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涌,张 一
(1.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青海西宁810016;2.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西宁810016)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这是国家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的,它旨在推动基础教育阶段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改变过去单一模式化的育人模式,在强调培养学生共同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培养“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在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指引下,追求基于优势和美德的快乐且有价值的成长成为教育的首要目标,而积极心理学研究旨在通过探索个体优势与美德的养成路径,以帮助更多学生在“各美其美”呈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的发展目标,其内涵和特点契合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双减”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从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为基础教育实践提供内容指引及方向指导,提出中小学教育阶段积极的教育理念,发现孩子、引导孩子、赋能孩子,让孩子积极做自己,更好地推动“双减”政策实施后的基础教育改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
“双减”政策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乐中进取”的教育观念转向教育生态的重构、教育本质的回归与教育规律的坚守。在教育改革中,要找准减负着力点,让教育成为真正的育人教育,让儿童成为真正的儿童,立足积极心理学引导各教育主体尊重和维护教育的本质;通过教育生态重构,使教育回归其应有之义,通过多点发力不断为“双减”赋能,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双减”提出目的是改变过去“分数即全面的教育理念”,将原来过重的学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引领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道路上来。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教育在于使孩子真实地发现学习生活中的美好,感受人间真情,发挥自我优势与潜能,不断自我赋能、向上向前。“双减”政策的价值意蕴为从“人”的立场出发,再回到“人”的成长,实现“怎样有获得一个美好人生、使自己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的教育功能[2],促使学生自我感悟、自我内化、积极主动,塑造学生的积极品质,并提升其自我幸福感,所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不仅契合新时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变迁的需求,也与“双减”政策实施的目的与初衷具有高度适配性。因此,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双减”后的育人体系,对于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教育回归本然,从“心”的角度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将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嵌入传统学科的教学中,将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能力素养与促进人格健全、职业发展有机结合。根据挑战与难度相匹配的原则帮助学生调整学业难度,缓解学生因学业困难而产生的焦虑厌学情绪,使其进入全神贯注的学习中。如在语文课的作业设计中通过让学生书写“感恩日记”,记录当天发生的“三件好事”等,帮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提升其幸福水平,学会感恩,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在思想政治课中设计“疫情背景下的英雄事迹”专题讨论,增设积极心理学专题讲座,不仅培育了学生的思政素养和家国情怀,还引导了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达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的精神愉悦感[3]。总之,“双减”政策的持续推进下,教师在传统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以全新的视野探索以人为本、发掘个体内在潜能的价值,达成从心理健康到快乐学习,再到幸福人生的教育目标。
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学校品质因文化的积淀、传承而个性鲜明,教育生态因文化的熏染、互动而健康生长,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的传承、精神的血脉和思想的创新,也是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之所在。学校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之成为撬动校内生活力的一个支点。一方面,呈现明亮整洁的校园环境,研究表明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会产生交互作用,光线、色调、空间开放度、课桌摆放等都会影响个体的内心感受,良好的环境本身就具有美感,令人心情愉悦。另一方面,创设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渗透到教师、学生、家长及学校管理层的思想中,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定期举办优势品质、感恩拜访等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筑梦舞台”,增强其自信、勇敢等积极心理品质。
“双减”政策的提出旨在重塑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为教育和社会“减负”“松绑”。基础教育生态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重筛选、轻成长的价值导向,布朗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系统理论[4]认为教育生态由教育主体及周围环境组成,外界对与个体成长的影响由内到外分为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价值观的塑造及性格的养成与系统内各教育主体息息相关,系统内各主体教育价值观的偏离导致教育生态系统的失衡,阻碍个体的健康成长。“双减”是手段而非目的,只有由果溯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减负有效,重塑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成长,切实实现培养时代新人的教育目标。
构建多彩教育生态,让生命自由舒展。教育不是结果而是生命展开的过程,应为学生生命价值的充分实现作出指导与帮助,以“立地正身,走向生命个性的自由舒展”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培养孩子的终身发展,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新时代全球先进文化教育,立足于符合学生天赋、特点、需求的生活实践教育,以正学生自然、知行、完整、通达之身,着力以交融古今、通达天下的教育理念,奠定学生知行合一的生长根基,实现其生命完整且幸福地成长[5]。基于新生态的教育理念,学校在课程设计中应坚持育知、育能、育情、育德、育美有机融合,培养未来人才所需的心智、表达、情绪加工等软技能。立足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民乐、茶艺、绘画等,融合多学科教学构建特色校本课程,将美育、德育、劳育融入智育之中,从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好奇心等积极心理品质,又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从学生积极成长视角,全链条共育构建教育“新生态”。基础教育阶段的“新生态”应是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生态,是五育全面发展的生态,是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生态。在教育实践中,可以从确定目标、激发内在动机、提升自我效能三个方面为学生的积极成长赋能。首先,目标是一个人的行动方向,是激发个体行为动机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目标设置理论,设置有一定难度且明确的目标,将学生的智慧与潜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并提高执行意图。其次,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主动性发挥程度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关键,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采取自主支持性教育方式,做学生生命的“牧者”,而非拉动学生的“纤夫”,使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逐步内化为自我决定,找到学习的乐趣、享受的学习过程。最后,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采取鼓励式教育,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鼓励并非对结果的简单强化,自我对象关系理论认为,简单强化与奖励容易使学生形成外部归因模式,缺乏主体性和自我强化能力,教师在鼓励学生时应改变结果取向,对深入思考探索的学习过程加以肯定。长此以往,学生可以从学习活动本身获得快乐、自尊等感受,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
守护身心健康,润心启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的能力”,教育部颁布的“双减”方案中也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心印心,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国家出台的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文件,其实质最终指向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回归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双减”的契机下,中小学在探索减负提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为探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减负”,为学业“提质”增加心理动力。
转变教育视角,挖掘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人的心理资源、潜能及幸福感。积极人格特质则是通过激发和强化个体的各种潜能,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化的工作方式,形成积极人格。积极人格是个体适应社会、完善自我的重要品格和能力。从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和规律出发,培育其积极人格,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意志力,建立抵御挫折、创伤的心理预防机制;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产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情感,成为一个可以把握幸福、创造幸福的人。学校可以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和氛围,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使其在积极体验中潜移默化地养成积极人格。心理健康课或主题班会中使用积极心理干预的方式激发个体自身的积极品质与发展潜力,塑造充满希望、散发活力、身心健康的个体。
倡导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创设幸福课堂。积极教育主张以积极的态度、方法和策略去解读和体悟新时代基础教育。构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使其在课堂学习中获得良好、充足、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精细化地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心理流畅体验,有助于学生达成内在学习路径与外在支持路径的统一[6]。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也有强大的影响力,首先教师要认同积极教育观念,掌握积极教育方法,并通过积极心理学理念让自己先幸福起来,形成自信、乐观与创造力等积极品质,才能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打造“爱教爱学、会教会学、教学学会”的幸福课堂,提升学生技能素养和创新思维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及综合竞争实力。
在“双减”的持续推进下,各教育主体需更新认知理念,探索促使五育并举落地的新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升自主学习力,实现全面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
“双减”政策的实施为学生腾出了时间和空间,学校可以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平衡充分发展,做到结构合理、配置融洽、发展协调[7]。在基于综合、立于个性、归于教育的理念下,将教学活动作为“五育融合”日常化的基本路径,推动学校学科融合、知识融合、方法融合和价值融合的真变革。运用“全人理念、全景视角”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润物细无声中将五育融合理念全方位地渗透、贯穿于教育生活的全过程,使其真正进学校、进课程、进班级,打通学校教育的“毛细血管”,成为学校师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实现科学化、课程化、科学化,进而走向系统化,形成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五育融合”办学特色。
持以人为本之魂,守立德树人之道。教育要以人为本,但人无德不立,所以立德树人尤为重要,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于“双减”后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改革实践中,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教育指向“全人”的发展,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追求一种求博、求广、求深的创新学习。在教学设计中坚持立德树人,教师以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实际行动带动学生成长,注重典型知识建构生成,以学生的发展取向取代内容本位,以专题为核心设计课程方案,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深度探究,以任务为驱动实现合作学习,实施基于学科、情境、资源的课程统整教学,让思考在课堂真正发生。教学设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以陶冶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以促进全面发展,并且要在五育融合的学习中理解、接受并融入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以更宽广的胸襟克服单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局限性,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天下情怀、社会责任的个人。
五育并举塑新人,以德为先强根基。人无德不立,德育在“五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实施“五育”其它各育的方向保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明德至善、学以成人为目标,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从私德、公德、大德三个维度着手,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品德修养、文化素养,让学生的幸福更有厚度,发展更加完整充实,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学生的体验、行为、活动中入手,做到循序渐进,内化外显,将德育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中,贯穿在教学设计的各环节中,利用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特点课堂等加强个人品德、社会公德、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大德教育。狠抓文明礼仪、感恩教育、法制教育等工作,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地将人性中感恩、谦让、善良、正直等积极心理品质放大、张扬、稳固,做到品德润身、公德善心、大德铸魂。
落实“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是推进“双减”政策、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育人目标不能停留在“分”的层面,要以指向深度学习的高品质学习设计为引领,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及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这对学校深挖育人元素、推进协同育人、探索多元育人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学校坚持五育并举,以质量为先、创新为要,根据学生需求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整体发展与各学科相融合的完整体系出发,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将教育与学生的幸福、发展联系起来,通过教育传递幸福,通过幸福优化促进教育[8],让学生通过教育走向幸福的人生。
构建立德树人幸福教育新体系,亟需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与深化,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辩证统一了人的社会性与个体性。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存在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劳的发展现状,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综合素质不高,并且在某些学科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甚至偏废的问题[9]。五育融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全面发展并不是样样精通,更不是将其培养成一个全面平庸的人,而是要聚焦学生的个体优势,关注学生的内在力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心理流畅体验,产生自我完善的动力,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唯有每位学生都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才能汇聚成一幅多元、丰富、充满活力的未来人才图景,同时也契合“双减”政策提出的初衷。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既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五育并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各育有其特定的内涵、任务、功能和价值,就像是一朵花的五个花瓣,每一部分都不可或缺,且各育之间互为目的,也决定了五育融合课程的效果要大于其总合[10]。在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下,各育之间不仅关联度、衔接度有所提升,其推进方式、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式也会发生改变,各育需重新构建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制[11]。但落实“五育并举”并非要在学校现有的拥挤的课程体系中增添新课程,某“育”的增加,势必造成学生在其它“育”中的精力减弱。学校在顶层设计中可以将五育聚集于学生的课程、活动之中,从时代特需、文化融合的角度,通过学科内统整、学科间统整、超学科统整,从整体上实现五育的生成。
五育融合启新程,美好教育向未来。在“五育并举”基础上提出的五育融合教育理念是推进“双减”政策、实现高质量育人目标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五育融合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不会一蹴而就,从理想到现实的落地过程中总是会经历各种困难与障碍。要保障五育融合教育活动中真实、有效且持续的发生,需教育生态中不同层次的各级各类教育主体自觉承担起自身融合的责任,在知行合一的基础上,保障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真正融合到日常的教学中。
完善基于五育融合的教育评价体系。五育融合育人体系真正落地、开花结果,多元化的评价改革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拥有潜在的且具有建设性的积极力量,学校可以设立五育融合视角下普适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不孤立地评价各育成效,而以五育融合度为评价单位,进行整体评价[12]。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指标,涵盖德智体美劳五育的质量标准。二是指向优势发展的质量标准,构建评价内容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多元评价的体系[13],避免出现评价模式统一化与标准化的现象,结合学生的个性与优势制定评价方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增值性的评价,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成长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看见自己”,找到学习与生活的意义感,从五育的不同层面实现学生品德、智力、行为、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并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引导学生在优势领域发展,为其优势与美德的发挥提供教育支持[14]。
深化五育并举,搭建成长平台。学校应树立“育人先育志,培技先培心”的理念,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价值,为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助力。积极心理品质是在个体的先天潜能与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质,是一种持久的、积极的情绪体验,它可以引导个体在学习与生活中表现出更正向的情绪、更坚定的意志和更乐观的认知,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基。例如,劳动教育中可以开展手工劳动、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学生能获得幸福感和成就感,在劳动过程中的团队合作也使其有愉悦、兴奋的心理体验。开展以德育主题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等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其追求价值感、意义感、幸福感的蓬勃人生。
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引领教育发展新征程,激发教育的生机与活力,需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延续,着力构建家、校、社育人共同体。通过三者合力,不仅可以丰富教育资源,拓宽教育路径,优化育人环境,而且通过多维教育的融合渗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未来的教育中,家、校、社三方应各司其职、互相融通,形成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赋能。
“双减”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对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的严峻考验和挑战,也是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创新育人模式的机遇。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需激发其办学活力,学校的办学活力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双减”持续深入推进的力量之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的办学活力体现在学生的自由思维与活泼成长中,体现在教师的自觉实践中,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管理中。理念上从“核心素养是关键、身心健康是根基、人格健全是保障”的角度出发,实践中从细小处推进,努力在校长领导力、教师观念与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激发学校活力,培育和造就可持续发展,拥有健全人格和健康体魄,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目标。
做强学校主阵地,需提高教师的科学的认知,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习与成长扎根学校。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需激发全体师生的生命活力,具体体现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独特的生命,善于以细腻的情感和专业的同理心,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真实的问题,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增强其内在动机。积极心理学关于组织关系的研究发现积极的学校教育是营造积极环境、发展学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15]。积极学校教育所具有的六个要素分别是:关怀,信任,尊重多样性,目标,计划和动机,希望,社会贡献[16]。其中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怀、信任和尊重多样性是积极学校教育的价值性要素,教师要学会站在学生立场理解其感受,并做出适当的呼应反应。“适当的呼应反应”并不是简单的强化,而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会其情绪、想法和感受,并站在学生的立场做出适宜的反应,合宜的反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内聚感、整合感[17]。
学校作为主阵地应优教善育,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提高其成长免疫力。学校自诞生起便承担起教育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使命,虽然教育的形式、内容、生态不断变化,但教书育人始终是其天职。学校作为教学主战场、育人主阵地,面对“双减”更应主动作为,可以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作业和有针对性的课后服务等,不断展现新作为,提升教学育人实效,从而对课业负担产生基础效应,让学习充分回归校园,让成长真正扎根学校。积极情绪拓展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具有更加灵活、更加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并且可以拓展个体的认知范围[18],提高个体的积极性和活动力。实践表明:行动比思考更容易诱发人们的积极情绪。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优化学校的教学设计,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体艺活动,激发其积极情绪体验,帮助学生形成课业负担内层保护罩,提高成长免疫力,并将社会实践和体育活动项目纳入教育评价体系之中,引导各教育主体改变重智育、轻其他的教育价值观。
社会教育的兴起是在中国近代国情所急、民情所需、教育所需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社会教育承载着“开启民智”的重任,也是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途径和关键支撑。社会教育除大众所熟悉的有偿性教育服务,还包含社会背景下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社会各方的力量除以环境制度的形式作用于学校教育外,它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资源还需要去挖掘,激发其教育价值、教育责任和教育活力、动力,使不同的社会主体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承担起教育责任,补齐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短板,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未来可以加强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针对长期以来单一升学方式的影响下教育短时化、功利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可以借助社会宣传和网信力量,加强“双减”政策解读,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盘活社会教育资源,构建多元教育主体。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将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传统文化活动及非遗文化等活动资源与场馆资源进行梳理整合,打造学生的第二课堂,形成贯通校内与校外的多种教育形式,为培养时代所需新人提供广阔空间。“双减”之下,学校可以借助社会教育所提供的资源,定期向家长推送活动信息,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社会化的教育资源支持。此外,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将本地优质的社会资源引入校园,例如浙江杭州上城区为丰富学生课程内容,与浙江昆曲艺术中心达成“昆曲进校园”的战略合作协议,并与茶研会合作创新南宋的六艺课程[19],改变以往单一的培养方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拓宽课后服务渠道。
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针对减负达成社会共识。校外培训因其“超前的教育”加剧学生负担、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弱化了学校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使教育生态恶化。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回归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地位,需对校外培训机构从严治理。随着校外培训机构的瓦解,社会针对培训教师的流向要重点关注,防止其由明转暗,编办、人社等部门可以制度相应的政策吸收符合要求的非学科教师参与学生的课后服务工作,吸纳优秀的学科类教师入职入编。各级政府部门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发挥校外培训机构在科技赋能教育方面的优势,助力校内提升教学效率、创新教学方式,合力实现校外培训机构的转型与过渡,为“双减”政策的持续长效推进保驾护航,为教育强国贡献更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全社会都要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家、校、社三方的发展要逐渐改变相对孤立的现状,构建家、校、社立体育人框架,走向聚集与沟通的“星星之火”局面。教育生态空间从“自我区隔”转向“协同开放”需要多方参与[20],以家庭为起点,学校为阵地,社会为平台,整合教育力量创设充满温暖和生机的教育生命场,帮助学生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蜕变过程。同时,建立新型的家、校、社关系,协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教育生态中的各种要素需共促、共融及共生,形成“全容纳、全覆盖、全时空”的教育模式。
家、校、社应明晰边界,保持各自独立价值。家庭、学校及社会教育是三种不同的教育形态,在学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同的教育功能,有着不同的地位及作用。三方要明确各自的定位,做到“有界、有序、有力”,进而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体,要积极探索高质量育人体系的构建路径,构建尊重学生的新型教学关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指引,努力做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加法”,推进素质教育、特色教育[21],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家长要克服家长制作风,发挥家庭教育教化的功能[22],与孩子建立有温度的亲密关系,细心观察孩子在生活、学习中的优势与美德,帮助孩子在其擅长领域获得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二者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关系,全社会要积极参与和支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破除传统教育中的“五唯”理念,营造“人人能成才、人人有平台”的氛围。
家、校、社应形成协同联动机制,共同“落实”双减任务。学校可以发展大教育观,建构多种系统交互的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指引[23],在学校的课程教育中渗透家庭生活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维度内容,例如组织实施丰富多样的走进自然活动、家务比拼活动与社区公益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校内外活动和完善的课程设置中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使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自然接轨、深度融合。家长教育观念的新启蒙是长期主动“双减”的重要基础[24],作为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保持定力,更新教育理念,为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25]。家长的焦虑来源于对孩子未来的不确定性,学校有义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可以通过开展辅导经验交流、评价激励共赢、赋能成长共研等系列活动,引导家长成为家校教育的协调者、家庭教育的引领者,最终形成教育合力[26]。社会教育可以整合多方面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江苏省妇联正着力构建“社区全域、父母全程、家庭全类型”的“三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通过三方合作共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思维,引导他们关注世界、融入世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在于坚实的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需求也由以往基于学校主导的、标准化的、供给驱动的基本需求,转变为灵活的、个性化、全面化、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的、完整人格教育的高层次需求[27]。“双减”政策是我国积极构建均衡优质的教育发展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期待做出的恰当之举,体现出新时代背景下的理论机遇和实践突破[28]。目前,关于“双减”政策实施后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评价改革、作业设计优化、课后服务创新和教育生态等模块,从心理学视角探究基础教育改革路径的研究不多。对于成长中的中小学生而言,从积极心理学理论视角看到其内在的力量与优势,在教育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成长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尤为重要。对于教育来说,最大的成功就是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创造幸福的学生。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可以在积极心理学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之间找到结合点,使“双减”政策倡导的核心观点在积极心理学的滋养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凸显及可操作化,切实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与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