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放性试题与“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

2023-11-27 01:57陆爱媛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陆爱媛

【摘 要】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体现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阐释。它让学生学会以历史学家的视角对已有史料进行阅读、理解、分析和辩证思考,因此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中的开放性试题常通过史实类材料与历史解释类材料相互结合的方式以体现对学生解释历史能力的要求。这就迫使学生将史实识记上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历史素养的培养,并且结合开放性试题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一定的历史术语对个别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

【关键词】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开放性试题

历史学是在一定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历史解释素养体现了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与阐释,《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1]5这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提出了三个维度的要求:一是“初步学会”,这是难度要求;二是“有理有据地表达”,这是强调历史解释的逻辑性;三是“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强调学生建构起独特的有价值的历史认知。对于初中历史学习的具体应用而言,培养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站在历史学家的肩膀上,对已有“历史解释”进行阅读、理解、分析和辩证思考。进而在日后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能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

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中的开放性试题常以史实类材料与历史解释类材料相互结合的方式体现出对学生解释历史能力的要求。这就迫使学生将史实识记上升到历史认识的高度,理解历史的发展与延续、转折与变化、偶然与必然、局部与全局等观念,从而学会客观地对史事进行阐释、判断并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這实质上是对学生历史解释的考查。下面就以此类试题为例,探讨面向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命题意图及评价原则

比如,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卷第36题第(3)问就是以考查学生历史解释素养为目标的开放性试题。试题如下:

(2023·广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同学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三项任务。

【任务三 观点论证】同学们分享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阅读笔记。(材料略)

(3)请从材料三中选择一则笔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4分)

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题目创设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情境,材料提供的信息丰富且明确,学生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史实中找到支撑观点的论据,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成功的原因。如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解决了领导力量的问题、提供了正确的方向指引和坚强的组织保障、能根植中国具体国情等。第(3)问的回答还要求学生能紧扣观点提出两个正确的史实,并作出符合逻辑的论证。

从解决的路径来看,试题创设的情境和考点是学生相对熟悉的主干知识,学生可选择的答题思路和角度较多,如可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取得成功的原因、特征、意义等方面来考虑答题。答案的不唯一性决定了学生答题思路的多层次、多角度、多维度的特点。同时,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必然要积极地运用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多种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辨别、组织和评析。在这个过程中,试题以层层递进的形式考查历史解释素养不同水平的要求,而问题所预设的多样的解决路径也为学生论述角度的多样提供了可能。从试题的答题要求来看,题目要求“观点正确”,考查了学生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的要求使得评价有梯度,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层次,学生答题的过程也是其思考过程和思考深度的呈现,这就达到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的要求。

2023年其他地区的考题也有类似的立意。如2023年山西历史中考第19题第(3)问“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时代洪流中一路披荆斩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开创了民族复兴的宏图伟业。请你从下面的史事中任选三例,以‘开创时代伟业·谱写时代华章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2023年云南历史中考第27题第(1)问“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也是如此。这几道题均考查了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和中华民族的崛起。一方面体现了历史的学科特色,创设情境一步步引导学生从时间空间、因果变化、发展联系等方面认识历史,进而触发理性思考。这种开放性题型实质上考查学生如何理解“经过解释后的历史”,考查学生已经具有的逻辑体系和意义结构,从而为高中阶段真正发展历史解释的高阶思维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也强调了国家民族、价值引领等层面的命题立意,最终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落实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二、解题思路及方法

开放性试题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较好地考查学生探究、认知、解释历史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明晰立意,确定价值导向

整体立意是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的突出体现,故解读开放性试题时,须整体把握整道题目的考查意图。以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36题为例,此题第(1)问通过对比“传统的现代化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内核,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以中华文明为内核,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现代化发展新路。该题通过对两个概念进行内涵性和本质性的解释,考核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内涵的掌握是否准确,为第(3)问打下基础。第(3)问的回答主要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可以将关注点锁定在材料一提及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及材料三笔记一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领导力量”等关键词进行联系性解释,对相联系的历史因素进行解析,进而深刻认识该历史事物与同时代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例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观点,在阐释的过程中必然提到党一步步带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相关内容,由此关联紧密而具有逻辑的解释便水到渠成。

由于本题创设的情景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所以学生在回答第(2)问时能从“受挫”一词找到明确的态度导向。同样,在回答第(3)问时,大部分学生都能明确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地位。虽然学生回答的水平有高有低,但在把握立意与价值导向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历史解释素养最基本的要求,即辨别教科书和教学中的历史解释。

2.循序渐进,关注前后联系

第(2)问通过梳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引导学生总结早期探索受挫的原因,即忽视了中华文明这一内核就无法把西方的发展模式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这与材料三笔记二的“這是一条符合中国实际、植根中国国情、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现代化新道路”相映照,深化了学生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认识,使其在感悟中提炼规律性的解释,形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实事求是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符合中国国情”等观点。材料二展示中国各阶段探索史事也成为学生在第(3)问进行历史解释的依据与提示,学生可挑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等相关史实,紧扣观点进行论述。材料三笔记三的观点亦可从材料二中的探索历程中得到论证。

由此可见,根据试题整体进行审答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试题按循序渐进的学习逻辑和相应的历史情景设计,从“文本阅读”到“知识梳理”再到“观点论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物的认知和解释,在情境理解和问题解答的基础上完成最后的观点输出及观点论证。

但是从学生的作答情况来看,该题的主要失分点是部分学生没能准确总结出中国道路早期探索的共同点,他们的回答是对材料信息的碎片化罗列,没有根据材料提供的史实进行高度的提炼和总结。从“原因”角度分析时可以发现学生的回答更加发散,非常容易偏离主题。如果学生对第(2)问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就会直接影响第(3)问的答题水平。部分学生直接把第(2)问材料中的史实腾挪到第(3)问中作为自己观点的论据,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甄别和构建,无法根据史实提出一个观点明确的主题,更没有总结提升。这说明学生没能在历史叙述中将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不能选择、组织和运用系列史事给出自己的解释。

3.有的放矢,论从史出

对于初中历史开放性试题,学生在下笔之前应该基于已经具备的史实,经过对比和分析确定观点,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再以观点为中心,以史实为骨架,用论点阐明答案的内在逻辑结构。本题的第(3)问中,具体的史实可以参考第(2)问的材料,也可以回归课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选择,但不能不经思考直接腾挪。学生在选择史实的过程中,初步形成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观点的提炼,还要结合自己对命题立意的理解以及前两问的铺垫,精准地优化自己的观点,围绕观点进行论述。

该题失分的回答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观点提炼不准确。表现为没有对观点进行准确的表述,而是以笼统、模糊的方式呈现。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中国的特征”,这样的回答就是没有将“中国特征”提炼出具体的内容,整个论述中同样反映出史实评析针对性和准确性的缺乏。二是观点没有明确的立意,如“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系”,其观点立意为何并不明确。三是论述与观点不匹配。这种情况下,学生提出的观点正确,但是论述的内容与观点之间联系性不强,历史解释牵强附会。四是缺乏论从史出的观念,在论证观点时缺乏具体的史实作为论据,而是运用一个历史名词对观点泛泛而谈。如“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等论述,并没有提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相关的具体史实,论述显得空泛而没有说服力。

三、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策略

结合学生答题情况来分析,在历史解释素养方面,可以发现学生的水平基本保持在能够对所学内容中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部分学生能够选择、组织和运用相关材料,并使用一定的历史术语对个别史事提出自己的解释。但是绝大部分学生不能系统地从来源、性质、目的等方面多角度地解释史事,尤其是对造成某一历史现象或事物的原因进行评析的能力欠缺,也很难根据自身的思考提出新的解释。

历史解释从内容上大概可以分为现象性解释、内涵性解释、本质性解释、联系性解释和规律性解释这五层[2]。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是:“能够初步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能够客观叙述和分析历史,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理解和辨析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尝试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加以论证,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1]7针对学生的现状,教学中应如何落实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呢?下面以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教学为例,探讨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策略。

结合课程标准对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部分的内容要求,我们可以将本课从历史解释素养培养的角度分成几个层次。一是从时间、空间、人物、内容、经过、结果六个方面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事,对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进行完整的描述,这是现象性解释。二是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的艰苦抗战,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内涵性解释。三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坚持人民抗战路线,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胜利的战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本质性解释。四是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联系性解释。五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因此二战后反战的和平力量不断发展;抗日战争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极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规律性解释。

分析了该课的培育层次,教师就可以以教学内容为载体设计开放性问题,培育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情境】抗战大事记(部分)

1931年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1932年3月1日,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爆发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制造七七事变,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第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在占领南京后进行了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

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并取得胜利。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

1940年8月至次年1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1942年1月1日,中、苏、美、英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提出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学生活动1:请你将大事记中的历史事件归类,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2:请从以上材料中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战取得胜利的过程、原因、影响的某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学生活动2:评分定等级

四级 观点明确或有新观点,结合两个关联的史实紧扣观点加以论述,条理清晰。

三级 观点明确,能围绕观点结合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论述,但史实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晰。

二级 能提出观点但观点不明确,有论述但史实不充分或史论结合不到位。

一级 未能提出观点,罗列材料但无论述,或论述与材料无关。

【设计意图】纵观近年的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开放性试题,材料形式多样化,创设的历史情境也很丰富,但其规律还是有迹可循。就设问类型而言,以观点论述型、历史论文型、自主探究型最为常见;从设问形式看,一般分为限制角度的阐述和不限制角度的探讨两种;从问题结构看,开放性设问往往放在一道大题的最后一问。根据以上分析,该题设计的几个小问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为帮助学生从易到难、由表及里、从浅到深地分析史料和解答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展开,逐步提升考查的难度。

本题的设计以大事年表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在时空环境下了解历史发展,直观地呈现抗日战争的主要进程。将历史事件归类,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思考史事、历史现象的属性和特征;说明归类的原因则要求学生将知识建立起联系并归纳出一定的规律。这一环节难度要求不大,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完成。学生对史实不同的组合方式体现出不同的思维逻辑,这实际上是学生在答题时创造了新的历史情境。题目中要求学生提出观点并进行论证意在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理解与运用知识去解释历史,最终自主建构知识体系。阶梯式的评价方式,能引导学生有目标地进行反思,认识自身解题的局限。

正如前文所言,整体审题是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关键。该题的设计中,完成活动1是解决活动2的前提,活动1的史实归类为活动2的观点拟定提供了思考角度。两个活动能力的要求形成递进,考查了学生思维的提升过程。解答此题时,要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步阅读。第一步,先粗读以梳理材料信息,再细读将史实归类。这一步中分类描述史事是现象性解释。第二步是让学生阐述分类理由,可以进一步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内涵性解释。第三步,引导学生在归类原因的基础上思考活动2的解答思路。如:学生将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等归为一类,阐述的理由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表现,可以考虑阐述“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一观点,这实现的是本质性解释。或是将1942年1月1日26个反法西斯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5年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召开等归为一类,可以考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的观点进行联系性解释。又或是将1938年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胜利、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等归为一类,可以考虑“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进行规律性解释。

历史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进行分析、思考,掌握材料的内在含义,凭借已有知识对历史进行探究和解释,使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设置历史情境进行针对性训练,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梯度的设问,考查考生依据唯物史观、运用时空观念、采用史料实证的解题方法,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作出符合历史、合乎逻辑、有新意、有深度的解释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有以下三点。

一是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系统性,夯实学生的必备知识。开放性试题对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要求较高,所以教师要兼顾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视野的拓宽。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单一地堆砌史实,这是学生更好地解答开放性试题的基础。

二是重视历史情境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教师选取符合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史料,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史料运用的有效性,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认知历史的能力,这是提升历史解释素养的前提。

三是重视观察历史角度的多元性与开放性。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准确地进行解释;在评价学生答案时要分层次进行评价,强调论据全面、逻辑严谨、史论结合,以此有效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中考的改革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向,课堂教学一方面必须紧跟中考改革的步伐,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必须以素养立意,使学生获得与自身学习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相符合的能力与品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继平. 历史解释的教学设计与学业评价[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56.

(责任编辑:朱晓灿)

猜你喜欢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从小组辩论到历史解释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论析
从官商关系角度解读民族资本主义兴衰
我们解释一个奇迹的时候,不必害怕奇迹失踪
浅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实践策略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