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鑫 卢学倩 王雅丽
摘要:大学生就业工作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本文结合青海大学化工学院办学实际,通过对比学院近5年毕业生就业数据,概括学院针对就业工作采取的措施和取得成效,分析目前在推进就业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剖析推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针对性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就业;“三全育人”;“三全”;“两促”
化工学院作为青海大学的一个工科学院,通过不断分析和归纳,结合学院党建工作,有针对性地采取了 “三全”“两促”的促进就业措施,合力推动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探索出一条符合学院实际和促进毕业生更充分高质量就业的新路,逐步探索出一条 “学院领导干部注重管理育人,专任教师注重教书育人,行政教辅教师注重服务育人”的育人机制。近五年化工学院毕业生协议就业率和初次就业率详见图1。
一、大学生就业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社会和企业层面来说,工科女生就业困难,少数民族女性就业更加困难。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男女在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价值与期待。[1]传统文化和工作环境也不同程度影响着工科女生的就业前景。[2]“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且不适合在化工以及相关企业从事高强度的倒班工作”,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同等条件下的女大学生拥有平等就业竞争权利难以实现,招聘单位潜移默化地将女大学生拒之门外。[3]
由图2可以看出,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类专业近五年女生比例从2018年的51.5%增长到2022年最高68.7%,就业的性别数量差异对于学院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近几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学生无法到企业进行现场实习,企业也未提供充足的就业实习岗位,再加上毕业生自身实践经验不足,最终导致大学生在就业市场无显著优势。
高校层面,开展系列就业课程指导缺乏实践指导意义,学院在指导毕业生制订大学生涯规划和指导毕业生就业时,就业辅导员缺乏专业的培训和系统的知识体系,缺乏同省外和校外就业工作的经验交流,只能是凭经验传授。在就业指导中,有不少学生不能放开眼界,地域和工作环境等原因限制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选择。
家庭层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代大多数父母的目标,父母更倾向于鼓励学生考取公务员、就职于事业单位以及大型国企,不鼓励学生到化工企业一线工作,大学生未树立正确择业观,最终导致就业难。
个人层面,面对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楚的规划,当面临就业时,“随大溜”现象随处可见,无法准确定位自己就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对就业岗位的信息了解不充分。部分毕业生好高骛远,自身能力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学业成绩、实践动手能力不够,缺乏敬业精神,怕吃苦,追求地域待遇和企业规模,不愿到艰苦地区行业工作。或者是听从父母、同学等的灌输,通过大量投递简历来达到成功就业的目的,致使 “高不成、低不就”,出现 “就业不难择业难”的就业结果。
二、措施和成效
(一)“全过程”参与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要分年级抓好阶段性就业教育工作,一、二年级阶段以专业认识培养对专业的兴趣,通过专业前沿讲座、认识实习以及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对新生开展适应性教育和学科兴趣培养,三年级期间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参加专业课程的学习、生产实习和校企联合培养,针对不同专业开展实践训练,同时,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能力进行有目标性的提升,不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企业实际和社会需求,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依托教研室和实验室资源,对工科学生加强CAD制图、工程管理培养及开展化工实验比赛、化工设计竞赛等提升毕业生专业技能和工程综合能力,实现 “以赛促学”。全体班主任辅导员要认真梳理本班毕业生的求职意愿,对考研和免试直推的学生要加强学业指导,培养其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于要考公、选调的毕业生,要从培养其综合能力方面下功夫,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团学组织和志愿服务团队;对于毕业后想创业、从事残疾基层志愿服务以及准备应征入伍的学生,要点对点做好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
(二)“全方位”拓宽就业渠道
学院通过积极向外走,主动沟通政府部门和工业园区,整合各种资源,提高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的沟通交流合作。开展主题党日、团日活动、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理论课,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起来,树立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鼓励毕业生到基层服务。畅通就业咨询帮扶渠道,充分利用 “线上+线下”就业信息宣传双渠道模式,助力大学生更加充分了解就业信息。学院领导、教研室负责人定期到企业访企拓岗,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征求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实时修订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使毕业生能更贴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签订校企合作战略,针对优质企业需求和学院专业特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到校讲授最新应用的专业技术,同时也可以对有到该企业就业意向的同学进行企业文化的宣传,有针对性地培养,为毕业生就业做铺垫。
(三)“全员化”参与就业服务
学院领导就业帮扶、校企合作开展联合培养、辅导员就业政策宣讲和就业信息发布、“毕业导师+班主任”联合推进就业工作、联络校友拓宽就业渠道,形成了一套符合学院实际、全员推动的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把就业工作作为 “一把手”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全盘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成立学院就业小组,书记担任组长,对就业专职辅导员以及毕业年级辅导员、班主任明确责任。就业专职辅导员作为学院就业联系人,负责上传下达,宣传就业相关政策,将招聘信息第一时间发送至毕业学生,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对外对接招聘企业需求,开展访企拓岗。深化 “三全育人”理念,推动毕业生导师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学院围绕学生培养规律,设立本科生导师制,结合课程思政,指导学生学业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辅导员全方位、全过程、全场所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学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断加以指导。自上而下形成全员推动就业的局面,即就业辅导员和毕业班班主任对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专职教师和导师开展专业技能和论文指导,学院领导和教辅部门拓宽就业渠道、开展校企合作和有针对性开展就业帮扶指导,逐步走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特色之路。
(四)“促帮扶”加大导师职业指导
教师从新生专业导论课入手,在每一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充分利用专业课前言导论课程,开启对专业的启蒙教育,同时让学生在步入大学阶段制订学业目标和计划,在大一阶段通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提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 “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大学生活的融入感和参与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对学生的阶段性综合考评,对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评。加大对就业困难学生的排查,细化帮扶台账管理,关心就业困难群体,特别是对那些就业压力比较大的家庭困难学生、因各种原因未获得学位证的学生和部分女生,以及登记待就业毕业生,要给予格外的关心帮助。加大对就业困难女生和少数民族女生的就业帮扶,建立 “一人一策”的帮扶台账,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方案,利用毕业论文指导和学业指导,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通过校友和合作企业搭建就业绿色通道,畅通内部就业推荐渠道,帮助学生就业。
(五)“促合作”搭建校企联动模式
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之一,可以实现双赢。建立高校企业合作模式,不仅缓解了高校学生就业压力,也直接输入了企业所需的人才,体现了双向力量的重要性。企业积极提供实习岗位,通过实习发掘优秀大学生的能力,推行 “体验式就业”,在实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将课本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过程当中,掌握精进的技能。在毕业季积极提供就业信息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为学生举办专业性契合度高的专场招聘会,加强同用人单位、已毕业学生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推动校友就业模式。[4]
三、经验和启示
(一)加强就业工作的示范和引领
学院高层次人才和毕业指导教师为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就业人生导师的作用;学生党员和学团干部要在就业、专业引领、品德修为、社会实践等方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 “头雁效应”,形成 “教管服同心同向,各尽其责合力育人”的局面。就业辅导员要依托学院专业特点精心组织学业指导工作,开展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面试模拟大赛、专业技能大赛以及配合企业开展专业技能课程等多样化活动,提高思政育人成效,在帮扶学生学业就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
(二)全院联动系统推动就业工作
“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期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院教职工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形势下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最新政策,在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密切研判的基础上,以学校的就业方针為指导,及时完善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就业服务,拓宽就业平台。[6]
四、结束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高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的最关键一步,同时也是最后一步。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反映着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的认可。推动高校就业工作要不断结合自身实践,勇于创新和探索,发挥自身优势,以学生就业为重心,着力将现有教师、教学资源、专业特色不断整合,系统地将所有资源为就业工作服务,为学生的未来服务。
参考文献:
[1] 魏东,田萍.就业圆梦终有时:解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J].金融经济,2007(05):11-12.
[2] 林玉英.高校扩招条件下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S1):5.
[3] 李静.《就业促进法》中平等就业权司法救济条款的缺陷与完善[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02):71-75.
[4] 王培玲.民族标签与大众需求: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文化社会学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17,38(5):4.
[5] 刘漫中.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援助体系构建:以内蒙古地区高校为例[J].人民论坛,2015(17):213-215.
[6] 汪子云.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与对策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04):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