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情况调研报告

2023-10-31 05:28王颖戴彧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义务教育双减

王颖 戴彧

【摘 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双减”政策颁布后,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的真实情况,对天津市4697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进行了调研,发现天津市一些学校虽然在落实“双减”政策上尽心尽力,但是仍然有学校存在教研次數下滑、创新不足、落实不力、有效性不高等问题,亟须加以科学矫正,以高质量校本教研支撑“双减”政策工作目标的达成。

【关键词】“双减”政策 义务教育 校本教研 调研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3-20-05

校本教研“已经成为教师基本的学习方式和专业发展方式”[1]。为了更好地了解《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本文简称“双减”政策)颁布后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的真实情况,本研究自拟问卷对天津市16个市辖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并选取校本教研典型学校进行座谈,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深入挖掘及多角度分析,全面了解“双减”政策背景下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的成效与现实困境,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界定

本研究所指的校本教研是指由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内组织安排的各种教研活动(包括学校、年级组、学科组、教学班等组织开展的各种教研活动),市、区、学区组织的教研活动,以及幼儿园与普通高中组织的校本教研,不在本次调研范围之内。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天津市16个市辖区中小学的4697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整群随机抽样形式的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697份,回收有效率100%。为更好地呈现并深入了解天津市校本教研的现状,寻找校本教研典型学校,本研究对问卷对象反映出的5所校本教研典型学校进行了座谈,掌握了天津市一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创新校本教研的资料。

(三)研究工具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调研工具为线上问卷。线上调查问卷共20道题,内容包括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分布状况(所在市辖区、学校名称)2道题;教师的基本情况(任教学段、教龄、所教学科)3道题;校本教研情况(学校重视程度、“双减”政策颁布后教师的工作状况、教研内容、教研质量、教研效果)5个维度13道选择题;教师对校本教研的创新与建议2道开放题。在问卷的编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开展头脑风暴多次研讨,问卷成型后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了2次函询,并进行了多次修改。定稿后利用问卷星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均符合要求。座谈采取走进学校随机抽样选取教师的方式开展,每所学校选取9位教师,主要围绕学校校本教研创新展开访谈。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的结果分析

第一,学校对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但仍有极少数学校存在削弱或减少情况。对比“双减”政策颁布前后的校本教研情况可以看出,教师普遍认为“双减”政策颁布后学校很重视校本教研,只有极少数教师指出“双减”政策颁布后学校未重视校本教研。其中,88.93%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加强了,10.26%的教师认为“双减”政策颁布前后学校的校本教研没有变化,0.81%的教师认为“双减”政策颁布前后学校都不重视校本教研。多数教师还指出,“双减”政策颁布后,学科教研次数增多,极少数教师提出“双减”政策颁布后学科教研次数减少。其中,表明“双减”政策颁布后学科教研次数增加的教师占67.58%,表明“双减”政策颁布前后学科教研次数没有变化的教师占28.66%,表明“双减”政策颁布后学科教研次数减少的教师仅占3.76%。

第二,大部分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延长,而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因此实施弹性上下班制。“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在学校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下班时间也比“双减”政策之前延长。关于在校工作时间的调查中,表明延长1小时的教师最多,占30.68%,其次是没有变化的教师,占21.95%,延长2小时及以上的教师占17.05%,延长1.5小时的教师占15.75%,延长0.5小时的教师占14.57%。也就是说有78.05%的学校教师在校工作时间延长,只有21.95%的学校教师工作时间没发生变化。

“双减”政策颁布后,学校课后服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针对“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也需减负的实际问题,“双减”政策提出: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本次的调研数据显示,65.17%的学校没有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34.83%的学校实行了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可见,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校允许教师“弹性上下班”。

第三,大多数学校将作业与课后服务纳入校本教研体系中,但仍有少数学校未适当调整校本教研内容。学校“双减”政策工作主要内容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调研数据显示,有92.59%的学校将作业设计纳入学校教研体系,仅有7.41%的学校没有将作业设计纳入学校的教研体系。有89.42%的学校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的教研体系,仅有10.58%的学校没有将课后服务纳入学校的教研体系。这说明还有少数学校没有认识到校本教研的内容应根据“双减”政策而更新变化。

第四,许多学校把课堂教学作为校本教研的重中之重,但仍有少数学校忽略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约三分之一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质量存在下滑及严重下滑情况,应引起重视。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怎样才能做到减负,特别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且保持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最重要的是让教师把好课堂教学关。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必须把向课堂教学要效率作为校本教研的重中之重。本次调研数据反映有79.80%的学校把向课堂教学要效率作为校本教研的重点,只有20.20%的学校没有关注到这一重点。部分学校教师认为“双减”政策颁布后课堂教学质量没有明显提升,并且部分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出现下滑的现象。其中,有29.15%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质量下滑,5.24%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质量严重下滑,32.62%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质量没有变化,25.59%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7.40%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第五,“双减”政策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承担起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完成作业等职责与义务。目前,大多数学校把这三项内容纳入校本教研。调研数据显示,84.73%的教師参加的校本教研中有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内容,15.27%的教师参加的校本教研中没有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的内容。79.50%的教师参加的校本教研中有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内容,20.50%的教师参加的校本教研中没有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的内容。94.15%的教师参加的校本教研中有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内容,只有5.85%的教师参加的校本教研中没有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内容。

第六,“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对校本教研的有效性评价与满意度普遍较高,但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与满意度仍有上升空间。关于“校本教研对解决教学遇到的新问题是否有用”调查中,64.19%的教师认为有用,16.67%的教师认为少数有用,15.54%的教师认为特别有用,3.60%的教师认为无用。在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中,30.08%的教师基本满意,18.08%的教师比较满意,27.85%的教师满意,22.12%的教师非常满意,1.87%的教师不满意。96.40%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对落实“双减”政策和教学有用,认为校本教研对落实“双减”政策和教学无用的教师只占3.60%。98.13%的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质量满意,仅有1.87%的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质量不满意。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对“双减”政策的落实及解决教师课堂教学遇到的新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校组织的校本教研质量的满意度较高。

此外,在调研问卷开放题部分,教师提出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对校本教研的指导,加大学科教研与跨学科校本教研力度,改进和创新校本教研方法,学校给予教师充裕的时间教研,校本教研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基于天津市16个市辖区4697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调研数据可知,“双减”政策背景下,绝大多数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坚持把校本教研作为减负增质的主要抓手,把课堂教学作为校本教研重中之重,并及时把作业设计、课后服务、指导学生有效完成作业、合理利用电子产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等纳入校本教研内容之中,并依据学校的情况对校本教研形式、方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成功地解决了因课后服务与作业减负可能导致的教学质量下滑的问题,教师对校本教研满意度普遍较高,认可其有效性。

三、“双减”政策背景下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

(一)校本教研重视程度有待提高,部分学校存在校本教研次数减少趋势

“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出了三重要求,即既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又要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还要保证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在课后服务无形延长教师工作时间的前提下,如何做到作业减量不减质?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些问题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充分发挥学校这一专业共同体的合力,借助校本教研这一有效形式加以解决。在调研中,0.81%的教师认为本校校本教研存在削弱问题,3.76%的教师反映本校校本教研存在次数减少的问题。虽然从数据上看情况比较乐观,但是伴随着课后服务的推进,特别是教师长时间处于工作时间延长的状态下,可能会导致校本教研时间压缩、次数减少的问题。

(二)校本教研体系亟待更新,部分学校或缺乏更新,或顾此失彼

“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应对校本教研内容体系加以更新,坚持把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作为校本教研重中之重的同时,把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等纳入校本教研内容体系。然而调研显示,7.41%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把作业设计纳入校本教研内容体系,10.58%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把课后服务纳入校本教研内容体系,20.50%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把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纳入校本教研体系,15.27%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把指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纳入校本教研体系,5.85%的教师认为学校没有把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纳入校本教研体系。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超过五分之一的教师认为学校忽略了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没有把上述“双减”政策五大内容纳入校本教研内容体系,出现校本教研体系缺乏更新的问题。在座谈中,教师普遍反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课程标准颁布、“双减”政策颁布等诸多原因叠加影响下,本校校本教研形式更新存在滞后问题。

(三)课后服务无形中延长教师工作时间,大部分学校未落实弹性上下班制

调研数据显示,有高达78.05%的教师出现在校工作时间延长情况,然而有65.17%的学校没有统筹实行教师弹性上下班制。长此以往,不仅可能会引发教师消极怠工行为,而且还可能会引发教师职业倦怠。

在座谈中,有的校长坦言他们了解到实行课后服务后大多数教师包括自己的工作时间都有一定延长,但是坐班制是学校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如果现在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未来政策有变,想改回坐班制会有困难。因此,许多学校仍在观望。

(四)校本教研有效性亟待提高,部分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出现下滑

在调研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有效性的态度不够乐观,认为校本教研特别有用的仅占15.54%,认为校本教研无用的占3.60%,认为少数有用的占16.67%。另一组调研数据显示,有1.87%的教师对校本教研不满意,30.08%的教师基本满意。这说明校本教研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5.24%的教师反映课堂教学质量严重下滑,29.15%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质量存在下滑。这一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导致教育教学质量下降,与“双减”政策的要求背道而驰。

四、“双减”政策下加强天津市义务教育阶段校本教研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学校对校本教研的重视程度,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就是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教师为主体,教育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由学校组织的一种教研制度与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可见,校本教研的现场在学校,校长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只有校长自觉承担起校本教研第一责任人的组织者、管理者的责任,带头投身校本教研之中,引导教师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研究,才能真正把教学研究的重心下沉到学校,落地于课堂,从而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效用。

为了实现校本教研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全覆盖,应以制度引导校本教研、激励校本教研、规范校本教研、调整校本教研,建议充分发挥市委、市政府成立的市级“双减”政策工作专班的作用,由中小学牵头,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中心等执笔,参考其他省市先进经验,颁发具体文件明确校本教研意义价值,并细分目标任务、丰富内容体系、创新形式途径、强化管理构架、出台评价标准、明晰责任落实、加强视导评价、建立激励机制、构建培修制度、加强人才建设、构建保障机制等,把校本教研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二)充分发挥三级教研联动机制作用,全力推进校本教研体系更新

《天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明确规定了市、区、校三级教研联动机制的职责与义务。该意见还对校本教研提出明确要求:“学校要设立教研管理部门,充分发挥校本教研作用,强化教研组织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年级组作用,围绕课程实施、教法改进、作业优化、家校共育等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加强校本教研,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议课、研讨交流等方式,了解教学动态、诊断教学问题;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书育人方式,破解学校发展中的重难点问题”。这要求相关学校必须积极行动,不仅应该把校本教研作为工作重点,而且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及时对校本教研体系进行全面系统地更新,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科学性、多样性、趣味性、有效性、创造性等,争做校本教研更新的典型。

建议充分发挥市、区、校三级教研联动机制的作用,构建以“质量导向,各负其责,合作攻关,鼓励创新,精准帮扶,典型推广”为特征的三级教研联动新机制,通过召开校本教研典型经验推广会、基础教育教学获奖成果推广会等,加大对校本教研典型经验推广力度,营造“校校争当典型,人人争做楷模”的校本教研新风尚。此次调研发现,从市教科院课程教学中心、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部到学校,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都创造了许多典型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推广。

建议充分利用国家基础教育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天津市基础教育网络教研平台等,构建大数据支持的校本教研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共创机制,让新科技、人工智能为混合校本教研、智能校本教研、优质校本教研、智慧校本教研服务,让“双减”政策真正落地。

(三)全市域整体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弹性上下班制

首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是“双减”政策文件中极其重要的内容。在因为提供课后服务导致教师在校工作时间相对延长的情况下,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有清晰规定,学校应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再次,如果教师长期处于长时间工作状态,难免会导致消极怠工现象,甚至可能产生职业倦怠问题,影响教师的正常生活。最后,“教育是一种特殊与高级的脑力劳动,这种特殊与高级的脑力劳动必须拥有自由时间。作为一种特殊与高级的脑力劳动,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变得越来越完善的职业。其前提是,只有当教育者自觉地完善自己时,才能有资格去完善与发展学生”[2]。苏霍姆林斯基早就围绕教师时间这一问题提醒人们:“没有时间。这是教育工作的灾难。它不仅打击着学校工作,也打击着教师的家庭生活。”[3]并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告诉青年校长一个治校诀窍:“保证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它对于不断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像空气对于人的健康一样必不可少。”[4]因为自由时间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

为了确保教师的合法休息权,应从制度层面上为学校实施弹性上下班制保驾护航,并全面落实。

(四)加强对新时代校本教研有效性的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研制度是一项教学促进和教师培养制度,它直接服务于教师成长和教学工作。提高教研工作的有效性是教育内涵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结合本次调研数据,我们在座谈中有意引导教师就校本教研的有效性问题作答,发现天津市部分学校校本教研仍存在问题,校本教研质量需要提升。

一是建议加强对校本教研有效性的研究,把“新時代校本教研有效性提升研究”列入天津市教育科学重大攻关项目,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人员、师范学校教师、中小学一线正高级教师等组成联合攻关课题组,围绕校本教研有效性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研究,从学理与应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揭示校本教研的本质,解答校本教研方面的困惑。

二是建议把作业设计、课后服务,以及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科学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完成作业等适当加入校本教研内容之中,加以专题教研的同时,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校本教研的重中之重,把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效率、要效益、要效能、要效力,变成每一位教师校本教研的追求与习惯。

三是建议基于“双减”政策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借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机,以学有所获为总标准,以多快好省为标尺评价课堂教学,以标准引领校本教研朝着科学、有效、有趣的方向迈进。

四是建议参照国外教育质量监控经验,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天津有关数据,加大对天津市教育质量监控、监测的力度,及时掌握天津市义务教育质量变动情况,针对已经出现校本教研质量下滑苗头的学校,采取行之有效的精准帮扶措施,确保市域内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做到减负增质。

【参考文献】

[1]韩江萍.校本教研制度:现状与趋势[J].教育研究,2007(7):89.

[2]王颖,王毓.论自由时间与教师专业发展[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6(3):23.

[3]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周蕖,王义高,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26.

[4]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M].赵玮,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80.

王颖 /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从事基础教育研究(天津 300191);戴彧 /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研究(天津 300387)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工作重点调研课题2022年度“‘双减政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教研状况调查研究”(JYDY-20225016)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义务教育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让农村初中校本教研更接地气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校本教研策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