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在培智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23-11-12 19:57:36高风云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5期
关键词:培智德育工作德育

■ 高风云(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培智班学生是指存在着一定智力或心理发展障碍的特殊学生,此类学生普遍不具备自主能力和学习意识,德育水平也长期处于较低的。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提升德育工作教育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助力培智班学生综合素质的进步与提升。

一、培智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教学困境分析

1.班主任对德育缺乏重视

培智学生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存在着教学难度大的特点。班主任教师除了要关注培智学生学科内容的学习和掌握,还要着眼于培智学生运动保健、生活适应、劳动技能、艺术休闲以及康复训练等多个方面的教学任务。培智班教育教学活动的首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生活。

因此,德育是培智班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实际上许多教师都没能正确认识培智班德育的重要作用。班主任教师一味地对培智学生进行生活技能以及智力发展的培养和锻炼,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灵层面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立德树人”是当今教育领域基本的教育任务之一,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坚持“铸魂育人”的教育教学原则,加强对培智班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2.忽视培智班学生的基本特点

培智学生由于自身能力的缺陷,普遍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差、自制能力不强、理解能力不高的特点。培智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较于同年龄段学生而言是非常缓慢的,这导致了培智班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难以推进和展开。在德育层面,教师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共情能力和感悟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当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真正触及心灵和认知观念,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影响和改变。但对于培智学生而言,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身体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身就是比较差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不到有效锻炼,培智学生的心理大多数都处于半封闭或自我封闭状态,心理健康状况层出不穷,德育更难以真正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因此,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教学困境,有效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从培智学生的基本发展特点出发进行德育活动设计,全面考虑培智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个性化、针对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培智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

3.德育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分离

培智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是培智班班主任基本的教育教学任务之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学会生活、融入社会,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尽可能地使培智班学生能够成为合格、独立的社会公民。在实际德育工作中,许多班主任教师的德育活动设计浮于表面,德育成为教师的一言堂,教育教学活动严重脱离实际,与培智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培智学生难以真正体会和感悟德育,更难以将其践行到日常生活中来,并不符合德育的本质目的,阻碍了培智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

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时刻注重德育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帮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为基本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增强培智班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帮助培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

二、人文关怀在培智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分析

1.有助于拉近培智班的师生距离

培智班的学生由于自身的身体缺陷问题,普遍存在着行为方式单一的问题,学生的知觉反应一般比较迟缓,但这并不意味着培智班的学生就是没有心理活动的,此类学生反而容易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培智学生认知发展不健全,难以正确看待生活问题和情绪问题,很容易导致“钻牛角尖”的心态出现。再加之外界环境的压抑或否定,容易造成培智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减少与外界接触和沟通交流的欲望,并不利于培智学生的长远发展。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能够有效促使培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让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矛盾,并且能够对班主任教师产生信赖和依赖感,有效拉近培智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保障培智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有助于帮助学生融入社会集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社会观念逐渐向着更加兼容并包的方向进步,对于个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接纳程度逐渐变强,培智班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也有了更多的可能。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践行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帮助培智学生在受教育阶段实现自身基本生活技能以及道德标准的构建,为培智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培智班学生德育工作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当前及未来的生活需求,提高培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培智学生普遍存在着生活自理困难,社会适应能力差的问题,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让学生能够了解和认识普适的价值观念,有效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关爱他人,从而帮助培智学生融入集体。

3.有助于促进培智学生健全成长

育人先育德,成才先成人。培智学生由于个人成长条件导致了部分功能受限,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能取得进步和提高。培智班学生的基本教学活动之一是康复训练课程,是指通过针对性、科学化、专业化的康复训练教学任务,在专业人员的参与指导下,对学生的动作、感知觉、交流与沟通、情绪与行为四个模块进行康复训练。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注重在日常训练学习过程中,落实德育工作,帮助培智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积极面对生活,从而实现培智学生的身心健全成长。

德育工作是教育阶段必须长期坚持和践行的教学工作,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重视德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自身教育教学手段的革新,结合人文关怀教育教学理念,助力培智学生身心健全成长。

三、人文关怀在培智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人文关怀理念下,以人为本是最基本的德育工作教学原则。培智学生天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学生的发展进度和能力偏向是不同的,培智班主任教师应当将“以人为本”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个人能力的提升与锻炼。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基础以及生活环境进行个性化、专项化的德育工作安排。

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采取个性化教育教学安排,对于不同层次的培智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和评价标准,尽可能使学生能够处在自身最近发展区内进行学习提升。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的权力归还到学生手中,让培智学生切实参与到班级环境维护和建设中来。班集体建设不仅仅是班主任教师的工作任务,也是班级内每一名学生应当肩负起的基础责任。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担当责任、培养能力、组织生活的条件,引导学生能够在符合校园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班级干部选举、班级环境创建以及班级活动组织。责任意识是德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建立对所在集体的责任意识,从而引申到未来的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深入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促使学生与周围的人和事形成积极互动,推动培智学生向着真正的社会人发展。

班主任教师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负责不同难度的班集体建设任务,比如记忆力差但是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负责班级的宣传组织工作;生活规律性强,但是畏于交流沟通的学生,可以负责班级浇花等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职责,以此为驱动促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助力培智学生融入校园集体生活。培智班主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注重自己指导作用的发挥,着眼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成长,善用激励性评价进行教学指导,促进德育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2.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培智学生虽然情感感知能力和智力发展能力并不健全,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消极心理。对于大部分培智学生而言,天然的能力差距使得学生自然而然产生了压力和自卑心理,再加之社会以及周围环境对学生的压力,培智学生的心理防线普遍是比较重的,自闭症或孤独症也很容易出现在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培智学生心理波动大,情绪容易过激,消极情绪频繁出现,学生轻易不会与教师进行心灵层面的情感沟通。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应当将人文关怀引入其中,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和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培智班主任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多地给学生提供积极正向的情感反馈,增强自身的宽容心和耐心,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和在乎,有效实现师生之间心灵距离的拉近,从而有效保障培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在学生出现冲突时,班主任教师应当首先了解事情的缘由,充分了解双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成因,再进行客观公正的德育工作。学生之间出现摩擦是常见的事情,培智学生也是如此,在具体的冲突事件中往往能够更加真实有效地将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出来,班主任教师作为此事的裁判者,应当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充分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进行德育,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行为分析和道德规劝,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和关爱,从而切实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和问题,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3.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培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不健全,时常会出现行为混乱、不讲卫生、不遵守学校纪律的行为。许多情况下这并不是学生故意为之,而是受制于培智学生个人能力和智力发展问题的限制。懂文明讲礼貌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秀传统美德,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德育活动设计时,也应当注重生活美德的培养和体现。对于培智学生而言,文明礼貌是未来融入集体、走进社会的基础要求,班主任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言行的规范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和照顾,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例如,班主任教师可以开展“光盘行动”。学生时代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均衡饮食才能助力培智学生的健全发展。培智班主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种植劳动,让学生了解到食物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到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促使学生产生珍惜粮食的意识,再将其引申到日常生活中,鼓励学生养成不浪费粮食的生活习惯。通过这一德育活动设计,有效实现培智学生劳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让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和观念,助力培智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又如,培智班的班主任教师可以在母亲节期间开展德育活动,先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母亲为家庭的辛苦付出,通过班会的方式进行分享和讨论,教师再进行统一的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意识到母爱的伟大和生活的幸福,促使学生能够在母亲节对母亲表达自己的爱意。教师还可以将其引申到“知恩图报”这一传统美德上来,助力培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将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将德育的观念和感悟落实到生活实践中去,真正实现培智学生道德品质的进步与提升。

4.开展人文关怀的德育实践

培智学生的道德修养需要以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依托,促使学生将德育知识内容和技能方法进行全面回顾和吸收,充分发挥人文关怀理念的促进作用,实施具有育人价值的德育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是影响培智班学生综合发展的基本因素,培智学生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对于家人的依赖程度更高,班主任教师应当积极建立起家校之间顺畅沟通的桥梁,充分落实人文关怀理念,帮助学生家长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

例如,培智班班主任教师可以让学生家长协助学生进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精细动作训练是培养学生手脑协调能力和大脑发育能力的重要途径,班主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精细手部动作练习,并尝试使用简单的操作工具。将传统手工艺作为活动项目,能够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培智学生产生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培养文化传承意识。家长则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助作用,在给学生提供锻炼平台的前提下进行帮助和指导,合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综上所述,培智班班主任作为培智班学生校园生活的指导者、组织者和监督者,应当注重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开展德育。针对培智学生这一特殊的学生群体,班主任教师应当充分落实人文关怀理念,帮助培智学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培智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1:10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8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回归生活 以生为本——场景模拟为培智高段数学插上快乐的翅膀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