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玲 李雪平
【摘 要】死亡作为所有自然生命整体历程的终结形式,是生命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死亡有利于幼儿情绪健康发展,激发其探究生命科学的热情,进而为建立健康的生命观奠定基础,提升其生命品质。由于传统文化、父母的儿童观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死亡教育在我国幼儿家庭生命教育中存在着缺位的问题。然而幼儿亟待满足的认知发展需求凸显了死亡教育亟须得到重视并开展。家庭作为教育的起点,家长作为幼儿的启蒙教师,理应承担相应责任,通过绘本阅读、日常生活、游戏活动和安全自护教育等路径重塑“死亡”在场的家庭生命教育。
【关键词】死亡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3-81-05
死亡作为生物界的自然现象,是人类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是每个生命体注定的归宿。有研究表明,“早期关于死亡的经验或心理感受或直接影响未来的生命观和死亡观”[1],进而影响着其生命和生活。由于传统文化背景、父母的儿童观和教育环境的影响,死亡教育在一些幼儿家庭教育中几乎处于缺失状态,部分家长自认为幼儿年龄尚小无法理解也不需要在美好的童年就了解死亡这种沉重的话题。其实不然,一方面,3—6岁幼儿已经具备接受死亡教育的心理基础[2],对死亡产生好奇与疑问,幼儿的自我认知需要有待满足;另一方面,幼儿在其日常生活中不论是通过亲身经历还是通过媒体、图书等途径,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周围的人、动物以及植物等各种各样的死亡现象,若不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幼儿极易形成错误的死亡观念。现在已经有研究发现,幼儿自杀的倾向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其错误的死亡观念的影响[3],幼儿缺乏对生命的敬畏的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死亡教育。[4]近年来,自杀低龄化现象、儿童意外事故和虐待小动物等事件时有发生,死亡教育应时而需。对于死亡教育的实施者,无论是已有相关研究还是政策导向皆强调家长应承担开展学前儿童的死亡教育的重任。有研究者认为学前儿童的死亡教育应由家长负责,有关死亡的教育应该在家庭中实施[5],《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导其珍爱生命”。可见,家长对幼儿的生命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这个宏观概念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着幼儿生命教育的效果。基于此,希望通过对幼儿死亡教育必要性的分析,帮助幼儿家长明晰死亡教育的价值,在实施生命教育的过程中给予死亡教育更多的关注,防止更多的痛心事件发生,为幼儿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教育环境。
一、死亡教育的内涵
死亡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美国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美国死亡教育主要以实际活动、日常生活题材的体验和情感活动的形式开展,以期在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念、能够从容应对生活中的不幸事件、敬爱生命和防止自杀等方面起一定的作用。[6]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美国对死亡教育的探索已取得丰富的成果,死亡教育已经在包括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在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普及,开设了比较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死亡教育课程,开发出了丰富多样的死亡教育资源。而我国的死亡教育研究开始于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的提倡,虽然近年来生命教育研究发展繁荣且已有诸多成果,但是很多研究“重生轻死”,已有的死亡教育主要针对医护人员,涉及幼儿的死亡教育议题较少,针对孩童的死亡教育研究比较缺乏,且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的影响,成人对死亡相关话题通常采取回避或忽视的态度,这直接导致幼儿对死亡缺乏应有的正确认知。
外国研究者对于死亡教育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Leviton认为“死亡教育是一个将有关死亡的知识及其应用传递给人们及社会的发展历程”[7]。Kurlychek认为,死亡教育是帮助人们意识到死亡是生命整体历程必经的历程,能够理性地认识死亡事实,并将其带入现实生活中。[8]而Fruehling则认为死亡教育还可以通过帮助人们进一步欣赏生命,从而减少死亡问题的发生,是一种防御性教学。[9]Glass和Trent拓宽了其内涵,认为其探讨的不仅是死亡本身的问题,还会通过探讨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提升人们的人际关系和生命品质。[10]我国死亡教育专家张淑美综合归纳了这些学者的意见,将死亡教育定义为:探讨死亡的本质以及各种濒死、丧恸主题与现象,促使人们深切省思自己与他人、社会、自然乃至宇宙的关系,从而能够认识生命的终极意义与价值。它是正对死亡、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超越死亡、省思生命,体会谦卑与珍爱,展现人性光辉,豁出生命意义的教育。[11]我国很多研究者将死亡教育看作是生命教育的组成部分,有研究者认为死亡教育的内涵包含在生命教育中。[12]有研究者认为,死亡教育是通过帮助人认识死亡、积极预防和应对死亡,进而珍视生命的教育。[13]
可見,尽管研究者对死亡教育的看法不尽相同,但对于死亡教育的内涵,研究者的见解是相似的,都倾向于认为死亡教育应该包括正确认识死亡的本质、形成正确的死亡观、调整并能处理好关于死亡的负面情绪、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生命观。本文中的死亡教育是针对3—6岁幼儿家长在家庭中开展的教育,对于幼儿而言,其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幼儿初步认识死亡,正确看待死亡现象,降低其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学会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透过死亡认识生命的宝贵并珍爱生命,培养保护生命的意识和技能。
二、幼儿家庭生命教育关涉“死亡”的内在逻辑
(一)死亡教育有利于幼儿情绪健康的发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强调要“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和调控情绪”,有必要在其形成稳定情绪和乐观态度的关键时期对其开展适宜死亡教育来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14]研究表明,即使是很小的死亡事件都对幼儿情绪波动有着很大的影响,“幼儿对死亡的早期经验直接影响他们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他们早期关于死亡经验的建立和发展,影响他们情绪情感的理解和调节”[15],而适宜的死亡教育有助于幼儿成功地应对和处理悲伤情绪[16],对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有利于减少其对死亡的恐惧、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和调控自身的情绪,从而建立对生命和未来的生活的健康心态。
(二)死亡教育有利于幼儿生命品质的提升
一个人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其早期经验的影响,正确的死亡观念为幼儿的健康生命观的建立奠定基础,而死亡教育可以为培养孩子的死亡观念“提供最早、最基础的教育引领”[17],从生命的初始时期摆正方向,并在此方向上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以积极健康心态面对生命以及未来生活,从而提升生命品质。俄罗斯思想家和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认为,“只有死亡的事实才能深刻地提出生命的意义问题”“假如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死亡,那么生命就会丧失意义”[18]。真正的存在,只有当人认识到死亡本质时才成为可能[19],才能够真正地克服自我对死亡的恐惧。[20]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死亡赋予生命存在的意义。
(三)死亡教育有利于幼儿探究生命科学热情的激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由于幼儿好奇好问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总是喜欢刨根问底,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从而促使他们对科学探索充满热情。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出于好奇向家长提问有关死亡的问题时,也是开展死亡教育的绝佳时机,与幼儿正面冷静地谈论死亡问题有利于幼儿获得死亡的科学知识。死亡科学知识“有助于丰富幼儿的前科学经验,培养具有生命意识和生命品质的幼儿”[21],随着幼儿的提问与经验的积累,幼儿会逐渐形成对死亡知识的建构和再建构,为幼儿探索生命科学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热情。
三、幼儿家庭生命教育关涉“死亡”的现实需求
(一)幼儿认知需要亟待满足
幼儿对死亡相关的知识有自我认知需求,在幼儿尚未对死亡概念掺杂太多社会、传统意义观念的时期及时地开展科学的死亡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从幼儿的自身发展需要来说,3—6岁已经具备接受死亡教育的心理基础,并且现在很多研究发现幼儿在幼儿阶段对死亡就已经有了一定的主观认识和理解。[22]即使是没有成人的主动讲解,他们也会形成自己的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在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幼儿并非“死亡绝缘体”,幼儿对死亡的认识和了解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23]电视、报纸或互联网上经常可以看到死亡事件的报道,幼儿在这些神秘的报道中对死亡的真正面貌的了解类似于管中窥豹,很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或形成不必要的恐惧情绪。
(二)儿童自杀问题亟须预防
当今社会,儿童死亡问题的凸显与儿童对死亡的无知或误解之间的巨大反差,促使死亡教育应时而需且刻不容缓。青少年儿童自杀问题、低龄化问题备受关注。轻视生命的行为无疑是跟幼儿对死亡和生命的无知有脱不开的关系,现在已经有研究表明,幼儿自杀的倾向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其错误的死亡观念的影响[24],科学系统的死亡教育有利于改变幼儿的死亡态度和防止自杀。[25]
四、幼儿家庭生命教育中死亡内容的缺失缘由
(一)传统死亡观的局限性导致家长对死亡教育刻意回避
“重生轻死”的传统儒家文化赋予了一些人独特的死亡观,喜谈生,忌谈死。在这种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将死亡看作是一种不吉利的象征,极力避免专门谈论,就连“死”的谐音字也未能免受牵连。这既是传统文化影响死亡观的表现,同时也是人之常情,因为死亡本身的不可避免性会造成人类潜在的恐惧和焦虑,人们会本能地选择以鸵鸟心理对待死亡来抵御这种潜在的死亡焦虑。[26]因此,家长对“死亡”持刻意回避的态度,选择以“欺骗”幼儿或是将死亡浪漫化等方式解答幼儿的疑惑[27],尽量避免与幼儿谈论死亡[28],也正是由于家长这种刻意回避的态度和方式,死亡教育在现实生活世界中失去存在的根基。[29]
(二)儿童观的落后导致家长对死亡教育的必要性缺乏认识
家长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儿童对死亡教育的需求,会剥夺孩子满足自我需要的机会。[30]很多家长受“幼儿年龄尚小,不能理解死亡”和“死亡可能会打破他们的美好童年”等观念的影响[31],自认为幼儿期的孩子没有必要接受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实用性和存在感不强。这些落后的观点既是对幼儿主体地位的不尊重,也会剥夺幼儿对死亡和生命科学知识的求知权利。幼儿在对死亡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很可能会受到外界其他错误观念的影响而做出一些伤害自身或他人生命的错误行为。因此,家长应坚守儿童立场,从儿童视角出发尊重和解读他们的心声,以他们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点[32],为其提供适宜的死亡教育,促进和实现幼儿应有的学习与发展。
(三)教育环境的缺失导致家长的死亡教育知识储备贫乏
对死亡教育宣传和推广的缺乏导致家长对其了解较少,死亡教育知识贫乏。虽然部分家长肯定了死亡教育对幼儿理解生命意义、树立科学死亡观的意义[33],但是他们对开展死亡教育却没有信心,还存在着一种矛盾心理,他们希望通过死亡教育帮助幼儿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调节面对死亡的悲伤情绪,但同时又担心会因自己的教育方法不当而弄巧成拙,反而加剧幼儿对死亡的恐惧情绪。[34]因此,家长往往苦于其自身对死亡教育的知识储备不足而无计可施,只会依据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将死亡教育停留在死亡现象表面上的口头简述,不会深入触及其内涵本质,无法满足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五、“死亡”在场的生命教育重塑路径
(一)家长加强自身学习,更新死亡教育观念
只有家长拥有健康的死亡态度并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才能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死亡观念。首先,家长就要更新原有的死亡教育观念,通过阅读有关死亡科学的书籍、影片来丰富自身的死亡科学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死亡知识,摆脱“乐生忌死”的传统观念束缚,遵循生命的自然规律,正确认识死亡,理解死亡对于生命的意义;其次,家长要主动学习和了解幼儿所处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关注幼儿对于认識和理解死亡的需要,明晰幼儿阶段开展死亡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家长要在正确认识死亡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加强死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的学习,幼儿园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途径,家长要积极参加幼儿园的死亡教育指导培训,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公益性讲座、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的宣传和有关死亡教育的著作等形式积极拓宽死亡教育的方法,从而提高家庭生命教育的质量。
(二)依托绘本阅读,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死亡
儿童文学为死亡教育中阐述死亡的概念提供了适当的工具[35],死亡教育儿童绘本阅读是使幼儿面对、了解以及接受死亡的有效方式,能极大地缓解幼儿对死亡的不适感,使幼儿对死亡的现象和内涵形成初步感知,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36]目前学术界已经有很多研究者从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两个方面证实了儿童绘本阅读是幼儿死亡教育的有效策略。儿童绘本通常以图画为主,字数少,且绘本色彩丰富,故事的情节有趣,但同时,幼儿也很容易被色彩丰富的趣味图形和生动形象的卡通角色吸引,如果没有成人在一旁对其进行适当指导,很容易偏离死亡教育的本质,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这就要求家长要花时间与幼儿进行亲子阅读,转变传统避讳死亡的态度,在幼儿进行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其关注点引导到死亡主题上来,由浅入深地探讨死亡现象,引发幼儿在认知上对死亡的初步正确感知,促进幼儿正确理解死亡的意义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三)坚持教育生活化原则,强化幼儿对死亡的理解
幼儿的死亡认知水平与生活经验有直接关系,家长对死亡事件的态度及其对幼儿关于死亡问题的解答都会影响幼儿死亡观的形成。[37]陶行知也强调“生活即教育”。幼儿关于死亡的很多经验都来源于生活,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死亡现象,例如植物的凋零枯萎、动物的死亡和周围人生老病死等,因此,家长要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作用。当幼儿接触到死亡事件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难免会刨根问底,这时家长就需要相机而教,结合幼儿的亲身经验,借助幼儿对死亡的兴趣和疑问,主动引导孩子理解死亡现象,帮助幼儿养成科学健康的死亡观,从容面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死亡事件。家长要注意避免使用模糊的表述,否则很可能会引起孩子产生恐惧情绪,形成错误的死亡观念。
死亡教育的生活化原则并不是等着死亡事件发生时才被动地实施相应的教育,而是要通过主动挖掘和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自然资源,强化幼儿对死亡的理解。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在家庭中种植绿植、饲养小动物或者与幼儿户外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的生命发展全过程,帮助他们积累相关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感知生命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帮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来理解死亡的含义。此外,家长可以利用传统节日和仪式引导幼儿理解死亡的意义,例如清明节、中元节及祭祀仪式、丧葬仪式等等,每一次仪式与节日的展演与实践都是通过立体的、全方位的方式诠释着什么是死亡。[38]逝去的生命会让鲜活的生命展示存在的幸运,让活着的人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已有的一切,因此在有亲人离世的时候,也可以带领幼儿参加葬礼,经历一些小的死亡事件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死亡的意义[39],让其感受到死亡是一件悲伤且严肃的事情。
(四)通过“死亡体验”游戏,帮助幼儿表达情绪感受
游戏是幼儿喜爱且最适宜的学习方式,也是幼儿表达痛苦的最适当的和不可或缺的方式。[40]研究发现,通过“死亡体验”游戏来进行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死亡焦虑。通过角色扮演及情景再现的游戏形式,让幼儿亲身体验死亡,帮助幼儿恰当地表达对死亡的感受,发泄出面对死亡时难以言表的悲伤情绪。对于幼儿来说,作为游戏内容之一的“死亡体验”游戏更多是在幼儿的生活中自然生成的,它不需要家长在家庭中有意组织,当它在孩子的游戏中出现时,家长无需阻拦,而是尽可能支持幼儿表演。幼儿期正是灵性萌发的时期,幼儿对世界生命的解析虽显童真却不乏哲思与智慧,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成人要珍视与幼儿一起探讨生命哲学的话题,积极倾听幼儿在游戏中的孩子对死亡的心理感受,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内心对“死亡”的感触,珍视幼儿的反馈及其“童言智语”。同时,需要了解幼儿焦虑缘由,正面肯定、接纳幼儿的悲伤情绪,通过拥抱、安抚等肢体语言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帮助幼儿学会恰当表达悲伤情绪,使幼儿能在未来生活中面对死亡事件时能更加从容。
(五)引导幼儿远离死亡,培养幼儿保护生命的意识
幼儿年纪尚小且经验不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但幼儿的周围隐藏着许多危胁生命安全的危险,而“危险往往是由于对死亡的无知和藐视所造成的”[41],因此作为死亡教育的重要部分的自我保护教育也显得极其重要。自我保护教育就是要教育幼儿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学习自救的基本技能,识别危险因素并学会防范这些不安全的因素,远离死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量的增加,一些有偏差的信息也逐渐充斥着幼儿的生活,例如一些有着暴力倾向的动画片、网络游戏和网络上的一些暴力血腥的内容,这些信息往往会误导幼儿尚未成熟的生死观念朝向错误的方向发展,使他们无法正确理解死亡对于一个生命来说意味着什么,不知不觉就变得轻视生命。因此,需要家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多加引导,及时纠正并重视向幼儿传递正确的死亡知识,防止不利因素的误导,用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方式教给幼儿易懂的应急知识,创设不同情境,通过多次实践演练,提高幼儿安全防患意识,知道在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和危险情境时我们应该如何求生,初步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保护生命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商瑜.朴素生物学理论视角下大班幼儿对生物死亡认知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64.
[2]钟瑾.幼儿园死亡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20:10.
[3]刘彤.亲历美国幼儿教育(之三):幼儿园的死亡教育[J].早期教育,2004(11):20-21.
[4]王云岭.死亡教育納入国民教育体系探究[J].科学与社会,2020,10(3):1-13,65.
[5]陈如平.美国中小学的死亡教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5(3):46-48.
[6]张玉琴,廉焕红.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17):43-45.
[7]周士英.美国死亡教育研究综述[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44.
[8]同[7]44-47,34.
[9]同[7]44-47,34.
[10]同[7]44-47,34.
[11]李芳,朱家雄.幼儿生命教育可能存在问题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7/8):24.
[12]肖川,陈黎明.生命教育:内涵与旨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12(4):30-36.
[13]邹宇华.死亡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4.
[14]于静,朱莉琪,孟月海.幼儿与成人的死亡认知和来生信念[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4):517-519,522.
[15]同[1]72.
[16]SEIBERT D,DROLET J C.Death themes in literature for children ages 3-8[J].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93,63(2):86-90.
[17]魏彤儒,齐秀强.青少年死亡教育: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双重诉求[J].中国青年研究,2015(7):115.
[18]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悖论伦理学体验[M].张百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329-330.
[19]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M].杨照明,艾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22.
[20]侯佳.海德格尔存在论的生死观对幼儿园生命教育内涵发展的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7):1-4,14.
[21]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72.
[22]同[2]10.
[23]张向葵,王金凤,孙树勇,等.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7-10.
[24]同[3].
[25]王定功,路日亮.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探析及其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1):72-75.
[26]沈洋,袁文颖,赵小淋,等.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注意瞬脱对抗效应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36(5):520-527.
[27]史若兰.3-6歲幼儿家长利用动物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21:36.
[28]崔迪.幼儿园死亡教育的价值及特点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3.
[29]许锋华,黄道主.论面向现实生活世界的死亡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2):54-57.
[30]赵爱云,成莉.学前教育从关注儿童的需要开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32):31-32.
[31]祁静,曹能秀.幼儿父母的死亡教育观调查研究:以昆明市Q幼儿园为例[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8(11):20-26.
[32]高敬.学前教育实践应坚守怎样的儿童立场[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12):38-45.
[33]同[31].
[34]同[11].
[35]同[16].
[36]孟玲.英语儿童绘本叙事中死亡意义的多模态建构:《爸爸会很快回来吗?》多模态叙事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1):12-19,159.
[37]同[1].
[38]龙晓添.世代生成式“死亡教育”的展演、内涵及其现代价值[J].宗教学研究,2019(4):269-275.
[39]同[28].
[40]赵娜.评价理论视角下的中美儿童死亡教育语篇:“Dealing with Death”和“怎样与孩子谈论死亡和生命”比较[J].外语研究,2019,36(2):12-17.
[41]同[28]19.
何玲 /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从事学前教育研究;李雪平 / 西华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教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研究(南充 63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