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审视

2023-11-26 10:48霍登煌
关键词:美育

霍登煌

【摘要】美育由来已久,其独特育人价值日趋凸显,并得到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美育肩负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使命,在生活向度的优势在加速形成。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是提升其吸引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从耦合机理上看,美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即两者形态属性契合,以鲜明意识形态为内核;目标指向相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铸魂根基自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为充分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必要立足时代,创新以美育人的价值理念;科学规划,把握以美化人的内在规律;借助经典,整合以美培元的教学资源,以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美育;高校思想政治课;价值逻辑;耦合机理;实践路向

【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23)05-0088-08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1]。意在表明美育是一种刚需,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2022年4月,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2],美育具有形象性、艺术性、情感性等特征,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沟通心理、启智润心、激扬斗志”[2]

一、美育提出的时代背景

18世纪末,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J.C.F.Schiller)首次明确提出美育概念,开创了美育理论研究的先河。我国的美育思想,最早可追溯到孔子提出的“六艺”教学科目,其中“乐”艺就是融合多种美育形式的总称和概括[3]288。20世纪初,封建帝制的灭亡致使儒家思想逐步走向衰落。为重塑民魂,中国美育第一人蔡元培将中西理念相结合,提出“美育代替宗教”的思想,得到民众的高度认可,并进一步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也”[4]174,即美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其核心在于提升人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一时期享有盛名的学者王国维也积极宣扬美育的重要性,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随着社会动荡、战争不休,美育逐渐被搁浅。直至20世纪80年代,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促成了“美学热潮”的跃起,使得美育再次回归民众视野,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20世纪90年代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实施素质教育方针,突出强调了美育的重要地位,但受到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美育的重视程度日渐衰退,致使学界关于美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新时代背景下,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美育独特的育人价值日趋凸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学校美育工作发表系列重要论述,美育迎来发展新机遇。2018年,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殷切期盼要做好当前美育工作,提出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5]。因为美育关乎广大青年的品质、素质的养成,对于塑造美好心灵至关重要。同年,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学校美育做出战略部署,指出学校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6]这意味着,培养懂得美好、欣赏美好、创造美好的时代新人,是学校美育重要且紧迫的任务之一。2021年,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讲话时强调,要“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7],要把美的教育和传续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从本质上看,美育是中国共产党育人育才的需要,也是增强青年文化自信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美育肩负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使命。美育视域下“美好生活”是自由和谐的生活氛围与人际关系,是向善价值的高尚精神生活,也是丰富高雅的文化生活[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的旨归,与美育育人目标相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作为社会的人,具有“个体性存在”和“集合性存在”的双重属性。这意味着人既有服务自己的一面,也有服务社会的一面,但目标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受教育者在接受学校美育提升自我的同时,也会促进社会美育的目标达成。当前,美育在生活向度的优势在加速形成,只有重视美育,并融入各项工作,才能使美育进一步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

二、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逻辑

美育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具有一定的内在张力。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提升思政课吸引力的基础上,推动其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受教育者理性思维的形成和德性养成,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从而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

(一)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德智体美劳共同构成“五育”。坚持“五育并举”是新发展阶段对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其中,“德育”与“美育”相互贯通,即“德育”因“美育”的融入变得不再无力,“美育”因“德育”的渗透而成色更足。接受“美育”熏陶后,学生在认知、赏析人或事物时,能够对认识对象的真善美、假恶丑做出判断,进而有利于培养自身高尚道德情操。

一方面,以美育德,提升人才“三德”。“立德”要立“三德”,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大德”是指“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谓之大。”(《孟子·尽心下》)因此,大美大德即“大德”。“公德”是指人类文明美好的高度契约。“私德”是个人生活中的道德准则,包含个人作风、习惯、修养等方面的道德规范。大德侧重心灵开导,公德侧重于智慧修行,私德侧重于素养提升。美育具有以美育心、以美启智、以美怡情的功能。可见,美育的三大功能与“三德”的侧重点相契合。另一方面,以美育人,涵养“三有”人才。“树人”要树“三有”人才,即“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人才。培育“三有”人才需要美育的支撑和涵养。而美育重在培养人的人文素质、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能够满足“三有”人才的成长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具有较强逻辑性,对培养学生的理性美具有一定激发作用。所谓理性美是指理性本身内蕴美的元素,包括严整、有序的美,清晰、能够明确传达的美,并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9]65。对于人文社科专业学生而言,能够培养其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长期置于枯燥的实验环境可能会对学生思想和行为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有研究调查发现,学生在追求科学和真理之外需要接受美育熏陶,缓解其情绪压力[10]。因此,高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主阵地,有必要将美育融入课堂教学,从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何以有效提升其吸引力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长效议题。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高校思政课堂的“抬头率”“点头率”“吸引力”以及“感染力”仍有待提高,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及其教学方式的创新提出新的要求。现阶段00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日益多样化,进行寓理于情、寓教于乐的情感教育是深入人心的不二法门[11]。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一般具有理论性较强且比较抽象的特征,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可以实现抽象内容的形象化表达,在寓教于乐中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也能达到规定教学目标,进而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

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过程需要展现美。高校思政课教师能够在课堂展现语言美、教态美、板书美、课件美等。其中,语言美是首要关键,也是青年思政课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所蕴含的美育元素,并通过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精湛的语言艺术进行表达,从而引起师生情感共鸣。需要注意的是,要警惕高校思政课教学“泛娱乐化”倾向[12]。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不是一时的“讨好”学生,而是通过“共情式”话语表达,加强对学生长效的政治引导和价值引领,以保证高校思政课思想性、政治性和学理性的课程底色。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课程作业需要传播美。当前,撰写课程论文多成为评价学生思政课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虽然课程论文内容能够展现学生的文笔美、逻辑美等,但形式较为单一。实践证明,受学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绘画、书法、短视频、海报制作等多元作业形式更受学生青睐。学生优秀笔记或作业通过学院官微、官网进行展播、推送,既能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空间之美[13],也能改变对高校思政课的课程印象。多元作业形式利于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也利于学生收获美感熏陶和实现自我成就。因此,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和课程作业中,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三)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一环

高校思政课是弘扬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益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国各族人民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共同理想、个人修养、时代精神相贯通,高度浓缩了美学思想,是开展各项工作必须贯穿始终的衡量标准。将美育的审美价值引领与高校思政课的政治引领相结合,能够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力。

一方面,“美”的评判标准能够强化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美”的评判标准一般具有公约性和社会主流价值内核的属性。美育贵在激发人的情感体验,但受到各种影响因素制约,每个人的情感体验并非都是“美的”。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水平总体向好,但仍存在过度标新立异的“另类美”。这种“另类美”或许会给当事人带来某种精神“愉悦”,但是否真正达到美的高度,可以从高校思政课育人的视角,将“美”的标准与含有强烈价值导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化解析,从而有效消解背离学生成长成才的“另类美”。另一方面,“美”的个性和共性能够增强价值观的认同感。个性之美主要是指由个性化体验所产生主观感受之美。比如,《唐宫夜宴》的“文化出圈”,不仅极富个性感染力,同时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共性之美主要指由众多个体对某一体验达成的美学共识。比如,红色经典文学著作、影视剧等文艺作品,凝聚了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导向。个性之美与共性之美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旨归。因此,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能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美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耦合机理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要求以普遍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基于美育和高校思政课特征优势、功能等,构建美育与高校思政课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实现两者双重提升、共生发展。从高校立德树人角度看,两者在意识形态属性、育人目标、铸魂根基等方面存在紧密的内在耦合机理。

(一)形态属性契合,以鲜明意识形态为内核

“意识形态”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特拉西首次提出,随着时代变迁和实践发展,其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国内学者普遍认为,意识形态是系统化、理论化的阶级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性是阶级性。

一方面,列宁曾提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整块钢”,马克思主义美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归根结底是要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总目标服务,这就决定了美学具有阶级性,表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而美育以美学为理论指导,因此美育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从教育目的上看,我国的美育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能够凝聚和动员社会力量,对人的社会实践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正如英国学者夏夫兹博里伯爵认为,热爱美和敬仰美有助于社会情感、品德的塑造,这本身就是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美的热爱[14]136。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习近平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5]153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阶级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意识形态性是贯穿其始终的本质属性。就其教育内容而言,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是其主导教育内容,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就教育目的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付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概而言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也是意识形态性,在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课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不断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因此,美育与高校思政课的形态属性契合,以鲜明意识形态为内核,在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和目的上基本一致。

(二)目标指向相通,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6]422即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价值目标,而人的需要的全面实现是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17]

一方面,美育能够满足人们对完整人格塑造的需要。美育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这里的“全面发展”,不能狭隘理解为知识层面的全面发展。美育除了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获得人文、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塑造更为完整的人格,使其在追求美好生活过程中,获得人生境界的全面提升。鲁迅认为,人的审美活动需要接受像康德、莎士比亚、贝多芬等哲学家、文人、音乐家的作品熏陶,从而达到“致人性于全,不使之偏倚”的目的。如果人的精神需求缺乏相应补给,那么美育历程将无法实现,人就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人。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既尊重学生人格,也注重个性发展。办好高校思政课,必须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实现学生个性解放和完整人格塑造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指出,时代新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是人格、个性也得到和谐发展。”[18]162馬克思主义自由观认为,个性解放是人格塑造的基础,人格塑造是个性持续解放的动力[19]。当今时代,各种社会思潮呈现出相互交织、激荡的复杂局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一定干扰。高校思政课能够以思想的引领性、政治的科学性以及理论影响的持久性,引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思践悟行的良好习惯,进而塑造健全人格,构建多元智能结构。因此,美育与高校思政课在完整性人格塑造方面有相通之处,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

(三)铸魂根基自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20]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主要包括促进个体提升精神境界,坚定信仰信念和实现思想道德素质发展[21],既彰显了中华美育精神的作用,又契合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覆盖审美的多个领域,主要包含自然生态之美、民俗风情之美、艺术作品之美等,是美育的重要素材来源,也是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和提升个体精神境界的重要依托。其一,自然生态之美,主要是指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情、境、景相融合,呈现人与万物一体的意象世界。自然生态之美的内在意蕴会随着不同背景、主体、氛围的转变而不断延伸和丰富。其二,民俗风情之美,主要是指不同社会文化区域内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而产生行为规范的差异之美。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风情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包含了百味人生、历史缩影的图景,亦是了解民生和社会历史的重要窗口。其三,艺术作品之美,主要体现在意蕴之美,给人一种强大精神力量。例如,中国红色经典艺术作品,以不同艺术手法再现中国革命历程,让人重温峥嵘岁月。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价值。因此,美育和高校思政课铸魂根基自洽,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在提升个人审美水平和精神境界的同时,也坚定了个人理想信念等,对于培养爱国情怀、崇高道德品质和强烈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大有裨益[22]

四、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向

“讲道理”是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办好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理直气壮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有必要借助美育的特征优势,以灵活生动的方式阐述深邃宏大的道理。但前提条件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审美素养要过硬。

(一)立足时代,创新以美育人的价值理念

第一,追求高尚的审美情感。审美过程实质上是以一种主观体验为前提的个人化心理过程。而情感是连接主客体、人与物、人与自然的特殊中介。著名教育家、美学家约翰·杜威认为,情感既表示一种行动,也表示这个行动的结果,强调审美情感表现过程应具有引导力[23]113。审美情感的功能性在于指引表现过程,并将这一过程与结果联系在一起。由高尚审美情感表现出有意义、有启发性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使他人产生新的知觉和认知。近年来,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盛行,一般通过激进的少数群体自身的价值观作出泛道德批判,带有很强的误导性,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很大[24]。其中,“丑化中国人形象”的“高级美”最为典型。西方时尚精英圈为了追求所谓的“审美多元化”,表面上是为了“消除审美歧视”,但实质是为了激化“东西方审美冲突”。面对网络民粹主义的冲击,思政课教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整合网络民粹主义合理内核,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正义观,帮助大学生塑造独立且有原则的完整人格,以消解网络民粹主义情绪化的不良影响。

第二,炼就过硬的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是一个人具备有别于他人发现美、甄别美和评价美的能力。马克思感性论认为,感性既是感性知觉或感性直觉,也是感性活动,天然具备实践属性,而这种主观感性也具有一种证明和把握客观世界的主体性能力。因此,马克思把人的审美鉴赏力看作是“社会人的感性”,认为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同时,这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现实的人不断学习、训练和反复实践。唯有如此,人们才能形成具有社会性的真善美、假恶丑评价观念,即赞美、欣赏、肯定真善美的对象,厌恶、排斥、否定假恶丑的对象。近年来,手机短视频给人们提供了多元化的精神补给,但受平台资本逐利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审丑”现象频发,对“网生代”学生的审美鉴赏力造成魅惑。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与美的规律相结合,借助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通过深度学习和参观博物馆、红色文化基地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参观和实践中积累自身的审美经验,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理性的审美鉴赏力。

第三,建构健全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的直觉是以理性认识和经验积累为基础[25]。审美心理的刻画和反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外界环境以及自身阅历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建构审美心理过程中,审美心理的动态性和包容性决定了审美主体不仅要多次鉴赏和获取审美对象所传达的审美信息,还要将新旧信息按需整合和优化,进而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健全审美心理。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6]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学习习近平关于美育和文艺的重要论述,有目的地鉴赏富有时代主旋律的艺术作品,在赏析过程中把握美的规律、参考美的形式,逐步培养和丰富自身审美认知和审美经验,以美的形式彰显理性的教学内容,坚持以美启真、以美引善,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心理和内在美学修养。

(二)科学规划,把握以美化人的内在规律

第一,强化主体意识性与培养实践能力相统一。尊重大学生个性和健全大学生人格分别是高校思政课和美育的侧重点,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其一,引导大学生继承并弘扬劳模精神。要充分发挥先进人物事迹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良好的人生觀和价值观。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袁隆平、邓稼先等老一辈院士、科学家的先进事迹,以劳模精神夯实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树立“以劳为荣、以劳为美”的价值理念。其二,引导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认识劳动创造美的价值意蕴。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劳动创造美的思想,并认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生产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而且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审美感受包含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这也意味着加强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实现建构自我、了解社会分工和明晰价值选择。其三,有序组织大学生参加美育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大学生鉴赏符合时代主旋律的优秀校园文化作品,在美育熏陶中培养自身美感意识。例如,组织大学生欣赏教育部推选出的“我心中的思政课”系列微电影,并以此作为参考,鼓励大学生以小组策划制作符合主题的校园微电影等,以激发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27]

第二,把握阶段性与贯穿终身性相统一。个体不同成长阶段的美育需求有所不同。进入大学阶段,要突出体现美育整体性、终身性的特征,以实现与社会美育的有效衔接,进而达到终身美育。一是增强校馆合作,充分挖掘美育价值。要遴选和挖掘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乡村振兴示范村等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美育价值,引导学生结合美的视角感受党的百年历史变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校馆合作”不仅可以增强师生爱国情怀,也可以实现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的互访与渐融。二是传播美育元素,营造良好美育氛围。现阶段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总体都有特色,学院走廊文化墙、各功能区充满设计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本内容入眼入脑入心的有效结合。因此,要加大使用率,适时更新文化墙中动态板块的内容,使师生在美的氛围中,接收知识的及时传播。三是坚持分层美育,提升审美素养。蔡元培认为,终身美育包含三个层次:初级层次要能够感知美的元素;中级层次要成就美的力量,高级层次要培养人发展美、创造美的核心素养。高校思政课要将道理以艺术化的形式“讲深、讲透、讲活”,需要参考美育的分层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不同道理被学生所接受,最终使学生实现有内涵、有深度的审美人生。因此,要把握美育的阶段性与贯穿终身性相统一,以实现学校美育向社会美育的过渡,进而达到终身性的美育要求。

第三,探索美育评价与实际培育动态平衡相统一。探索制定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评价标准,高校思政课教师可将学生提交的主题活动作品作为评价对象,构建以作品构思方案、作品展示方式、作品反馈评价为指标的三维评价模型。其一,作品构思方案维度。设计理念是作品的精髓所在,能够赋予作品独特风格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作者所传达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导向。具体评价要素包括主旨的鲜明性、方案的可操作性、对师生的影响力等能否体现美育价值。其二,作品展示方式维度。作品展示方式是作品内容表达的一种手段,包括但不限于演讲、现场书法绘画、歌舞、情景剧等形式。具体评价要素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舞台感染力、整体协调性等是否给人美的享受。其三,作品反馈评价维度。优秀作品是一种文化标志,也是教师育人成果的亮点体现。通过官微等平台推送符合要求的作品,以线上线下投票、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评价数据。作品反馈评价应坚持以人为本,综合评价作品立意、内容和形式是否具有可推广性,是否达到共享美、发展美的效果。当然,评价标准与实际培育效果往往会有出入,因此,要在调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评价标准,与实际培育情况保持动态平衡。

(三)借助经典,整合以美培元的教学资源

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不应局限于统编教材内容,要盘活各类精选教学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美育元素,是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重要资源。其中,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引导性于一体的红色经典作品的美育优势较为明显,将其作为美感体验的审美对象,不仅可以弥补大多数学生对艺术常识和艺术素养的缺憾,还可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第一,多维度、深层次了解红色经典作品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红色经典作品之所以为经典,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其具有跨越时代的审美价值。红色经典作品看似主观,实则客观,其主观的表现方式,恰恰展示出最普遍的时代真理,能够使多数人对某一事物产生共鸣。这得益于艺术创作者能够发现强有力的着力点,可能是一个人、一件事或者一次经历,尔后投射到现实生活,给予后人无限思考和遐想。正如黑格尔认为的,美学是艺术哲学的科学。针对于此,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了解红色经典作品背后所蕴含的典故、创作者所处社会风貌及其赋予作品的感情色彩。例如,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型歌舞剧《东方红》,将劳苦大众创建新中国的欢欣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将类似作品融入相关专题教学设计,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过程中彰显出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伟大革命精神,增强学生对党史国史教育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第二,多渠道、宽视角探寻红色经典作品的艺术性和抒情性。红色经典作品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承载着厚重的党史国史文化。可以通过参观艺术大讲堂、拜访专业名师等多种渠道探寻作品背后的历史故事,重点聚焦作品的选题理念、角色塑造、情节刻画、氛围营造等,为学生讲好故事做好充分准备。例如,作家石钟山的红色文学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中通过不同的故事背景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更为立体地塑造了主人公石光荣的爱国军人形象。石钟山的作品通过细腻刻画亲情、爱情、友情,使读者能感受到真实、平凡的生活故事背后所蕴藏的精神力量。因此,可将这类红色经典作品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相关专题教学设计,以深度重温红色经典,激活红色基因,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进一步引导学生弘扬革命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在仔细研究红色经典作品时代性、感召力、艺术性、抒情性的基础上,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精准把握与教材要点的关联度、契合度,以实现二者有机融合。此外,需要适度运用VR虚拟仿真设备和多场景教学资料库,通过创设沉浸式教学场景,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仿真氛围,实现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全身心感官沉浸,在沉浸式赏析中产生美感体验,进而使学生深刻体会红色经典作品的内涵和外延。

结语

2020年,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简称“20”方案)标志着高校思政课建设进入了新发展阶段[28]。“20”方案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内容布局、教材体系、教学要求等方面作出了重大改进,突出体现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要求。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所决定。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更侧重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运行规律和人的思想观念的自我革新、自我重塑的客观规律。同时,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打造更多更高水平的思政“金课”的需求日益强烈。面对这样的现实形势,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聚焦高校思政课和美育,两者在意识形态属性、育人目标、铸魂根基等方面相契合,存在共生发展的内在关系。将美育融入高校思政课,需要创新以美育人的价值理念,把握以美化人的内在规律,整合以美培元的教学资源,从而实现审美化教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提出的“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重要论述,既要做好对道理的透彻研究,实现研究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也要做好道理的形象化表达,让“有意义”的道理讲得“有意思”。从高校思政课与美育共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美育素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以美的表达方式将道理“讲活”。通过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道理让学生能听懂、愿意听、喜欢听,最终将道理转化为学生践行理想信念的自觉行动。

注释

①    “六艺”始见于《周礼》,主要包括:礼、乐、射、御、书和数。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 2020-10-16(04).

[2]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 人民日报, 2022-04- 26(01).

[3]    张连捷. 孔子美育思想初探[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4]    蔡元培. 蔡元培美学文选[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5]    习近平. 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N]. 人民日报, 2018-8-31(01).

[6]    习近平.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8- 9-11(01).

[7]    习近平. 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21- 4-20(02).

[8]    班振, 户艳茹. 美好生活视域下的美育审思[J]. 中国教育学刊, 2022(03): 64-68.

[9]    石中英. 教育哲学导论[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0]  王珊. 理工类高校开展美育教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20): 62-64.

[11]  赵天越.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提升策略[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04): 82-88.

[12]  张恂, 吕立志. 网络“泛娱乐化”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困境审思[J]. 思想教育研究, 2021(08): 95-99.

[13]  陈媛. 美育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向度和实践进路[J]. 江苏高教, 2021(05): 99-102.

[14]  [英]夏夫兹博里. 论人、风俗、舆论和时代的特征[M]. 董志刚, 译.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1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4.

[16]  中共中央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17]  陈瑞三, 杨飞雪, 阚迪.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165-169.

[18]  習近平. 之江新语[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19]  鲁明川, 曹克亮. 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论析[J]. 思想理论教育, 2022(01): 59-64.

[20]  习近平. 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 2015- 10-15(01).

[21]  冯刚, 鲁力. 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理论蕴涵[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1-10.

[22]  黄岩, 朱杨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1): 81-86.

[23]  李媛媛. 杜威美学思想论纲[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24]  欧庭宇. 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及应对策略[J]. 学术探索, 2021(01): 135-142.

[25]  张玉能. 中国传统美学的特征与传统审美心理[J]. 江汉论坛, 2009(03): 95-101.

[26]  习近平.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 2016-12-09(01).

[27]  柴素芳, 程雪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美育功能三论[J].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6): 77-81.

[28]  孟宪生.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署——《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解读[J]. 思想理论教育, 2021(06): 12-18.

Three Dimensional Review of Integ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O Denghuang

(School of Marxism,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Aesthetic educ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ts unique education valu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has been highly valued by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At the same time, aesthetic education shoulders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he people's “needs for a better life”, and its advantages in life are accelerating. Integrating aesthetic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 of carrying ou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educating people, the urgent need of enhancing its attractiveness, and the key link of strengthen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pling mechanism,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nterrelated and interconnected, that is, the two form attributes fit together, with distinct ideology as the core; The goal is interlinked,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eople is the purpose; The foundation of the cast soul is self-consistent, based o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 order to fully integrate aesthetic educ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innovate the value concept of aesthetic education, grasp the inner law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plan scientifically. In order to push forwar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the classics.

Keywords:aesthetic educatio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value logic, coupling mechanism, practical direction

猜你喜欢
美育
美育之声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别让体育和美育沦为一纸空文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美育史料·孟宪承演讲《美育原理》
美育史料·天津美育社
美育史料·孑民美育研究院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