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2023-11-02 06:27刘强陈涛于蕊
国际公关 2023年18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区域经济农产品

刘强 陈涛 于蕊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消费需求的产生,农产品冷链物流得到快速发展,建成了一批保供利民的重要基础设施,极大提高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运营质量,但区域化、市场化的运营现状也导致了一系列的发展矛盾。本文旨在通过发展现状分析产业背后区域不平衡发展矛盾,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农产品;冷链物流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农产品和市场主体对高质量物流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农产品冷链物流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是当前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

我国已步入新发展阶段,在全社会生产要素驱动下,相关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打造新的增长动力。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产业特点,既有区域同质化的竞争,也存在异域差异的不平衡,特别是伴随国内大循环、新消费习惯的培养,区域内需市场进一步释放潜力,作为民生保障的农产品在生产消费的过程中也体现出新的发展动能,一方面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另一方面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农产品与冷链物流的关系,一方面表现在农产品的品质要求为冷链物流发展创造了空间;另一方面在于后者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和时效,降低了损耗成本,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1]

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部分农业生产大省、流通大省和消费大省农业增加值连续多年持续提高,以果蔬生鲜食品为代表的农产品已成为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进一步增加了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带动了运输、仓储等领域相关主体的发展。各区域范围内加快推进农产品冷链建设工作,着力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 “最先一公里”和便民服务 “最后一公里”问题,积极推动冷链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制约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问题

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社会资本不断向农产品冷链物流领域聚集,促进了相关产业设施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发展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冷库建设类型结构不合理

部分区域范围内低温气调库、冷冻库、超低温冷冻库建设比例失衡,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建设不足,冷冻库 (-18℃)建设过剩,闲置率高。果蔬类商品产地低温气调库、超低温冷冻库 (-55℃)、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及恒温冷藏库缺口较大,果品、蔬菜等农产品的保鲜冷藏能力不足。“最后一公里”配送断链问题突出,以 “冰袋+塑料泡沫箱”为代表的传统手段仍大量存在,难以确保生鲜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无法适应城乡居民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受土地、投资等因素影响,市场经营主体冷库建设类型及规模与市场对于冷库的需求匹配度不高,造成部分区域冷库利用效率不高,同时,在农产品的产地,预冷设施建设薄弱,导致部分农产品发生损耗,综合来看,区域范围内冷链设施闲置与供给不足现象并存。

(二)冷链物流资源运营水平较低

果蔬冷链运输成本比普通运输成本高,消费者不了解也很难分辨出产品是否为全程冷链,一般会偏爱于更便宜的产品,影响农产品产后预冷技术的推广。冷链运输车辆及载具比普货运输车辆购置价格高,冷链仓储、运输过程需要持续制冷或温控,仓储费用、车辆油耗、设备维护费用较普货物流高出数倍。目前,冷链运输与普货运输费用一样,冷链物流利润空间受挤压,企业运行压力较大。部分农产品主产地区已有冷藏容量仅占货物需求的12%左右,冷藏运输率低至3%左右,大批量的果蔬产品、少部分的牛奶等农副产品实际上依然在没有冷链保障的情况下运销。部分冷链设施设备老化陈旧,一般性制冷设备及保温装置的改造成本相当于企业经营多年的能耗成本,基于成本壓力,企业自主新建改造冷库意愿不强。冷链治理水平粗放,全过程环境温度自动控制、新型节能环保制冷技术、产品质量追溯技术没有得到较为广泛应用。有的企业采用 “水空调”的土方法进行冷藏作业,不仅污染水源,而且效率低下。冷链运输车辆多数装有主要用于车辆定位、油耗记录、温度数据记录的GPS,但实现冷链数据实时回传的不多。冷链物流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不严,手动将温度调高,产品质量受损但外观较难察觉。经营主体权责不清,大多数冷链运输车辆采取由个人运行并挂靠运输公司的经营方式,价值较高的物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出现货损,索赔较难。

(三)冷链物流领域缺乏资源集中度

大部分冷库多为企业自用型冷库,只能提供单纯的仓储业务,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多数拥有冷链存储能力,但没有自建的冷链运输体系,规模较小的企业和零售批发企业主要依靠个体物流业户进行货物配送,行业发展集中度较低,服务网络不健全,运营成本高,难以满足冷链物流转型升级要求。[2]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龙头企业较少,难以形成较为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技术落后,标准化信息化程度低,整体服务水平和标准不高,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服务网络,关注点聚焦 “最后一公里”,弱化 “最先一公里”,难以实现物品分类装车、分区调节温度、在运输过程中全程温度监控。在部分蔬菜主产区,菜农自发建设冷库,没有按标准化、规范化形成统一管理,尽管在 “最先一公里”成效比较突出,但是缺乏经营主体整合资源,很难发挥其制冷优势。

(四)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化水平有待提高

冷链物流从各作业环节工作流程到设施设备使用缺乏相应标准规范,未建成高效运转、多方参与的全链条标准体系。更多的是凭企业从业人员的主观经验判断,未形成统一的全链条标准体系。冷链物流各环节的数据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合理贯通,农产品冷链中专业制冷技术不健全,传统的制冷技术与装备在新建冷库中大量应用,新型制冷技术与设备的市场应用缓慢,导致冷链过程综合成本高、能源损耗大、运营效率低。冷链物流市场条块分割,专业第三方冷链物流尚未占据主导地位。冷链物流人才培养缺少系统方案,目前大部分冷链物流从业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特性和操作流程不熟悉,无法提升专业管理水平。[3]

(五)行业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不完善

目前,农产品冷链物流工作分属多部门管理,且属于高度市场化的行业,行业相关部门工作多基于通过扶持项目建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区域产区农产品预冷能力、销区或城市群冷藏能力、重要跨区域物流集散地冷链设施规模、发展速度、市场需求情况难以掌握。冷链物流过程缺乏监管,中途断链或操作不规范使农产品运输安全无法保证,棉被运输、私自改装冷藏车辆在冷链物流行业相当普遍,这类车辆实际无冷藏、恒温功能或温控能力不达标,严重扰乱冷链物流运输市场秩序,损害企业利益、危害公共安全。

三、加快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产业资源整合

在引导市场经营主体有效整合资源、强化集约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冷链企业从仓储型、城市仓配型逐步向交易型、供应链型功能发展,培育形成仓储、物流、结算、分销等功能完善、动能强劲的冷链产业集群;统筹推动冷冻库、低温气调库、超低温冷冻库、低温加工配送中心及恒温冷藏库等冷链设施新建改造,调节冷冻库等过剩产能冷库资源,加紧弥补建设市场紧缺型冷库;重点加强田间地头生鲜集配中心、批发市场、大型零售企业等冷链节点服务的冷藏设施建设;在卫星城等区域范围内规划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开展集仓储、配送、流通加工于一体的冷链服务,大力推广使用全程温度监控设备;鼓励冷链物流企业采用先进的绿色环保冷藏冷冻设施设备与技术,建设改造标准化的产地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加工仓储配送中心、冷冻、冷藏和周转库,建设冷库封闭式交接货通道、月台,确保食品出库冷链不断链;鼓励商场、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终端使用低温冷藏柜,采用先进节能、蓄能及不间断电源设备,确保24小时保障食品品质,解决冷链体系中 “最后一公里”和 “最后一百米”冷链配送服务。

(二)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改造提升

鼓励引导企业及经营主体,进行冷库节能改造、技术改造及标准化改造,规划建设一批设施先进的果蔬气调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淘汰 “冰块+棉被”等简陋冷藏运输方式,确保 “最后一公里”不断链;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支持果蔬冷链物流企业配置标准化塑料托盘和周转箱,支持水产品冷链物流企业托盘、货架的标准化改造,提升冷链物流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冷库群内货物装卸的标准化应用,极大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鼓励应用多温层冷藏车等设施设备,发展冷链集装箱多式联运,实施多温层冷链物流配送,满足不同食品对温湿度的不同需求,保证生鲜农产品和易腐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

(三)构筑产、供、销全程冷链体系

优先推动一批产业基础好、具备资源整合能力的专业第三方冷链企业向冷链全产业链发展;在农产品产地、销地双节点实施低温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畅通产销协同途径,发挥大型农产品连锁超市供应链优势,积极建设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储存物流设施,推动冷藏车、冰柜等冷链设备大规模应用;以提高鲜活农产品商贸流通质量为导向,打造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程现代冷链物流体系;鼓励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加快生鲜食品配送中心新建改造,立足本企业内部经营需要兼顾区域社会化需求,增加社会化服务,致力于发展为区域第三方冷链物流中心;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冷链商贸流通建设,鼓励市场经营主体自采冷链运输车辆,将预冷、保鲜等商品化处理 “最先一公里”和面向城市消费者低温加工配送 “最后一公里”有效整合;推动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平台化建设,围绕智能化市场的数据建设,突出市场在农产品供应链建设中的平台作用,鼓励市场进行信息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的数字化指挥调度平台、供应链服务平台和市场运行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作用。

(四)扩大技术创新应用领域范围

加强冷库及冷链运输车辆的信息化建设,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冷链产品的电子控温、位置跟踪、来源追溯,消费者扫码即可实现产品产、运、销全过程温度数据透明可追溯;实现冷链物流全过程的 “运输可视化、温度可控化和库区透明化”,提升信息化对冷链物流发展的支持作用;制定冷链物流设备编码规则及基础应用平台接口标准,推动冷链物流企业之间实现协同发展一体化;推动周转箱使用过程中的信息处理、交换与管理,实现周转箱的自动化识别;加快推动新型制冷技术等推广应用,实现节能减排降耗,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五)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政策支持

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特色,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布局,逐步形成全面覆盖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基础设施网络;加大对冷链物流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支持冷链物流企业用水、用电、用气价格与工业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各类高校冷链物流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纽带作用,加强院校与冷链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围绕制冷、保温、食品、物流、供应链等专业知识,培养懂专业、擅管理、精操作的复合型人才;出台针对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专项金融扶持政策,提高企业投资积极性,带动社会资本向冷链物流薄弱环

节聚集。[4]

四、结束语

目前,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部分区域范围内已经建成了相对完善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这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他产业对于物流产业的带动支持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如今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透过区域經济发展的动力要素,找出农产品冷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大网,释放区域生产消费的潜力,一方面让更优质的农产品走上餐桌,服务于终端消费者;另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实现富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J].保鲜与加工,2017,17(03):76.

[2] 罗文慧,奚雷,任晓丽.蚌埠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市场周刊,2023,36(04):42-46.

[3] 杨金海,王肖,汪尧珧.新零售背景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储运,2023(03):182-183.

[4] 周开权.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优化策略[J].农业与技术,2023,43(04):163-167.

课题项目: 2021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山东省物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研究》,项目编号:2021115。

作者简介: 刘强,男,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物流与供应链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

陈涛,男,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供应链系统规划;

于蕊,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科研规划处科员,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职业教育。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区域经济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