和发展。
1.要探索政府如何做到全局把控
在建设中,政府既是出资者又是协调者,而出问题后,政府又是仲裁者,因而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要做到宏观把控:对于企业,要把控金融风险,防止项目烂尾;对于项目建设,要把控建设质量,让村民满意;对于农民,要把控民意走向,防止社会风险。如何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做到依法、高效、全面的把控集中居住区建设,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2.要探索如何使企业成为项目投入的主体
企业(包括工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等主体)是最终的使用者,也是受益者。只有用地企业的持续资金投入,才能使集中居住项目进行市场化的运作。莱西市七星河社区改造依托中建材凯盛公司的项目用地需求,企业的资金投入保障社区建设,这种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3.要探索在“合村并居”过程中为村集体赋能的机制
村集体是村民与政府与项目用地方之间的重要纽带,是保障村民利益的发声器,是保障农村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为村集体赋能可以保障项目建设后续运营。目前,莱西市多个项目采取为村集体配建商业用房的方式,使集中居住后村集体具有可持续的收入。同时,村集体从转让或出租集体建设用地和耕地获得一部分收入。未来,还应进一步探索和丰富为村集体赋能的方式,不断加强村集体在农民与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居间协调功能。
4.要探索村民资金投入居住区建设的方式与方法
部分较为富裕的村民有能力和意愿投入社区建设。目前,在实践中,莱西市在安置社区规划了部分联排别墅供有能力的村民购买。这是鼓励村民投入资金的一种方式,但要防止社区建设导致社会分层。未来,莱西市应当探索多种鼓励村民投入社区建设的方式方法,加强村民在社区建设与改造中的主体地位。
结语
乡村,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载体,更是主体。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构建和美乡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目标和推动乡村五大振兴的重要保障。青岛莱西市重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组织为引领,以土地市场需求为基础,以农民满意为根本,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探索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莱西模式”,在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模式、以村集体为基础的土地流转模式和多方参与的合作建设模式等方面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唐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文化探源[J].农村工作通讯,2022(24):32-34.
[2] 胡春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J].农村工作通讯,2022(23):4-7.
[3] 王春光.乡村建设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0(10):26-47,204-205.
[4] 潘家恩,温铁军.三个“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J].开放时代,2016(4):126-145,7.
[5] 卞素萍.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创新研究:基于江浙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实践[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62-72,112.
[6] 沈费伟,叶温馨.数字乡村建设: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策略选择[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41-53.
[7] 張琦,杨铭宇.空间治理: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路向:基于Q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28-139.
[8] 李南枢,何荣山.社会组织嵌入韧性乡村建设的逻辑与路径[J].中国农村观察,2022(2):98-116.
责任编辑:马秀贞
收稿日期:2022-11-20
作者简介:邵晓燕,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讲师;段昊,山东大学县域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