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智能合约”在我国企业年金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11-01 10:16马伯东白武龙薛松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3年15期
关键词:企业年金智能合约数字化管理

马伯东 白武龙 薛松

[摘 要]将智能合约架构在区块链上形成“区块链+智能合约”模式,能高效安全履行企业年金合约,并赋能企业年金运营有效地实现数字化管理。本文基于“區块链+智能合约”的视角,梳理目前企业年金运营管理面临的资金管理流程烦琐且时效性差、企业年金信息流通受到阻碍、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等痛点环节,明晰“区块链+智能合约”在企业年金运营管理中的设计思路,进而分析“区块链+智能合约”系统在优化企业年金链路、保障信息流通安全、提升业务交易效率等方面的应用对策,旨在为优化管理企业年金业务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区块链;智能合约;企业年金;数字化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3.15.048

[中图分类号]F84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3)15-0159-04

0     引 言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需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经过30多年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我国已形成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及个人储蓄养老计划为主体的养老保障体系。企业年金作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已成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养老保障形势不容乐观。客观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增速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主观上,企业年金建立主体单一、规模有限。主客观之间难以实现有效平衡。因此,迫切需要改变企业年金的现有管理模式,做好企业年金运营管理的优化升级。目前,随着数据生产要素属性的不断激发,以数字化驱动转型的理念和方式逐渐融入企业年金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年金运作效率。而依托数据要素蓬勃兴起的区块链技术能更好地赋能企业年金业务运营实现数字化管理。对此,本文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视角,研究企业年金资金管理流程中的痛点环节,明晰“区块链+智能合约”系统在企业年金运营管理中的设计思路,进而分析“区块链+智能合约”系统在企业年金管理中的应用对策,以期为优化管理企业年金业务提供理论指导。

1     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现状及问题

1.1   发展现状

1.1.1   企业年金发展规模

我国企业年金基金在2004年5月1日国家出台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后取得较快发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历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显示:2007年—2021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规模增长近12倍,参加企业和职工数增长近3倍。①企业年金的整体规模呈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建立年金企业12.3万个,涉及职工2 954.23万人,设立计划1 847个,基金规模2.76万亿。②

1.1.2   企业年金建立主体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资料显示,中央企业是建立年金计划的主体,其绝大部分管理的职工账户和资产集中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其次分布在其他各个地区,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三个地区的年金计划管理金额相对较高,其他各省市自治区的年金计划建立效果并不明显。这三个地区虽然年金计划管理金额相对其他各省市自治区较突出,但其管理的职工账户数目并不多,可见年金计划管理资金仍集中在少数账户中。

1.1.3   企业年金收益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产金额为974.9亿元,投资收益率为-1.83%;2021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资产金额为26 406.39亿元,投资收益率为5.33%,年平均收益率为7.17%,投资组合数由2008年的588个增长到2021年的4 965个。①整体来看,我国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处在一个“量价齐升”的阶段。

1.2   存在问题

1.2.1   资金管理流程烦琐且时效性差

企业年金通过多机构、多角色交互管理。在每个年金计划里,一般有受托人、投管人、账管人及托管人4个管理角色,4个角色分别对应同类的多家管理机构,而每家机构又交互其他机构,形成两两交互的局面。由于每家管理机构在两两交互过程中,其不同职责和岗位的人员拥有不同的权限,每个年金计划都会面对不同层级权限较为冗长的审批,无形中拉长了企业年金业务处理的链条。另外,企业年金时效性强的业务,因反复审核和比对,导致转账支付缓慢,降低了企业年金业务运行效率。

1.2.2   企业年金信息流通受到阻碍

在企业年金业务信息使用过程中,仍依赖人机数据交互方式。由于各家企业年金管理机构没有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故各家接口标准差异较大,各部门沟通协调难度增加,企业年金信息流通受到阻碍。以转移业务为例,当各个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相互进行转入计划与转出计划的业务办理时,转移业务往往处于互相隔离状态,信息不能在各机构间共享,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同时,管理层无法有效跟踪转入计划与转出计划的开办情况,导致日后职业年金与企业年金的互转业务变得烦琐,这样企业年金信息不对称使得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

1.2.3   企业年金资金使用效率较低

在日常的企业年金业务管理中,受托人和账管人之间存在大量数据核对工作,涉及频繁的数据传送、确认、反馈等诸多环节。如果没有高效且科学的管理系统,那么受托人很难实时掌握个人明细账户,并较难实现精准核对,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大部分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运用信息系统来监测资金的结余与划转时,信息系统尚存在缺陷,它仅能监测到表面信息,对于是否存在职员舞弊及交易信息是否被伪造和篡改等深层次的信息挖掘,无法有效监控。

1.2.4   企业年金管理成本高

传统的年金管理系统主要利用逐层加密的方式管理交易信息,当信息系统需要更多地接入其他交互系统时,往往需要更加无懈可击的加密系统。因此,当其中一个交互接口存在漏洞时,会增加整个系统的维护成本。同时,在每个年金计划中的管理角色,都存在监督或被监督的关系,但现有年金管理系统不能对管理角色进行有效监督,极易产生高昂的信息整合成本。

2     “区块链+智能合约”在企业年金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设计

2.1    设计原理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与网络技术,是运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它还具有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保证的可信任性、数据加密、信息不可篡改与可追溯等特征。

目前,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底层技术之一,在各领域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可将它看作是一种系统,只要预先定义的条件得到满足,合约就自动执行,即向所有或部分相关方发布数字资产[1-2]。具体来说,智能合约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一段代码,当满足这些规则的事件得到验证时,会自动触发智能合约中事先设定好的一系列程序,即在不需要任何第三方参与的情形下,作为执行合约协议的计算机执行交易命令时,嵌入以数字形式控制的交易信息,并担任合约各方共同信任的代理,高效安全履行合约。

“区块链+智能合约”将区块链技术作为智能合约运行的最佳底层支撑,智能合约嵌入区块链体系当中,从而在兼顾区块链去中心化、可追溯等属性的同时,合并合约条件的触发和执行过程,实现合约代码自动运行,高效安全执行命令。目前,区块链系统的三大主流系统(比特币、以太坊及超级账本)[3-4]的落地应用,为智能合约在区块链系统的比特币、以太坊及超级账本系统上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及编程语言。

2.2   企业年金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基础设计

智能合约的生命周期主要可以概括为:协商、开发、部署、运维、学习和自毁六个阶段,基于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结合区块链系统的优势,可以在企业年金运营管理系统中自下而上将智能合约的基础模型设计为:区块链层、智能合约层、学习层、接入层、应用层和运维层。

2.2.1   区块链层

企业年金管理记账、对账和账本传输等业务流程都可运用区块链提供的封装完整的底层技术和基础设施,以支持智能合约的运行,主要包括分布式数据库、预言机、激励机制、共识机制和机器学习等。

2.2.2   智能合约层

智能合约层是整个智能合约系统中尤为重要的部分,这里封装了企业年金智能合约所有交易和执行的规则以及合约创建和调用的原则,包括各个合约触发与执行的准则、各方达成一致的合约条款以及合约和合约之间形成交互的规则等,如法律条文、商业逻辑等项目,还包括证书管理、授权管理、账户管理相关的合约内容。

2.2.3   运维层和学习层

运维层和学习层承担着感知、验证、学习、纠正,甚至自毁的任务,保证最后上链的智能合约能够正确地、完全地及高效地按照合约建立者(企业年金管理者)的本意去执行。通过运用计算机以保证智能合约的各项参数和数据无误,同时通过多方管理机构调用对智能合约进行验证,以保证合约逻辑通顺合理,实现合约的不断更新,并将学习及协作结果反馈到企业年金智能合约层和运维层,优化合约设计方案和运维方案。

2.2.4   接入层和应用层

接入层和应用层是企业年金面向外部的部分,封装了该智能合约所有的对象以及在年金管理当中的应用领域。接入层主要解决各个参与主体如何将自己的业务端口接入到“区块链+智能合约”系统上,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應用层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通过应用层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交互,构成“区块链+智能合约”在企业年金数字化管理中的各种应用场景,如缴费、资产配置、审计等方面。

3     “区块链+智能合约”在企业年金数字化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3.1   优化企业年金链路

在“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联盟链系统上,可按照分布式账本的特征,在区块链层记录计划成员个人账户。如当委托人的年金管理账户在“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联盟链系统上建立后,其运营产生的相关信息都将被上传至联盟链上的区块中,加盖时间戳,区块之间前后连接,构成链式结构,同步将信息告知网络上所有参与节点,节点之间通过共识机制达成共识,形成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对应的智能合约。各节点成员在接入层可根据设定的权限浏览交易数据,但没有权限修改或管控整个链上的数据信息。由此,既实现了多方参与、多重权限管理的简化交互方式,又形成了系统标准化的接口,提高企业年金业务运行效率。

3.2   保障信息安全与执行效率

将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联盟链引入企业年金管理,主要运用各个管理机构之间充分信任的分布式账本来实现数据的及时共享。①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的各个参与主体对类似传统合约的内容进行谈判与协商;②计算机人员利用软件工程技术将合约内容编码为区块链系统可运行的语言;③按照联盟链的特性和各个参与主体的需求,补充必要的智能合约与用户之间的访问权限与通信方式;④联盟链通过支付清算、转移业务等场景应用,实现各个节点高效、安全对接;⑤当一个智能合约履约完成或出现不可修复的高危漏洞时,合约将在新的区块中更新和自毁,并不篡改历史数据。可见,该联盟链运用该系统基础模型,把原来各个参与主体之间网状交互简化为各个参与主体与区块链之间的交互,实现扁平化交互方式,并利用联盟链不可篡改的特性,进行信用的多级传递,进而提高企业年金管理运用的安全性和效率。

3.3   实现动态监管

在传统监管模式下,由于监管所需数据无法实时上报,监管机构多采用事后监管模式,监管时效性差、合规成本较高。而联盟链可为监管机构部署独立的监管节点,监管节点拥有完整的账本数据及监管密码策略,可根据需要及时查看企业年金管理各个机构的业务交易信息。而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从数据源头上杜绝信息的瞒报、漏报以及被篡改的风险;同时,区块链技术可实现多方参与、多重权限的协调机制,将监管机构直接引入企业年金运营管理联盟链中,实时获取数据,了解业务动态、实现动态监管;通过联盟链可以验证交易数据的合法性,简化合规流程、降低合规成本,进而提高监管效率。

4     总结与展望

传统企业年金运营管理中一直存在资金管理流程烦琐且时效性差、企业年金信息流通受到阻碍等难以解决的问题。区块链技术基于分布式共享账本、分布式存储、加密算法、交易者共识系统和智能合约等功能,能根据企业年金管理的不同场景应用发展,逐步解决企业年金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而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企业年金运用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年金运营管理从多角色、多机构的管理模式,转变成多方参与、多重权限管理的简化交互方式,形成系统标准化的接口,从而实现优化企业年金链路、保障信息安全及提高执行效率的企业年金数字化管理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博,郑博,郭子阳,等.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方向的应用发展与展望[J].应用科学学报,2019,37(2):151-163.

[2]许荻迪.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研究[J].西南金融,2019(2):74-82.

[3]范吉立,李晓华,聂铁铮,等.区块链系统中智能合约技术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9,46(11):1-10.

[4]欧阳丽炜,王帅,袁勇,等.智能合约:架构及进展[J].自动化学报,2019,45(3):445-457.

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历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

②2022年二季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會保险基金监管局.2022.9

①2021年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摘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收稿日期]2023-01-09

[基金项目]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横向项目“基于区块链技术在企业年金运营管理模式中的创新研究”。

[作者简介]马伯东(1973— ),博士,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养老金政策。

猜你喜欢
企业年金智能合约数字化管理
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应用探讨
企业年金理事会受托模式的优劣分析及改进
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现状及监管研究
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研究
区块链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展望
企业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探讨
企业年金市场发展研究
智能合约与金融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