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潞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如何合理地选择史料格外重视,但是对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却不重视,这就影响了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原则,希望能够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和探究,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齐头并进,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实效。
[关键词]史料;问题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6-0074-03
史料教学是指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解读,使学生自主地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利用这种信息完成历史探究的教学模式。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如何合理地选择史料格外重视,但是对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不重视,这就影响了史料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原则,以期能给教师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一、主体性原则
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能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有机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无论是教学对象还是教学目标,最终指向的都是学生。因此,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也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契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规律,而不能将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具体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通过问题指导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辩证思考,让学生在史料研读中主动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比如,在讲到“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时,教师给学生展示了这样的史料:
在宋朝,既有这种大改革的见解,自然有人要想凭借政治之力来实行; 而在旧时政治机构之下,要想借政治的力量来实行改革,自然免不了弊窦……新党的所长,在于看透社会之有病而当改革,而且有改革的方案; 而其所短,则在于徒见改革之利,而不措意于因改革所生之弊。旧党攻击因改革所生之弊,是矣,然而只是对人攻击,而自己绝无正面的主张,然则当时的政治是好了,不需改革了么? 明知其不好,亦只得听其自然了么?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政治思想史十讲》
接着教师根据史料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老百姓,你是主张继续变法还是废除变法?请说明原因。
王安石变法对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终因多方反对被废除,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提出“王安石变法有哪些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热情必然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教师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计问题,将学生置于历史情境之中,必然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探究意愿。对于教师基于史料提出的问题,学生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多数学生主张继续变法以图富强,但是也有学生指出了变法的诸多不足,主张废除变法。此时,教师可以追问:“如果你主张废止变法,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让北宋摆脱积贫积弱的现状?”通过这种情境式设问,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思考问题。
不难发现,这种富有探究性和思辨性的学习过程,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材中的结论性文本变成了鲜活、有意義的历史。
二、冲突性原则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产生内心冲突和化解内心冲突的过程。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要遵循冲突性原则。具体而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的现有认知出发,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与学生已有认知相反的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哥伦布是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者,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哥伦布的评价却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对此,教师给学生展示了如下史料:
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了这样一条标语:“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接着教师根据史料提出问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哥伦布的评价有差异的原因,并说一说你是如何评价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历史事件的。
教师为学生提供冲突性史料,并引导学生对冲突性观点展开分析。有些国家高度肯定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壮举,认为这一事件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而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则认为这是他们的苦难。要实现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就需要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对于欧洲来说,哥伦布航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对于美洲原著居民来说,哥伦布的到来是他们被屠杀、被奴役、被压迫的开始。学生由此认识到,由于立场、动机和情感态度不同,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会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评价。为此,要获得对哥伦布的客观评价,就不能局限于简单的民族感情,还应将哥伦布的航海置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历程来审视。一方面,哥伦布的远航,使得人类历史初具全球性特征,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另一方面,哥伦布在殖民地的屠杀、掠夺和奴役行为,给美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可以发现,教师设置的冲突性问题,激发了学生的辩证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哥伦布发现美洲”这一历史事件,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哥伦布理性、深刻、客观的评价。
三、层次性原则
人类的思维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因此,问题设计应顺应学生的思维规律,把握好梯度,体现出层次性。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如何体现出层次性呢?参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史料实证素养的水平层级划分,笔者将问题分为三个层级。第一层级是陈述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归纳能力,以及从史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二层级是解释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史料论证自己的观点,进而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历史解释的能力;第三层级是评价性问题,这类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和评价材料中的观点的能力,最终指向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比如,英国和美国教采用资产阶级代议制,但二者很大不同。英国和美国政体的不同,既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又是教学目标之一。基于此,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如下三则史料:
史料一 二战期间, 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就能采取行动, 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 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史料二 有助于美国形成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因素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第一,上帝赐予美国人的独一无二的地理环境; 第二,法制; 第三,民情 (包括国民的心理习惯、 生活方式、 生活观念以及全部的思想意识)。……民情才是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的最终原因。
史料三 在这里, 先是乡镇的成立, 尔后是县的成立, 再后是州的成立, 最后才是联邦的成立。政治活动是沿着由下到上的路径展开的。
根据上述史料,教师设计了三个层次性问题。
陈述性问题: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英美两国政体的不同之处。通过丘吉尔的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实行责任内阁制,首相和内阁在政治上是集体负责,共同进退;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制度,总统的决策会受到国会的制衡。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比如,从“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就能采取行动”中,能够归纳出美国总统的权力会受到国会的制约。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能够了解英国和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异同点,为下一步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解释性问题:依据史料二和史料三,分析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形成的深层原因。史料二将美国形成和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原因归结为美国独特的国情和民情,史料三认为美国独特的立国经验是美国确立联邦制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分析史料、解释历史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激活了思维,巩固了知识,提升了历史解释素养。
评价性问题: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启示?解答此问题要求学生具备科学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前两问的铺垫,学生对英美的政体以及美国民主共和制度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从历史事件中汲取智慧和营养: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建立在美国独特的国情和民情的基础上,这就启发我们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国的国情和民情,同时要主动借鉴他国的有益经验,以实现自我完善。通过这样的问题探析,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构建自己的历史认识。
四、深刻性原则
高中历史教學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把握和体验。这就要求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应当遵循深刻性原则,不能浮于知识表面,而应当透过历史现象直击历史本质,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深度思考,达到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历史理解的效果。具体而言,教师首先要找到史料与所学知识的“契合点”,其次要使问题设计指向知识内核。
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的繁荣景象,是研究北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史料。在讲到《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时,针对“两宋经济发展状况”这一知识点,教师为学生呈现了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并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其中的“码头卸货”“香料铺”“占道经营”和“灯箱”,接着提出如下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上述四个细节,你能发现宋朝经济和以往相比有了哪些新变化吗?”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得出如下结论:通过内河码头有船舶停靠这一细节,可以说明北宋内河航运比较发达;通过市场上有专门的香料铺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宋朝对外贸易发达,香料等外来商品大量输入国内;通过商贩占道经营这一细节,可以说明宋朝商业贸易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通过商铺内有灯箱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宋朝的商业贸易打破了时间上的限制。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的几个细节,并以此为切入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发现北宋经济出现的“新变化”,这就凸显了史料的教学价值,促进学生对历史产生深刻理解。
五、开放性原则
教师基于史料提出开放性问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基本途径。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并组织语言,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另外,开放性问题并无统一的标准答案,这就意味着其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因此,在基于史料的问题设计中,教师应遵循开放性原则,引发学生多元思考,指导学生在对史料的比较和分析中建构自己的历史解释。比如,在讲到“红军长征”这个知识点时,对于什么是“长征精神”,学生的了解并不多,再加上教材对长征过程的表述比较简洁,这就难以让学生形成对长征精神的深刻理解。于是,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如下史料:
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平均走365华里才休整一次,平均一天就有一次遭遇战。在368天中,有15个整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53天用在白天行军上,有18天用于夜行军。从瑞金出发到达陕北,平均每前进1公里,就有三四个红军战士献出生命。
——摘编自朱曙光《长征胜利史——培育忠诚卫士的不竭源泉》
接着教师根据史料提出问题:阅读史料,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教学中,教师基于史料设计开放性问题,为学生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思维场域和历史情境,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史料中的一系列数字增强了红军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对学生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使学生产生感悟,形成了对长征精神的深刻理解。
当前,如何充分发挥问题在史料教学中的引领价值,是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基于史料设计出具有层次性、主体性、冲突性、深刻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以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和探究,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齐头并进,提升高中历史教学实效。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家范.吕著中国历史教材研究刍议[J].历史教学问题,2008(1):4-10.
[2] 辛小英.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中优质作业设计的实操要点[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2):81-82.
[3] 杨枫.教学设计必须以教学的主题立意为核心:以人教版必修一“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为例[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4(3):50-54.
[4] 孙晓晨. 中学历史教学中传统美德的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8.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