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注重教学质量。这要求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对文化知识和理论有一定了解,还要增强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能力。为此,老师们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其他老师的先进教学案例相结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质量,为他们今后长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文章就“合作学习”这一概念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合作学习 模式探究
引言:合作学习是当前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水平,从而提升课堂语文整体素质。小学阶段是学生一生中最基础且最关键的时期。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思路和兴趣进行有效的内容设计,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质量,为他们今后长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1]
一、客观、理性地按照学生的学习特征进行分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出发点是学习小组。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应用合作学习模式,不能忽视小组的重要性。在为学生科学分配学习小组时,老师必须注重分组的科学性,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使他们更好地参与到对语文学习的探究中,这种方式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优势完全发挥出来,让他们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到对小学语文知识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动力。然后,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给予客观合理地分组,也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意见来提高他们对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模式的兴趣。[2]
比如,在《将相和》的课文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做一次简易的语文测验,来看看他们的合作学习语文能力,根据学生们的学习特征客观合理地分组。老师可以让学生四人为一组,然后根据他们的学习结果再做调整,但要保证学生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中可以提出自己的学习意见,并充分利用独特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会积极与老师交流、协调,从而使学生以更好的心态参加小学语文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本节课学习结束后,很多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了《将相合》这章的基本知识,并意识到合作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此外,也培养了学生探索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合作的好习惯,增强了他们的合作精神,使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教育意义。[3]
二、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营造良好的情境
从当前的教学现状可以看出,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语文合作学习后,兴趣会受到积极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在合作学习方式下,学生们往往有更高的学习热情。为此,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合作学习的优点,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语文课程中所呈现的情境,进而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并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质量,为他们今后长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语文课堂产生全新的感受,被语文的魅力所征服,从而自然而然地喜欢上语文,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推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开展。在使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时,教师可以参与情境的创设中,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愿意聆听老师的意见。
例如,在《草船借箭》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老师可以要求各学习小组的成员从表现得比较好、愿意表演的学生中选出来担任这节课的“小演员”。选定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熟悉文本,然后分别扮演鲁肃、周瑜和诸葛亮等各个重要的角色,老师在旁协助,帮助他们营造出一个情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认识到这一作品的知识内涵,并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进而深化对这一作品的理解。课后,学生们也会与同伴交流自己在舞台上表演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从而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吸收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认识,增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很多学生觉得小学语文课堂很有意思,这也增强了他们在生活中对语文的感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4]
结束语:总的来说,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为学生们提供小学语文合作模式的教学课堂。这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在开展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将他们进行分组,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语文思维优势,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元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探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2(02):164-165.
[2]李东美,刘霞,王绪可.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10.
[3]周华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3):58-59.
[4]卞真永.小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