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定位 素养导向 引领化学教学

2023-11-27 23:39:03李文育吕艳春覃小玲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初中化学

李文育 吕艳春 覃小玲

【摘 要】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统一命题。化学学科试题依标命题、定位准确、专业引领。题目注重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能够较好地对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学业质量描述的要求。研究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导向教学、科学评价、衔接教考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初中化学

一、考试形式及命题依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学科在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实行闭卷纸笔考试和实验操作性考试。实验操作性考试由各市统筹安排考试内容和时间,结果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及教育质量评估的参考依据。闭卷纸笔考试则由广西招生考试院统一命题,各学科考试成绩及升学总成绩均以A+、A、B+、B、C+、C、D、E等级别呈现[1]。考试成绩是初中生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广西的初中学校可选用的化学教材有人教版、苏教版和科粤版,教材内容不完全相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旧课标”)成了统一命题后的命题依据,同时渗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试题完全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命题,既不拔高标准,也不任意降低要求。

二、试卷总体结构

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試化学学科试题(以下简称“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试题共3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题量和赋分的具体信息见表1。

三、考试内容及能力素养对照分析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考虑到学业水平考试的“两考合一”性质,兼顾毕业与选拔,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试题在减负提质上下了功夫,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的内容,增强知识应用性,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侧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的学业水平和能力在考试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同时,试题注意考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提高探究性试题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2]。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笔者对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所考查的课程内容及赋分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见表2)。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以旧课标为命题依据,同时,从核心素养、学业质量要求来对比分析,试题也符合新课标对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的要求,有承前启后的作用。笔者从试题难度、考试内容及新课标学业质量要求、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对试题进行了归纳整理(见表3)。

四、试卷的变与不变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与2022年12月广西招生考试院下发的2023年广西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参考样卷在结构、题型、题量、赋分等方面一致。试题以平和的风格命题、友好的方式呈现,符合师生的心理预期,考后师生反馈良好。

试题变化最大的是实验探究题第29题,题目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出现,任务一初识膨松剂,任务二比较膨松效果,任务三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考查了碳酸氢钠俗名、膨松效果好的原因分析、实验操作描述、特殊实验装置的作用、测量结果分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学生对实验方案评价等,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试题变化第二大的是框图推断题,由以往的6分值简答题变为只有2分值的选择题。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第17题是框图推断题的变形,内容上还是考查金属、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但本题要求物质间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实现,难度系数小于0.3,成为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难度最大的选择题。

五、试卷分析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聚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教—学—评”一致性。从知识点分布比例来看,试题考查的内容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试题能力要求与课程标准一致,没有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试题,没有偏题、怪题。试题的知识点覆盖面广,注重对基础知识、核心和主干知识的考查,机械记忆试题少,注重思维过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一)注重联系实际,体现学科育人价值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坚持以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课程育人。试题从化学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资源保护、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的联系出发,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感受化学学科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培养科学态度与责任。

如第1题的“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和第13题的“有效保护金属资源”,为学生创设了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使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和绿色发展观,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再如第3题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第8题的“‘中国元素为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提供了大力支持。比赛用球的球皮材料是中国生产的聚氨酯塑料”,第23题的“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为学生创设了令人自豪的情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科学精神,让学生感受化学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关注学科思维,突出化学观念

化学观念是人类探索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应用、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所形成的基本观念,是化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提炼与升华,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3]。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以核心知识为载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和发展认识化学知识的思路与方法,实现对学生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

如第23题,以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微观到符号等不同表征间的思维转换能力。再如第26题,以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X为背景设计试题,围绕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其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且伴随着能量变化,并遵循一定的规律及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设计问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科学探究,聚焦核心素养培养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对实验探究的考查,不仅体现在实验探究题第28、第29题,而且在选择题第4、第5、第6、第17、第18题,填空题第25题,简答题第27(5)题中均有体现,彰显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的特点。试题通过不同题型多角度、多层面的实验探究,对基础知识、反应规律和反应原理进行融合,考查学生基本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科学素养。

如第25题,通过实验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考查学生对酸、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盐的性质的掌握情况,以及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的能力。学生需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归纳,逐步得出合理结论。又如第28题,体现对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的测评,从药品的选择、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操作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多方面进行考查,引导师生认识实验教与学的重要性。再如第29题,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和含量,以及盐的化学性质,综合考查学生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四)多样信息给予,考查信息获取能力

学生的信息获取、加工及表征能力是新课标提出的化学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旧课标在过程与方法中也着重强调,学生应初步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图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习运用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由此可见,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合理表征等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的编排图文并茂,信息呈现方式多样。一是信息覆盖所有题型。二是信息用不同的形式给出,如坐标图(第19、第20、第30题)、工艺流程图(第27题)、实验装置图(第4、第25、第28、第29题)、查阅资料(第27、第29题)、表格数据(第18、第25、第29题)、模拟信息(第23题)、信息方程式(第27、第29题)、反应过程图(第25题)。三是信息以不同的深度给出,如第4、第28、第30题信息给出就比较简单,而第25(2)题信息隐含比较深。对于第25(2)题,考生必须从步骤1的现象“产生气泡且白色沉淀增加”分析得出A中物质是硫酸镁和镁,E中物质是硫酸钡、盐酸和氯化钡;从步骤3的现象“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分析出反应后盐酸还有剩余,且氯化钡与硫酸镁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氯化钡有剩余或者硫酸镁有剩余三种可能都有,只有这样才能分析得出步骤2的滤液的溶质的组合。整套试卷全方位考查了学生多途径、多元信息获取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和准确表征信息的能力等。

六、教学思考与备考建议

(一)关注真实情境的创设,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情境素材已经成为基础知识和关键能力考查的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熟悉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社会热点等情境作为载体,以真实的问题融入情境载体中,把解决实际问题与学习知识和技能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科备考中,应加强试题命制的情境化,在试题中加入学习探索情境、生活实践情境、实验探究情境、学术探索情境,把问题串植入情境中,提升学生正确提取关键信息并与已学核心知识整合并灵活应用的能力。

(二)抓实必做实验的教学,增强科学探究能力

活動与探究类的题型是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的一个亮点,也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切实加强实验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兴趣小组实验等方式进行实验教学,杜绝只讲不做实验的现象。在教学方式上,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教师课前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课上要讲清重点难点、知识体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4]教师还可以适度创新实验,如实验室实验家庭化(如叶脉书签制取)、常规实验微型化(如观察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传统实验科技化(如数字化手持技术支持的实验),引领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强化概念理解和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教学抽象的知识和原理时,教师可以借助比喻、比较、模型、实验事实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如在学习“溶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溶解和溶液的概念;还可以通过展示模拟微粒在水中的扩散过程、存在情况,让学生从微观层面认识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如此学生才能更好地应用溶液的概念去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关于做好全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命题有关工作的通知[EB/OL].(2022-11-23) [2023-09-14].http://jyt.gxzf.gov.cn/zfxxgk/fdzdgknr/tzgg_58179/t14056179.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EB/OL].(2019-11-20)[2023-09-14].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1/201911/t20191128_409951.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EB/OL].(2019-11-20)[2023-09-14].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907/ 20190708_389416.html.

(责任编辑:罗小荧)

猜你喜欢
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初中化学
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想法
考试周刊(2016年105期)2017-02-13 14:54:05
产融结合型企业利润结构质量分析体系的构建
浅谈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厂内机动车辆检验检测质量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13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2:31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7:49
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学科复习课的选题策略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3:4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