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O理论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2023-11-22 03:07秦晓培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乡土地理评价方式学习效果

秦晓培

摘要:SOLO是英文“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的缩写,意为“可观察的学习结果的结构”,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乡土地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区域认知、训练其综合思维、培养其地理实践力,使学生逐步树立人地协调观,培养其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适时进行乡土地理教学,选取案例让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并通过实践活动亲身感知家乡的地理环境特点和变化。SOLO理论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能对学生的乡土地理学习情况做出科学的判断,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乡土地理学习。

关键词: SOLO理论;乡土地理;  知识水平;评价方式;学习效果

SOLO分类评价法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该方法认为人在对具体知识的认知过程中同样具有阶段性特征,要经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可以依据学生对问题的不同表现来判断其所处的思维水平和发展阶段,科学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乡土地理主要指省区以下的较小地理区域的综合地理,包括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河流湖泊等水文特点、土壤植被等的状况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及区域工农业生产、交通发展、文化旅游等的情况。

地理新课标中把“乡土地理”列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乡土是学生生活并成长的地区,学习乡土地理可以提高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增进其对家乡地理环境的了解,使其切实感受家乡变化;学习乡土地理还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综合性,逐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

1    SOLO理论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涉及地球表面的自然、人文、经济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参与地理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真实的生活环境,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师在地理实践活动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知和判断,帮助学生丰富个人体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升其核心素养,体验“认知—实践—深化认知”这一完整的地理实践过程。

乡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涉及当地的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方面,SOLO理论是一种结构性的评价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评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现出的思维结构,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强调思维结构的整体性。SOLO理论将学生的回答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这五个层次由低到高逐渐递进,强调了思维结构的整体性。第二,评价标准明确。SOLO理论的评价标准明确、易于操作,可以有效避免评价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第三,适合不同学科的评价。SOLO理论的评价方法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不同学科的评价。

另一方面,在中学地理实践活动中,应用SOLO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深化乡土地理教学改革。具体来说,SOLO理论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指导实践活动设计。利用SOLO理论可以帮助教师设计出更具深度和广度的实践活动,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SOLO理论的五个层次可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指标,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判断他们是否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点,是否能够将各知识点进行关联和拓展。三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SOLO理論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分析学生的回答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    SOLO理论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基于教材内容渗透乡土地理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选取一些教材内容与乡土地理实际相结合,能够将乡土地理教学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尤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素材的引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一课时,可以采取学习小组的形式了解本地的发展变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南通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南通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与海洋的交汇处,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南通的地形地貌主要是由长江、淮河和海洋的水流冲刷而成,包括平原、山地和沿海滩涂等。这些地理环境对于南通的发展和产业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二,南通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南通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南通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森林、湿地、水系等。南通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南通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三,南通的自然资源。南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南通的土地资源主要是由平原和低山丘陵组成,适合发展农业和工业。南通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和铁矿,这些资源的开发对于南通工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四,南通的产业发展。南通是一个工业城市,主要以纺织、机械、化工等产业为主。南通的纺织业是全国著名的产业,拥有众多的纺织企业。南通的机械制造业主要以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为主。南通的化工业主要以化工原料、化学纤维等为主。这些产业的发展对于南通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南通乡土地理素材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激发其学习兴趣。南通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对于南通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乡土地理素材的引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处于“前结构层次”阶段,即基本无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者处于“单点结构层次”,即只能涉及单一要点。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完善教学材料、细化问题结构、多角度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2.2依托实际案例推进乡土地理教学

通过七年级“世界地理”部分的学习以及八年级“中国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尝试让学生用所学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教师可给学生搜集一些实际案例。例如,学校所在村庄距离城市较近,近年来很多耕地被占用,有的建工厂,有的建商品房,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粮食产量下降。根据这一案例,让学生说说在自己家附近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并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析用耕地来建工厂和商品房是否可行,为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通过观察、剖析、讨论使学生意识到发展经济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立足科学发展,兼顾长远发展,因地制宜,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坚持人地协调。

通过对家乡这些实际问题的剖析与解决,学生往往能够达到“多点结构层次”,即能联系多个知识点,甚者达到“关联结构层次”,将多个要点联系起来,找到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因果联系,将其整合为一个连贯一致的整体。例如,在思考区域农业发展时,将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要素与交通、市场、技术、政策等社会经济要素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思考、合作交流、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其思维能力,让学生从中体会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3利用实践活动优化中学乡土地理教学

乡土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感。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了解自己家乡的特色和资源优势,从而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乡土情感。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应优化实践活动环节,推进乡土地理教学改革。

2.3.1调查问卷

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国的人口”时,教师让学生调查所在村庄的人口特点,初步完成户主姓名、性别、年龄与户籍等问卷调查汇总表,最后分析所在村庄的总人口数、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男女性别比例、近五年来人口总数的变化及各年龄段人口比例的变化等,进一步分析人口特征和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国的土地资源”时,可让学生调查近十年来家乡的土地利用特点及变化情况,分析利弊,从土地利用情况的变化中感知家乡的变化,增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坚定以坚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好家乡。

2.3.2实地考察

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聚落”时,教师让学生实地走入城镇、乡村、大街小巷,实地考察家乡的聚落形态,联系学习的理论知识,思考“家乡聚落形态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家乡民居的特点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交通运输”时,教师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火车站、汽车站或者飞机场,了解交通运输线路客流量、货物流量;了解哪些线路客运量较多,货运主要运输哪些货物,运往哪里;与旅客或工作人员进行交流;还可以模拟旅游,让学生分小组现场拟定旅游目的地并讨论规划出行路线,然后各小组再互相交流在规划线路时考虑的地理要素,对比各条线路的优缺点,选出最优方案。通过这些源于书本但又不拘泥于书本的实地考察活动,有助于将学生从“关联结构层次”上升到“拓展抽象结构层次”,让学生从理论高度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及策略,让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更加具体和深刻。这样一方面提升了其观察力、想象力及地理综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使其将所学知识与家乡地理环境实际相结合,让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深化和拓展。

SOLO理论在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对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了地理学习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可以让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乡土化,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能逐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和问题,使其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从地理的视角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逐步形成人地协调的观念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參考文献:

[1]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M].1999年7月第一版.

[2]于蓉,王必亚.中国地理[M].2014年6月第四版.

猜你喜欢
乡土地理评价方式学习效果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基于学习性评价原则提高研究性学习效果的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之优化
乡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功能与评价方式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