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华
(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 三明 365001)
毒蛇咬伤属于临床常见急症,患者多伴有患肢肿胀及疼痛的症状,并可导致脏器功能损伤,严重的会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造成死亡,危害性极大[1]。血循毒蛇咬伤作为急诊科常见毒蛇咬伤类型,病情通常较凶险,其蛇毒内含有神经、血循混合毒素,若患者被咬伤后未能及时接受有效治疗和处理,极易造成肢体伤残,甚至导致死亡[2]。既往临床对于血循毒蛇咬伤患者多采用抗蛇毒血清的治疗方式,但仍存在肢体伤残遗留的风险,且对于肿胀及疼痛的缓解效果不明显[3]。中药外敷在毒蛇咬伤治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通过将抗毒中药外敷于患者伤口,可解毒消肿,对于减少毒素吸收有一定作用[4]。此外,刺血拔罐是中医临床治疗毒蛇咬伤的常用方式之一,通过对患者明显肿胀部位实施刺血及拔罐治疗,能够促进毒素吸收,实现早期排毒[5]。本文旨在对中药外敷及刺血拔罐联合应用于血循毒蛇咬伤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与《内科学》[6]及《毒蛇咬伤中医诊疗方案专家共识(2016版)》[7]中关于蛇咬伤中毒的诊断标准相符,结合患者咬伤时间、地点、咬伤部位、伤口外观、齿痕以及伤后症状等确诊为血循毒蛇咬伤。
纳入标准:年龄20~71岁;咬伤时间<36h;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并发严重心、肺及肾脏疾病;合并血液性疾病及结缔组织疾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患肢严重溃烂、水泡或过敏体质;有因蜈蚣等其他毒物咬伤造成的肢体肿胀;伴有感觉减退或麻木感;存在肌肉无力及活动障碍,被动伸展时出现肌腹部剧痛;无法全程配合本研究。
纳入2020—2021年就诊于本院的86例血循毒蛇咬伤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3例。A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0~71岁,平均(35.62±4.16)岁;咬伤至就诊时间2~14h,平均(6.85±2.50)h。B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21~70岁,平均(36.30±4.28)岁;咬伤至就诊时间2~12h,平均(6.26±2.39)h。两组基础资料对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所有患者均予以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实施局部清创,取抗蛇毒血清6000U,将其溶于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静滴治疗;破伤风抗毒素(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10820151,生产批号:20200422)1500IU,1次/d肌内注射;头孢呋辛1.5g,溶于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2次/d静滴治疗。上述用药持续5d。
A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在本院药剂科取鲜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g,将其捣成药汁后,浸湿无菌纱布,避开伤口将纱布敷于患者肿胀部位,全程坚持无菌操作原则。中药外敷频率为2次/d,每次外敷时间为1h。中药外敷时可通过弹力绷带进行固定处理,控制好绷带松紧度。
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刺血拔罐治疗。常规消毒患者咬伤部位及周围皮肤,通过注射器针头及三棱针对其“八风”穴、“八邪”穴、伤口附近及肿胀部位、疼痛明显区域散刺5~10个针眼,每针刺入深度控制在0.5~1.0cm,使肿胀部位渗出血性液体。完成刺血操作后,选择合适玻璃火罐,通过95%乙醇闪火法实施拔吸。对于咬伤部位为手指或足趾的患者,可对其伤口附近肿胀部位、手背或足背等部位进行拔罐,留罐时间控制在10~20min。若患者局部肿胀症状较严重,张力过大,且吸出液体量超过5mL,可换罐后在远处实施连续吸拔2~3次,留灌时间控制在3~5min。完成刺血拔罐治疗后,对患者开展中药外敷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如A组,两组均持续治疗7d。
(1)疗效。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进行血循毒蛇咬伤疗效评估。痊愈:治疗后7d,患者伤口完全愈合,局部及全身症状完全消失,且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7d,患者伤口基本愈合,局部及全身症状明显缓解,且患肢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7d,患者伤口未愈合,局部及全身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加重,且患肢功能未得到改善。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2)血清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d,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液4mL,予以4000rpm离心处理8min,获取血清待检。通过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通过希森美康°SYSMEX XS-1000i 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两组白细胞计数 (WBC)及血小板计数(PLT)。
(3)症状改善情况。对比两组肿胀消失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7d,分别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评分0~10分,分值越高则疼痛越严重。
(4)肿胀状况。治疗前、后7d,通过皮尺测量两组患者患肢最大肿胀部位周径并加以对比。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0.05),B组总有效率明显较A组高,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观察[n(%)]
两组治疗前各项血清指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7d,两组hs-CRP、WBC均较治疗前低,且B组低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PLT均升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指标变化对比
与A组相比,B组肿胀、疼痛消失时间均更短,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患肢肿胀周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后7d,两组患肢肿胀周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小于A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患肢肿胀周径比较
本次研究发现,B组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较A组81.40%高(P<0.05)。hs-CRP及WBC均为临床常用炎性因子指标,其中hs-CRP能够反映机体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程度,WBC是评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程度的常用指标。毒蛇咬伤后,患者处于创伤、中毒及感染状态,造成hs-CRP及WBC增高,加重炎症,治疗后两组hs-CRP及WBC均下降,且B组下降幅度高于A组。两组均予以抗蛇毒血清治疗等西医基础治疗,能够有效抢救患者生命;中药外敷中使用的半枝莲具备抗肿瘤及抗氧化的作用,同时能够发挥良好的抑菌消炎功效;白花蛇舌草能够对患者淋巴网状系统再生进行刺激,使其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得以增强,并可实现对其炎症因子的有效调节,达到多靶点抗炎的目的,对于缓解患者炎症,提高其治愈率有积极作用[9]。此外,刺血拔罐治疗能够开渠放血,引流效果良好,有助于加速毒性血液排出,促进局部炎症缓解。李忠志等[10]研究指出,刺血拔罐后使用季德胜蛇药片或蛇伤膏外敷,可促进蝮蛇咬伤患者hs-CRP水平下降,提示刺血拔罐与中药外敷联合用于毒蛇咬伤患者确实能够缓解其炎症。
本研究中,B组治疗后PLT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PLT有助于判断凝血功能状态,PLT减少可提示贫血或出血、瘀斑加重等凝血功能异常。受蛇毒素的作用,血循毒蛇咬伤患者可造成PLT消耗过多,出现PLT水平下降。刺血拔罐联合中药外敷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并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原因可能为,外敷中药及刺血拔罐不但能够发挥引流、消毒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激发并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强化机体免疫能力,改善镇痛及抗感染效果,从而使其凝血功能得以改善[11]。车艳楠等[12]研究证实,火针散刺放血能够促进青竹蛇咬伤患者凝血功能改善,原因可能与火针散刺放血能够使局部蛇毒及炎性物质随着血液排出体外,减少蛇毒对凝血系统造成的破坏有关。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B组VAS评分均低于A组,且疼痛及肿胀消失时间较A组短,患肢肿胀周径明显小于A组(P<0.05)。究其原因,刺血拔罐治疗中,针刺八风穴可发挥祛风通络、清热解毒之功效,而八邪穴主治烦热、目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刺血该穴位有助于治疗血循毒蛇咬伤,缓解疼痛及红肿。刺血具备通经活络的效果,并可发挥活血化瘀、开窍血热以及消肿止痛的作用,与拔罐疗法结合,可使其镇痛、散结效果加倍,加速缓解患者疼痛及肿胀症状[13]。刺血拔罐通过开渠放血,可促进毒性血液排出,有效减轻患者肿胀及疼痛症状。患肢肿胀周径反映患者肿胀程度,周径越小说明肿胀症状改善效果越好。中药外敷中的半枝莲以及白花蛇舌草不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且能够利尿消肿,二药联合外敷于血循毒蛇咬伤患处可显著缓解肿胀症状,缩小其患肢肿胀周径。刘丽英[14]相关研究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刺血拔罐+中药外敷)肿胀评分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常规治疗)(P<0.05),提示观察组对于肿胀及疼痛的改善效果更明显,这与本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目前,蝮蛇咬伤的外治法较为多样化,除本文所用方法外还包括火针及穿刺排毒等。穿刺排毒将解毒剂注入患者体内后再通过皮下组织或静脉管道排出毒素,操作较便捷,可快速去除毒素,但存在较高的感染风险。火针不需使用药物,可通过灼伤伤口来破坏蛇毒,使蛇毒蛋白质凝固,失去毒性,促进伤口愈合,但操作技术要求高,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二次伤害,且存在感染风险。本研究选用中药外敷方式对蝮蛇咬伤患者予以治疗,主要是考虑到其操作简单,中药外敷治疗蝮蛇咬伤的主要机制是通过中药药效物质渗透至皮肤,起到消炎、解毒以及止痛的作用,安全性相对更高。刺血拔罐虽然也存在一定的灼伤及感染风险,但其主要通过在患者皮肤上用火或其他热源制造负压,将毒素抽出体外,达到解毒目的,只要操作规范,风险性较火针低,且具备火针所不具备的止痛作用。
综上,刺血拔罐与中药外敷联合应用于血循毒蛇咬伤治疗可促进患者治愈率的提高,同时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及肿胀症状,对于改善患者炎症水平及凝血功能有一定优势。但是,本研究样本量仍相对较小,纳入病例个体差异造成的影响较难排除,研究结果在说服力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今后,应尽可能扩大血循毒蛇咬伤相关研究样本量,增大研究深度,提高相关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为血循毒蛇咬伤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更为客观、科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