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地区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它的声誉和影响力。外宣翻译是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翻译的质量能够体现出其人文环境及翻译人才水平。本文梳理了吉林省外宣翻译现状及问题,同时全面、深入地探究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向世界说明吉林,展示吉林文化内核。
关键词:吉林形象;外宣翻译;人才培养
中国文化 “走出去”战略不断推进,国家软实力受到广泛关注。地区形象塑造是国家形象塑造的基础,影响着当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鲜活丰满、真实具体的地区形象在经济和文化发展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目前,吉林省外宣翻译虽百花齐放,但如何全面、深入地体现其形象,译出所承载的文化与历史内核,仍缺乏明确的标准,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问题,这对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深入分析吉林省外宣翻译现状及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以便对高等教育翻译人才培养提出思考和启示,同时助力地区形象国际化传播。
一、形象的基本内涵
Nimmo和Savage (2004)将形象定义为 “所表现或被认知的特征”,强调了形象他塑的重要性。Morgenthau (1985)则认为国家形象与国际身份存在必然联系,密不可分。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从传播学、语言学、翻译等多维度分析形象的构建与传播。李正国 (2006)提出 “我形象”“他形象”和 “错位形象”;[1]张毓强 (2002)认为形象是通过特定媒介输出的公众映像;门洪华 (2005)主张形象塑造依赖于社会交互性。形象包含物质形象与符号形象。物质形象是指客体所看、所听在头脑中所产生的认知;符号形象则侧重于语言构建的形象。因此,地区形象的传播,先依赖语言对其的构建,再通过语言传播,使他人产生认知,针对其所构建的语言产生相对一致性的认知,从而形成相对统一的地区形象。增强吉林省的国际认知度,展现大美吉林,就要提高以语言为载体的外宣翻译质量,构建独具吉林省区域特色的形象。
二、吉林省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
为对外宣资料翻译中的吉林形象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需要大量收集外宣资料作为语料,同时需注重语料的权威性及学术性。鉴于外宣翻译标准尚不明确,在选择收录翻译语料时,着重选取政府或权威机构发布的文字资料、影音资料及官方网站宣传资料等,揭示吉林省外宣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途径与方法。[2]
本研究以吉林省相关对外宣传的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的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收集主流报纸、官方媒体城市形象宣传片及对外宣传资料等作为语料,从城市形象的塑造角度出发,归纳总结外宣资料中有关吉林形象的相关词库,探索外宣文本翻译标准,找到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思索外宣翻译如何真实、客观地讲好吉林故事,传承吉林历史文化内核,传播积极正面的吉林省形象,有效落实城市文化走出去的政策。
(一)中式英语
受到汉语母语的影响,中文思维和表达习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英文译文的准确度,造成所译文本晦涩难懂,甚至可能因为误译造成吉林形象负面的传播效果。[3]如 “小心站台间隙”经常被译为 “take care of the gap”,这是译者受到中文的影响,认为 “小心”一词对应英文 “take care of”而进行的机械性的死译、硬译。译者忽略了其对应的内涵意义是 “当心”的意思而非 “照顾”,翻译成 “be aware of the gap”则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二)文化误译
目的语读者无法与中文读者产生相同文化意象图式,在外宣翻译中,地区文化相关译文无法使目的语读者产生相同认知效果。如 “这些月饼模子里面有艺术字‘香‘寿‘福等字样”中,“香”“寿”“福”音译成 “xiang,shou,fu”,没有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吉祥寓意,目的语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并不能产生与译者相同的情感认知,将文字中文化内涵意义译出,译成 “delicious,long live and happiness”会更能达到外宣目的。
(三)政治误译
地区政治形象的准确传播是外宣翻译中重要的任务之一,外宣文本中的政治误译会有损地区形象甚至是国家形象。很多译者借鉴国外媒体外刊表达,也会导致政治误译。比如 “Might this lead to Chinas dominance of Southeast Asia?”的译文 “这会导致中国控制东南亚吗”将其中的dominance处理成了 “控制”,这是有悖于中国的外交政策的。中国向来主张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尊重世界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控制”一词说明译者没有正确解读中国的政治主张及立场,导致外国读者产生误会,错误领会中国外交意图,影响正面积极的对外形象构建。[4]
三、吉林形象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就外宣翻译现状来看,关于地区形象的外宣翻译中出现的错误远不止上述几种类型。无论误译现象大小,都会使对外宣传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因为政治误译而出现有损吉林形象、为吉林形象抹黑的现象。这就说明外宣翻译人才在对外翻译过程中,單纯掌握语言本身是不够的,在杜绝语言上简单失误的同时,还需要能够准确理解文本的外延意义,表达出其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并正确解读其政治内涵。这对吉林省外宣翻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的、有助于吉林形象构建的对外宣传的翻译人才任务艰巨。
(一)建设完整的外宣翻译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大多数设置了翻译基础课程,但往往将重点放在了通用翻译理论与技巧上。外宣翻译首先是专门用途翻译的一种,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开设。地区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外宣翻译质量的提高有赖于高校提高对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的认识,并将其纳入培养方案,建设完整的外宣翻译课程体系。
明确外宣翻译人才发展目标是前提。在中国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倡导文化 “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下,地区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发展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培养怎样的外宣翻译人才、怎么培养外宣翻译人才是首要问题。外宣翻译的目的不同于通用翻译,它的主要目的是译出,也就是将传统的、具有地区特色的、丰满的、正面的吉林形象展现给世界。知识层面上,外宣翻译人才不仅要有大量的通识知识储备,还要充分了解吉林省政治、经济、教育、法律、文旅等领域的特色,全方位把握外宣翻译作品的质量;能力层面上,外宣翻译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译出文本导致的文化冲突,抹黑吉林形象,同时,在新文科大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了解传播学知识,提高文化传播意识,促进吉林形象 “走出去”;价值层面上,外宣翻译译者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始终是要正确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外宣翻译的根本是向世界传播中国各地文化的语言工具,是国内外连接的桥梁。[5]译者在使用语言工具时要有政治敏锐性,输送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助力地区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提供专业的外宣翻译师资队伍是保障。受到课程设置的限制,很多高校的翻译课程并非全部由深耕翻译领域的教师讲授,具有对外翻译经验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高校应提高在任教师的外宣翻译素养,同时提供系列培训,提升自有教师的外宣翻译能力。另外,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相关科研课题,向政府、有关企事业寻求翻译项目合作,丰富外宣翻译实践经验。同时,可邀请具有外宣翻译经验的译员或高水平外校教师来校指导、授课,进一步完善外宣翻译的师资队伍。
设计符合要求的外宣翻译课程内容是核心。目前,吉林省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开设翻译课程的不在少数,但涉及文化外宣翻译、形象外宣翻译的课程寥寥无几。或是在课程的其中一两个章节有所提及,或是教师授课过程中对外宣翻译意识的简单输入,尚未出现成熟的专门用于外宣翻译的课程与教材。因此,设计符合外宣翻译要求的课程内容是很有必要的。就吉林省高校而言,应该立足吉林省文化特色创新,紧密围绕国家及省内社会、经济、政治等发展需求,结合主打领域设计外宣翻译教学内容。外宣翻译课程应翻译策略与翻译实践并重,主要内容需包括 “外宣翻译概述”“外宣翻译原则与策略”“外宣翻译案例”“外宣译者的政治素养”“外宣翻译训练”五大部分,其中第三大部分为教材重点内容,可根据吉林省特色项目分几大板块,如 “外宣翻译之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外宣翻译之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外宣翻译之道地药材”“外宣翻译之红色精神”等。
(二)打造五位一体的教学合作模式
翻译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围绕课堂开展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现代外宣翻译人才需求,更无法保证翻译案例符合实时更新的发展传播趋势。高效、高质量的吉林形象构建迫切需要 “政、产、研、教、传”五位一体的外宣翻译人才。“政、产、研、教、传”教学合作模式的核心在于联合培养,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企业提供外宣翻译实践平台,高校提供技术及人才,政府提供制度保障及传播途径。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利用真实案例进行教学,高校教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政府、企业提供的外宣翻译项目,同时政府借助官方优势挖掘外宣翻译文本的传播渠道,实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质量的外宣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外宣翻译人才。
(三)提升译者数字人文素养与技术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使曾经抽象的概念转变成了切实可用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翻译生产模式,数字化、多元化的翻译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为顺应数字人文时代的要求,外宣翻译人才需提高数字人文素养与技术,充分利用数字化手段,进一步提升翻译效率,提高翻译质量。
重视培养数字技术能力,实现高效外宣翻译实践。吉林省高校外宣翻译课程设置仍桎梏于传统纸笔模式,教师数字人文素养整体处于初级水平,计算机运用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相对落后。然而,当前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翻译环境也呈现出数字化、多元化的趋势。在翻译专业培养方案中,应该加入对外宣翻译人才数字素养能力的培养,包括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检索、甄别、归纳、应用、创造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数字技术可以辅助译者进行内容初翻,指导译者合理处理、分析和判断数据,从而快速适应动态变化的外译环境以及庞大的信息、数据,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和数据。另外,数字技术为建立外宣翻译资源库提供了便利条件,是外宣翻译的内容正确性、信息全面性、内涵深厚性的脚手架。高校应有效利用数字技术优势,鼓励发展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数字化外宣翻译教学资源库、案例库、知识库、项目库。
深度融合新媒体传播模式,拓展吉林形象外宣渠道。数字时代发展的另一表征即新媒体的出现。在新型传播生态下,吉林形象的呈现形式丰富多样。短视频、网络直播、社交平台等新媒体传播样态为外宣翻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途径与契机。新媒体环境下的外宣翻译人才除必备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外,还需掌握跨学科知识、技能,打破学科内部壁垒,了解传播学尤其是新媒体方向的专业知识。做到 “译”与 “宣”共融共通、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跨学科、创新型、复合型外宣翻译人才,这是拓展吉林形象外宣渠道、增强传播吉林声音效果的必经之路。
完善验收评价体系,外宣翻译质量有标准、有保障。评价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诊断翻译问题、调控教学过程、把握外宣翻译人才质量。数字赋能背景下,外宣翻译的验收评价体系面临着技术革新。除传统的纸笔测试、教师反馈、生生互评等评价方法外,合理参考翻译从业人员规范的验收标准,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也应纳入到新型验收评价体系之中。这不仅有益于保障外宣翻译质量,还能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挖掘,激發学生翻译热情,提高学生外宣翻译的职业素养。
四、结束语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助力吉林故事 “走出去”。外宣翻译作为展示吉林大地文化风貌的重要窗口之一,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积极正面的 “吉林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效果。外宣翻译人才培养符合吉林省对外发展战略与需求,革新外宣翻译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数字化跨学科的复合型外宣翻译人才,促进 “吉林故事”生根发芽,推动 “吉林形象”落地生花。
参考文献:
[1] 李正国.国家形象构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 卢小军.略论我国外宣翻译的误译类型及其成因[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1(2):75-79.
[3] 申娜娜,李品.文本类型理论视角下的地区形象宣传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展馆主题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2): 84-86.
[4] 曾剑平,周发忠,支莉.“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外宣翻译人才培养途径[J].新余学院学报,2023(1):105-112.
[5] 朱义华.外宣翻译的政治性剖析及其翻译策略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 2021年吉林省翻译协会翻译教育研究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吉林形象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项目编号:JLFY2021ZD047)。
作者简介: 马霜,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教师,助教,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翻译、语言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