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远 戴心怡
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然而“就业难”“招聘荒”现象却同时出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是由专业、产业、行业、地区、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专业领域、知识技能、价值认知四个方面。本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究成因,并从中寻求纾解方法。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实施就业优先的战略部署,就业是民生根本,是国家稳定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一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他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1]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1 158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愈趋严峻,有研究表明,当前 “就业难”和 “招聘荒”的现象愈演愈烈,这种看似相互矛盾的两种现象,表明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就业结构性失衡现象。
一、高校畢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现状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来看。从宏观层面看,就业结构包含了政策结构、行业结构、区域结构、区位结构[2]等,而微观层面则包含了专业结构、学历结构、价值认知结构等。从两个层次来看,微观层面与个人特质高度相关,而本文更多从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偏好的角度出发,从微观层面即学历层次、专业领域、知识技能、价值认知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学历层次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现状最直观的表现在于学历结构的失衡。学历结构的失衡指的是劳动者学历与职业不相适配,这就是 “过度教育”。高校历年毕业生数量不断上升但质量总体趋于下降,在某些普遍认为不需要高学历的岗位招聘公告中,出现了高学历要求,甚至出现了报名火热的情况,这种 “大材小用”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同时,传统优势行业抬高学历门槛;薪资水平也低于预期,应届大学生起薪增幅 (本科4%,高职3%)明显低于疫情前四年的平均增幅 (本科8%,高职6%)。[3]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业市场要求的提高也催生了 “考研热”,应届本科生国内读研比例已持续攀升至17.9%;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等较为稳定的岗位也进一步提高了学历门槛。这种现象给低学历劳动力就业带来了困难,而且也产生了学历贬值、用人单位要求过高的情况,加剧了高校毕业生对于学历的进一步追捧。
(二)专业领域
大部分的学生所学专业、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工作内容往往不一致,这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失衡。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2020届、2021届本科毕业生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全国平均值为71%、73%,有近三成的毕业生就职岗位与所学专业无关;医疗领域、新能源工程、智能装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技术型人才供应不足,而法学等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下滑。另外,毕业生求职的过度竞争更进一步加剧了专业结构性失衡的程度。在就业市场中,壁垒较高的专业往往准入门槛较低,而那些可替代性较高的岗位门槛则不断被拉高,可即便如此,这些岗位仍不缺乏毕业生资源,存在激烈的人才供需矛盾,这种现象体现了就业求职中的过度竞争加剧了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失衡。
(三)知识技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也表现在知识和技能结构失衡。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并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4]高等教育 “重理论轻实践”教育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在麦可思研究报告中,将毕业生所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拆分为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对毕业生开展跟踪评价,可以看出近五年内,高校毕业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整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学生常常无法正确理解市场对于集成性技能、知识的需求,缺乏将自身所学与岗位需求相结合的能力。纵观未来发展,随着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市场对专业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丰富的知识储备、转化、利用、增值能力必将成为高层次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而正是高技术、复合型人才的紧缺造就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失衡,这说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人才市场和就业岗位的要求不匹配。因此,高校在注重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要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四)价值认知
当下,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的期望与市场对于人才的客观要求之间出现巨大的鸿沟。目前的高校毕业生主体属于 “00后”,这些毕业生在就业认知上出现了新常态特征。首先,学生对于就业目标更青睐于稳中求进,在理想与现实中总体表现出向现实倾斜的偏好,更多地呈现出求稳态势,明显表现出对于薪资待遇、政策利好、工作环境等偏好较高,尤其是对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央企等单位的意向较高,本科生脱产备考公务员和编制的比例五年翻番,择业求稳心态加剧,但往往自身能力却无法达到要求;在就业过程中,毕业生呈现出一定的惰性—希望通过现有资源简化就业过程,存在着等、靠、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靠学校帮扶、家长供养,因此 “慢就业”的现象逐年上升;在地域选择上,更偏向于发达地区、大学所在城市以及生源地等;在自身前景上,更看重自我利益实现,希望职业理想与现实可以兼容,因此往往在进行就业选择时陷入两难境地。这恰恰反映了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认知错位。
二、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原因剖析
就业结构失衡又称劳动力分配结构失衡,主要指的是劳动力供给的结构和数量与市场需求之间不匹配的现象,这是毕业生就业困难与市场劳动力缺乏现象同时出现的根本原因。高校毕业生劳动力结构与市场工作岗位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矛盾,究其本质是高校供给端与市场需求端在数量与质量上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结构下,高校毕业生所具备能力水平无法得到市场认可,而市场无法得到相适应的劳动力资源,两者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错位或冲突。
(一)劳动力规模增长加剧供求失衡
近十年间,我国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数1 300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在2022年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受疫情影响,近年来高校离校后未就业人数以及归国留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因此,在市场需求受疫情影响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待业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存量与增量相互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市场消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就业压力持续加大。同等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往往也会因为岗位需求数量不足被迫降低自己的就业预期,进一步深化了劳动力供需矛盾。
(二)高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差距
个人专业知识技能是市场判断是否吸纳的重要考量,也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个体因素。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市场更看中个体的综合能力,而高校毕业生综合能力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无法顺利完成从学生到劳动力的身份转变,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的要求,企业也往往受限于控制成本,面临着用人匹配率低、用人成本上升的难题。
(三)高校毕业生的专业与岗位错位
受工作区位、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岗位要求、隐性福利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在能力水平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因以上因素无法达到个人预期,或就业信息不通畅,也容易导致专业与岗位不对口,产生错位的现象。在价值认知方面,“00后”毕业生依赖性较强,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和独立决策能力,因此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往往出现稳定、离家近等偏好,使得部分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所适从,产生焦虑、挫败的心理,也往往无法摆正对于自身的评价。
三、缓解就业结构性失衡的有效路径
(一)政府、高校、市场三方协作
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基于市场导向,关注市场需求,以政府为主进行牵头,预测各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和未来需求趋势,同时整理高校现有就业相关数据,进行横向匹配对比。政府可以根据市场提供的人才需求信息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宏观层面对高校人才培养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引导。在政府、市场的双重引导之下,高等教育通过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的過程中,校方需要市场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育人场所,政府作为权力主体协调好高校与市场的利益诉求,为双方合作共赢牵线搭桥。高校应当为企业进校提供更具有专业匹配程度的学生资源,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就业信息,将更为个性化的方案提供给就业困难的学生。政府还应当成为毕业生求职过程之中的监督者和信息提供者,在及时提供招聘信息的同时,维护好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同时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特殊帮扶。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持续跟进,也是破解就业结构性失衡难题的重要一环。政府和高校通过收集毕业生入职后的个人反馈,为今后的人才培养提供更多重要信息,也能进一步督促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为就职者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二)发挥个人主体性作用
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既得利益者和核心因素,在完成就业过程中应当发挥个人的主体性作用。学生个体应将就业问题纳入个人规划范畴,作为学生的直接引导者,家长应当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基于现实因素进行考量,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发挥职业生涯启蒙老师的作用。大学的学习生活过程是学生从一个未成年个体转变为成年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形成并占据主导地位,为未来完成就业做好准备。
学生应当在学校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了职业生涯、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和活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了启蒙作用,但是想要契合社会需要,这是不够的;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量的在线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合理调整自己的预期,做自己就业规划的主人。个人主体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校毕业生个体在为自己提升就业质量过程之中所付出的努力,政府、高校无法关注到每一位毕业生,因此应当督促每一位毕业生都能成为自己完成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三)建立数字化信息平台
完善高校就业服务职能,借助技术手段建立数字化就业信息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也为学生提供匹配率更高的招聘信息。学生是我们建立信息平台的核心对象,通过在线发布,将用人单位最新的招聘需求第一时间发送给学生,做到精准投递;通过数字化就业信息平台,高校可以同政府、企业开展信息化协作,通过统一的平台将完整的就业服务工作做到 “24小时不打烊”,同时借助数字化平台,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市场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各类线上线下的就业指导活动和毕业生春秋季招聘会,积极引导企业走进校园、引导学生走进企业。此外,通过统一的信息化平台,高校可以科学整合就业信息数据,通过合理研究、分析研判,为后续的就业指导提供最精准的数据支持。目前,大部分已经开设的就业信息化平台并未受到学生的重视,因此各高校应当采取必要手段,将就业平台与其他常用的信息平台加以融合,提高信息平台的使用效率。
四、结束语
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存在已久,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是引发就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于低层次劳动力的替代以及对高层次劳动力的需要是市场永恒不变的主题,市场期望值不断提高,而高校毕业生在现有教育环境下无法适时做出合理反应,导致高校供给能力与市场期望之间的冲突。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问题就是社会、经济、教育三者领域结合的问题。若高等教育水平朝着更具有社会适应性的方向演进,就能促进毕业生就业偏好与市场需要达成一致,进而使高校毕业生成为推进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良性发展反作用于高校教育,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2-24(02).
[2] 高婷婷.职业偏好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的破解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03):68-75.
[3] 麦克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
[4] 黄显惠.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探索[J].质量与市场, 2020(23):132-134.
作者简介: 杨立远,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戴心怡,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