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主体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2023-10-28 21:36:01刘敬刘思琲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刘敬 刘思琲

摘   要:会计主体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纰漏,导致会计主体的损失。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会计主体风险当中,因此,会计主体若想要维持长久的利润和可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对财务风险具有充分的认知,并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管理和防范。基于此,首先概述财务风险管理,其次分析会计主体财务风险的成因,最后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会计主体;财务风险成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7-0074-04

一、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一)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会计主体在日常经济活动当中会产生一系列风险,生产、技术、经营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纰漏,导致会计主体的损失。如何评估、分析和应对各类风险在会计主体管理当中显得尤为重要,风险管理的概念由此诞生。如何采取措施将会计主体所面临的风险、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降至最低,是风险管理的目的。首先,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识别风险,确定产生的风险为何种类型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来判断每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其次,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之后,需要研究控制风险的对策,这也是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环节。我们可以设计出多个备选方案来做好全面充足的风险应对准备。此外,我们可以在根本上排除可能会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从源头上遏制风险的产生,即风险规避。

(二)财务风险管理的类型

1.负债风险管理

負债风险是指会计主体所取得的股东收益无法抵偿负债的资金成本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所有会计主体都存在负债,而负债往往会导致风险。影响负债风险的主要因素有财务杠杆、利率水平、资金供求、获利能力。如果会计主体经营状况比较稳定,经营活动得到的税息前收益完全能够支付债务利息,会计主体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小;如果会计主体销售状况不稳定,在经营杠杆的作用下,有可能造成税息前收益不能支付债务利息的局面,更谈不上分配股利,则会计主体的财务风险较大。这其中,财务杠杆对负债的风险影响最大、最综合,它不仅可以增大会计主体所有者和普通股股东的财务风险,还可以使他们得到财务杠杆利益。

2.利率风险管理

所谓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给会计主体收益和会计主体价值带来的不确定性,当会计主体拥有会产生利息的资产(主要是金融资产)或承担需要支付利息的负债时,就会面临利率风险。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导致金融资产价值发生变化,因此,做好利率风险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利率风险的管理不是单纯使用某些避险工具的问题,而是必须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就要考虑好对策。

一是根据对利率的不同预期,采用不同的融资政策。当目前的市场利率已经很低,会计主体预期难以再降低时,可以选择只能固定利率借入资金,并尽可能选择长期借款,同时优先偿还原有的利率较高的借款。反之,如果当前的市场利率较高,而且会计主体预期利率还可能上升时,则考虑减少借款,尽量用股权资本代替债权资本。如果必须借入资金时,应尽可能借入浮动利率的债务资本。

二是根据对利率的预期做好投资决策。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会计主体的融资成本将提高,因此会计主体应当考虑减少对资产的投入,特别是对一些不必要的或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以及库存、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把它们降到最低限度,以减少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同时,当有短期的闲置资金时,考虑选择投资于能产生较高利率收益的债券投资等。

三是通过债务组合来降低利率风险。我们都知道,在股票投资中,如果同时购买40种以上股票,就可以消除掉大部分可分散风险。债务组合的目的是一样的,公司在进行债券组合对其进行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债务组合要做到不同期限的混合,将会计主体偿债压力分散到各个期间,控制利率的期限风险。第二,做到固定利率借款和浮动利率借款的组合。第三,尽量做到不同货币借款的组合。通过用不同的货币组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利率风险。总之,应通过债务组合使会计主体的利息成本尽可能保持在最低水平。第四,选择适当避险工具对冲风险。当我们对未来的利率水平无法做出预期时,可以选择锁定利率的方法,避免利率波动给会计主体造成不利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在金融市场上选择某种金融工具来帮助会计主体实现这一目标。

3.外汇风险管理

外汇风险,又称货币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使会计主体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价值及负债、收入和支出可能增加或减少,其结果是不确定的。凡是涉及外汇交易的会计主体,包括进出口商、跨国经营的公司等都会面临外汇风险。因此,对外汇风险的管理是这些会计主体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从货币风险的定义和外汇风险的构成因素中,我们可以看出,外汇风险的根本起因是汇率的变动。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四条,即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程度、利率水平、关税政策。此外,一国的外汇管理制度、外汇市场的投资程序以及国际国内的政治局势等,也会对汇率的走势产生影响。外汇风险同其他风险一样,其影响是双向的,能给会计主体带来收益也能给会计主体带来损失。因此对货币风险的管理不是要保证会计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而是通过对其控制,使不确定的事件转化为确定性。

4.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是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或无力履行合同条件而构成违约。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如何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有效避免信用风险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和具体实施步骤也随之产生。我们进行信用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对信用进行分析,要综合考虑会计主体的信用决策、信用条件和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指会计主体通过信用分析来考量什么样的信用会计主体可达到交易信用的标准,以及其交易额能否达到会计主体的目标。会计主体在日常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需要与许多其他会计主体产生业务上的往来,所以会计主体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现在“三机制一部门”这一措施被会计主体广泛接受并使用。

这套措施通过修订信用政策、建立信用额度、客户档案和信用报告制度来进行会计主体资信调查,建立评估机制、债权保障机制和回收机制。同时还要进行应收账款的监督。要在会计主体内部设立信用管理的部门或专业信用管理人员,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管理客户信用。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对信用政策的修改和调整,将销售量提升至最大,同时将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的机会成本降到最低。信用管理部门需要定期向相关部门上报关于信用风险的信息,做好信用風险的规避。

5.现金流风险管理

确定会计主体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是会计主体进行资本运算,并最终进行投资决策的前提。现金流量指在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时出现在会计期间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统称。而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如果在同一时间产生出入时,就会出现现金流风险。现金流量管理的目的就是在保证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所需现金的同时,尽可能节约现金,减少现金持有量,将闲置的现金用于投资,以获取更多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会计主体要在降低风险与增加收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以确定最佳现金流量。

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讲,就是指会计主体可能在一定的时期内,现金流出量大于现金流入量,即净现金流量为负的风险。要注意,现金流量风险必须与一定的时期结合起来分析。为此,会计主体必须编制现金流量表,用以反映会计主体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收入支出和现金流量变动的情况,它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共同组成会计上的三大重要报表。

对现金风险进行管理,就要针对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进行。因此,防范现金流风险的主要手段就是降低会计主体过量交易的程度。一是过量交易通常表现为会计主体资金不足,无法支付到期的现金支出。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是由于会计主体采用了激进的短期融资策略,即会计主体使用过多的短期资金。因此,会计主体应当修订其融资策略,改进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的结构安排,用更多的长期资金来支持会计主体的营运资金需求。二是当会计主体的当前业务还在巩固中,盈利能力还没有稳定,营业现金流量还不十分充裕时,应当放弃扩大规模或拓展新业务的企图,否则,可能会陷入十分不利的局面。

二、会计主体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会计主体风险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部分财务人员只注重资金管理,不依照既定程序实施财务管理,过分依赖自己的经验,缺乏对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预测,并在财务风险发生时没有及时进行有效管理,导致最终不仅违反法律,还损害了会计主体的经济利益。部分会计主体的财务风险体系不够完善,对风险缺乏防范与管理,无法及时发现会计主体的潜在风险,缺乏对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二)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部分会计主体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也欠缺财务风险控制和管理的能力。一些会计主体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将大部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生产环节及扩大规模上,忽略对财务风险控制水平的掌握。部分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缺乏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和应对措施。没有充分了解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误以为只要进行内部管理就能控制风险,财务风险的形成也可以由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市场行情)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会降低财务人员的管理水平。

(三)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资本结构的不合理

外部环境的变化既会给会计主体提供新的机遇,又会给会计主体带来财务风险。如,宏观政策的制定、市场行情甚至政治局势的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会计主体财务风险的发生。社会的宏观政策会随着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做出调整,进而影响会计主体的生产环节和经营管理。会计主体如果没有及时根据这些外部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将会与市场发展相违背,从而制约会计主体的发展,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市场因素如供求关系和市场利率等因素也会影响会计主体收益,市场价格降低可能会导致会计主体收益下降甚至资金失衡,进而发生财务风险。很多会计主体缺乏对财务知识的了解,没有积极调整资本结构,盲目扩大资金规模,想要通过不断积累资金量来提高利润,这种情况可能会给会计主体带来短期利润。但如果市场衰退,就会导致应收账款迅速增加,导致会计主体的收入下降,为会计主体带来巨大的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会计主体无法清偿负债而破产。

(四)财务风险的管理体系和预警机制有待完善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所有会计主体共同的目标,所以许多会计主体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却没有重视财务风险的控制,也没有完善财务风险的管理体系。一些会计主体在投资过程中过于依赖市场趋势,忽略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错误的决策,甚至会形成高额负债,提高财务杠杆水平,增加了财务风险。会计主体想要很好地预防财务风险,首先需要完善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一些会计主体缺乏预警机制,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仅仅停留在事后控制,缺乏对事前控制的掌握,没有对执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项目的数据、信息和过程没有充分了解,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指标走向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建设预警机制,能够降低财务风险水平。

三、应对会计主体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而引发会计主体财务风险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会计主体应当加强对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招聘财务人员时需要提升考核标准,严格考察应聘者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财务人员入职之后也要定期对他们的业务水平进行考核,并通过考核结果实施奖惩措施来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能仅仅以绩效来衡量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财务人员应当不断更新财务知识,积极参加培训和实务操作,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能力。

(二)注重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会计主体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平台等现代化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先进的科学技术等提高财务的信息化水平,使财务数据的真实性能够得到进一步保证。网络对信息具有较好的储存和分析能力,可以让会计主体较好地掌握所有的财务信息,克服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大数据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对会计主体资金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反馈和预测,帮助会计主体更好地做出决策。现代化技术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压力,降低了决策失误的概率,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内部控制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管理,所以需要根据会计主体的特点建立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会计主体的各个项目和经济活动进行评估,及时解决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之后出现的问题,并积极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机构设计,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重视资产管理和资本结构设计

完善会计主体的资产管理系统,积极检测会计主体资产的流向,财务部门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加强信息的流通,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和集中。对于资本结构来讲,会计主体应当控制自身的负债水平,保持自身的流动比率,并监督会计主体的资金周转率,以此来优化资本结构,从而实现财务风险的规避。

(五)增强会计主体财务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

会计主体的财务人员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应当树立风险意识,把握会计主体资金的流向,并为会计主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规划。此外,还需要及时发现会计主体经营当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风险管理制度,制定方案对财务进行规划。会计主体也应当向全体员工强调控制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强化员工的风险意识。市场的变化也在改变着财务风险的种类和大小。财务人员应当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提高对各种财务风险的识别能力,对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以此来规避财务风险。

(六)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

会计主体需要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和体系来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不仅要求财务人员重视财务风险,更应当将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对违反财务制度的员工给予严肃处理,财务人员也应当遵守会计主体的财务规章制度。会计主体可以将风险补偿部分纳入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当中,财务人员分析出未来发生概率较大的财务风险以及这些风险可能给会计主体带来的经济损失,从而更好地对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对降低财务风险的概率同样非常重要。会计主体应当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充分协调各个部门,通过会计主体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活动。此外,还需要通过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尽量达到会计主体的预算目标。构建好风险预警防控体系,跟踪并检测财务数据,根据会计主体的发展现状制定预警指标,对会计主体各项财务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既定标准。

(七)完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和预警组织模式

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帮助会计主体收集并分析会计主体经营管理活动所涉及的数据,如市场变化、政策调整以及产业行情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来评估財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事前控制,为管理者提供经营信息并及时反馈问题,财务人员可以根据预警系统提供的财务信息及时排除不利因素。预警系统也可以对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在源头上遏制财务风险的产生。运用预算管理模式可以促进会计主体的积极发展,财务部门在融入业务期间,制定、组织和实施预警组织模式,将事后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变,缩小财务误差,积极优化预警组织模式,确保会计主体的经济效益。

四、总结和展望

通过以上各种风险的分析、评价,我们可以看出,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风险管理业已成为会计主体管理的重要内容。负债风险、利率风险、货币风险、信用风险和现金流风险五个方面,贯穿了会计主体财务活动的全过程,所以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也贯穿了会计主体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通过对这五个方面的分别介绍,我们可以很清楚地验证财务风险的本质是一把双刃剑。在负债风险中重点介绍的财务杠杆,它可以使股东权益快速增加,也可以使股东权益加速下降;对利率风险和货币风险管理中所要运用的各种衍生金融工具也是具有双面效应的,利用它们可以避险,但同时也可能减少会计主体获利的机会。如果利用它们投资,会加大会计主体的风险,信用风险和现金流风险管理也是一样。这些都体现了风险的本质,风险并不仅仅意味着损失,也意味着潜在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杨旸.会计主体资金管理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中国市场,2021(21):97-98.

[2]   周海燕.会计主体内部控制环境及会计主体风险管理分析[J].质量与市场,2022(6):94-96.

[3]   张婷.会计主体资金管理风险的形成与防范策略分析[J].知识经济,2020(22):77-78.

[4]   葛子贵.会计主体财务风险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J].财会学习,2018(1):21-22.

[5]   曹翠丽.关于会计主体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8(7):166-167.

[责任编辑   卫   星]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探究
中国经贸(2016年20期)2016-12-20 16:01:53
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对策研究
基于内控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初探
财会学习(2016年19期)2016-11-10 04:12:43
输变电设备运行及安全防范措施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01:46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8:43:20
浅析“营改增”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的税负变化及应对措施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02:28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7:14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