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承
“风马牛不相及”本是生活常识,但若“风马牛亦相及”会怎样?我想,肯定会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来。美食界亦是如此。
近日听说上海有了“皮蛋馅馄饨”,是用黑 毛 猪 肉 和 皮 蛋 做 的 馅,两 种 原 本 几 乎 不 相干的食材,如今却友好地混搭起来,居然十分好味,大受欢迎。小小一家门店每天竟可售出七八千只馄饨,上海的电视台还专门对此做了报道。
无独有偶,香港美食界也常常有这类奇事,美其名曰 : 创意美点。
大约一年多之前,见到一家地处中环的“九号馆”,因为雄心勃勃的大厨林耀波先生推出了许多创新点心,于是火速成为老饕茗茶的秘点。创意成果怎么样,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下。
芝士鲍鱼挞 这是对日渐式微的白汁鸡批的一种改良。在馅料中加进了芝士片、罐藏鲍鱼,为迎合健康风潮,又将传统的猪油酥皮改成西式曲奇皮,结果让这个几乎被遗忘的点心添了新风味,既松化又有滋味,再次跃升为点心家族中耀眼的明星。
龙虾汤小笼包 皮冻用蒸煮了 1 个小时、富含满满龙虾头精华的龙虾汤加入鱼胶粉后制成,连同五花肉搅成馅料,吃来更加多汁,甘香鲜美。
泡菜海鲜饺 在看似锅贴的饺子里,加入酸辣的韩国泡菜、虾仁、香菜、笋尖等,包裹而成,吃起来分外鲜爽好味。
芋蓉炖鲜奶 将蒸熟的荔浦芋头制成芋蓉,放在用奶油、鲜奶、鸡蛋等蒸好的炖奶上,香滑美味,层次丰富。
这些新加入的材料,不但让食物增添噱头,同时也提升了原作的风味。
香港的创意美点当然不会只停留在现做现食的堂吃小点上,而是会转战为工业化批量生产的点心和外卖点心。即使寻常如蝴蝶酥,香港人也会创出一点新意来。
以流心奶黄月饼出名的香港“皇玥”,同时也擅长蝴蝶酥。拥有一流饼艺大师,精选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頂级食材,揉合工艺与创意,精心炮制出 8 款口味各异且酥香松脆的蝴蝶酥,有原味、伯爵茶、榛子、杏仁、芝麻、五谷籽、椰丝、麻辣,尤其麻辣蝴蝶酥的口感更是出人意料。由此精选而成的蝴蝶酥八味礼盒很受欢迎,甚至还经常断货。
无独有偶,原本是地道甜品的蛋挞,近年来也有人偏要让它辣得上火。于是有了辣味蛋挞、麻辣蛋挞等。至于好不好吃,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著名的“翠园饭店”近来也相继推出一系列香港名点的升级版。比如虾饺,原本包裹的是虾仁,现在改成用整条虾做馅料,而且外形不再是饺子形状,就像是一条虾,让虾饺既变味又变形。由虾饺延伸出来的东星斑饺,馅料不再是虾仁,而是改为东星斑块,其外形也做成微缩版东星斑模样,外皮是红色的,其上还有星星点点,非常逼真。
民间敢于混搭创新本不奇怪,但同时也得到香港特区政府方面的首肯和点赞,就值得分外关注了。近日香港旅游发展局专门在网上发了帖子“又好吃又好看的创意港点”,其中分别介绍了“六公馆”的菠菜芝士饺、“卅二公馆”的黑椒牛柳酥、“饮茶”的狗不理肠粉等等。一款款都是中西南北混搭,或是中式点心加入西式元素,或是西式点心加入中式元素,抑或是南方点心加入北方元素。光是听听这些名字,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混搭创新,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据考证,腊八粥就是混搭的杰出代表,据说是在北宋时期,老百姓为了慰劳英勇善战的岳家军而创造发明的。
西方也不乏混搭的实例,有人甚至戏说:“巧克力的发展史,就是混搭创新的历史。”从 3 000 年前玛雅人发现可可豆到现今的巧克力,其间经历过不知多少次混搭创新。如今巧克力也不再是简单的可可粉、可可脂和牛奶、白砂糖的混搭,而是进入了“四化”(品种多样化、天然健康化、加工精深化、包装颜值化)“三低”(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两高”(高蛋白、高膳食纤维)的新时代。
平常如我们每个人,也可以试一下混搭创新。往往出于偶然,却又事出有因,更像是顺势而为。
门牙掉了,正逢友人相邀自助餐,盛情难却,但不便切嚼,就开始自主创新。见有扬州炒饭,又见土豆泥,于是将两者搅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口味——土豆泥炒饭,居然糯软好食,变成了一种新样式。
如此看来,出奇不意,任意混搭,创意组合,不失为一种可以广泛采用的创新思路!但大前提是食客们能够接受,如若不然,就变成了“乱点鸳鸯谱”。由此,混搭创新的核心逻辑似乎可以概括为 : 博采众长,和谐整合,混然天成,恰如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