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菁芮
摘 要:易地搬迁工程作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十大工程之一,是精准扶贫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策略及方法。通过对云南会泽县易地搬迁新城安置点部分脱贫人口的深度访谈,发现易地搬迁在切实提升脱贫人口居住环境、改善生活设施、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导致其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收入来源稳定性差、社会参与度低、思想观念滞后等系列问题。因此,促进稳定就业、搭建情感沟通平台、关注心理调适等便成为促进异地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的现实路径选择。
关键词:后脱贫时代;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会泽新城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7-0129-05
一、研究背景
易地搬迁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实现消除贫困、生态恢复、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易地搬迁通过转移贫困地区人口的形式,改善其生产条件,调整经济结构以及增加收入渠道,来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在脱贫攻坚时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减贫作用[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步入“后脱贫时代”时期后,易地搬迁工作的重点任务和挑战应当是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反贫困的可持续性。
迄今为止,易地搬迁“搬出去”的数量指标已按期完成,我国脱贫工作重心由消灭绝对贫困转向防止返贫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一个主要目标,既要做好脱贫成果巩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又要实现二者的平稳过渡衔接。在“后脫贫时代”,迁入地政府始终致力于解决搬迁群众有关土地变更、户口变更、子女入学、税收减免、医疗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但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的社会融入问题也在逐步凸显[2]。搬迁人口由原本生活多年的熟悉环境迁入到新环境,必然会在全新环境的适应和融入上产生困难,特别是具有建档立卡户身份的脱贫人口,或许面临着更大的心理落差和困境。因此,探讨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和后续可持续发展对策在现阶段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综合考察经济收入、社会交往、精神文化等三个社会融入的主要测量维度和指标,关注搬迁脱贫人口的社会融入现状及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脱贫人口搬迁后的生活样态是怎样的?搬迁的脱贫人口在安置点所面临的包括生计转型、社会网络、心理适应等方面的困境和成因有哪些?针对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的现状和成因进行探究,并探究促进其后续社会融入的完善对策,为乡村振兴的顺利衔接提供可行路径和参考。
二、文献回顾
(一)有关易地搬迁的相关研究
易地搬迁移民既是国家政策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在近几年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学界对易地搬迁工程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三西”移民开启了易地搬迁研究的先河。综合有关文献,现有研究有基于“新型城化”的视角,有借助“社会适应”“社会融合”等视角,还有出于“可持续生计”“人力资本”的视角,对我国的易地搬迁工程开展情况进行研究探讨。
易地搬迁发展到今天已发展出多种搬迁安置主体,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以及农户自身,他们之间各有优势。政府作为主体重在发挥行政力量,政府可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协调各方关系与利益,利用其在经济、土地、人力、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与绝对权力,全方位为移民提供支持[1,2]。多种主体中,有研究指出农户自身作为主体重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其主要以投靠亲友为主要形式,搬迁农户多有闯劲且有一定生产技能,使得最终返迁低且脱贫效果好[3]。
现有研究在易地搬迁人口安置模式方面,主要是对各地的搬迁模式在当前政策文件的特定指导下的实施现状进行评析,或是通过比较不同的安置模式,探讨其中的问题和可能的风险[4]。在易地扶贫搬迁实践过程中,会泽县的易地搬迁工程就是搬迁进城安置模式的典型案例,目前研究少有对此类安置模式的优势弊端进行探讨并提出优化方案,更无法作为示范样板推广全国其他地区。
通过回顾梳理国内学者对于易地搬迁的实践路径和成效对策的研究可知,学者们通过定量或定性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出易地搬迁人口对于搬迁意愿存在着非自愿特征,搬迁意愿主要受经济、环境、心理等主要因素的影响,这对于搬迁人口在搬迁安置地是否“稳得住”存有潜在威胁[5]。而会泽县易地搬迁工程多为非自愿移民,且由于贫困户自身的贫困脆弱性、原有社会关系和结构的打乱、基层政府政策执行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更易导致集中安置社区的融入困难。
(二)有关社会融入的相关研究
对于社会融入问题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被学术界关注,并迅速成为社会学的学术热点。我国学者将国外有关移民研究所得到的社会融合理论和我国实际情况结合,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说和分析框架,主张社会融入涉及多个层面,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于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指标和社会融入测量方法两个方面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
在指标体系上,杨菊华构建了农村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体系,阐述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指标的构建方法,介绍了该体系在社会调查相关数据设计中的作用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初步思路[6]。也有学者用城市身份认同度和长期生存意愿来表征个体城市的融合,研究表明经济收入的提高是人力资本和社会支持影响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7]。在人口类别中,青年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合度普遍较低,心理和文化维度融合度较好,行为融入度普遍较差;从影响因素来看,城市一体化主要受个体能力水平和物质稳定性的影响[8]。
而在易地搬迁人口的社会融入研究中,国内研究将就业劳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以及心理认同等多方面都纳入到社会融入研究之中,也有学者提出易地搬迁本质上是一种“空间再造”,将贫困人口连接的“空间性”[9]。吕建兴、曾小溪、汪三贵基于5省10县的易地扶贫搬迁数据研究发现,政府提供就业机会会显著降低搬迁人口的返乡意愿,搬迁人口的自我认同和邻里互助程度也会显著降低拆搬迁人口的返乡意愿[10]。在陕南西乡县的易地搬迁工程中,代际关系、家庭结构、社会网络和社区治理等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化导致移民在早期阶段打破了生计空间,难以实现社区融入[11-12]。
以往关于易地搬迁与社会融入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该议题的认识,学者们对于易地搬迁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对易地搬迁工作的反思和后续帮扶政策的优化上,有关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的研究仍有进一步探索的空间。首先,有关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的政策建议各不相同,较为分散。缺乏基于建议的逻辑关系而衍生的进一步促进融入的路径或机制的研究成果,由此可能导致政策建议的实际效果不佳。其次,对于不同贫困类型和贫困程度的农户,易地搬迁所導致的脱贫效果也不尽相同,缺乏针对迁入地脱贫人口在社会融入方面形成可持续机制的探讨。最后,对于易地搬迁的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方面的研究也有学者提出了进一步的帮扶建议,但仍有没有深入探讨和关注的问题:一是对于搬迁人口自身的能力贫困,在经济收入、社会交往、精神文化等三个主要维度如何形成社会融合机制等方面的考虑较少;二是研究对象少有对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的针对性研究,搬迁脱贫人口怎样选择和参与合适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与如何进行再社会化都有待继续研究。
三、会泽县易地扶贫搬迁新城安置点田野调查概况
(一)会泽县概况
云南省会泽县曾是全国27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处于三省八县交界处。总人口107.37万人,是云南省第三人口大县。县辖25个乡(镇、街道)、381个村(居)委会(社区)、4 291村(居)民小组。2014年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8万,这些贫困人口绝大多数居住在高寒冷凉、干热河谷等“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发展困难重重,数十万山民祖祖辈辈难以摆脱贫困的“魔咒”,脱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容易返贫。2018年以来,会泽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规划建设县城安置点6个,总占地面积3 270亩,计划实现进城安置10万人。
(二)新城安置点特点
会泽县将易地搬迁点选择在县城,主要是考虑到减少贫困代际传递和推进城镇化,如此两个轮子一起转,可以实现双赢。会泽县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到县城安置比例不低于75%的要求,提出10万人搬迁进城,将易地搬迁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恢复生态的治本之策。2020年,全县脱贫攻坚项目库几经动态调整,规划共涉及8类89项建设项目,计划投入各类财政资金135.0859亿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投资66.3077亿元,占总投资49.08%。目前,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共搬迁安置26 261户102 69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 475户83 627人[13]。
1.高度聚集。易地搬迁是针对我国特殊国情和脱贫攻坚要求和标准而提出的一项有的放矢的政策,自实行以来,以西部为中心的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易地搬迁浪潮。我国主要采用高度聚集的集中安置的方式进行,大部分原本生活在相同区域的人口均被集中分配安置到另一同一区域[14]。
2.城市孤岛。由于适当地理位置和资源的不足使得集中建设用地资源更加紧张,一些地区用廉价住房和闲散宾馆替代扶贫安置房。而城镇内的集中搬迁安置点大多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而新建成的城镇搬迁安置点在交通、安全、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仍在建设完善过程中,平日基本无人问津,使其形成一座特殊的“城市孤岛”。
3.分散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主要有两种搬迁方式,一种是整组搬迁,另一种是散户搬迁[15]。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整组搬迁的群体基本上不属于同一个社区。散户搬迁的居民更会觉得搬到哪里都一样,更不会刻意要求与其他村组成员住在同一社区。两种搬迁和重新定位的方式呈现出分散重新定位的特点,使得易地搬迁脱贫人口不断形成新的“朋友圈”。
(三)访谈概述
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的成败,不仅关系到社会整体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切实关乎到我国脱贫攻坚质量的好坏。本文首先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整理对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社会融入研究的动态及现状,并依此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的调查设计访谈提纲;以云南省会泽县新城易地搬迁移民安置点的个案访谈为基础,通过与搬迁脱贫人口的深入交谈,了解易地搬迁政策落实过程中,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搬迁脱贫人口真正需要的、但目前还未能解决的一些事项。
为了相对全面地考察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笔者在云南会泽县新城搬迁安置点依托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了符合调查要求的14个样本,在2021年3—6月间采用实地访谈和电话补充访谈方式收集整理资料。调查样本大致可分类为为65岁以上老年人(3人),30—45岁中青年人(6人),15—28岁青年人(3人),县乡扶贫干部(1人),搬迁村干部(1人)。
四、易地搬迁贫困人口社会融入现状与困境分析
(一)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基本生活现状
县城搬迁安置项目共分两期进行建设,农户搬迁进城的房屋由政府统一装修,农户可实现拎包入住。一期项目即木府街安置区,自2018年5月份正式开始施工,历时431天建设完工,总建筑面积54.61万平方米,共88栋5 416套安置房,安置5 190户20 361人,全部为建档立卡户。首批群众搬迁时间为2019年1月29日,2019年5月31日全部完成搬迁;二期项目分为北片区和西片区,共有鱼洞、以礼河滨、以礼清水碾3个安置区,自2018年12月底启动施工,历时533天建设完工,总建筑面积167.86万平方米,共178栋13 612套安置房,安置总人口13 620户59 420人,其中建档立卡9 602户42 407人。2019年12月20日,首批群众搬迁,2020年6月18日全部完成搬迁。其中西片区总建筑面积85.59万平方米,建设建设安置房77栋7 264套,7 298户31 028人全部搬迁入住,其中建档立卡户6 575户28 272人。北片区总建筑面积82.27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101栋6 348套,搬迁入住6322户28 392人,其中建档立卡3027户14 135人。
1.安置补贴。易地搬迁对象建房补助每人20 000元,拆旧补助6 000元,合计每人26 000元,无论对于搬迁进城或搬迁到乡镇安置点的农户而言,这份钱都绰绰有余,在置办好新家后,还能剩下一笔钱。在房屋面积方面,按照每人平均20平米的规格搬入新家,房子分配本着公平原则,首先安排残疾或行动不便的人在低楼层,剩下的房子按照户型由农户抽签决定。无论哪种类型搬迁户,搬迁房均由政府统一装修,同时也不允许农户再私自加装修。在搬入新城后,每家配备热水器,并免费发放四个凳子、一个电磁炉、一张桌子和一张一米二的单人床。
2.基础设施。新城搬迁安置点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18年9月28日启动,历时362天全部完成建设。按照保基本运转原则,合理配套,补齐公共资源短板,规划建设38个大项109个小项,其中指挥部实施项目有:新建、改扩建学校5所,新建市政道路20条,改扩建水厂4万方,迁改高压线路4条22.59千米;便民服务设施方面,新建街道产业就业综合培训中心2个、社区为民服务站7个、老年活动室21个、派出所2个、警务室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公厕21个、小区外节点广场6个、物业管理用房21个,购物中心5个、扶贫工厂21个,于2020年6月底全面完工投入使用,基本满足搬迁群众的日常生活需求。
(二)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社会融入困境与成因
目前,全国各地易地搬迁安置工作均已完成,各地后续扶持工作也正在有力有序推进,各集中安置点的配套设施还在持续提升完善中,大部分设施还不能正常运行,距离理想状态下新城生活还有一定差距。
1.收入来源稳定性差。就业乃民生之本、作为社会行动主体的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群体,收入稳定是使其搬迁后实现“吃得饱、穿得暖”的基本要素。但易地搬迁脱贫人口面临着就业难、职业层次低、收入水平不高以及就业不持续等困境。
造成搬迁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大部分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的收入靠灵活短工,初来乍到,失去了原本熟悉的就业环境,就业机会变少,部分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的就业安置仍存在困难;其次,易地搬迁脱贫人口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欠佳,大部分搬迁对象最高学历仅为初中,文化程度不够,难以高质量就业;再次,离开故土后,搬迁对象丧失了原本相对固定的农业收入来源,与原住民相比,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最后,后续产业短期效果不明显,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少,迁出地土地尚未完成流转也是制约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上述问题在笔者访谈中也得到了印证。“我原来就会进城打工做建筑,但是前段时间小孩出生了,老人还在老家没有搬过来,孩子太小了媳妇没有办法出去工作,也不能种地,收入基本是靠我打工还有老家地里的收入,现在压力比较大。”(访谈对象02)
扶贫干部也表示最难的还是产业和就业问题。“产业方面要实现全覆盖,就业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劳动力提供不同的建议与衔接。”(访谈对象13)笔者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搬迁脱贫人口没有工作,而且有病在身,无法从事体力劳动。政府在安排工作的时候为保证一家至少有一个劳动力,优先把家中的青年人放在第一位,但是年轻人们往往不愿意接受政府安排的工作,从而导致很多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有劳动意愿且具备劳动条件的中老年人得不到工作机会。
2.社会参与介入度低。根据社会互动理论,个人和个人、个人和群体以及群体和群体之间,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的形式产生交往,会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一定的社会参与可以促进搬迁脱贫人口之间的社会互动。首先,物理生活空间的迁移不是扶贫搬迁的要义,但易地搬迁脱贫人口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搬迁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所有的社会关系和网络都得重新建立,而且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才能够重建这些关系网。其次,搬迁人口的交往对象多数也是搬迁人口,由于原村熟人被分散安置,而且社会关系维系成本较高,所以不得不就近找熟悉的一同搬迁过来的人,相处起来较为容易,难以寻求新的社会参与途径。分散安置的搬迁对象与邻里间交流机会更少,或是因感到陌生而不主动进行沟通,大部分易地搬迁脱贫人口选择待在自家房内做家务或看电视,懒于外出走动,感受新的社区氛围,这也是其融入程度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对社区内开展的活动并不了解更不关心,对于与自身物质生活及发展无关的社会活动没有积极性和热情度,“没有参加过什么活动,我们也不明白怎么搞,不懂这些,就是刚搬来那年过年的时候,组织我们全部搬来的人在院子里一起吃饭看表演,还有好多电视台的人过来。”(访谈对象06)对搬迁安置点社区的认同度也很低。“不会经常跟小区里的人待在一起的,搬进来到现在可能也就三四次吧,大家就只会在一起随便聊一聊天,也不会喝茶打牌什么的,我一个星期基本就休息一天,有空的时候就陪一陪我妈或者回老家看一趟。”(访谈对象08)由此可见,他们在社会交往方面普遍存在着交往方式、交往对象单一、交往范围局限等问题。
3.思想观念保守性强。部分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对融入社会缺乏信心,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一些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固有着享受天上掉馅饼的心态,愿意永远戴着贫困的帽子,做一辈子的贫苦农民,没有相信自己、独立融入城市的信念;第二,家中劳动力不足,对于生活的稳定有所担忧;第三,受到传统思想和生活方式的束缚,害怕风险,不愿意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和新机遇。搬迁进城后,面对全新的环境氛围以及新鲜的事物,并不能增強他们进一步融入的信心,反而处处使他们感到压力,自身生活条件加之谋生的压力和城市边缘人口的被排挤感,对易地搬迁脱贫人口正常的社区秩序和社会融入产生深刻影响。“我和丈夫都是二婚,两边都有一个孩子,结婚后又生一个,婚前我的小孩已经15岁了,读书成绩好,但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丈夫说如果要读书,就所有的娃儿都得读书,如果不读,所有的都不读。我们当时还没有生,现在孩子小,还在上小学,生活也好一点了,希望把他供出来。”(访谈对象03)此外,搬迁对象对自身的认同度不高,甚至过程中仍然有因落后观念或偏见导致后代教育受到影响,权利表达意识弱,也是影响后续社会融入的一大原因。
“我这辈子不可能是城里人,我年纪大了,靠自己劳动的农民就是一辈子的农村人,问我我也不知道真正的城里人是什么样的,我也不想变成城里人,就算我现在想变成城里人也没机会变了,也变不了了。”(访谈对象05)很多较为年长的搬迁对象在安置点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搬迁导致的生活成本上升和搬迁后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为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稳定融入社会的进程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五、对策建议
(一)促进稳定就业,解决家庭生活问题
持续强化就业帮扶、拓宽增收渠道,让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就业即乐业”。牢固树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理念,把转移就业作为第一产业来抓,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促进易地搬迁劳动力充分就业、稳定就业。
重视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在万人以上安置点建立易地搬迁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搬迁劳动力提供从岗位推送、技能培训、社保转接、维权服务到返乡创业的全流程服务。在每个小区组建就业服务队,通过上门服务、定点服务等方式,对搬迁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动态管理。结合搬迁劳动力年龄、文化、技能、身体状况等因素,通过输出就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帮扶就业等措施分类施策,确保“人人有业就、户户有增收”。
在产业发展方面,整合资金,在安置区统一流转土地,盘活迁出地耕地、林地、宅基地“三块地”,采取土地入股、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紧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快融入”目标,制定并实施“短期靠就业、中期靠产业、长期靠教育”的思路,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在稳岗就业方面,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统一规划建设,引进扶贫工厂(车间);统一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整合安置区商铺,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同时发展壮大产业实体,提高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组织化水平,带动易地搬迁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二)保持居住特征,搭建情感沟通平台
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因生计结构变化或面临外力冲击、外部环境带来的陌生感,容易表现出不稳定的易受损状态。在易地搬迁的政策执行中,在重视对村庄传统文化和村民传统习俗的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也要在迁入社区内再造社会网络,最好将有地缘关系或者亲属关系的搬迁户安置在同一小区内,而不是将其分散安置。最大限度地维持现有的生活条件、社会集团、人际关系环境、邻里关系和习惯。
在安置区设立搭建促进邻里、社区、搬迁户与搬迁户、搬迁户与原居民沟通交流的平台。利用全国节假日或固定时间,开展人人参与的社区互动活动,增强邻里之间的情感纽带,促进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人文交往环境,创建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移民社区氛围,低成本化解社会矛盾[15]。
(三)关注心理调适,增强社会融入信心
关爱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以安置社区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在社区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开展社区心理健康和咨询服务。关注社区互助和社区亲密感的形成和建立,提高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的互爱互助能力,在促进心理和谐和精神健康的过程中促进社会主义的稳定与和谐[16]。在搬迁完成后,社区组织要积极引导搬迁居民参加内部社区活动,加强邻里交流,形成社区归属感,增进社会联系。要想彻底摆脱贫困,激活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的社会文化主体性,就必须让他们能够在新的共同体中不被排斥,逐渐融入。
在营造社区氛围方面,我们可以依靠专业的社会工作实践,在社区内进行“社区文化建设”。首先,专业社工可以收集整理并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资源,结合专业工作方法在社区进行宣传。其次,社工可以链接和盘活当地优质文化资源,引进文化产业项目,动员易地搬迁脱贫人口积极参与。例如,会泽县是一个古老的“钱王之乡”,社工可以链接相关的商业资源,将社区文化建设融入产业发展中。最后,社工可以直接提供专业服务,结合当地文化习俗开办活动,积极组织易地搬迁脱贫人口参与团体和社区活动,增加搬迁安置点脱贫人口的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提高脱贫人口融入自信心的目标[17]。
参考文献:
[1] 王金涛,陈琪.动员力度、心理聚合与搬迁绩效:以陇中某地易地搬迁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6(9):82-87.
[2] 王娟,程小放,欧阳书品,等.云南异地移民扶贫开发的类型分析[J].生态经济,2002(11):37-38,44.
[3] 文冰,宋媛,张体伟,等.生态移民的搬迁形式研究:云南永善县马楠乡案例分析[J].生态经济,2005(1):27-31.
[4] 赵昌文,郭晓鸣.贫困地区扶贫模式:比较与选择[J].中国农村观察,2000(6):65-71,79.
[5] 李王鸣,金登杨.扶贫移民安置模式分析与实证:以浙江省瑞安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8(2):205-208.
[6] 缑文学,刘远莉.易地扶贫搬迁中农户搬迁意愿与搬迁行为不匹配现象研究[J].开发研究,2020(4):63-70.
[7] 杨菊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J].人口與经济,2010(2):64-70.
[8] 刘涛,韦长传,仝德.人力资本、社会支持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以北京市为例[J].人口与发展,2020,26(2):11-22.
[9] 何怡萱,刘昕.青年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研究:基于2017年北京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J].湖北社会科学,2020(1):61-68.
[10] 王寓凡,江立华.空间再造与易地搬迁贫困户的社会适应:基于江西省X县的调查[J].社会科学研究,2020(1):125-131.
[11] 郑娜娜,许佳君.易地搬迁移民社区的空间再造与社会融入:基于陕西省西乡县的田野考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1):58-68,165.
[12] 张寅霞,杨俊伍.对易地搬迁扶贫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思考:基于云南省会泽县的实地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215-216,284.
[13] 吕建兴,曾小溪,汪三贵.扶持政策、社会融入与易地扶贫搬迁户的返迁意愿:基于5省10县530户易地扶贫搬迁的证据[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29-40,156.
[14] 罗晓梅.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研究现状述评[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1(2):149-155.
[15] 李琪焕,罗清海,邹湘妮,等.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及困境调查:以贵州毕节七星关区阳光新城安置点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2):19-21.
[16] 李英.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探究[J].社会视野,2018(12):220-223.
[17] 王亚奇,徐梦凡,王莎莎,等.易地搬迁贫困群体城镇融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以贵州省X县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20):57-59.
[责任编辑 白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