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 李 磊
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教学进行全面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发挥,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提供牢固的落脚点。本文分析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以及教学原则,提出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双方始终存在“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角色定位的矛盾使师生双方在课堂中普遍存在二元对立倾向。主要表现为教师通常占据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往往只能按部就班地跟随教师预设的节奏和安排进行学习。在该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趋向于被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及思维能力发挥空间有限,进而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新课标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要求,并指出了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阅读、自主表达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由此可见,转变原有教学方式既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落实新课标的需要。基于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助于转变单向传授的教学形式,避免单一和被动的学习方式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样性的教学形式是使学生真正投入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中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其才能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新课标的育人目标才能真正落地。
新课标进一步凝练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围绕核心素养构建了课程体系,新课标的落地,标志着语文课程育人目标的转变。新课标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对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了要求,还充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彰显教学目标以文化人的育人导向”,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价值取向、文化底蕴等素养的发展。此外,核心素养提出的语言运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方面主要内涵也体现了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语文课程的育人范围不再局限于认知教育中,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均是重点关注对象,教学方法和过程更具有综合性、过程性和全面性特征。
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均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教师只有精准把握学生的发展特征,才能针对性制定教学策略。初中生已经初步形成了独立意识与自主意识,具体表现为初中生在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事物时,更倾向于独立解决,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会优先寻找朋友或同学寻求帮助。不同于小学时期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初中生在有意识地“脱离”家长和教师的“监管”。
新课标在语文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学业质量、教学建议等方面提供了详尽的规划,教师可以基于新课标的指导,以学生能够理解并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深度与课堂参与度的目的。
总之,把握学生阶段性发展特征,就是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密码”,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学情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学生获得当前所需的发展和提升。
无论教学形式如何创新,教学方法如何转变,都脱离不了“教”与“学”之间始终存在的基本关系。在传统教学模式长时间的沉淀下,“教”的作用在课堂中得到了充分发挥。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就必须注重“学”在课堂中作用的发挥。只有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课堂,并发挥自身主体作用,教学效率才能突破现有瓶颈,获得进一步提升。主体性原则促进了教与学达成有机统一,有助于师生双方将力量汇集在一处,共同致力于课堂效率的提升。此外,新课标做出的众多规划也是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才能将新课标落到实处。
教育作为培养、塑造人的活动,使人获得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是受教育主体,只有学生得到了发展,才能凸显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新课标多次强调了育人的重要性,“教书”和“育人”之间本就具有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育人是教育的灵魂与使命。教师应摆脱传统教育中侧重认知教育的局限性,彰显语文化人的育人本质,将育人作为语文课程的底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际学情等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教无定法”能够充分诠释新课标下语文教学需秉持的原则,教师应将实际学情作为首要参考因素,以学生发展的角度选择教学方法,而并非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本就是动态发展的过程,教无定法并非指随意胡乱教学,也不是任由学生兴趣喜好教学,而是结合实际学情、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量的结果。新课标在教学总目标中提出了九方面发展目标,包括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责任意识、人文素养、审美情趣、语言运用及学习习惯、阅读方法与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与创造力、求真务实的情感态度。教师在考虑如何实现教学目标时,也要注重学生在该过程中的发展和提升。
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阐释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及作用,其中包含“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念。除课程性质外,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文学作品及其片段同样包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
在新时期,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想品德课程的职能,也是全课程的职能。语文课程在培育学生正确价值取向和坚定理想信念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作为网络生活的“主力军”,其尚未形成正确甄别、判断是非的能力。在当今各种社会思潮剧烈交锋的背景下,只有开展有效的思政教育,才能为学生构筑牢固的思想防线,避免错误的言论对学生造成危害。
此外,遵循思政性原则不仅是落实新课标的必要举措,也是体现语文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需要注意的是,思政性原则并不等于在语文课堂中上“思政课”,教师应发掘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教学的方式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由此既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进一步发掘了教学内容中的内涵。
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的形式呈现,旨在加强知识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新课标同样提出了“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因此,教师可以依托学习任务群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
以部编版《邓稼先》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确定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为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在初中阶段,该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欣赏科学、关注祖国、乐于创造、关注社会与国家的品质。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实用”特点,引导学生在观察和搜集信息中感知文章内容。
首先,教师在教学起始阶段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全文通读,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关键信息,整理主人公的生平事迹与贡献,并组织语言以自身方式进行讲述。该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并促使学生通过加工与整合将信息与知识内化于自身,从而达成学习任务群中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目标。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重点内容进行精读,要求学生对比主人公与奥本海默两人的性格特点,并前后桌共同探讨文中对比两人性格差异的用意,由此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最后,在前后桌探讨完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即兴创作,用短文写出自身对主人公品质和性格的理解,并阐述主人公的精神对自身有何启发,由此使学生能够深度了解主人公所做的杰出贡献,并将文章中的创新、爱国精神内化于自身,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落实新课标对学生阅读学习做出的要求。教师可以依托问题情境设计有深度的学习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索,进而使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学习方法,实现与文章作者的跨时空对话,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感受文本中蕴藏的思想情感与核心主旨,深挖隐藏在文本中的文化内涵与独特审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以部编版《驿路梨花》教学为例,学生初次接触略读法,了解悬念法与误会法在文章创作中的作用。
首先,在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看到本篇课文的题目中的梨花,第一时间你能想到什么?题目中的驿路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主要描写的事件、事件所涉及的人物及人物所做事件有何目的,并依据事件出现的顺序进行排列,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显现出来。在学生完成略读后,教师可以继续向学生提问:“课文所写的顺序真是故事的发生顺序吗?如果不是,故事的起点又是什么?”由此引导学生再次回到课文当中进行二次阅读,以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悬念法与误会法。学生通过找寻课文中的关键信息了解到故事的发生顺序应按照时间进行排列,起点应该是“解放军修建房屋”。作者运用插叙的写作手法围绕“谁是茅草屋的主人”巧妙地设计了三次悬念与两次误会,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这一叙述手法的优点,鼓励学生阐述自身阅读体验,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究。
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写的形式,让学生尝试运用插叙的写作手法,以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为写作对象,通过设置悬念与误会的形式进行创作,要求作文整体内容逻辑紧密、观点鲜明、结构紧凑。通过读写结合的形式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借助写作强化学生对该阅读学习方法的运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新课标提出了“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要求,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合作学习。
以部编版《曹刿论战》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并布置相关学习任务:
(1)小组合作学习:了解文中“肉食者”“又何间焉”“弗敢加也”等短语的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课文大意,并组织语言,以自身方式向组内成员讲述故事内容。
(3)小组合作探讨: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小组合作探讨:本文用二百余字便描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课文是如何安排叙事结构的?这一结构有哪些优点?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设置任务时需秉持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确保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思路。任务(1)旨在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文言文短语的含义,从而加深对汉语言文字的理解。任务(2)旨在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为后续深入学习奠定基础。任务(3)旨在培养学生捕捉文章关键信息和阅读理解的能力,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任务(4)旨在引导学生以语文的思维对文章的结构、本质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发现课文中存在的规律,掌握深度阅读和写作的关键技巧。此外,合作学习的形式促进了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有助于学生裨补缺漏。通过学习,学生由受教育主体转变为自我教育主体,教学过程由“教师将果实送给学生”转变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摘下果实,并掌握了获取果实的技巧”。
新课标提出“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这一理念。从教学本身的角度出发,教学评价同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教师把握实际学情的重要手段,是优化教学的重要依据。传统教学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未发挥其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的作用。教师应建立具有过程性和完整性的评价,通过教学全面落实新课标要求的同时,促进新课标其他目标的达成。
以部编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建立“三维”评价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空乏其身”“苦其心志”等文言文短语的运用;理解课文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分析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能够有情感地阅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与作者产生一定情感共鸣;能够对照古今,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在建立评价机制后,教师应结合评价结果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例如,某名学生能够了解课文含义,但无法对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表达产生认同。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深度剖析该观点的内涵,如“困于心,衡于虑”体现了人经历的困苦,人在经历困苦时往往会思考变通之道,在经历困苦和磨难考验后,人往往能够突破自我、有所作为。由此使学生基于已知内容经历“再发现”的学习过程,对课文内容产生独特理解。
此外,教师也应根据教学评价对教学进行优化。比如,在教学完成后,多数学生并未对照古今,树立正确面对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此时教师则需要考虑教学是否脱离生活,并在后续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调整。
总而言之,新课标为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正确解读新课标内容,并在教学中进行有效融合。需要注意的是,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并非为了创新教学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与课堂参与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个人终身发展的品质。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确保新课标有效落实的基础,教师应践行新课标提出的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发展理念,切实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