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纳入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可行性研究

2023-10-28 04:03米婷婷
国际公关 2023年17期
关键词:蒙古国

摘要: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是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是提高中国国际话语权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经。中文纳入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面临着政策支持力度薄弱、“三教”问题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挑战。本文通过分析中文纳入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从顶层设计、本土化师资培训、孔子学院等方面提出可行性方案,以期全面推动中文纳入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蒙古国;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指海外各国通过颁布法令、政令、教学课程大纲等形式,以大中小学开课、高中会考、高考以及中文专业学历教育等方式,在国民教育体系的各个学段进行中文教育。[1]截至2023年,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2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蒙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日益密切,蒙古国学习中文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本文通过对蒙古国教育现状、中文学习需求、语言政策等方面的分析,探讨中文纳入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可行性。

一、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现状及特征

(一)蒙古国外语教育情况

蒙古国的教育发展深受苏联影响。在蒙古国建国初期,全面吸收了苏联的教育模式,俄语也成为蒙古国重要的外语之一。1991年之后,英语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并站稳脚跟,而且具有更高的普遍性。2002年蒙古国修订的《教育法》规定英语和俄语为小学阶段必修外语,自五年级开始教授英语,教学周期7—8年,6—9年级开始教授俄语,2015年规定第一标准外语为英语。

随着外来投资的增加,蒙古人学习其他语言的机会随之增加。[3]1950—1960年,蒙古国立大学开设了法语和德语班,1957年该高校又开设了汉语课程。蒙古国外语语种日渐丰富,学习外语人数不断增长。

蒙古的语言教育政策侧重于促进语言多样性,外语教育政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不断进行调整,对蒙古国培养多语种外语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与世界接轨具有强大的助推作用。

(二)蒙古国中文教育现状

1.蒙古国中小学中文教学情况

第一,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在政治、经济贸易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蒙古人意识到中文的重要性,除公立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外,私立中小学数量及汉语学习人数不断攀升。

第二,“三教问题”是蒙古国中小学汉语教学快速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阻碍。在教育部语合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教师、教法、教材问题陆续得到缓解,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師资情况

目前蒙古国中小学中文师资来源主要为中国外派汉语教师、本土及自聘教师三个部分,自1995年至2020年,语合中心累计向蒙古国输送了2 000多名中文教师,受疫情影响,截至2022年外派汉语教师人数锐减至6人,汉语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供需矛盾凸显并呈加剧趋势。由此可见,依靠外派汉语教师进行汉语教学,一旦外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必然会影响整个蒙古国汉语可持续发展。本土汉语教师主要为高校汉语师范专业毕业生,自聘教师多为在蒙留学的中国留学生以及在蒙生活的华侨。

(2)教法、教材及课程设置情况

公立中小学汉语课程课时数量少,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多为综合课或兴趣班,因此教法单一。私立中小学虽然课程设置较为丰富,但是在课时方面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汉语综合课,且各学校自主权较大,在教材选择上自主性大,如育才中文学校,1—9年级综合课教材是人教版的《语文》,而陶立特中学所使用《桥梁汉语》为本校教师所编,对学习者来说有较强的代入感和亲切感。但自编教材在细节之处有待完善,如教材中近义词混用、声调错误、错别字等问题较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教材编写者的水平。

2.蒙古国高校中文教学情况

蒙古国高等院校目前共有180多所,其中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汉语专业课程。通过对蒙古国乌兰巴托市高校开设汉语情况进行调研,高校中文教学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1)师资情况

蒙古国高校汉语教师构成主要来自于本土教师和中国外派汉语教师。公派汉语教师多以汉语言文学、现当代文学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主,本土汉语教师专业为汉语师范、民族学、历史学等。总体而言,本土汉语教师和外派汉语教师专业与汉语均有相关性,在汉语语言理解能力方面比较强,具有一定的语言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高校汉语课程。

(2)教法、教材及课程设置情况

通过高校调研发现高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以蒙古国立大学和蒙古国立教育大学为例,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各有侧重,蒙古国立教育大学主要培养汉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在课程设置上侧重于教学法及教学理论相关的课程,蒙古国立大学侧重点为偏翻译类综合性汉语人才。

教材方面,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基础汉语课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发展汉语系列,多为语合中心赠书。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对目前的教材不满意,有些教材内容陈旧,不符合现实情况,且出现语音错误,教材内容和体系有待更新。

在教法方面,本土汉语教师承担蒙汉互译、教学法及教学理论等课程,一般会使用双语教学。基础汉语课则多由外派汉语教师承担,这能够在初级阶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和书写习惯,但弊端是外派汉语教师不会说蒙语,初期与学生交流有困难,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状态。

(3)蒙古国孔子学院中文教学开展情况

截至 2020年7月,蒙古国有3所孔子学院、2所独立孔子课堂、31所普通志愿者学校,合计51个教学点,汉语学习人数达到12 157人。[4]作为专业的中文教学和文化传播机构,孔子学院为蒙古国各大中小学提供中文教学及培训,此外还承担中华文化推广、举办国家级汉语比赛、本土汉语教师培训、HSK培训与考试以及奖学金推荐项目等职能。目前孔子学院已成为蒙古国中文教育发展的有力后盾,为中蒙合作交流在人才储备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面临的现实困境

通过对蒙古国中文教学情况调查,可以看到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依然面临很多困境及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支持力度薄弱

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结构规模,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蒙古国目前已出台的与中文教学相关的政策较少,中文教育未得到官方足够的重视。第一,在基础教育阶段,除了几所专门的中文学校外,其他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只是将汉语作为了可选外语语种之一,基础教育阶段中文教学发展动力不足。第二,在高等教育阶段,选择汉语相关专业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不能有效衔接,中文人才培养缺乏完善统一的体系,教育延续性较弱,“汉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观念淡薄,培养体系与机制不完善。

(二)本土中文师资不足

教师的培养是“三教”问题的首要问题,重中之重。[5]大力培养本土中文师资,会助力汉语教学进入当地基础教育体系。目前,蒙古国本土师资力量不足问题较为突出。通过对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师范专业2018—2021年毕业生就业调查发现,从事汉语教师职业比例占60%,对这部分学生追踪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并没有长期从事中文教学,究其原因,主要受工资待遇不高、职业发展受限、中文教师压力大等影响。

(三)本土化中文教学资源缺乏

目前蒙古国中小学中文教学资源不尽相同,缺乏统一的教学资源配置,本土教材研发也比较缓慢,高校中文教学则主要以中国赠书为主,教材的适配性低,内容陈旧,这都给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四)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蒙古国地广人稀,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其中45.5%的人口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大中小学及高等院校均集中在乌兰巴托。偏远的牧区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及生活环境影响,基础教育及高等教育均比较落后,教育发展极度不均衡,因此,城乡差异造就的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也制约了中文纳入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的进程。

三、对策和建议

(一)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根据蒙古国《国家教育政策》(2014—2024)第 4.7 条规定,外语教学应结合完全掌握母语基本技能的情况进行安排。根据此规定,并结合蒙古国汉语教学现状,为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在蒙古国进一步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鉴于目前蒙古国汉语教学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中小学汉语教学与高校汉语教学缺乏有效衔接,教育部门有必要制定中小学汉语教学大纲。各高校可以根据不同汉语专业方向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使之能够与中小学阶段汉语教育有效衔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形成汉语教育与就业良性循环。蒙古国教育部可以参考中国2021年7月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制定适合本国的中文教学大纲,为蒙古国各阶段的中文教学提供指导,使之有据可依,进行规范化教学。

其次,从汉语教师职业标准来看,教育部门可针对不同阶段的汉语教学,制定相应的教师上岗考察机制并颁发资格证书,培养高质量中文教师队伍。此外,可设计符合本国实际的本土教师培养模式及方案,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合理制定教师培养大纲,完善中文课程体系,使基础教育阶段与高等教育能够有效衔接。

最后,建设符合本土汉语教学实际的教材体系勢在必行。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目前蒙古国暂未有公开正式发行的本土教材及工具书,因此,可以集合中蒙两国中文教育专家之力,合力编写适合本土化的中文系列教材。

(二)消除地区发展不均衡

中国作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逐年稳步增长,这为两国人文交流与合作的提高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政府可大力发展文化交流活动,促进经济全面发展,借助经济发展消除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加强跨文化交流理论研究,促进民心相通,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新型民族智库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宏观教育政策。

(三)发挥孔子学院的作用

作为国际中文传播的重要平台,孔子学院承载着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历史新使命。[6]在大力推进中文纳入蒙古国国民教育体系进程中,孔子学院的作用不容忽视,应将其作用发挥至最大化。

首先,应当发挥孔子学院的区域优势,以蒙古国当地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为企业输送对口人才,提高高校汉语相关专业就业率,实现中文可持续、良性发展。

其次,孔子学院应助力当地教育部门,加快建设中文教学资源库,推动数字化中文教学,以现代信息为抓手,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AI、Chatgpt等现代科技,为蒙古国中文教学提供智慧支持和保障,构建高水平、智能化的中文学习环境。

最后,创新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模式,拓展培养路径。孔子学院目前作为本土汉语教师培养的重要基地,要合理运用本土化培训资源,建立符合蒙古国实际情况的本土汉语教师培训模式,如鼓励本土教师进入当地中资企业,优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回归实际。

四、结束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中文纳入了当地国民教育体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中文教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因此助力中文纳入蒙古国教育体系意义重大。中蒙两国在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双轮驱动下,需要语言铺路搭桥。蒙古国教育部门可制订统一的中文教学规划,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建立中文教师准入及考核机制,完善符合本土化的中文教学体系等措施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在蒙古国的发展。在城乡经济发展方面,中蒙加强合作全面发展经济,消除地区发展不均衡,为中文教学在蒙古国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持。此外,孔子学院作为中文教学的先导,应当发挥其区域优势,以蒙古国当地对于人才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校企合作,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加快建设中文教学资源库,推动数字化中文教学。在本土化教师培训方面,创新培养模式,鼓励教师进入中资企业,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为中蒙两国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宝贵,庄瑶瑶.中文纳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民教育体系的特征、挑战与对策[J].语言文字应用,2020(02):89-98.

[2] 外交部.2023年4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问[EB/OL].[2023-4-20].http://new.fmprc.gov.cn/web/fyrbt_ 673021/jzhsl_673025/202304/t20230420_11062419.shtml.

[3] 王胜今.蒙古国经济发展与东北亚国际区域合作[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9.

[4] 童春林,白伦.新冠疫情下蒙古国在线汉语教学状况及策略[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1):40-43+56.

[5] 崔希亮.关于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几点意见[C]//中国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国家开放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Press),2011:7-8.

[6] 李宝贵.新时代孔子学院转型发展路径探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0(05):27-35.

基金项目: 本研究系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2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蒙古国本土中文教师培养机制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YH14D)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米婷婷,女,汉族,山东德州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蒙古国
2021年蒙古国煤炭出口量同比下降44.3%
2022年上半年蒙古国煤炭产量同比下降45%
1-9月份蒙古国煤炭出口量同比增长53.3%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蒙古国孵化器能力建设创新研究
蒙古国作曲家联盟访问团在内蒙古交流访问
蒙古国草原上的“青啤绿”
内蒙古知名词曲作家赴蒙古国交流采风
浅谈从蒙古国语言中选用一些词语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