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理共进”,培养“通情达理”的人

2023-10-28 15:22王敏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情理进阶理性

王敏

所谓“情”指的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情感、趣味、美感方面,所谓“理”指的是语文(教学)的条理、理智、逻辑、思维方面。语文教学既要在“情”的方面做到位,还要体现和包涵“理”的色彩与内蕴。所谓“共进”阐释的是“情”与“理”的关系,“共”是相辅相成,“进”是日新不已。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6次使用“进阶”这一概念,体现了学生学业水平由低到高的升级和核心素养由浅层到高层的递增过程。所以“情理共进”,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内在要求,也是其本质之所在。我提出“追求‘情理共进的语文教学”之主张,亦即我的语文教育行动哲学。希望我及我的团队能引导儿童以及语文教学朝着本源或应然的方向前进与回归。

一、情理共进,追求语文的本质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人们的基本共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都围绕这一基本共识展开。而工具性与人文性,基本对应“理”和“情”。“情”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充满人情味的学科;“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应该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思等技能。

生活中所见之工具,都是与人分离的,语文中的“情”和“理”却像一枚硬币的一体两面,须臾也不能分离。比如教材中的童话故事,既要感受生动有趣,也要领悟结构语言。在有趣好玩甚至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中,需要对文本语言进行利用、开掘,发现其言語规范准确、句式丰富,常采用重复叙事的手法,相似情节或相同言语反复几次,人物的活动明确而有次序,不断激发学生思考,获得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充满思维意蕴。

即使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数量不多的说理文,同样如此。比如《为人民服务》,选材上,根据读者要求和愿望进行选材;表达上,较多运用议论和抒情;语言运用上,长句少短句多,注重与观众的交流感。感性,需要感受的是文章蕴含的情感,是这篇文章的温度;理性,需要读懂的是论证思路、行文脉络和观点,是这篇文章的深度。只有张开“情感抒发”与“理性表达”的双翼,才能更好地在语文的蓝天里飞翔。

对语文教学的评价与衡量,要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两者不仅仅互相融合,双向互哺,更是相生共进。“共进”基于系统思维,视语文教学为结构化体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目标的进阶、内容的进阶、方法的进阶、评价的进阶、学段的进阶,让“情”“理”经历从基础层到核心层再到高阶层的历练过程,拾级而上;“共进”基于辩证思维,是一个守正创新、不断变化的扬弃过程,螺旋式地不断由低级上升到高级。教师的“教学自觉”中倘若有如是之“梯”,学生的语文生长则会“看得见”。

二、情理共进,发展学生的素养

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核心素养内涵表述为“文化自信、审美创造、语言运用、思维能力”。“文化自信、审美创造”侧重于“情”的提升,“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侧重于“理”的发展。“情”的发展与“理”的探索始终交织进行,不断螺旋进阶。语文学习中,学生不但要走进去,体验情感,发展情感,还要跳出来,能冷静地对课文作一番思考和评价,思考得越缜密,越深刻,越有见地,越能体现理性思维的水平。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离开语言谈思维,无异于空中楼阁,只有在语言中,思维才得以构建。

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桥》时,首先聚焦人文,感受文本的温度。依据课后习题2进行变式,设计学习任务:静心默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老汉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从哪里感受到老汉像一座山?圈画出关键词句,做批注。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关键词句品读、多种形式朗读等,引导学生进入小说情境,读出全面、立体的老支书:在生死危急关头,他把村民们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在只剩父子二人时,他把生的希望留给儿子。让老支书“冷静如山、威严如山、公正如山、父爱如山”的形象逐渐丰满,体会老汉既是一位好支书,也是一位好父亲的光辉形象,感受文章蕴含的情感,体会文本的温度。

在认识形象、体会情感中,又不断聚焦文体,体会文章的深度。“情理”交织进行,不断递增。这个单元是小说单元,要讲文体的理。本课又是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要初步感受小说三要素,学会从情节和环境中去体悟人物形象。我带领学生先找,再品,然后探究情节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在阅读、讨论中逐渐明白:好的小说就是这样,人物活在情节中,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不断刻画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又不断推动着情节的发展,烘托着人物形象。让得“体”的教学,培养学生识“体”的意识,体会文章的深度。

“情理共进”,不仅要让学生构建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还要让学生构建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既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同时也要培养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三、情理共进,培育社会的公民

一个孩子立身成人,最基本也最困难的是“通情达理”。“通情”指的是通人情、明人伦,能推己及人,对他人的处境能感同身受。“达理”指明达事理,既有对自然事物之格物与穷理,也有于社会人伦之明道与传承。它以情感为基础,又以理性为指导,以实现通情达理、合情合理为目标。“通情达理”的培养与语文教育密不可分。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认为:文从字顺,当然是语文能力,可是通情达理就是文化教育了。我带领学生学习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杨氏之子》,初读感受到杨氏之子情商很高,拿出家里的水果招待客人,懂礼仪;再读文本,发现杨氏之子智商也高,与孔君平的对话得体恰当,闪烁着智慧;继续往下拓展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很多同类故事,都特别有意思,懂礼仪,有智慧,善思辨,情理兼具,谈吐不凡。

所以,语文在课堂里,在文本里,更在广泛而生动的社会生活中,面对当下新的语言词汇、新的表达方式,我们的语文教育要坚守“情理共进”,能为学生指明课程学习的路径与水准,从释义层到解码层到评鉴层,拾级而上,螺旋上升,创造性吸纳、兼容、升华学科体系,促进每一个生命的成长,让语文教学更具时代性,培育“通情达理”的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公民。

语文是有温度的,充满人文精神,充满美感、情感;语文又是科学的,严谨的,它同样持有理性。“情理共进”的语文教学,是感性的回归,理性的呼唤;是有方向的,而非盲目的;是有梯度的,而非随意的;是结构化的,而非碎片化的。语文教学,应当行走在“情理共进”之间,以情悟理,以理促情,在情理交融、情理相哺、情理共进的进程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通情达理”的社会公民。

猜你喜欢
情理进阶理性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传祺GM6:家用MPV新进阶
领克进阶
2018车企进阶十字诀
进阶中的北汽新能源
知真求通中的情理交融——基于历史阅读的情感培养为案例
法外开恩:郑继成刺杀张宗昌案中的情理、法律与政治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理性的回归
论中国传统情理审判中的调处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