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角色游戏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

2023-11-21 00:23:32李添丽邵笑
中国教师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李添丽?邵笑

【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在学前阶段的典型游戏形式。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本文基于教学实际,以中班角色游戏“野趣集市”为切入点,探究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角色游戏 中班幼儿 指导策略

角色游戏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通过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可以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角色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笔者以中班角色游戏“野趣集市”为例,探究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有效策略。

一、拓展游戏内容,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问题情境1:老师,没货了

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野趣集市”初具规模,在教师看来,东西齐全,可第一次游戏就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次游戏中,许多幼儿来“诉苦”:老师,蔬菜没有了,玩具没了……教师来到集市,果然货架上的货物几乎“一扫而空”。大家好像并没有“购物”,而是在“争抢物品”。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讨论:集市没货怎么办?大家兴致勃勃地发表各自的意见,最后一致决定,每人从家里带东西送到集市里,不够再“进货”。

策略1:教师与幼儿进行讨论。

教师通过直接与幼儿讨论,让他们自主参与到材料收集的过程中,既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又让他们参与到游戏准备中。谈话后,幼儿陆续带来水果、蔬菜、玩具、纸巾……“野趣集市”的货架就这样丰富起来。

问题情境2:老师,他不付钱

“野趣集市”上的货物丰富后,幼儿有了更大的兴趣。有的幼儿拿起小篮子在集市里走来走去,有的幼儿则在地上玩玩具。一次,乐乐走到教师跟前说:“老师,小米买东西不付钱!我跟他说了也不理。”另一次,果果找不到收银员,就拿着东西离开了。

策略2:教师让幼儿参与“集市购物”体验

通过亲身参与“集市购物”,幼儿能够完整体验购物的感觉,知道购物的流程、买卖物品的方法,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体验之后,幼儿非常兴奋地讨论着自己买的东西和买卖的步骤。

问题情境3:老师,我可以干什么?

一次,小糯米拿起籃子选好物品到收银台付完钱,就在“野趣集市”上晃来晃去,过了一会儿,他问:“老师,我还能干什么?”当幼儿有了购物经验,他们学会了买卖东西,但买完之后呢?“野趣集市”应该如何经营下去?这些通过一次购物可能无法体会。

策略3:教师让幼儿深入观察集市。

教师在与幼儿的交流中发现,幼儿了解了购物流程,却没有仔细观察“野趣集市”上的物品摆放。为了使幼儿对角色的认知更完整,增加对集市的熟悉度,重新开展了一次“我去赶集”活动,让幼儿带着问题“赶集”,通过观察了解集市的布局、集市中的人分别在做什么等。

二、解决游戏问题,推进游戏情节发展

当幼儿对集市里的人、物和相应的任务熟悉了之后,笔者发现中班幼儿在游戏中虽然有分工、有合作,但是他们的计划性不强,也不具备很好的交往技能,在角色游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游戏材料类问题的解决

问题情境4:我没钱了

一次,点点因为没有钱,老板可乐不让她买东西,两人在摊位上僵持了很久。这时教师不直接帮忙解决,而是在一旁引导:“爸爸妈妈去集市,除了钱还带什么?”“我妈妈有支付宝和微信。”“我爸爸有银行卡。”点点回答道:“原来还能用手机和银行卡付钱啊。”几个幼儿从美工区拿来材料,制作起了手机。之后,为了更好地开展游戏,可乐在摊位上设置了一个收款二维码。

策略4:提问式点拨

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提问,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启发幼儿增添了“刷二维码”情节,有效唤醒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了游戏的开展。

问题情境5:缺货了

一次,小橙子已经卖完了所有的糖果,但小吉米还想买,双方产生了矛盾。看到这里,教师扮演成叫卖员问:“我们的摊位上进了一种新糖果,比这个更好吃,你们想不想试试?”听到教师这么说,小吉米马上高兴地挑选起了“新”糖果。

策略5:替代物示范

在幼儿眼中,这个叫卖员是他们的游戏伙伴。教师的及时出现,解决了双方的矛盾。“新”糖果是用积木搭的,在制作商品时,幼儿也能体会到搭建积木的快乐。之后,在游戏中,幼儿会有目的地寻找替代物来解决遇到的问题,教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示范。

2. 情节发展停滞类问题的解决

游戏中,突发的矛盾会导致情节的停滞,阻碍游戏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想办法,助推游戏情节的发展。

问题情境6:豆豆在玩玩具

老板琪琪来告状:“豆豆不买东西,一直在那玩飞机!”豆豆说:“我不想买东西了。”是啊,同一个角色进行得太久,难免枯燥。笔者想到设置一个闹钟,闹钟响就结束,可以互换角色。这样能满足幼儿扮演不同角色的愿望,又增加游戏趣味。听到这个“决定”,大家都很兴奋,在无数个“第二次”中玩得乐此不疲。

策略6:“第二次”闹铃

教师的初衷是为了让幼儿不无聊,经历多次游戏后,他们玩得越发好起来。闹铃是由幼儿自己决定是否设置,进区域前要商量好,为了避免过于频繁的交换角色,每次游戏只能设置一次。有了闹铃,幼儿想出了更多情节,例如,闹铃一响,集市会有一个大特卖活动,或者是一个特别节日、大促销等。

3. 幼儿交往类问题的解决

问题情境7:他不让我玩

开展游戏时,昊昊噘着嘴说:“他们不让我进用餐区。”教师一看发现豆豆也被堵在外面,小王不肯让人进去。教师拿起篮子,以顾客口吻说:“我们饿了想吃东西,为什么不让进?”小王说:“我们正在喂小宝宝吃饭,等一下马上就吃完了。”豆豆说:“可他们待很久了。”教师又说:“你们可不可以快一点儿,我们的宝宝也饿了。”听到这,用餐区很快就空出来了。

策略7:教师身份游戏化

教师将自己的身份游戏化,通过语言示范平息了矛盾,让游戏可以平稳地开展。在实际游戏中,教师应该更多地采取这样间接的语言引导,这样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与同伴的交流互动,同时学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冲突,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情境8:他们不理我

一次“叫卖员”帅帅诉苦:“他们买东西拿了就走,我给他们推销也不回答我。”教师发现还有不少孩子在游戏中也几乎不说话,只管自己买东西付钱离开。有一次,米妮和昕怡两人手拉手来到超市。听到他们互称“妈妈”和“宝宝”,教师连忙说:“哇!今天你带宝宝一起来赶集啊,太好了,赶紧问问叫卖员有什么特别推荐吧。”

策略8:情境演绎法

个别幼儿在游戏中总是自己管自己,不和别人交流。通过一些特别的情境演绎,让幼儿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玩法。因为平时去超市大都是和家人一起,因此,教师引导他们去超市游戏时,也可以扮演一些不同角色的人,这样可以产生更多的情节。

三、把握幼儿变化,深化游戏价值

中班幼儿其实已经在以往的学习成长中形成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适应角色的同时,也可以展现出良好的规则意识。在角色游戏的开展中,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

经过一学期的微型小集市游戏,笔者发现那些内向、害羞的幼儿,能够大方地与人交往了,从最初拿着小篮子自顾自地跑来跑去,到可以自主分配各自角色,并有序、有情境地开展游戏。幼儿开展游戏过程中的对话越来越多,许多幼儿还能主动与同伴交流、对话,邀请同伴参与游戏等。此外,“野趣集市”游戏的开展,还增加了幼儿在其他角色区的游戏情节和自发行为。

总而言之,角色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游戏活动之一。在开展模仿想象以及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分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而且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幼儿园教師在开展角色游戏的过程中要注重仔细观察和引导幼儿,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静静.以角色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1):109-111.

[2] 谢春梅.基于关键发展的幼儿园角色游戏区环境创设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3(2):57-58.

[3] 李莉萍.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中教师有效的指导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20(19):97-98.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镇平原幼儿园)

责任编辑:李莎

猜你喜欢
中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策略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26:43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35期)2016-12-12 12:26:00
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解决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2:09:50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2:14:42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0期)2016-12-01 20:12:42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浅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灵动指尖的艺术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45:31
小学习作复习“五步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