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彬
[摘 要]学习历史知识最重要的目的是以史为鉴,能客观、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理解历史客观规律。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指向唯物史观的历史教学。文章先分析唯物史观的概念,然后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探究如何基于唯物史观进行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关键词]唯物史观;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9-0067-03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课标》)中强调,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其他历史素养得以养成的理论保证。《课标》突出了唯物史观的重要性,也使得诸多初中历史教师注重基于唯物史观进行教学设计。如何在把握唯物史观的同时,结合学生的需求设计初中历史教学成为当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唯物史观概念分析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能够引导学生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正确的认识,并能适当地思考、解决历史问题。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也是初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历史观。虽然初中学生年龄尚小,但也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唯物史观有助于他们客观、理性地看待历史事件,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二、基于唯物史观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課标》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但唯物史观并非短期就能形成,还需教师依托具体的历史事件,带领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把握历史的本质。本文以统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为例,分析如何基于唯物史观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教师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为教学主题,并通过主题教学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
(一)结合图示探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指人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能力,生产力能帮助人们获得自身所需要的物质材料。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结合唯物史观来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若想使二者确立更具协调性和适应性的关系,即要先推动生产力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若出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法匹配的情况,将会导致生产力被破坏或是被限制。基于唯物史观所开展的初中历史教学,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着手对学生展开引导,借助文字、图片等资料,向学生说明社会发展的动力都有哪些,以深化学生对社会变革的理解。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题教学的导入环节为例,为深化学生对社会变革的理解,可先给学生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牺尊图和农业生产工具图。同时,结合图片从唯物史观角度向学生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发展情况: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铁质工具”和“牛耕”,这代表着社会逐渐进入“铁器时代”。《吕氏春秋》中也有相关记载:“公作则迟,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到,西周的分封制与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由此逐步确立,历史舞台上呈现两个新的阶级,即农民和地主。从唯物史观来看,这体现出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二)依托材料探究劳动观问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劳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动是指人类依托生产力而获得物质资料的过程。劳动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是推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统编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许多劳动观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依托材料解释劳动观,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题教学中的“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板块,其中包含“都江堰”的知识点。教学该知识点时教师可具体呈现都江堰相关材料: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深化学生对都江堰的了解,教师还可依托网络收集更多关于都江堰的材料,如“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材料,引导学生全面掌握都江堰的作用,同时对古人的智慧形成全新的感悟。为建立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教师还可呈现近期都江堰的材料,如经过后期的整修和维护,都江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更在大型地震事件后发挥积极作用,使得无数人惊叹这一建于2300年前的水利工程。由此导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劳动的具体作用。以上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基于唯物史观看待劳动。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后,教师便可引出以下教学内容:“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制度变革、政局动荡、文化繁荣、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期,中华民族雏形初显,我国逐渐走向‘大一统’,并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三)实例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方面,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实际实现有效学习。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题教学中的“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板块为例,教师可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春秋时期上层建筑发生的变化,并给学生讲述在政治局面变化过程中发生的“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故事。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对周王室地位下降的实际情况有客观了解,并从分封制、宗法关系的瓦解以及“战国七雄”并立局面的出现中,认识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教师还可结合商鞅变法中废弃井田制、建立县制的措施,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当旧的社会秩序不能适应实际环境时,变法就是必然之举,这体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使学生的认知更为清楚、明确,教师还可展示相关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秩序”出发,分析各国变法的举措及目的。通过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各国展开变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原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适应了经济基础,便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四)基于问题梳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种群数量因素、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而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精神生活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等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角度设计教学,可采用问题导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
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题教学中“百家争鸣”板块为例,为帮助学生了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的主张,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内容,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深度探究。
随后,引导学生以诸子百家的口吻阐述各家的思想主张,并形成对比。通过论述,学生可以区分出儒家的“尊卑有序”与墨家的“兼爱”之间的区别,道家的“无为而治”与儒家的“德治”之间的区别,法家的“以法治国”与儒家的“仁政”之间的区别。在学生掌握各家的思想主张后,教师便可顺势提出问题:“为何春秋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场面?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这一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的思想文化高峰”这一内容。由此,学生便能切实理解教材中的表述“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从中理解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实现了有效学习。
(五)基于个体分析个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唯物史观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描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既包括普通个人,又包括杰出人物。除此之外,唯物史观还指出任何杰出人物都从群众中产生,其力量来源于群众。教师在解读个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时,可从历史知名人物着手,通过对某个具体人物的分析,尤其是从其生平简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历史教材中不乏著名的历史人物。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了解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对其历史行为展开分析。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题教学中讲到“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商鞅这一人物的特点。通过对商鞅“少好刑名之学”的描述,引导学生了解未得到提拔重用之前的商鞅。此时,商鞅属于普通个人,其普通个人行为是其成为杰出人物的基础。在变法后,商鞅仍然属于人民群众,但已不是普通个人,而是杰出人物,其通过变法实现了秦国的崛起。在此,教师可引入《史记·商君列传》中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使学生从唯物史观角度深刻理解个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唯物史观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及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教师应深入把握唯物史观的内涵,立足唯物史观设计初中历史主题教学,对学生展开正向引导,以此培养初中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促进学生在历史领域的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赵三东.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策略探究[J].教师,2022(36):57-59.
[2] 陈永芳.初中历史“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研讨[J].教师,2022(14):66-68.
[3] 吴延香.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析:以“溝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的教学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2(1):55-57.
[4] 陶雷.通过社会结构分析达成历史理解的探析:以初中历史知识点“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2(1):58-60.
(责任编辑 袁 妮)