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胜
[摘要] 深度学习是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本文以鲁教版高中地理“风成地貌”教学为例,围绕知识、思维、素养、评价等方面提炼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其实践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 深度学习;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面臨新高考的变化,学生学习模式要在继承传统学习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深度学习提倡知识、能力、素养、价值的四位一体,能很好地适应新高考对人才培养和人才选拔的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要立足学科核心大概念,依托情境化教学和知识结构化实现核心素养落地。这就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并延展学生的学科思维。
一、支架式教学,促进知识深度结构化
支架式教学强调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水平的基础上搭建“脚手架”,促进学生思维从低阶水平进阶到高阶水平,知识结构从零散走向整合,学习经验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支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能力的基础上经过教师科学的引导,就能够进入下一个发展区。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承担的角色是情境创设者、支架提供者、学习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问题的探究者和解决者。就“风成地貌”教学而言,新课标对本节知识的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景观的主要特点”;同时要求“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新课标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风成地貌景观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风成地貌的成因”。这就要求教师提供有效的情境支架、素材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之前,需要掌握风成地貌的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将知识梳理成结构图作为知识支架,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知识结构图。
风成地貌从成因上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学生需要熟知风成地貌的分布、分布区域地理概况、风力作用概念等知识,教师在备课时要准备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西北地区环境资料、风力作用图解和视频,为提供素材支架做准备。同时,教师可以设置“敦煌莫高窟旅游”的情境支架,在旅游路途中认识和探究遇到的地貌类型,为学生提供情境支架。
基本的知识支架和素材支架搭建起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地貌特征的总结和地貌成因的探究,在此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建议支架和问题支架。比如,学生总结地貌特征时,教师提供如“可以从地貌规模上、形状上来描述地貌特征”的建议支架;学生在探究地貌成因时,教师提供如“为什么风蚀蘑菇头大身小”和“为什么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而背风坡较陡”的问题支架,以此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生的探究过程提供最终解决问题的“脚手架”。
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架,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感知、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就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对知识网络的深度建构。学生思维从知识结构图中延伸出去,探究每个地貌类型的特点和成因,能够总结出我国风成地貌的总体特征和宏观成因,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二、设计问题链,促进思维深度进阶
通过问题链整合整节课的思维体系,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学科思维的深度发展,促进学生思维进阶,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新课标强调,问题式教学是整合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从学生已有认知出发设计问题链。问题链就是一个思维链,依靠问题链挖掘思维链,可以促进学生思维不断进阶。
在“风成地貌”教学中,应基于思维进阶思想引导学生分析风成地貌特点、成因。例如,如何认识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西北地区风力为什么如此强劲?风成地貌是怎样形成的?风成地貌在形成过程中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目的就是有效促进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识从表象走向本质,从特征描述走向成因探究。例如,在探究“风蚀蘑菇的成因”时就可以设计如图1所示的问题链,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过程。
在具体设计问题链的过程中,要注意每个问题的解决都要给出相应的学习材料作为支架,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学生基于素材支架和问题链作出的回答,从水平1逐渐上升到水平4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最终,在教师引导下,基于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综合思维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进行区域认知,促进思维深度进阶,并在此过程中锻炼自身的地理实践力。
三、自主探究,深度评价学生发展
教学中要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深度学习的发生必须在学生深度参与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支架式教学强调学生具备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意志品质,要具备协作能力,包括师生协作、生生协作等。当前,教育评价方式从注重知识、能力转向综合素质评价,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也指出,要开展思维结构评价和关注表现性评价。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课堂表现反映了学生的思维结构、学习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
对于“风成地貌”教学,重难点主要集中在地貌成因探究,可设计“风蚀雅丹形成过程”“风蚀蘑菇成因”“新月形沙丘特点及成因”三个自主探究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深度学习。以其中的第2个探究活动“风蚀雅丹形成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课堂探究2】“雅丹”意为“陡峭的小丘”,该地貌在我国西北新疆、甘肃等地最为典型。在白垩纪时期,当地本是一个巨大的湖泊。经过地壳运动,湖泊变成了夹杂砂岩和泥板的陆地瀚海。沉积岩层因风化而裂开,在长时间的外力作用下形成了一道道平行的沟槽。
探究:结合材料说明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给出文字材料和雅丹地貌图片材料(略),学生结合文字和图片采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探究任务(如下表)。
依据学生表现和最终解决问题的效果,围绕思维结构和课堂表现对学生进行深度评价,评价学生的发展水平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改进,促进育人方式的变革,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地。
四、思路建模,促进核心素养深度融合
培育地理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地理课堂的主要任务,也是新高考背景下的必然要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如何做到深度融合与有机统一,这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四个维度素养指标的解读,从而整体地进行融入。在“风成地貌”课堂上,通过地理学习思维建模,尝试实现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融合与贯穿(如图2)。
课例教学中构建了“看—识—研—判”的四步思维模型。在“看”环节,学生基于教师给出的素材、情境、问题等学习支架进行总结,实现了区域认知素养落地;在“识”环节,依据学习支架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加以总结概括,渗透了地理实践力培养;在“研”环节,学生要研究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及其未来的发展变化,需要学生以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对地理事物作出分析和预测,实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培育;最后的“判”环节,学生分析地理事物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就改善人地关系提出可行性措施,体现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和落地。依靠思维模型,学生建立起自己的学习思维支架,有效促进了思维与素养的深度整合。此外,这个思维模型也可以迁移运用到其他区域地理学习中,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自研能力,拓宽与延伸深度学习。
[参考文献]
[1]郭华.深度学习及其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
[2]刘妍君,段玉山,周维国.支架式教学促进综合思维进阶:以“中国分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为例[J].地理教学,2020(21).
[3]吴英,张建国.支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2019年版)“地球的历史”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1(10).
[4]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