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品德课中开展法治教育

2023-11-01 14:30:38陈佳倩
新教育·综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小学品德法治教育分层教学

陈佳倩

【摘要】小学品德课中的法治教育内容存在跨度大、趣味性不足等问题,在品德课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可采取合作学习、创设教学情景、开展分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等方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品德;法治教育;分层教学

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青少年始终是一股强大的中坚力量。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初期阶段,面向小学生展开法治教育十分关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品德教科书法治教育内容存在的问题

1.宏观角度

关于法治教育方面的教材内容之间衔接不够紧密,整体而言能够帮助学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知识迁移,但仔细研究便会发现较大弊端。以人教版小学品德中“人类家园”为例,本课编入六年级下册,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爱护环境,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与之存在关联的内容则编入小学二年级上册中,时间跨度较大,无法完整地体现出法治教育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法治教育教材内容的设置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简,如此方能与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微观角度

站在微观角度上看小学品德课中法治教育内容存在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教材内容趣味性不足,难以较好地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尤其是在进行法律知识讲解过程中,理论传授过于乏味,而由于受到教材内容限制,教师不得不沿袭传统教学法展开教学。以人教版小学品德“我们不乱扔”为例,前半部分通过开设相应活动引发学生关注,经过短暂学习后直接面向二年级学生,重点说明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内容,不利于小学生深刻理解与掌握。

二、小学品德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的要求

1.多元化

在编写小学品德法治教育内容时,从内容多元化入手,邀请全国范围内的专业优秀人才参与,面向社会进行选拔,如检察院、法院一类工作人员,能够以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与专业认知,合理编制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相符的教材内容。融入实际案例,为学生提供必要指导,便于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合理化

从小学品德教材入手,使之合理化、科学化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强调注重对小学生身心规律的把握,保证权利与义务二者的平衡关系,意识到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连接的关系,务必促使小学生形成此方面意识。同时将现有内容进行拓展,增设校园暴力、霸凌、性侵等内容,引入相关法律制度,强化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3.生动化

教材内容设计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小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不可生硬拔高,对于法律制度与其他文字的讲解也应得当,防止出现适得其反的不良后果。例如多位学者根据小学生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共同推出的法治绘本《正义岛》以漫画形式将一个个法治小故事以生动的形象呈现给学生。经过试验后发现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以一直被社会公共广泛关注的性侵问题为例,儿童权益保护机构研发了专用的娃娃模型,如若有陌生人接触到娃娃隐私部位,娃娃自动发出“请不要碰我”等警示语音,化解了传统性教育中的尴尬之感,学生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

4.高效化

理论法治教育终归是要立足于实际、应用于实际,只有如此方能体现出法治教育的真正作用与价值。务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地位,把握好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建立良性互动机制,促使法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心中所想与现实所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的方式完成个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以“上学路上”为例,学生观看不同图片场景,能够获得各方面认知,例如交通信号灯规则、来往人员产生的对话、对诸多信息进行有效甄别等。鼓励学生将自身观点完整地表达出来,既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其深化法治意识。

三、小学品德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的策略

1.加强合作学习

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微课、慕课等新型的教学模式脱颖而出,对学生的有效性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有利必有弊,即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互相学习与交流,而无法契合新课改的要求,为此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开展法治教育,就应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比如人教版中“人类的家园”一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与保护家园的能力,促使学生了解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讨一些自然灾害,包括酸雨、雾霾等,促使学生在组内去收集信息,汇总出每一种灾害的表现、形成的原因与危害。这样一来,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中,既能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还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掌握本节课知识内容,从而对环保法治教育形成清晰的认识。

2.创设教学情境

由于小学时期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所以当学习抽象、枯燥的知识时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根据品德教科书的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其逻辑思维起点,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例如采取图画来呈现情境,或者利用音乐来渲染情境,以及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感受,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中的法治教育知识,由此增强教学实效性。比如人教版中关于“我们的民主生活”一课的教学,“我们的班干部选举”这节课内容贴合学生实际生活,教师可再现生活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班级干部的选拔方式和相应的职能,让学生去感悟班干部选举其实就是民主生活,从而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而且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选举活动,让学生去正确地行使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这样一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与理解,对教学来说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展分层式教学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老师在进行法治教育时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在法治教育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有效培养。小学品德的法治教育模式和内容都需要符合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去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对于一些在法治教育的学习中展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优异的学习能力的学生,班主任就需要针对他们设计出更高层次的教学内容,让这些优秀学生所获取的法治教育内容能够更加丰富,让他们的成长获得更进一步的推动。学习能力较差、且对于法治教育的学习不太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就需要和他们展开近距离的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实际状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制定出相应的法治教育内容,让他们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让每个学生对于法治教育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能够得到逐渐地激发和培养。让学习能力和兴趣较弱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只有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生活和学习习惯,学生才会逐渐重视对法治教育的学习,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一步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这些学生获得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4.在法治教育中融入信息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能够节约教师的时间,让教师对于法治教育的教学设计和准备更加方便快捷。教师可以将自己想要给学生展现的法治教育内容以PPT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还可以将法治教育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和事物在课堂中及时地通過信息技术设备的查询,向学生以视频或者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也许对于相关法治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会比较缓慢或困难,这个时候教师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给他们重新翻阅书本再次教学。通过信息技术设备教师能够轻松地针对学生所没有理解和记住的法治教育内容进行截取,然后针对性地给他们播放,并且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将这些内容传输给他们的父母,让他们在放学后回到家中依旧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再次观看这些法治知识的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的法治教育的主要载体为教科书,教师应有意识地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分析小学不同阶段教科书的课程类型、基本内容等,并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让班级中不同差异的学生也能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月娥.小学品德中年段法治教育的教学策略探讨[C].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现代化专委会第一期“教育课题研究高级研修班”会议论文集, 2019.

[2]匡红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法治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分析[J].考试周刊,2020.

猜你喜欢
小学品德法治教育分层教学
让品德微课助力学生的情感体验
重视品德育人功能 做好品德课堂教学
构建小学品德生本课堂的思考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47:25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法制博览(2016年11期)2016-11-14 10:18:43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48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