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反思文明史,人文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涵养,共同推进文明进步;人文经济的本质是民众经济、信心经济、公平经济。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具有深刻的人文经济学意蕴,其主要特点是以民众民生为本,注重人文与经济的相互融合,注重自主发展、共同发展、质朴发展、精细发展,等等。发展人文经济,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提升人的素养,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平经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发生从效用经济到人文经济的深刻转换。
关键词 人文经济 唯物史观 信心经济 公平经济
陈忠,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表现出的韧性、耐心、定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苏州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上做得很好,不仅有历史文化传承,而且有高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代表未来的发展方向。”[1]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一个研究主题:“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2]比较好地处理了人文与经济的关系,形成了人文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是苏州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样本的重要原因。反思历史与现实,人文底蕴相对丰厚的区域往往经济较为发达,抵御波动与风险的能力较强。可以说,人文底蕴与经济发展是一种双向生成、双向保障的关系,经济发展会孕育人文,人文积淀也会涵养经济。人文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样本的鲜明特点,实践、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经济学,是苏州对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贡献。
一、人文经济的历史生成、本质内涵
反思文明史,人类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幸福生活,如何营建幸福生活。在文明的早期,营建幸福生活的行为具有自在的交融性、融合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及其中的人类活动天然地交织、融合在一起。随着文明的进化,特别是近代以来,人们日益自觉地将经济增长作为营建幸福生活、推进文明发展的基础。更强的经济实力、更好的经济表现和更亮眼的经济数据成为诸层面发展主体的重要追求。
同经济活动的专业化、细分化相伴随,众多经济学派诞生了,如重农学派、重商学派、古典主义、边际学派、制度经济学、新古典主义、计量经济学、金融经济学、企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等。这些经济学派或强调自由放任,或强调政府管治;或强调微观基础,或强调宏观构架;或强调实体经济,或强调虚拟金融;或强调创新,或强调传统;或注重均衡平衡,或研究周期波动。
众多的经济学派都以经济效益为重要目标,将成本与收益分析作为基础内容。日益专业分化,以效益、收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研究,在推进文明进步、强化幸福生活的物质基础的同时,也日益遭遇一些深层问题:存在一种通用或者普适的经济规律、经济知识、经济政策吗?经济增长的主体是所有的社会成员,还是少数的精英?经济增长的目的是经济数据、少数人的幸福,还是所有人的幸福生活?这些问题的核心是人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人为何要发展经济?人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手段,还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与归宿?人能否同时成为经济增长的手段与目的?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评〉序言》中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阐述,深刻回答了以上问题。马克思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物质生活决定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文化生活对物质生活,具有重要的反作用。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生产力的进步、经济基础的不断增强,也就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反之,没有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也就没有经济发展,特别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在这种相互作用中,经济增长、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等的根本动力都是人民大众,其根本目的也是人民大众。人民大众作为文明成果的根本创造者,也应该共享文明成果。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马克思对以少数人为本,不以人民、民众为本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这种经济发展不仅缺少伦理与价值合法性,而且会历史性地遭遇系统性风险,将走向崩溃。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深刻的人文经济学底蕴。一方面,人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人的身体、精神、交往关系等,深刻决定着经济的水平与质量;没有人民大众的健康身体、向上精神、和谐关系,不可能有真實而持续的经济发展、经济创新。另一方面,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是人民大众的健康、幸福、全面发展。如果人文与经济相脱节,人民大众异化为片面的发展机器、增长工具,那么,经济就具有深刻的异化性且不可持续。
人与经济既可能是良性的互动关系,也可能是异化的互动关系。当经济增长不以人民大众为动力与目的,人民大众既不能作为主体全过程参与经济发展、经济创新,也不能作为主体共享经济增长的成果时,人与经济就处于一种不和谐状态。虽然在不和谐、强制性的劳动状态、经济状态下,经济增长也会短暂出现,但这种增长没有内在动力,不可能持久。反思历史与现实,经济增长较为健康的时期往往是人民大众既可以参与经济增长,又可以共享经济成果的时期,是人民大众生活不断改善,对经济、生活、未来等充满信心与期待的时期。反之,有些时期出现了人文与经济恶性循环的状态,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信心不足与经济发展停滞、下行恶性循环。
基于历史与现实,在政治经济学视域中,人文经济实质是人的经济、大众经济,也就是以人民大众为动力、以人民大众为目的的经济;人文经济的运行机理,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健康繁荣的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人文经济的文明论内涵,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和谐一体;人文经济的发展论、人性论内涵,是人的身体状态、精神状态、信心状态、组织状态同经济增长、经济创新等的相互促进。一个让人们普遍没有信心、精神低迷的社会,必然没有经济增长;在一个没有经济增长的社会,人们也往往陷入精神低迷、信心不足。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文经济是素养经济、信心经济、信仰经济。克服经济低迷的关键在于,尊重人民大众的首创精神,维护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重振人民大众的发展信心。
反思世界文明史、经济发展史,人类经历过几次大的经济振兴、文明高峰时期。比如,古代文明轴心期是人心自由、人性张扬、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几大古典文明在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高速成长的时期。近代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时期是人性张扬、人文主义重振的时期,也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二战后的50年,是多样文明、多样文化得到尊重的时期,也是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可以说,经济周期也是人文周期、人性周期、信心周期、人心周期。虽然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与文化繁荣、人性成长可能不平衡,但从长期看经济增长与文化繁荣、人性成长总体对应、总体平衡。经济增长期、繁荣期往往伴随积极、乐观、向上、拓展性的人性、文化、精神、信仰,经济低迷期、下降期则往往伴随低迷的人性、文化、精神、信仰。
世界文明正处于转变期,世界经济上扬乏力加大了稳定秩序的压力,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绪,催生了诸多不良情绪乃至戾气;而消极的心理与情绪加深了秩序稳定的现实压力,使经济运行进一步乏力。“人类精神方面的不健全已给社会进步造成障碍,因此也给技术进步带来障碍。”[1]如何避免人文与经济的互动关系进入下行通道,形成非良性或者说负向的互动生态,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还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重点样本,反思人文经济的具体特点、实践成就,系统建构人文经济学,对探索进一步提振人们的信仰、信心、精神,优化经济的综合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苏州样本的人文经济学意蕴
苏州独特的空间地理环境、经济条件、人文历史积淀,特别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共同造就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苏州样本。
苏州身处江南腹地,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是传统的鱼米之乡、宜居之地。在文明演进中,随着人口的增多、需求的提升,苏州也面临土地、资源等方面的相对不足、相对有限。但是,只要应对恰当、适度,压力与挑战可以激起人们的应战欲望与求变动力,从而促进发展与创新;反之,应对不足或过度,则可能导致停滞、破坏甚至崩溃。“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导致自我毁灭的放肆的贪欲,人类则能够使她重返青春。”[2]回顾历史,苏州通过不断形成适应环境的人文经济生态,比较好地应对了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成为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现代文明的重要原发地之一。
在传统农耕文明时期,苏州发展商业、运输业、丝绸纺织业等,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人间天堂之一,不断吸纳、聚集来自不同区域的人才、科技成果、资金等资源。明朝时,苏州就已经发展起那个时代先进的规模化的纺织业,成为中国工业化、现代化最早的区域之一。甲午战争后,苏州是我国最早发展机械缫丝、机械纺织的区域之一,并发展起食品、照明等涉及日常生活各领域产品生产的近代工业。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发展进入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苏州勇于发展、勇于创新,自主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集体经济、苏南模式;20世纪90年代,苏州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之一;21世纪,苏州大力发展科技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应用性科技创新基地。
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是苏州精神、苏州经验、苏州样本的重要标志。苏州样本的重要意义在于,不断探索以中国传统文明为基础进行时代创新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华现代文明的实践路径,其重要特点是人文与经济的有机统一和相互涵养。
苏州将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精细化发挥到极致;同时,不断更新的工业化为苏州发展打开了新的格局。作为著名的昆曲之乡、状元之乡,苏州崇文重教,注重文化传承、文化积淀;同时,苏州注重工业与技术的时代化,不断吸纳最新的生产力、工业行业、科技成果。人文底蕴为苏州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提供了支撑;同时,经济的不断更新、创新,又为苏州人文底蕴的再积淀、再更新筑牢基础。这种“双面绣”式、和谐统一、文质彬彬的文明生态、发展生态,是千年来苏州发展的深厚根基、鲜明底色。可以说,一部苏州文明史,就是一部人文与经济有机互动的历史,一部中国式人文经济学的实践史、探索史。
苏州样本的人文经济学意蕴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其一,自主发展。如果说主体性启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那么,苏州样本所基于的不是向外掠奪式的主体性启蒙,而是一种从自身条件出发、通过提升自我素养谋求内生发展的主体性启蒙。苏州历来注重教育,百姓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不等不靠、主动变革的精神,尊重基层首创的精神。“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等进取性话语,流行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苏州,反映的正是苏州打破束缚、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发展态度。正是以深厚的自主性人文底蕴为基础,苏州人民始终对自身、环境、规律、趋势保持清醒的认识,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改进发展方式、治理方式,走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之路。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为本、自主发展是苏州样本人文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苏州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其二,共同发展。重视个体意识、个体利益是近代西方启蒙的重要特点,重视共同意识、共同利益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近代启蒙的重要特点。这种共同体意识同中华文明的交融式发展的历程有关,同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国意识的强调有关,苏州的共同体意识也同苏州人民共同治水、共同发展的历史经验有关。苏州是家族、集体、社群、社区等共同体意识较为自觉的区域。这种共同体意识、公共意识,为苏州集体经济以及整体经济运行提供了基本的信任基础,为强调共同富裕的苏南模式提供了心理依托、精神支撑。一方面,以共同性为特点的人文性、文明性,为苏州乃至江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精神基础;另一方面,注重共同富裕的苏州乃至江南的经济模式也支撑、发展了强调共同性、社群性、社区性的人文精神。共担风险、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是以苏州文化为代表之一的江南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中华文明之人文性、文明性不同于西方文明之人文性、文明性的重要特点。
其三,质朴发展。经济发展历来受到内外各种机遇、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少有地区能够长久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苏州在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每个时期,都能顺势而为、顺势而变,表现出较强的坚韧性、抗压性。其重要原因在于,经过2500多年的历史变迁、积累、积淀,苏州文化具有了洗尽铅华的质朴性,苏州人民对什么是真正的生活、真正的发展,什么是可持续的文明,有了自己的理解,将生生不息、追求本真内化于空间、行为、语言、心理之中。苏州园林幽深曲折,但建筑颜色相对简单,主要是粉墙黛瓦;苏州的生活内容较为丰富,但更注重典雅闲适;苏州人的交往相对单纯、适度,更为尊重人与人的差异。苏州在繁华落尽后选择了质朴,选择了坚守本真。正是这种不求浮华的质朴,不求声名的从容,不求喧闹的单纯,以及文与质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使苏州能够包容多样、应对变化并不断发展。
其四,注重精细发展。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细、精致。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与文化交融中,苏州形成了精细、精致的心理与行为特点,这种特点不仅体现在苏州园林、苏帮餐饮、苏州刺绣上,而且体现在苏州的城市管理、社区治理、对外交往、待人接物、日常生活之中。在资源与空间有限的条件下,苏州以“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细、精致,吸纳优秀人才,学习先进科技,生产特色产品,提供特色服务,在圆融与创新中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精细的深处是定力,雅致的深处是从容,坚守的深处是韧性。苏州人文精神、人文经济的深层本质是对生活、文明的独特理解、耐心坚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考察时指出的,中华民族精神具有韧性、耐心、定力。苏州人文经济实践中的自主性、共同性、质朴性、精细性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韧性、耐心、定力的具体展现。
三、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人文经济的价值追求与实践建构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秩序稳定、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文化振兴、生态美好的生活愿景不断实现,但也开始遭遇一些新的深层次、复杂性问题。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持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如何推进高质量发展,如何做好“两个结合”,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问题,都需要沉下心来认真调查、认真研究、认真反思。苏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人文经济学维度把脉中国式现代化、思考高质量发展的样本。苏州样本启示我们:需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文明进步、经济发展的人文性,对我国人文经济学的建构与创新等,进行更为具体深入的思考。
其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经济增长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在今天的复杂格局下,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什么样的经济是更高质量的,什么样的经济是更可持续的,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是中国人民所希望的,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既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代表中华文明未来方向等问题。蘇州样本、苏州人文经济实践中所积淀的以人民为中心的自主发展、共同发展、质朴发展、精细发展,所体现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对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有重要意义。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经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文底色。
其二,更加注重全面提升人的素质,推进经济与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主体、根本动力,人的素质的不断提升对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有深厚多样的文化底蕴,有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建设,具有支撑作用。但民族精神、人文素养从来都有一个随时代变迁不断提升的过程。如何推进民族精神、大众素养的时代化,是一个重大课题。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市场体制不断完善、国内外交往不断深化,都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新要求。生生不息、自强不息、共同发展等中国人文精神也需要与时俱进。人的素质提升,既需要个体与家庭的努力,又需要社会的筹划和推动;既离不开公共文化设施等刚性空间的营建,也离不开社会文化氛围等柔性空间的营造;既涉及科学、艺术、机体、心理、行为等素养,也涉及市场、金融、数字等素养。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提升经济发展、文明建设质量的不竭动力。
其三,更加注重创造可持续的幸福生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公平经济。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任何经济增长离开了民生福祉和人民幸福都将失去意义。经济是文明发展的重要环节,但不是根本目的,只有最终形成以人民幸福生活为目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协调的文明生态,经济才是健康、可持续的。反思文明变迁,比较古今中外,以少数人的幸福与素养提升为目标的经济,可能会有一时的繁荣,但最终都会陷入矛盾、冲突甚至崩溃。近代以来,世界经济主要围绕效率、竞争而运行。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压力,使一些经济体没能兼顾经济发展的人本性,而采取短期化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以效率、竞争为优先选项的经济体制、策略,其问题逐渐呈现。对我国而言,在特定时期采取效率优先的经济策略、发展方式,有其合理性。但随着经济总量的提升,中国经济需要及时向更为注重公平、共享的发展方式转换。苏州始终坚持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人文经济,对我国经济运行和发展方式有导向意义。
其四,更加注重人文经济的时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一方面,要更为注重经济的人文基础和人文底蕴,注重经济与人文的相互作用,注重优秀文化积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注重我国文化区域与经济样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要注重人文经济生态本身的当代化、时代化,不能把人文经济单纯理解为注重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而要吸纳当代科学、文化中的最新成果,在同世界优秀文明的互鉴中不断推进我国人文经济的时代创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人文经济的时代化,是我国人文经济学理论构建、系统创新的现实基础、实践动力。当代中国人文经济学吸纳了中国传统经济学中的优秀成果,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人文经济实践与人文经济学理论都将获得长足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拥有产业基础坚实、科教资源丰富、营商环境优良、市场规模巨大等优势,有能力也有责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1]人文经济的实践推进与人文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将有力推动江苏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继续走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我国经济发展将发生从效用经济到人文经济的深刻范式转换。人的素养、人的精神状态、人民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心,对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重视人文经济学,体现了对经济之人文性的自觉和回归,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历史首创地位、经济与文明主体地位的尊重。我国人文经济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同中华文明之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内在统一。人文经济将为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而人文经济学的系统构建需要更为扎实的研究和更为系统的工作。
〔责任编辑:洪峰〕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现代性‘涂层问题的理论反思与实践应对研究”(20AZX001)的阶段性成果
[1]《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人民日报》2023年7月8日。
[2]杜尚泽、潘俊强:《总书记关注的这个题目,有中国的未来》,《人民日报》2023年7月10日。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1][2]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徐波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37页,第641页。
[1]《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人民日报》2023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