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素质教育提升策略研究

2023-11-01 06:32张红梅杨鑫
知识文库 2023年19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中职

张红梅 杨鑫

在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相应提升且社会分工相应细化,种种原因使得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日渐为人们所重视,完善教学也相应成为每位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肩负的重任。由于护理专业学生在日渐步入工作岗位时需要面临各类患者,不仅需要满足患者医疗诉求,更应当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等各方面新型护理,以使患者享受更为理想的医疗服务,从而加速痊愈,减轻痛苦。在此背景下,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不仅需要全面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更应当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完善人文修养,以便在后续工作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但由现阶段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情况来看,素质教育仍存在一定提升空间,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做出客观全面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策略使在素质教育环节不断完善,从而为医疗领域输送更多高质量专业技术型护理人才。本文以新时代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情况为依据,从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岗位特点出发,分析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与相关教学现存不足,并就其完善策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教学新思路。

素质教育是新时代日渐为人所认可的一种教学理念,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尤为重要。落实素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以人文精神为后续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构建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但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可知,护理专业长期以来坚持以医学技术类教学为主,对素质教学有所忽视,此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更易存在知识结构缺乏合理性等问题,从而在后续工作中容易缺失人文精神,仅对患者进行医疗护理而缺乏人文关怀,无形中为各类医患矛盾埋下隐患。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提升素质教育力度已成为每位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习的重要课题。

1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相关特点分析

1.1 学生整体特点

中职院校的学生来源相对复杂,其中大部分学生由于中考失利而在初中毕业后不得不进入中职院校,也有部分学生来自社会层面,同时可能存在部分学生在高中尚未毕业的情况下选择进入中职院校,期待学习一门技术。无论生源情况如何,中职院校学生整体都存在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同时对学习缺乏积极性,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且学习方法不当。与此同时,大部分学生面对学习时自制力相对较差,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对此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可知,学生在以往中小学阶段普遍处于学校仅注重学生成绩与升学率的状态,学生在入学后所接受的素质教育存在不足,使得学生自身具备的优良品质尚未得到激发,无形中也为护理专业后续教学造成一定阻碍。针对此问题,教师需要不断探索落实素质教育的优良策略,使学生充分接受人文素养教学,改善以往学习中的不足。

1.2 专业教学特点与职业岗位特点

现阶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医疗观念也更为先进,日常生活中对医疗的诉求隨之增多,为医疗领域带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医疗领域自身也不断取得新进展,各类医疗器械精准度大幅提升。种种现象使得护理工作涵盖的内容相应拓展,护理不再局限于利用护理基础技能与专业知识对患者实施对应操作,更在于护理过程中积极与患者本人、患者家属、医务与其他相关医务工作者交流,使护理所发挥的作用相应拓展。尤其在人民群众医疗观念不断更新的当今,医患关系相应更为紧张,各类医疗纠纷与护理纠纷呈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护理人员作为医疗机构与患者间的纽带,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更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技巧,而人际沟通技巧离不开素质教育的支持。从另一方面来看,护理人员日常工作需要承担较为繁重的任务,且容易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不理解,一旦护理人员在此过程中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则更易出现情绪失控等情况,尤其刚步入工作岗位或处于实习阶段的学生更易存在此类问题,无形中也可能影响工作,如情绪失控的状态,可能面对患者或家属易出现态度不好等不良情况,为医患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为避免此类问题出现,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加大素质教育力度,使学生在接受素质教育后更具社会责任感与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掌握更多的自我调节策略,进而以极大耐心与爱心完成工作,为构建文明和谐的医患关系贡献更多力量。

2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 现代教育的客观要求

素质教育理念已成为现代教育中日渐重要的理念之一,不仅局限于护理专业,各学年各学科教学均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整体教育内容进行分析可知,科学教育是基础性教育,旨在向学生传递理论知识,而素质教育则需要建立在科学教育的基础上,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断内化知识,将知识转变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不断优化精神面貌,树立良好的意志品质。由科学教育与素质教育共同作用而培养出的人才将与社会发展趋势更具契合度,也将在未来工作岗位上更具适应能力,从而发挥更大作用。

2.2 护理工作的内在要求

现代护理工作重心已相应做出适度调整,由传统护理中以操作技术为重心的模式过渡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在新的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操作技术,更需要在工作中充分融入人文关怀,以此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使护理技术与职业素养和谐统一。

2.3 和谐医患关系的要求

由于现阶段互联网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多样化,大部分患者能通过互联网等各方面不断接收大量医疗知识,从而对医疗护理更具自身见解。同时由于生活水平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的需求也大幅上涨,与护理人员接触的机会随之增多。但患者或其家属所掌握的医疗知识往往缺乏准确性,且在疾病影响下易存在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对护理人员也更易存在不信任等心理,一旦护理人员也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则容易引发医患关系问题,使各类医疗纠纷与医患矛盾不断增加。但当护理人员存在较高的人文素质时,患者能享受更多人文关怀,家属满意度也将随之提升,相关医疗纠纷与医患矛盾则可有效减少,因而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做好素质教育尤为重要。

3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素质教育现存不足

3.1 教师队伍整体缺乏素质教育意识

中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奉行“专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仅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对素质教育则存在一定缺失。在此教学模式下,学生所接受的公共基础教育、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各不相融,不同教育模块中的学科彼此独立,导致学生仅能接受理论与实操方面的教学,而无法将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融于实践。教师也往往遵循传统教学模式,仅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单方面传授书本知识,对人文素养方面的教学则相对缺乏重视,整体教师队伍普遍都处于仅注重操作技能与基础知识的局面,在引导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所忽视。此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往往难以形成健全的身心状态,对工作岗位适应能力相对较差,仅能成为简单的操作工,而无法为现代医疗发展贡献力量,甚至无法与飞速发展的医疗领域保持同步。

3.2 人文素质师资力量存在缺失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所肩负的工作已较为繁重,不仅需要完成教学任务,也需要对学生日常生活进行管理,确保其安全。同时教师也需要进行一定量的教研工作,以便了解医疗领域内各类护理新进展,并将其应用于自身教学。种种繁重任务已占用了护理专业教师较多工作时间,使其无暇钻研素质教育,而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往往并未单独设置素质教育学科,相关师资培训也处于空白状态,与素质教育关联较大的语文、思想政治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又缺乏完善的护理知识,难以在教学中融入护理内容。种种因素导致素质教育难以融入公共基础教学或专业教学中,人文素质力量存在明显缺失。

3.3 素质教育难以体现职业特点

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在素质教育方面现阶段仍不具备完善的教材,且覆盖科目也相对缺乏完整性,涉及素质教育的学科一般以思想政治为主,整体缺乏统一的教材与科目。同时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素质教育无法体现职业特点,大部分素质教育课程均处于模仿普通高校相关课程体系的状态,教学过程中并未对所用教材做出合理筛选与整合,导致教材与教学方法都无法满足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类生搬硬套的素质教育模式下,课程数量不足,且时间安排可能与专业教学存在冲突,学生即使接受素质教育也难以全面内化知识,素质教学无法发挥自身应有的效果。

3.4 素质教育相关实践活动存在缺失

素质教育并非仅向学生灌输人文知识与道德理念,而是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领悟人文思想,将自身所接受的各类人文知识与道德理念应用于实践与未来工作中,完成由理论向实操的转变,从而顺利实现知识内化。由实际教学情况可知,护理专业是一项实操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对理论类的知识感受并不丰富,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效果,需要将素质教育融入实际事件,使其在实操过程中达到潜移默化提升人文素养的目标。但由于中职院校自身对素质教育缺乏重视,师资力量也相对缺失,且相关实践活动涉及经费支持与人员管理等各类复杂环节,种种因素制约了素质教育相关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生能参与的素质教育实践相对较少,甚至完全不存在相关活动,对其提升素养极为不利。

3.5 缺乏合理有效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旨在对课程体系、落实过程、落实结果等做出综合性评价,也是教育价值得到客观判断的重要途径,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素质教育中也必不可少。但由现阶段素质教育相关评价体系来看,其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完整、科学、合理、有效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尚不具备。甚至部分中职院校并不存在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仅依托于对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跟踪并由学生所供职的单位反馈判断素质教育效果。此评价方式耗费时间较长,且难以收集完整资料,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对学生给出完整客观的评价。在得不到全面反馈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容易存在动力不足等问题,对素质教育后续发展相对不利。

4 中职院校护理专業素质教育完善策略

4.1 更新教学理念,优化师资队伍

对现阶段教育情况、医疗情况、岗位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可知,素质教育已成为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环节,素质教育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支持,因而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是现阶段当务之急。对中职院校进行调研后发现,素质教育相关课程普遍由公共基础课程的任课教师完成,学生在此情况下无法顺利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操作相结合,因此校方需要充分重视此问题,面向专业课教师队伍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工作。在此过程中,校方首先需要引导专业课教师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改变素质教育属于社科教师的任务等不正确理念,从而提升教师队伍整体人文修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挖掘素质教学素材,使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彼此实现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也可积极与其他高等院校医学专业资深教育工作者沟通,邀请素质教育相关专家学者进入中职院校面向专业课教师开展专题讲座,以使教师队伍不断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同时也可对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进行选拔,定期组织认真负责、具备钻研精神的教师参加对应的观摩活动,使其深入各大医院与养老机构等场所,与护理人员积极沟通,以此明确护理实践环节存在的素质教育问题,并在返校后做出集中讨论,使护理专业素质教育模式不断明朗化。且校方也需要积极为护理专业素质教育教师提供平台,促进校内与校外业务交流,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

4.2 整合课程资源,完善校本教材

教材是支持教师完成素质教育的核心力量,但现阶段护理专业相关教材缺乏完善性也是一项严重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校方需要依照护理专业整体特点,同时结合人文素质课程资源,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由新形势下的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总结现存教学经验,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策略对护理专业素质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校方需要组织兼具创新精神与教材编写能力的教师开展人文素质系列教材创编工作,使教材真正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具体编写内容可围绕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礼仪等相关课程开展。在相关校本教材完成创编后,可进一步面向护理专业学生开展相关问卷调研,并对调查结果做出科学统计分析,同时对学生做出阶段性考查,以多种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校本教材的实用效果,并及时调整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使教材向更为完善的方向发展。

4.3 完善课外实践,建设校园文化

课外实践不仅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式,也是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于护理等侧重于实践操作的专业,课外实践更是渗透人文素养、鼓励学生将素质教育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从素质教育应用场景出发,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鼓励其将自身所接受的素质教育付诸实践。具体落实课外实践环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养老院,面向老年群体开展护理活动,也可在护理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与老年群体沟通,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明确其心理需求,从而为后续工作中与老年患者沟通的环节打好基础。此外也可组织学生进入孤儿院,针对病患孤儿进行护理,并充分与其沟通,明确孤儿在治疗过程中的诉求,为后续工作积累经验。除校外实践,教师也可进一步丰富校内素质活动,开展各类艺术活动与社团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班级凝聚力。例如可鼓励校内话剧社团编排医疗短剧,引导学生在编写医疗短剧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医患关系可能出现的矛盾,从而学会换位思考,在编写与演出的环节收获更多人文素养。此外也可在校内组织各类艺术类与体育类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讲、朗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各类比赛,使文艺技能不断丰富学生人文素养,引导其在比赛过程中全面接受美学与艺术熏陶,从而提升精神境界。而针对体育类内容,则可开展集体类体育比赛,如拔河比赛、篮球比赛、集体跳绳比赛等,旨在提升班级整体凝聚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团队合作精神与正确的竞争意识,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与集体荣誉感,为其后续步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在开展校内活动的同时,教师也需要积极开发校外实践活动资源,可在学校周边寻找社区卫生服务站,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将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中职院校护理专业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深入服务站完成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由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素质水平,使其与社会发展更具适应性。

4.4 完善评价体系,落实素质考核

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相关考核评价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真实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能使素质教育中的薄弱点相应暴露,从而为教育工作者后续工作指明方向。在落实素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可在护理专业学生入学阶段针对每个学生建立个人素质档案,并在档案中同步记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考查情况,不仅记录评分,也需要详尽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相关表现,确保学生素质考核合格才能毕业。例如,需要记录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有无迟到或早退等情况,面对学习的积极性等;并观察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判定其是否团结同学,是否具备集体荣誉感,并做好相关记录。同时也需要在专业课程的考核过程中融入素质教育相关内容,丰富专业课考核模式。如急危重症护理学考核中,可开展多模块综合性考核模式,使素质教育所占比例得以提升。将考试细化为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不同模块,其中理论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掌握基本护理知识的情况,可将其所占比例控制在40%。操作技能又可细化为单项操作与期末考核,两部分考核各占20%,使操作技能占比达到40%。其中单项操作可由抽签的方式决定操作内容,考核不合格的学生需要安排下学期重修。综合能力占比20%,旨在考查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也是对学生素质教育效果的集中考查。在考核评价模式不断细化的前提下,素质教育的方向也将更为明确。

5 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领域在新时代已日渐为人所认可,但随着人民群众医疗需求的增多,医患关系中的问题也相应增多,护理人员作为维护医患关系的重要力量,无形中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护理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此情况下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全面分析教学现存不足并采取对应策略。素质教育相对缺失是中职院校护理专业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不足,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对中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特点与职业岗位特点等做出综合考量,并同时分析现阶段护理专业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制订对应的整改策略,使素质教育在中职院校护理专业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为其后续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系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2023年度课题研究项目“中职学生素质教育提升策略研究——以中职护理专业为例”,课题编号:HBZJ2023161。

(作者单位:天门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中职
人文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