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蕾
当今教育形势下,核心素养的概念深入人心。教师们在注重提升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的培养。每一位初中美术教师都应当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明确美术欣赏对学生成长的重要价值,采用创新型的欣赏课教学策略,避免美术欣赏课形式化,将知识的传授变为学生主动欣赏。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对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是因为传统的方式已不适应当今人才培养的背景和要求。首先,传统美术课堂模式最大的不足在于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使得课堂教学无法与学生自身感悟相连通。这种被动的学习也相应延伸出第二个问题,即视野的局限性。在传统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和欣赏边界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传授渠道,而教学边界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材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局限。最后,和当代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在层次上也有所欠缺,平行化的教学缺少针对性和渗透性,必然导致学习效果有所不足。基于以上三个方面的不足,笔者在本文中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改进产生积极作用。
一、开展主动探究,形成自主观点
传统模式下的美术课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和记忆,要改善这一点,就要改变传统课堂中枯燥沉闷的局面,引导初中学生进行探究性的主动学习。美术这一学科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主观性,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幅美术作品,初中生们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向和自我感悟。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个体感悟的差异,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进而在此基础上加以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探索将对作品的解读和理解自由地表达出来,与其他人进行分享和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激发他们身上的美术潜能。
二、延伸教学内容,拓展欣赏视野
对于每一位初中生来说,他们的将来都大有可为,相应的,初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应该为他们广阔的未来奠定基础。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欣赏视野的拓展就是关键的一环。首先,应在教材内容上进行拓展。同一位画家不同的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画家都会在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形成迥然不同的风格和作品。教师应当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对关联内容进行延伸,从而增加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夯实审美基础。其次,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大自然中,与社会有机结合。美术作品的表达一定是基于某种体会与心境,引导初中生在自然景观中获得艺術感受,将眼前的作品与作者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结合在一起,从美术的角度看待生活,做到身临其境和设身处地,真正实现与自然和作品的心灵沟通,进而产生最真实、最贴切的体验,才能体现美术欣赏的真正内涵。
三、划分欣赏层次,实现由浅入深
在美术欣赏的初期环节,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和欣赏基础,很多学生看待一幅画作,只会产生画得好与不好的直白观感,更有甚者只会将是否逼真作为衡量画作优秀与否的最大标准。因此,初中美术教师应当了解实际学情,针对性地划分欣赏层次,根据学生群体在欣赏中表现出的不同水平进行由浅入深的引导。在欣赏课中,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究和感悟,引导他们在作品派别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加强认识和赏析。对待某一类画作,例如中国人物画,当初中生们对其题材内容、手法特点有一定的认知积累后,再去探索它的发展史和其中蕴含的艺术之美,感悟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产生民族自豪感。如此循序渐进,使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让美术欣赏深入人心。
当今时代是注重素质教育的时代,初中教学领域中,美术欣赏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美术教学也应结合核心素养作出积极改革,帮助学生擦亮发现美的眼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进而陶冶情操,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体验感和幸福感,这是每一位初中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