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亚
[摘 要]三层级解读是一套适用于语文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解读系统和序列,具有释义、解码和评鉴三个层级。将其运用于《精卫填海》的教学中,并围绕学生阅读中可能存在的难点,以课后习题为支架,设计上下衔接、前后贯通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三层级解读;教学设计;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25-0077-03
《精卫填海》是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司马光》《守株待兔》两篇文言文后,《精卫填海》是学生接触的第三篇文言文。三层级解读在整合普通阅读经验和专家理论解读的基础上设计而成,是一套适用于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解读系统和序列,具有释义、解码和评鉴三个层级。笔者运用三层级解读理论教学《精卫填海》,将该课的阅读教学过程转化为释义、解码、评鉴的循环,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活动,有效、有序地发展学生阅读能力。
一、释义层
释义,即解读文本,包括文本的内容、主题、思想、情感等。解读《精卫填海》,需要学生理解古文字词的含义以及各个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要聚焦文本,探究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并且及时给予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精卫填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一共35个字:“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字词的理解
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白话文运动之后,文言文逐渐脱离了日常语言,离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学习经验非常遥远。有的字词在今天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已不再使用,而仅仅保留在文言文中,如“堙”表示“填塞”的意思;有的字词现在很少使用,只保留在成语等语言现象中;有的字词虽然仍在使用,但是原本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少女”“女娃”这两个词,“少女”原本指“小女儿”,与今天“一般指7~17周岁未成年的女子”的意思不同;“女娃”原本的含义是名字,与今天“女孩子”的意思也完全不同。
(二)句式的理解
文言文句式的表达与白话文不同。比如,“女娃游于东海”是“女娃于东海游”的倒装句,其中的介宾结构后置。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时,要把介宾结构前移为动词的状语,即“女娃在东海游玩”。句式表达中介宾结构位置的变化,增加了学生阅读的难度。
(三)跳跃的表达
文言文的语意表达简洁凝炼,需要学生仔细体会。此外,《精卫填海》这一神话故事具有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需要教师进行讲解,辅助学生理解课文。例如,传说精卫是炎帝小女儿溺水身亡后的化身,“故为精卫”这一句提到了化身现象。教师可以结合其他英雄神话中的化身情节,如追日的夸父化为一片桃林,开辟天地的盘古化为世间万物等,促进学生对故事的内容理解。
(四)陌生的背景
学生对课文的出处《山海经》一书相当陌生,对精卫鸟、西山等背景知识也缺乏了解。虽然编者在教材中以注释的方式介绍了精卫的相关信息,但是学生还需要获取更多阅读资料。
在学生能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我是怎么读懂的”“如何才能读得更好”等学习目标。以句读为例,部分语感比较好的学生自己练习几遍后就能读准停顿,但他们并不理解其中的原因。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文言文句读的规律。其一,根据表达的意思来停顿。如“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的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作女娃”,所以要在“炎帝”“名曰”的后面停顿。其二,在虚词的前面或后面停顿。如“以、而、之、其、于”等,可以将其作为停顿的标记。如“女娃游于东海”“以堙于东海”,需要在“于”后面停顿;“溺而不返”需要在“而”前面停顿。其三,掌握声断气连的阅读方法,即声断而神不能散。在朗读的过程中,语音消失后,依靠气息的连贯延续未完成的表达。
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朗读课文,笔者以“读”的语文学习活动落实释义的要求,設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层次一】读准字音
(1)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帝”“曰”“溺”“返”“衔”这五个一类生字;
(2)展示“曰”的演变,让学生辨别“曰”和“日”的不同,进而读准“曰”字;
(3)通过比较区分“女娲”与“女娃”,引导学生读准“娃”的字音。
【层次二】读准停顿
(1)引导学生回顾《司马光》中“群儿戏于庭”一句,将相同的停顿技巧迁移运用至“女娃游于东海”“以堙于东海”中。又如,《守株待兔》中的“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的停顿技巧,也可以迁移至“溺而不返”中。
(2)提出问题:“每个句子中都有一个字,能够帮助我们读准停顿,你发现了吗?”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于”“而”这两个字,掌握了要在“于”字后和“而”字前停顿的规律。
(3)让学生说一说觉得难读的句子。学生可能会提到“常衔西山之木石”。这个小短句包含两层意思:常衔木石;常衔西山上的木石。此时,教师进一步讲解,让学生根据句子含义读准停顿。
【层次三】声断气连
(1)示范声断气连的读法,让学生模仿朗读。
(2)出示竖排的《精卫填海》文言文,指名朗读。
(3)出示竖排的、没有标点的《精卫填海》文言文,指名朗读。
这样的朗读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朗读中学会了读准字音、读准停顿,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二、解码层
解码,就是解读作品的技术密码和艺术密码,学习表达技巧,理解艺术奥妙。
(一)独具一格的文本结构
叶圣陶于《语文教学二十韵》一文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只有循着作者写作的思路,才能领悟文本的奥妙。《精卫填海》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游、溺、为、衔、堙”:女娃在东海边游玩时溺水而亡,她的精气化身为执着复仇的精卫鸟,时常衔着木石填于大海。全文只有35个字,通过精简的文本结构,不仅清楚地交代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描绘出跌宕起伏的情节。
(二)神奇非凡的大胆想象
《精卫填海》是一篇神话故事,充满着浪漫大胆的想象。小鸟衔木石填海,这一荒诞不羁的情节,彰显了我们祖先对抗自然的大胆想象;女娃化身为精卫鸟,更是故事中的神来之笔,颠覆了读者的认知。这些神奇非凡的想象有石破天惊之效,也符合情理。首先,炎帝部落崇拜鸟,并将其作为部落的图腾,这是炎帝的小女儿溺亡后化身为精卫鸟的文化源头。其次,远古时期的人类祖先有人死化身的观念。无论是“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毛发为草木”的盘古,还是“与日逐走……弃其杖,化为邓林”的夸父,都是先人幻想出来的形象。
(三)极其强烈的反差对比
故事中,“少女”即“女娃”,“女娃”化为“精卫”。从字面意思上看,无论是作为炎帝的小女儿(少女),还是未成年的女孩子(女娃),以及女娃溺水身亡后的化身精卫鸟,都以娇小、柔弱的形象示人。与此同时,精卫所面对的东海,在上古时代的先人看来,“海,晦也,主承秽浊,其水黑如晦也”。我们的祖先对大海充满了恐惧,认为漆黑的大海里面藏着凶险、丑恶、灾难等。西山的微小木石与茫茫的东海、娇小的精卫与凶险的东海、柔弱的精卫与西山至东海的艰险路途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我们的视觉和心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
(四)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精卫(女娃)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两处。一是女娃溺亡后身体消亡了,精气化身为精卫鸟,四个字“故为精卫”将她内心的不屈一笔带过。二是精卫衔木石填东海,她以弱小的身躯叼衔树枝、石子往返于西山和东海之间,一个“常”字写出精卫与大海抗争的执着,描述出不尽的辛酸与劳苦。课文《精卫填海》节选自《山海经·北山经》,省略了原文的“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这是说由东海发源的漳河向东流去,最后注入大海。流动的水冲走了精卫投下的树枝和石子,精卫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无法把东海填平,但她仍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至此,精卫执着抗争的悲壮形象浮现在我们的面前。
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笔者以“讲”的语文学习活动落实解码的要求,设计了以下五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层次一】结合注释讲
(1)让学生通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解释化身现象。先提出问题:“女娃死后化为精卫鸟,你在阅读时还遇到过类似的情节吗?”再进一步解答:“夸父化为桃林,盘古化为天地万物,女娃化为小鸟,都是神话故事中的化身现象。”
【层次二】串起角色讲
(1)让学生用笔圈出故事里的角色。教师明确:炎帝之少女、女娃、精卫。
(2)让学生把三个角色串起来讲故事。
【层次三】用情节图讲
(1)展示故事的情节示意图,感受情节的起伏。
(2)引导学生根据情节示意图讲故事。
【层次四】结合插图讲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并提问:“精卫是怎么衔石子的?东海是什么样的?”
(2)学生通过插图展开联想并复述故事内容。
【层次五】展开想象讲
(1)出示三组词:精卫—东海;西山—东海;木石—东海。教师提出问题:“精卫在衔木石填海的过程中,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呢?”
(2)让学生想象这些困难,再次复述故事。
三、评鉴层
评鉴,就是对作品的评论、评判、鉴别和借鉴。
课文可以与其他相关文本形成互文阅读。除了《山海经·北山经》中载有精卫填海的故事,西晋张华的《博物志》、南梁任昉的《述异记》也有相关的记载。《博物志》中写道:“有鸟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故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述异记》中写道:“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其名自呼。每衔西山之木石填东海……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于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鸟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博物志》的记载告诉我们精卫鸟的外形与乌鸦相似,色彩艳丽,娇小可爱。将其与课文相对照,能够深刻感受到精卫的娇小与东海的凶险之间的鲜明对比。《述异记》的记载提到了精卫的另外四个名字,与课文中精卫的形象互相呼应。“誓”“志”两个字写出了精卫与东海抗争的决心;“冤”写出了精卫溺亡的冤屈与内心的不服;“帝女雀”告诉读者精卫是炎帝的女儿。此外,相关的地理文献能帮助学生建立距离认知。如《水经注》中“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这是说发鸠山(即精卫的栖息地“西山”)处于漳水以西。这些地理信息能够让学生明确水流的动向,进一步感受西山与东海距离的遥远。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本身就具有认知冲突。女娃化身为精卫鸟,决心填平东海以报仇。既然神话故事是由先人通过大胆的想象创作而成,那为什么不赋予精卫超人的力量,让女娃化身为更为强大的动物进行复仇呢?这样,不就更有可能实现填海的愿望嗎?当学生顺着神话故事的文本特点进行思考和解读时,自然而然地会形成这些认知冲突。
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赏析课文,笔者以“议”的语文学习活动落实评鉴的要求,设计了以下两个层次的教学活动。
【层次一】对比阅读文本
(1)展示《述异记》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根据精卫的四个名字“誓鸟”“冤禽”“志鸟”“帝女雀”找出课文中对应的短句,并用笔画出其中一句。
(2)学生小组讨论:“为什么精卫还有这些名字?”
(3)学生汇报小组探讨的结果。
【层次二】引发认知冲突
(1)提问:“为什么女娃化身为弱小的精卫,而不是其他更强大的动物?”
(2)引导学生回想读过的同类神话故事。
对《精卫填海》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要求。其一,落实课后习题要求。该课有三道课后习题,分别是朗读和背诵课文、讲故事、感悟精卫的形象。教师可以把这三道习题分别融入释义、解码、评鉴的阅读活动中,引导学生读懂文意、读出文趣、读得思悟。其二,真正培养阅读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教给他们具体的阅读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理解《精卫填海》的文本结构。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程序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才能提升阅读能力。其三,切实呈现思维进阶。释义、解码、评鉴这三层级是进阶设计的,每一层级内的“读”“讲”“议”学习活动也体现了递进性。“讲”与“议”以“读”为基础,促使学生更好地朗读与背诵课文,提升理解与赏析的水平。
教师运用三层级理论解读《精卫填海》,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将教材中的三道课后习题融入具体教学中,设计上下衔接、前后贯通的多层级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进阶思维,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黄伟.教学解读与阅读能力发展层级简论[J].学语文,2019(1):4-8.
[2] 黄伟.精准聚焦,拾级而上:三层级阅读教学微课设计[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7):28-29,33.
(责编 李铉华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